收藏 分销(赏)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1576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079 康德的 纯粹理性批判 读书笔记残 雪*内容提要 文章的目的是通过对 纯粹理性批判 第二版序言的阐释与批判,提出一种新型的、符合现代哲学发展趋势的哲学观。文章认为康德的这篇序言是对他的整个理论的结构和核心思想的深刻的阐释和全面的总结。作者在论文中努力做的是,在追随康德的思路的过程中,也将作者自己的哲学观与他的哲学观进行对照,给读者提供作者正在建构的新实践哲学的粗略轮廓。关键词 实践 物质 矛盾终极设定 伊壁鸠鲁一 关于 纯粹理性批判 第二版的序言康德的 纯粹理性批判 第二版的序言写于他的成熟的哲学体系已经建构起来,充满信心之际。这篇短短的序言不仅仅分析了他的理论

2、体系的结构,也从宏观上奠定了这本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从康德的阐述中可以领悟到,他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建立起纯正的形而上学哲学,以其作为其他学科的根源性的理论指南,并为人民的道德规范提供模式。他通过对先辈哲学家的全面探讨,确定了哲学的本源应该具有一种经得起推敲的、具有先验客观必然性的终极设*残雪,原名邓小华,作家,近年来转向西方哲学研究及自己的哲学建构。本文英文摘要的撰写得到瑞典汉学家夏谷博士的帮助。参见 德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080 德国哲学 2022 年卷(上)总第 41 期定,使其不再停留于那种盲目信仰的,或具有含糊之处的独断论的,或神话的阶段。这个

3、设定应该是一个无懈可击的、自明自证的、先验的真理的体系。对于康德的理论来说,要建立这种体系首先面对的其实就是主观与客观之间的鸿沟的问题。如何在认识论上真正从主观抵达客观?在他之前的哲学家其实都未能做到这一点,而只是在来回摸索。康德是从对最古老的希腊哲学的探源中得到启示,从而确定了只有处理好形而上学同物性事物的关系,才有可能使他的理论不至于成为被抽空的、无说服力的说教。这一深谋远虑的构思的确超越了同时代和此后很长一段时期的哲学家们的种种尝试。康德的这种艰苦卓绝的重建形而上学的工作令人想起他之后的哲学家黑格尔、胡塞尔和萨特的努力,其实这四位哲学家都拥有同一个纯精神层面上的大目标,只是每一位的着重点

4、不同。他们智慧高超,殚精竭虑,将对精神这一维的探索发挥到了极致,令后辈叹为观止。当然我认为康德的理论同黑格尔、胡塞尔和萨特相比还是有一个根本不同之处,这表现在他对于哲学根源性本质设定的一种深层的考虑,这种考虑促使他并未像其他三位哲学家那样干脆地抛弃物性事物,而是总在兼顾中达成某种局部的二元论,希望能全面地阐释所有的外部物性经验。他认为这样的设定才会有现实根基,符合人性与自由理念。我认为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这一平民化的务实倾向值得后人继承与发展,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哲学当今最大的发展倾向的启示。从康德对他的 纯粹理性批判 的构思(即两大部分:理性形而上学的自批判和确立,对运用到科学上的先验逻辑范畴的

5、阐释)来看,他其实是最懂得物性经验的重要性,以及精神同物质分离便无法构成真理性事物这个原则的。但这位本质上的理性主义哲学家当时受到时代精神的追逼,认为最紧迫的任务是将精神的纯正性阐述清楚,并定为最高哲学,与独断论划清界限。他在进行那种精神至上的撇清工作时,是难以考虑到实践在构建真理中所起的基本作用的。然而,康德和其他哲学家建构纯正的形而上学哲学的努力最后都未能真正成功,在我看来,这是由哲学的本质决定的 真相还处于混沌黑暗之中,哲学家还从未想到一种新型的、从哲学终极设定开始进行改造的模式。但今天的时代已向哲学研究者提出了问题,这些问题仅用康德等人的理论是回答不了的,妥协性的二元论也解决不了真理的

6、标准的问题。哲学也许面临着根本性的变革。有一个关键词,这个词涉及物质(也就是质料或身体)究竟是否独立存在,是否像精神一样具有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081 自己的独立的规律,抑或它是像康德等人认为的那样,是精神的派生物、转化物,随时可以消失,又随时可再生之物。今天如果我们将物质也设为可以上升到无条件者的事物、哲学的本根,那它同形而上学哲学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形而上学在哲学中将处于何种地位?这个关键词就是“实践”,创造性的实践,亦即物质的运动。这也是康德的认识论的结构中留下的那个需要证实的空缺,尽管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在多年后真理的证实要以这样一种模式实现出来。任何一个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

7、从哲学上认识到物质或身体的独立存在及其规律,那是一个比形而上学的精神世界更为丰富多彩、变化万千,内部却又有着机制和规律的有机的生命世界。当然,这个世界只有同形而上学的原则规定结为一体才能存在。萨特和胡塞尔这两位哲学家,一位从感性直观直觉精神出发,一位从理性直观精神出发,来建构自己的世界。但他们都没有看到纯净的精神后面的那个黑暗的、不能发声的母体,那个坚定有力的动力之源。窥破整个的宇宙机制是当代人的紧迫任务。我在这里所说的实践不同于康德的实践,它是一种高级的肢体运动,而不仅仅是如康德的道德实践那样的受思维支配的被动性行动。人的肢体以及物性的万物是和理性同样高级的,因为它们是精神的内容,它们可以从

8、基本面决定真理的标准。那种认为能用头脑中的“可能经验”来判断真理的思路如今已过时了。人要追求真理,就得发动起肢体的力量,这个作为基质的真理标准同理性加感性加直观的精神形式的真理标准是同样重要的。可是经典哲学时代的人们还并没有注意到这个方面。康德想到的也只是当时的哲学在看待纯精神的逻辑学方面的不纯粹,他批判那些哲学家“有的塞进来一章心理学有的塞进来一章人类学”(BVIII),认为他们没能认识到精神作为哲学的本源是完全异质的、独立的、有主宰性的终极事物。他的批判令人想起胡塞尔在他的 第一哲学 那本巨著中所阐述的多条道路通往所谓第一哲学的论述。仔细一想,两人所面临的尴尬境地是相似的,即他们都面临撇不

9、开物质这个困境。两人得出的结论也是相似的,即都认为哲学境界在现实中是达不到的,达到的只能是思想的境界。正如萨特的著作存在与虚无 中那头拉着车咬胡萝卜的驴子体验到的境界。如果连逻辑学都代表不了他所提倡的纯正的形而上学(且不说逻辑不运用到经验上就是空的),而只不过是各门学科的入门的台阶,那么尽管又加上了上帝和来世的道德理想的设定,康德的形而上学哲学设定仍然让当代人在现实实践中疑虑重082 德国哲学 2022 年卷(上)总第 41 期重。于是,现在出现的新问题就是:形而上学到底能否单独作为哲学的终极设定建构起来?不用“做”的成果来证实的思想(概念)又有多大的真理性,哪怕那是从先验原则出发的“可能性经

10、验”?以往的经典哲学家们,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一次突围的尝试,大家所要寻求的都是最普遍的哲学的本根、源头。以康德为代表的理性精神提倡者认为这个本根就是理性精神、形而上学。但迄今为止,这种哲学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得到真正的突破性发展了,原有的动力也日益枯竭。以洛克等人为代表的经验主义的理论虽弥补了唯理论的一些缺陷(尤其是在实践方面),但他们的终极设定中的物质也并非真正的物质,那种机械论设定最终导致的不过是上帝与神秘论。他们的物性经验不能作为基础坚固的体系立起来,正如形而上学的体系也立不起来。可以想见,当理性不单是和自身,而且也要和对象发生关系时,对于理性来说,选定一条可靠的科学道路当然会困难得多;因此

11、逻辑学可以说也只是作为入门而构成各门科学的初阶,当谈及知识时,我们虽然要把逻辑学当作评判这些知识的前提,但却必须到堪称真正的和客观的那些科学中去谋求获得这些知识。(BIX)这段话给我的启示是,评判真理的标准除了逻辑学的形式之外,还得有内容。内容就是用哲学的眼光来看待自然科学的经验知识,或对于人的以及自然中的质料的经验知识。让两种知识在实践中融合与分裂,所产生出来的第三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知识才是真理。那么,哲学是不是对这个过程的普遍性的阐释学呢?作为最高真理的哲学,如果不愿再是空洞的原则、规则和形式,是否应下降为一种阐释学?从哲学辩证法的立场出发,最高不就是最低、底层吗?哲学应阐释的不只是自

12、然科学和道德学,而且还包括精神与物质融合为一体的、相互转化和交叉发展的所有学科 文学、艺术、美学、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等。这种阐释学,每一步都要用各个学科的实践活动来证实。它也可称为实践哲学,但又不是康德理论意义上的实践哲学,这里的认识过程往往是同康德的过程正好反过来的。这种阐释学的实践是运用矛盾辩证法来进行的,对象和概念都有先验性,是在斗争中的磨合以及统一中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083 的分裂中进行的,而不是一方强制另一方服从的过程。概念法则的设计要以质料为前提,质料又是在不断变化中突破与成形的。康德将物性对象,也就是物自体呈现的现象看作决定自我存有的条件,这个物自体

13、所产生的现象作为现象虽然同精神是异质的,但转化出来的本质与精神是同质的。康德的先验设定就是理性高于物性,所以康德认识论的过程是理念先行,即理念目的决定论。而我的这种阐释学的认识过程也可以说是实践先行(其实是二者同行),实践中的质料与理性在互动中产生真理,矛盾的双方你规定我,我规定你,处在既分裂又合一的图型中,不断向无条件者进展的“之”字形运动。一切蓝图与规划只是在人的心里,将它们实现出来之后,再对这些实践的真理加以阐释,就构成了底层与上层结为一体的哲学真理。拿当今的美学来说,不实践,就不能发现文学艺术中的质料的机制,就会倾向于用纯精神观念去解释作品中的原动力,也就建立不起高层次而又有扎实根基的

14、理论。只有在实际创造活动中,也就是身体运动中,才能发现美的物性图型,而这个图型又是精神与肉体合一而又分裂,你制约我、我反制你的互动的生命运动的产物。理性必须一手执着于自己的原则(唯有按照这些原则,协调一致的现象才能被视为法则),另一手执着于它按照这些原则设想出来的实验,而走向自然,虽然是为了受教于她,但不是以小学生的身份复述老师想要提供的一切教诲,而是以一个受任命的法官的身份迫使证人们回答她向他们提出的问题。(BXIII)这是康德理论阐述中的名句。但在我看来它只有一半是真理。只有客体与主体的互动才能通往认识的真理。这里的问题是如何区分客体与主体。将物性客体(也就是康德所说的现象和某物)真正看作

15、独立的客体而不是派生物是否可能?这一点是康德哲学中还没能达到的层次。哥白尼理论就是最早的互动设定的科学理论,而康德对他的解释还有机械论的底色。所以当他说“如果直观必须依照对象的性状,那么我就看不出,我们如何能先天地对对象有所认识;但如果对象(作为感官的客体)必须依照我们直观能力的性状,那么我倒是完全可以想象这种可能性”(BXVII)时,我认为这是机械论时代的偏颇立场。当今时代的哲学的终极设定应为矛盾论和辩证论,精神与物性对象应互084 德国哲学 2022 年卷(上)总第 41 期为本质,而非主观概念或直观至上(即使萨特的感性精神至上的理论也是很片面的,而且他厌恶物质)。康德的发现是高超的,但在

16、他那个时代,另一种更高层次的区分还没有显现,即物质的先天性。康德认为认识活动就是理性走在前面,它强迫自然回答它的问题,理性用来判断的原理法则是不变的。但我的实践经验却这样告诉我:不说话的自然或身体往往走在前面,强迫着理性按照它的意志刻画出生命的图型(也就是物性事物的规律)。我认为在认识活动中谁走在前面要亲自进行实践后才会知道(正确的阐释应是二者作为矛盾的双方同时出现在认识实践的过程中)。因为这种活动是两股力量在过程中既搏斗分裂又相辅相成、互为本质。这种活动不论是在现实社会中,还是在文学艺术的实践中,都是令人眼花缭乱、很难分辨也很难抓住本质的,因为它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和敏感性,也需要对身体规律的熟

17、悉和灵活的运用。这是时代的新课题,我们人类已经将物性哲学荒废得太久了,绝大部分人已经不习惯于直接去发挥身体的能量了。康德哲学的核心思想是从神性走向人性的突围,但身处那种神权氛围浓郁的时代,他的哲学的妥协性也是很明显的。他在文中提到的那个对于理性的存在通过做实验来证实(参见 BXI-BXII)的例子在今天看来当然已经很难经得起推敲了。因为他的那种观念先行的二元性设定并非现实中的实践,现实中的实践是需要紧盯质料的变化来调整头脑中的逻辑规则及蓝图的,并往往需要全盘推翻已有的概念,使之重建。而康德的物自体(某物)显现出来的现象不能像精神那样独立、有主宰性,因为那个时代的德国哲学对于身体作为“体”的认识

18、是普遍薄弱的环节。关于用做实验来证实形而上学的存在,康德说道:“因此对于我们先天假定的那些概念和原理所能做的只是,把它们如此这般地加以安排,使我们能够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看待这些对象,即一方面看作对经验而言的感官和知性的对象,但另一方面看作仅仅是我们的思维的对象”(BXVIII-BIX,注释 1)康德从自然科学的几次革命中对于理性的运用上得到启示,从而想到形而上学理论也能用特殊的区分的方法来加以证实。这个区分就是二元论方法。他知道概念和原理按他的区分无法运用到物性经验上,但物性经验又必须顾及,于是在两难中建立了二元论统一于一元论这个模式。他将这个建构看作一个类似自然科学中的理性革命的“实验”,认

19、为这个形而上学认识论的实验证实了形而上学(概念和原理)在哲学中的最高地位。他的“实验”基本上是通过概念的推论和重新定位,并改变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085 真理的标准(概念不必都与质料内容相符合,人可以将其独立出来,加于质料内容之上,以此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满足)来做到这一点的。这种证实在今天看来当然是非常单薄脆弱的,也并不能从根本上符合人性与自然的本性。因为冲突仍然存在,思想的规定将无法扼制身体的欲望,所以概念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很可能常被推翻。如果真要到现实中去进行实验,而不是在书斋里做实验,就只会证实那种区分是有问题和行不通的。双重观点如果真正顾及了身体的欲望,看到了其中的机制,总体设定

20、就必须彻底变革,这样才有可能对形而上学理论的真理性加以证实。对于形而上学理论的新型证实应在物性实践中来进行。由理性终极设定的缺陷导致的方法上的错误和不足,使得康德在物性对象面前退却,而去另找出路。他在开发理性功能,让其独当一面的同时,也造成了理性的另一种僭妄,即以空洞的思想上的道德概念推论来取代现实中有效的实践。他的这种实践与宗教信仰接近,却远离了人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在我的认识图型中,自然的本力当然不是康德所说的“襻带”(见 BXI-II),但它却是与精神互动的根源性的力量。质料性经验本身深藏着精神,这些精神的任务就是通过感觉、直观和理性将质料经验的层次不断地提升,在提升中也让经验来检验精神自

21、身,决定认识论中的舍取,调整方位。这种以互动推动的实践也许不像康德的理念先行、原则至上的认识活动那么有把握,那么脉络清晰,而是充满了试探、等待、调整和突破的复杂过程,但它一旦上路,就会一步一步地接近真理,而不会像康德模式那样,很可能被阻隔在真理之外。所以这种图型与康德的纯理性圈子思维和循环自证的自我批判与否定的模式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康德的模式之所以不能用经验来解释,是因为他的经验对象里面没有终极性机制,只有一些次一级的、可让理性概念去调动规范的无机的被动之物。但如果他用纯概念推理去解释它们,就会出现种种异象,于理于法都解释不了。康德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运用理性法宝,将认识论分割成了方法上的二元论

22、的。也许可以说,他在困境中产生了兼顾物性事物的方法,可是这个方法是隶属于强大的理性精神的,所以物质在他的体系中仍然没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或许是人类命中注定的,我们必须等到今天,才能有信心来解答康德留下的“存有”和“某物”之谜。我对这二者的解释可借用诗人但丁在神曲 中说过的话的意思:两个就是一个,一个又是两个。但它们不再是086 德国哲学 2022 年卷(上)总第 41 期谜,反而是最为实在的、异质又统一的最高矛盾设定。不这样来看待哲学的终极设定,哲学就脱离不了在混沌中摸索而找不到新的出路的困境。我认为物质作为具有无条件性的事物有能力协助精神升上形而上学的宝座,精神作为具有无条件性的事物也有能力协

23、助物质完成对于终极图型的基础勾画。正因为物质具有和精神同样的无条件性,世界发展的蓝图才有可能在实践中不断翻新,永恒地发展,而不是如康德所说的:“一旦它(指形而上学 笔者注)通过这部批判而走上了一门科学的可靠道路,它就能够完全把握住属于它的整个知识领域,因而完成它的工作,并将其作为一种永远不能再有所增加的资本存放起来供后人使用,因为它只和原则及它给自己的原则所规定的限制打交道。”(BXXIII-XXIV)由此推出:所以,天体运动的核心法则使哥白尼一开始只是认作假设的东西获得了完全的确定性,同时还证明了那使宇宙结合的看不见的力(即牛顿的引力),这种力如果不是哥白尼大胆地以一种违背感官的但毕竟是真实

24、的方式,不到天空中的对象那里,而是到这些对象的观察者那里去寻求所观察的运动的话,是永远不会被发现的。(BXXII 注 1)康德对于哥白尼的分析是很精彩的,但今天的哲学研究者却应该对这个分析产生不满。因为它只强调了思辨这一方面在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性,仅仅突出了理性推论的作用。我认为观察者这个自我是有身体的,他将整个大自然看作自己身体的延伸,即大我。这样,他(将自身扩展成地球的“他”笔者注)与太阳这个身体的关系就是相对的互动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种种方面都可以运用科学仪器测量出来。而科学仪器不就是人的感官吗?所以哥白尼的模式并非违背了感官,只能说他违背了某一种从机械论出发的感官(即在整体设定上一方为静止

25、,另一方为运动,而不是互动设定)。我们既要通过对对象的观察测量,也要通过我们的思维运作去认识我们所观察的物体和运动。实践与理论、身体与精神必须互动,二者缺一不可。今天,我们不应再像过去那样去一成不变地假定人的感官。康德哲学的变革在于为人类的认识找到了一个关键的标准,一个系统化的机制。他在那个时代推广了他的机制。但随着历史的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087 发展,那个机制和标准已经远远不足以用来认识事物了。在那个机制的背后,还有一个同样关键、同样系统化的深藏着的机制和标准,这个原始机制在当今时代的冒头预示了一种新型认识模式的诞生,即更为灵活精确的互动的宇宙或大自然的设定模式。这种模式是动静结合、

26、相对设定的。它没有绝对的动,也没有绝对的静。动静二者相互促进,轮番实现。这个模式运用到社会学和美学等上面也会有同样的效果。我们将在运用中看到,要证实形而上学体系就得进行物性实践。形而上学的体系实现出来就是物性生命体的体系的阐释学,而不是另开一桌。形而上学不能独自封闭分离,封闭分离的精神体系是空的。康德理论的优点在于为大自然找到了理性结构,缺点在于他的大自然既无能动性,也无物性结构,只是一堆无机的质料。他的认识过程中的二元区分也达不到合理的终极设定,只留下了空缺。康德所做的工作是将思维放进对象之物后再拿出来,我们当代人今天应该做的则是使直观、思维和感觉与物性对象在交融和分裂中互动,在实践中以矛盾

27、模式将新的对象和新的理论形式实现出来。由此得出的结论是:(1)有一个自在之物(因为在发生作用),它包括了现象和本体,它是可认识的;(2)人的精神与那个物性对象之间是有先验关系的,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矛盾关系,并且从一开始就是互动关系。物性对象就是人自己的身体。关于理性形而上学的本质属性,康德是这样说的:但如果人们要问,我们打算凭借由批判所澄清的,但也因此而达到一种持久状态的这样一种形而上学给后人留下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财富呢?粗略地浏览一下这部著作,人们会以为,它的用处总不过是消极的(BXXIV)康德在此将理性在认识论中的作用比喻成警察的作用,说它是一种消极的积极。但我认为这正是康德

28、理论中的时代的短板。这种对于理性的二元化的运用由于人为的限制而使理性本身并未能很好地发挥自身的巨大潜力。虽然这种划分有片面的深刻性,有执着于经验的明智,但如果运用到实际认识活动中,局限性还是很大的。理性应该绝不仅仅是内敛和抑制,更是导向突破障碍和提升事物的本质力量。因为唯有在质料性实践中,理性才能有把握地发挥其根源088 德国哲学 2022 年卷(上)总第 41 期性的趋向目的的功能。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与质料互动的实践类似于用空气织布,至少也是很不自然、缺少真正的动力的吧。尽管如此,有一点倒是必须注意的,就是在这方面毕竟总还是有一个保留,即:我们正是对于也是作为自在之物本身的这同一些

29、对象,哪怕不能认识,至少还必须能够思维。(BXXVI)在今天作为现代人来说,这件事应该已经是常识了:任何有效的思,里面都含有认识;大自然中不存在不能感觉到和认识到的“事物”。一切有效的逻辑推理都有直接与间接的经验知识作为基础,没有身体质料就没有有效的、包含真理的思维逻辑。但康德的这种区分就相当于说,人在行动上很难达到自由,在思想上却可以。正是受这种机械性区分支配,他制定了上帝与来世设定的那个道德实践的认识模式,这个模式当然早就过时了,其影响却延续到了今天。依仗纯粹理性的单方面道德设定,不要根基的“真理”实践,在当今不仍然能大行其道吗?但这种大行其道所起的作用正好走向了当年康德的道德理论所起的作

30、用的反面,造就了大批貌似真理掌门人的伪善者。这种历史的反转,是康德当年从理想主义出发去建构纯正的形而上学哲学时所不可能预见的。康德接下来又写道:“但我可以思维我想要思维的任何东西,只要我不自相矛盾,也就是只要我的概念是一个可能的观念,虽然我并不能担保在一切可能性的总和中是否会有一个对象与它相应。”(BXXVI 注 1)这里有一点需要补充强调,我认为真正有效的思维绝不能没有直接或间接对象,否则就没有意义,是自娱而不是追求真理。我思即思对象。无论是外部还是内心的对象,这些对象与思相比都有某种异质的成分,否则我就不可能有“我思”。即使是康德提倡的道德自由之思,不也是只有以物性事物为基础才能阐释并实现

31、出来吗?那种无对象的逻辑上的“可能性”事物只是某种设想,是头脑中的逻辑推论,对于追求认识真理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康德接下去又说:“但为了赋予这样一个概念以客观有效性(实在的可能性,因为前面那种可能性只是逻辑上的),就还要求某种更多的东西。但这种更多的东西恰好不一定要到理论知识的来源中去找,也可能存在于实践知识的来源中。”(BXXVI 注 1)我同意康德说的事物的客观有效性(即真理)要到实践中去找。可是他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089 说的实践主要是指他的道德实践模式,在那种模式中物性对象是不重要的,一切都由内在的先验的理性原则说了算,是一种命令。而我所理解的现实性实践并不是这种实践。作为认

32、识活动的实践必须要以物性经验对象为前提,精神在活动中的参与必须将那个对象看作自身,在互动中调整,相互呈现与证实。像康德提倡的这种单极的实践(如做善事),其中并无多少真理成分,主要是一种信仰的理性在起作用(比如上帝,“来世”之设定),在现实中没有相对应的对象,所以其根基是有问题的,也不能得到让人信服的真理。康德关于他的这种实践还这样说,“由于我在道德上不再需要别的,只需要自由不自相矛盾,因而至少毕竟是可思维的,而不一定要进一步看透它,则它对于同一个行动的自然机械作用(从另一种关系设想)就不会有任何障碍了;这样,德性的学说保持了自己的位置,自然学说也将保有自己的位置”(BXXIX)。这是根据纯逻辑

33、单方面的推论与设定的自由的“实践”,一种务虚的世界观。这种单纯出于理性的规定缺少进取心,只求思想上的安宁而不顾及身体的创造性的发挥的需要,本质上是倾向于信仰的,保守性较强的。当然最关键的一点还在于这种纯精神的道德不能跨越鸿沟抵达客观的现实的真理。这样的自由并非大自然或自我的真实意志的体现。这个批判并不与理性在其作为科学的纯粹知识中所采取的独断处理处在对立之中(因为这种处理任何时候都必须是独断的,亦即从可靠的先天原则严格地证明的),而是与独断论相对立,即与那种要依照理性早已运用的原则、单从概念(哲学概念)中来推进某种纯粹知识而从不调查理性达到这些知识的方式和权利的僭妄相对立。(BXXXV)终极的

34、理性精神至上的目的设定之认识论只能是独断的。康德深知这一点,但他的独断的精神设定比胡塞尔、萨特和黑格尔等人都要宽广和全面。其中包含了感性,但未包含物质,所以他的感性无能动性。近代哲学中的梅洛-庞蒂等人的理论虽然离哲学中的另一极更近,但他们的共同弱点也是企图用感性来取代生命体,这种简单化的区分仍然没能抵达真正的物质,所以他们也没能建立起合理的终极哲学设定。康德的观点同独断论是有一些本质上的区别的,这体现在他的明智的对于两极的调和态度之上。他要建立的是站得住脚090 德国哲学 2022 年卷(上)总第 41 期的、科学的体系,而其他的独断论都做不到这一点,即使是认识模式同他比较接近的英国经验主义哲

35、学家洛克,其体系也不够独立和严谨。不过我认为洛克作为医学科学家对于生命体的认识比康德更深一层。他的局限也是时代的局限,那个时代对于物质的设定往往同自然神相关联,因为人类还不够强大。其实就连后来的康德,在建立理论体系之际也不断地体会到神权的威力。可以说,康德的这个终极设定为单极,但认识过程为二元化的理论,是经典哲学理论中最好的,在当今最有发展余地的。研究者只需要吃透它,从根基上对它进行某种形式的倒转和全面补充,就有可能让一种新型哲学体系脱颖而出。“独断”是经典哲学的硬伤,它不仅体现在终极设定上,也体现在认识方法论上。在康德理论中则体现在想要兼顾物性对象,但由于终极设定的不合理,所做出的阐释并未达

36、到真理。也可以说,他所认为的真理并不能说服现代人。康德实际上将主宰物性经验的身体包含进他的认识论了(也许是不自觉地),可他又不承认这些经验里面有一个生命体、一个高级的机制在起作用,于是经验下降为所谓的现象或感性物,它们的一切都由人内部的那个理性精神自我来决定,它们成了没有自己独立意义的派生物。而本来,在独断地看待它们之前,它们是有可能以另一种方式同精神结合,而成为创造的源泉,建构理论大厦的全部材料的,并且是活生生的、能动性极高的材料。我认为理性精神独断的设定从根本上不合理,就是再怎么改良,也达不到真正超越僭妄、抵达真理的操作。除非人闭眼不看现实,也不求彻底证实,只是一味沉浸在推理的虚构之中。也

37、许哲学的反思应该上溯到古代的伊壁鸠鲁的实践哲学,只有在那个时代,精神和物质二者还没分家,多种可能性仍然存在,那个时代的物性哲学可以看作一种实践型的哲学生活。而那之后的哲学,由于强大的精神的迅速冒头和发展,黑暗中的物质的显现就被遮蔽了。即使是唯物主义,也由于终极设定并不合理,同样建立不起独立的体系。这个体系将如我所希望的长久地维持这种不变性。使我有理由相信这一点的不是自负,而只是这个实验所产生的自明性,即从纯粹理性的最小的要素出发直到它的整体,并且反过来从整体出发(因为即使整体也是单独由纯粹理性的最终意图在实践中给出的)直到每一个部分,结果是相等的,因为哪怕试图只改动最小的部分,也马上就会导致矛

38、盾,不光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091 这个体系的矛盾,而且是普遍人类理性的矛盾。(BXXXVIII)康德所建立的这个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由理性精神的原则和一些发现、整理出来的逻辑形式规律所构成。在它们如他所意欲的那样撇开了自然物之后,当然就能长久地维持不变。因为这些原则和形式虽然也是从物质中产生的,但经过一番推论的洗礼,已经上升到了形而上学的终极设定,而将它原有的本质结构的另一面彻底地摆脱掉了。这样一些干巴巴的原则和形式,以其无与伦比的尊严高高在上,看起来是无懈可击的体系。然而当今的哲学趋向是:不存在永远不能再变动的体系。单方面的原则和形式并非“资本”,只有在现实中实现出来且验证过了的事物

39、才是资本(即真理)。哲学只能在动态的实践中发展。从哲学发展的总的形势就可以看出,它发展到今天,这一套纯精神的体系如果不加以改造,就不再能用来指导现实生活,其合理性也已经大部分丧失,一场大变革也在预期中了。当然,康德在将这个体系运用到认识活动中的调和企图也是从常识出发的,他的选择就说明了生活经验和科学经验是认识论的基础这个常识。可是最后,他并没有将哲学建立在对于生命体的阐释这片广阔而肥沃的土壤之中,而是终究要脱离大地,去构建海市蜃楼般的形而上学体系。我想,建立在大地和天空的交融分裂中的互动的体系较之康德的静态的体系的优势在于它的敏捷的可变性,更好的、相对的稳定性,在整合与分裂两方面的彻底性、可持

40、续性。这种新的设定由于它紧密地与对象结合而的确是可变的。它可随时代的发展以物质现实的演变翻新和原则形式的不断被突破而被重塑为自身的特征,而不是以长久维持不变的机械性套用为“优势”。哲学应该是对生活(社会日常生活、自然科学生活、经济学生活、语言学生活、美学生活、艺术生活、逻辑推论的生活等等)的阐释学,对学科类别的多样化阐释才是形成哲学体系的实践活动。在这个活生生的巨大体系之中,哲学不断地由于新的质料和新的精神形式的参与而得到发展。这种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的新型实践性哲学,其活泼泼的生命力将远胜于单纯的静态的形而上学哲学。因为它是将形而上学包含于自身,又将其实现出来的,为其注入更大的原始之力的变革

41、的哲学。不过康德理论中的这种近似于有机生命体的整体性对我来说倒是值得欣092 德国哲学 2022 年卷(上)总第 41 期赏的。然而到了今天,一名现代哲学研究者如果仅仅将生命事物看作精神,是不是过于缺乏常识,也过于矫情了呢?形而上学的定位应该是哲学中最高层次的精神的原则和规律,但我认为哲学中物质生命体的存在和运动的规律也属于终极层次。当代哲学的研究者不应该再用独尊形而上学的终极设定来抹掉哲学中应有的另一极,更不应该将这种独尊的设定树为第一哲学,这会令世上所有的自然科学和其他学科(物性的和精神性的或交叉的学科)都沦为形而上学的派生物。以往的经典理性主义哲学是将物质规定为精神的变体的,这一强大的西

42、方哲学传统今天已走到了尽头。当今时代哲学中的另一极的身形已隐约出现,它召唤着我们这些当代研究者投入到它当中去。二 关于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第二版序言中的两处表达康德在 纯粹理性批判 第二版的序言中接近末尾的最后一个注释中浓缩地阐释了他的认识论。同以往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哲学家们都不同,康德的理论创造了一种内外联动的模式,第一次将纯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关系用转化的形式统一起来了。不过我是通过内部经验而意识到我在时间中的存有(因而也意识到它在时间中的可规定性)的,这一点是比单纯意识到我的表象要更多些,它倒是等同于对我的存有的经验性的意识,这个意识只有通过与某种和我的实存结合着的外在于我的东西发生关系才能得

43、到规定。因此对我的在时间中的存有的意识是与对在我之外的某物的关系的意识结合为一体的(BXL)我认为康德的自我认识论中的“更多些”的思路是:这种自我意识来自一个机制,具有客观性。它比理性独断论和经验独断论都要更多些。这里发生作用的是一个认识之圈,一个整体客观性系统。内部的经验机制(概念和内直观机制)从对外部的事物做出反应的感性机制(时空外直观和感觉机制)中摄取材料,将其转化为概念,赋予其客观性。所以这种内外联动的机制不同于独断论要么内要么外的简单化建构。由于自我内部有机制,理性所摄取的就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093 不只是主观性的感性表象,而且是使其客观化(将经验概念化)了的特殊表象,而对外

44、部现象做出反应的时空感性直观和感觉表象之所以能被内在自我摄取,又是因为这些感性表象是外部“某物”的“显现”的现象。这样一来,外部的那个物自体势必同内在自我联结起来,构成一个认识圈。从康德在这本书中的描述来看,作为“某物”的物自体的现象的意义本质上应是同内部的精神现象之我类似的事物,即精神的变相展示,只不过外部的这个精神的“显现”是物质 作为现象的精神派生物。这样就推论出了人的理性认识是同外部的“某物”相关联的,人不光认识表象,也意识到表象是“某物”的现象。这就有了客观性。认识是经验和理性的双重认识。这是所有独断论都没有达到的认识高度。他在此突出了他这种认识论的客观性,即通过一个有力的精神机制将

45、经验质料转化的“更多些”的认识的客观性模式(也就是他强调的有一个外在于我的某物被意识到了)。虽然我对他的客观模式的客观性是质疑的,我的区分不同,立场也不同,但康德的这种模式对于“某物”和“我”的描述有自我分裂的萌芽。遗憾的是,他未能将这种分裂追溯下去。这样,外感官的实在性为了一般经验的可能而必须和内感官的实在性相结合,就是说,我如此肯定地知道,有在我之外与我的感官发生关系的物,正如我知道我本人在时间中确定地存在一样。(BXLI 注)此处说的是存在与认识的机制,即,内在之我通过对外感官摄取的材料的吸收而存在,外部某物又通过现象中的感官机制达于内部之我而存在。这样,自我就意识到了外部某物,也意识到

46、了“我”的存在。考虑到现象的“意义”(内部精神的类似物)是由我(即内部精神)决定,而不是反过来我也由外部现象加某物来决定,所以康德的哲学的本根仍是内部精神,或者是他所说的理性。这接近于一种迂回的主观唯心论。因为某物仍是由我的内部机制的推论而获得持存,它没有直观(正如上帝)。这里的思路是:既然现象可以成为我的持存的条件,那么它们就不是纯主观物,而是某物的现象,我也是间接地依仗某物而持存的,某物则不断地提供材料让我持存。现象材料也是通过我的内部机制得到规定,从而被赋予客观性的。所以康德的机制是以主观性为核心,作为其客观性的保障包括了某物,但某物又是由主观机制推论得以持存的。即,094 德国哲学 2

47、022 年卷(上)总第 41 期存在某物,它总是给出人能够对其赋予意义的事物。这种推论中上帝的影子还是很浓的。在康德的划分中,经验性认识如要具有客观性,就必须将现象看作“某物”的显现,只有这样才能运用二元性方法来消除鸿沟,获得客观性。现在这个自我机制纳入了某物的设定,这是人类认识能力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同时也是人的“劣势”,因为这种认识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某物和自我“本身”。我们人类要懂得自己的劣势,才能化劣势为优势,将局限的不可靠的感性经验提升为有理性的自我意识。只有这样曲折地通过感性来运用理性,我们才能加强对于自我的信念。而撇开感性经验去直接运用所谓的知性直观,反而达不到认识的客观性,因为

48、客观性是离不开感性现象(要有内容)的,而感性现象又是“某物”的现象,它必须被内部概念吸收,从而成为客观的。当概念吸收现象时,就会意识到某物的存在。总体来说,康德认为人的认识必须包含感性认识,但这个感性知识是现象知识,要通过理性对它加以驯化,重新定义,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康德反对人具有知性直观的能力,他对此的规定,我认为是比较僵硬、不合理、不自然的。他的纯感性直观达不到对外部那个“某物”的认识,他只能通过对感性直观的材料的推论来确定那个“某物”是存在的。因此,他对知性直观的否定同他的不可知论是一致的。我认为知识和真理离不开理性(知性)直观。光有感性直观和理念是不能将事物“看透”的,质料事物的物性

49、图型里面渗透了理性,这种理性(知性)直观的把握才是本质的终极的把握,并且是不留死角、排除了不可知论的把握。理性直观是形成辩证认识圈的关键。我在某种程度上同意胡塞尔对理性(知性)直观的确立。但我认为胡塞尔的理性(知性)直观同康德的概念论一样,二者都没处理好同感性质料经验的关系。更深入地探究下去,其实是没有处理好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胡塞尔更为极端,干脆认为感性经验没有意义,他在这方面同黑格尔和萨特(萨特认为感性和直观最有意义,物质经验无意义)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即都认为饮酒、吃饭之类的人的本能同动物本能无区别,属于要加以控制、调节的低级本能。而康德在这方面的研究比他们都要明智和深入,虽然他看低物性经

50、验,却终究将理性认识建立在经验之上,这也是胡塞尔对他最不满意的地方。经典理性主义认识论中意识同感性质料经验的关系其实往往是精神同物质的关系的一种体现。唯理论长期以来都是以相似的态度来对待这种关系,他们的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095 真理观是有问题的。他们认为仅仅依仗精神(感觉或直观或理性)这一维的运动就可以达到真理,物质是这个认识循环圈中的精神的派生物。现在我从对于时代哲学发展倾向的领悟出发,将生命体尊为至上的客观性认识之源,重新调整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和终极设定,自认为这样做就开辟了一方新的认识领域,也给处于困境中的形而上学理论找到了它在哲学中应有的位置。在矛盾设定中,二者的关系为:一方为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