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古诗歌复习.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514360 上传时间:2024-1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古诗歌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古诗歌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古诗歌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古诗歌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古诗歌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鉴赏复习专题一、阅读望岳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 的气势和 的景色。2. 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很好,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4.全诗紧扣“望”字来写,

2、“望”的角度是( )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5.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6.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

3、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二、阅读登幽州台歌回答下列问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_的感慨,抒发了_的思想感情。3、“古人”“来者”分别指的是_ 。“独”字表现了作者_ 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的感情基调。4、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2分)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三、

4、阅读登飞来峰回答下列问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分)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4.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5.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泘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 ,实则指 。6.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 ”突出塔之高,为下文作 。

5、7.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四、阅读游山西村回答下列问题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

6、客的句子 2、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 诗,全诗紧扣一个“ ”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3、一个“ ”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一个“ ”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4、从“丰年待客足鸡豚”能够看出村里人 的特点,全诗表现 的气氛。5、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 ,流露出诗人 的情感。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流传最广,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7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2 分)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五、阅读己亥杂诗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6分)己亥

7、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人名)。(1分)2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这首诗前两句是怎样写“离愁”的?(2分)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4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望岳参考答案1.望 高大雄伟 神奇秀丽 2.大自然也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强调不是简单的翻译句子,而是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钟“积聚、汇聚之意。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8、。 “割”字炼字极好,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好象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更能表现出泰山的高大巍峨。3.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蕴含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4.B 5.D 6.B登幽州台歌答案: 1、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2、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三个词答对一个即给分) 3、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 “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孤独寂寞凄凉; 直抒胸臆; 苍凉悲壮。4、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

9、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5、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登飞来峰答案:1既指奸邪小人和当时的保守力量;也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2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3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4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5千寻塔的最高层 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6千寻(见日升) 铺垫 7.D游山西村答案1.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七言律 游 3、足 疑 4、热情好客 热烈或和

10、谐5、淳朴的民俗 热爱和留恋农村生活 6、(1)艺术:采用对偶句的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诵记(或: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柳暗花明给人的惊喜)(2)意境:前一句写山重水复无路可寻的无奈,后一句则写出了披花拂柳发现另一个村庄的喜悦。(3)寓意:它写出了人们有时面对无路可走的境地,但突然事情有了转机,出现了新的希望,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7、( 2 分)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看到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好像没有了去路,(忽然)出现了柳色深绿、花光红艳的山村。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8.示例: 1这句诗寓意着遇到困难、挫折切勿低头放弃,爬起来勇敢地前行,就会

11、看到前方不远处闪烁着希望的曙光、成功的光芒(2分),诗具有激励人生的作用(2分),故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2这句诗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说明了在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2分)。这一富有哲理的诗句给人以乐观向上的积极的感受,给人以启发(2分),自然被人们广泛引用。己亥杂诗答案1.龚自珍 (有错不给分)2. 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2分)。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2分)3.(3分)示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

12、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答出比喻修辞方法给1分,答出表达的思想感情给1分,答出总体评价给1分,言之成理即可)4. 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意思对即可。2分)六、竹里馆 【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解释词语幽篁: 啸: 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 八、春夜洛城闻笛【唐】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解释词语:玉笛: 折柳: 故园: 闻: 2、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 ,它表达了诗人听

13、到折柳曲后 的思想感情。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歌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5、“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九、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解释词语:故园: 漫漫: 龙钟: 凭: 传语: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4、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5、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

14、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参考答案:二、竹里馆1、解释词语幽篁:幽深的竹林啸:长常的口哨2、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答: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3、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答: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词语:独坐、弹琴、长啸。三、峨眉山月歌1、解释词语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影:月光和人的影子发:出发2、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

15、这样写的作用。答:峨眉山、 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构思精巧,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3、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答: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4、说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答:“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5、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四、春夜洛城闻笛1、解释词语:玉笛:精美的笛子折柳:折杨柳笛曲。曲中

16、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故园:指故乡,家乡闻:听;听见2、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 ,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 的思想感情。答: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思念家乡3、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简单作一下分析。答: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答:“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

17、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五、逢入京使1、解释词语:故园:指作者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遥远龙钟:沾湿凭:托传语:捎口信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3、“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答: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4、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答: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5、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答: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