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讲述中国故事的“佳构剧”与“浮世绘”——陈绵话剧作品简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1173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述中国故事的“佳构剧”与“浮世绘”——陈绵话剧作品简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讲述中国故事的“佳构剧”与“浮世绘”——陈绵话剧作品简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讲述中国故事的“佳构剧”与“浮世绘”——陈绵话剧作品简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8 卷第4期2023年8 月齐鲁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Qilu Normal UniversityVol.38No.4Aug.2023讲述中国故事的“佳构剧”与“浮世绘”陈绵话剧作品简论关欣(齐鲁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山东济南2 5 0 2 0 0)摘要:19 43年至19 44年间,陈绵出版了候光人群和半夜三个本子。一方面,陈绵的作品深受法国戏剧影响,呈现出对戏剧技巧的娴熟驾驭,也理智地保持与技巧的距离,自觉走向对人物深层心理的探索和对世态人心的反映。另一方面,陈绵呈现了北京的地域人文景观和老中国人物群像,在对自身与制度的双重批判中表达朴实的底层关怀,描绘出一幅近代北京生活“浮

2、世绘”,体现其对传统文化的归复与坚持。由此,陈绵的剧作呈现出中西交融的艺术风貌。关键词:陈绵;候光;半夜;人群;佳构剧;浮世绘中图分类号:12 0 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0 9 5-47 35(2 0 2 3)0 4-0 12 3-0 8“文以载道”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群体深感内忧外患,一直秉持着内在的默契:以学习西方新文艺形式改良陈旧的传统文学,注重弘扬作品的社会功用与文艺价值。2 0 世纪40 年代,在北京话剧剧坛上出现了一位对全国话剧运动都有影响的导演、编剧陈绵14。陈绵曾赴法国巴黎大学获戏剧学博士学位,三十年代回国后,一面在中法大

3、学任教,一面在中国旅行剧团(简称“中旅”)出任导演,为剧团“筹资”,指导排练,提供场地,帮助“中旅”在京立足,被称作“中旅保姆”2 34-39。陈绵翻译、编排、导演了茶花女复活天罗地网(又名干吗?)情书等话剧作品,尤其在19 35 年赴天津公演雷雨,给“中旅”带来巨大声誉。后担任北京剧社导演,常为各院校剧团执导话剧。19 43年至1944年间,陈绵出版了改编剧候光半夜、创作剧人群(未完成),提供了“代表当时北京话剧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的典型文本”146。O1943年8 月,候光出版;19 43年7、9、11月,艺文杂志第1卷第1、3、5 期刊登了三幕剧人群;19 44年3月,华北作家协会出版了

4、戏剧集;19 44年11月,国民杂志第4卷第11期刊登侦破剧本水落石出(仅一幕)。其中,候光在19 43年7 月由中国公论社出版,以喜剧DinneratEight为蓝本改译。DinneratEight是美国作家EdnaFerber(费白)和GeorgeSKaufman(高曼)合作的剧本,创作于19 33年,收录在两人合写的作品集ThreeComedies 中。半夜的原作者是匈牙利人拉若司吉拉布(JajiaZiahy),原名Tnzmaolar(火鸟)。陈绵曾在巴黎看过该剧的演出,由法国青年剧作家阿米尔(DenyaAmiel)改编,剧名CetteNuit-la(那一天晚上),陈绵将CetteNui

5、t-la与Tnzmaolar作了对比,指出阿米尔改编的剧本与原著有所不同,Tnzmaolar阐发了很多“新女子处世之道”,“是新女子对旧社会反抗的呼声”,而Cette Nuit-la“只采用了那里面紧张的情节”,陈收稿时间:2 0 2 3-0 6-17作者简介:关欣(19 8 5 一),女,山东济宁人,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124.绵也在半夜中进行了改编,在序言中提到,“勉力着想把中国现社会的种种变象掺了一些进去”。人群是一出原创的三段独幕剧(未完成)。陈绵认为,“创作并不是绝对不能有蓝本。古今中外有很多杰作是借他著再造出来的,只要有特殊作风、新颖体格,仍不失为创作”3,有学者指

6、出,改编剧的盛行“可以说贯穿我国话剧从舶来到成熟的全过程。”4候光和半夜虽为改编,但其中的创作成分较大,人群是纯创作剧本,三个本子体现着陈绵在话剧创作和改编方面的成熟。文章以候光人群半夜三个本子为依据,从情节结构、表现手法、人物形象、戏剧主题等角度,展现陈绵在戏剧编创方面的实绩与风貌。陈绵具备一定的戏剧理论素养,所推崇的佳构剧本身以技巧和情节见长,但他所看重的,是一个剧本对于人性、社会的反映一一意图以技巧争取观众,但并没有放下启蒙的重任:在剧本创作上,一方面是对戏剧技巧的纯熟驾驭,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对技巧的可贵的理智疏离。三个本子均带有“佳构剧”痕迹,但剧作技巧在作品中所占比重不同。在侦破题材

7、的半夜中,为使情节吸引观众,技巧性元素比较多;在候光和人群中,戏剧技巧让位于情节和情感,作为穿针引线的工具将作品的内涵表达出来。一、纯熟驾驭的“佳构剧”(一)精置结构触发戏剧冲突陈绵在结构设置方面表现得精巧而流畅,成为推动戏剧冲突的内在动力。候光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故事发生在北京老宅门的院落中,陈绵将人物相互的隐瞒埋作机关,埋伏于前半部分的情节中,随着隐瞒的暴露,“发现”与“突转”产生了预设的效果,引爆冲突,借此将剧情推向高潮。候光将原著表现资本竞争的残酷转变为表现旧家族的无力回天和黑暗社会必将消亡的信念,以官僚资本间的冲突呈现黑暗势力相互吞噬与自我消亡,实质上反映了光明与黑暗的冲突,表达光明必

8、胜的坚定信念,这一主题在结构元素的关欣:讲述中国故事的“佳构剧”与“浮世绘”2023年第4期转化中悄然揭开。第一幕,作者将很多剧中人物处心积虑的“隐瞒”刻意暴露在观众面前,男主角对抽大烟和重病的隐瞒、女儿偷会戏子的隐瞒、使女与司机及仆人三角关系的隐随着观众在后续阶段每获得一个“发现”,便揭开一个前面的“隐瞒”,智力的成就感伴随着恐惧隐约出没,“发现”聚集了趋于沉重的心理压力,过多的“隐瞒”在晚宴前后同时被发现,令人物在戏的“高潮”部分突然“集体瘫痪”,呈现出耐人寻味的“巧合”:剧中人“发现”的是隐隐而来的事件危机,观众“发现”的却是无可阻拦的命运危机。人物的“发现”产生了“情感上的突转”一一女

9、主人从自鸣得意到情绪崩溃,推动情节继续展开的是“逻辑上的突转”,即情节中转折性事件突然发生一一核心人物缺席使主人的目的落空,陪客们的隐瞒全部暴露,行为滑稽,讽刺意味拉满。“逻辑上的突转”加剧了“情感上的突转”一一精神上的紧张、对前途未下的恐惧以及对遭遇苦难的人的同情和怜,加重了剧作的“苦难”意味,由此喜剧成了闹剧,闹剧成了悲剧,当观众跟随结构由“隐瞒”“巧合”“发现”“突转”走到最后的“苦难”阶段时,矛盾被引爆,整个故事悄然结束。(二)片段式情节半夜候光和人群的题材各不相同。半夜是一个五幕侦破剧,讲的是一宗谋杀案的破案过程,也暴露了种种社会现象。陈绵将候光概括为“一段有钱的人家作排场请贵客的故

10、事”,揭示了“表面上是热闹欢笑,但是骨子里包藏着多少黑幕令人感叹令人怨恨令人悲哀”的现实,上演了一部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如果说候光讲述的是北京城大宅门儿故事的话,那人群 3 上演的就是遍布大街小巷的普通四合院的插曲。陈绵以温婉悲焖的笔调将院中各人物情感的喜怒哀乐、百姓生活的繁重琐细“零度”呈现。三个故事虽题材各异,但形式手法如出一辙:故事均以片段式特写完成,每个剧的演出都是由几个家庭或几个人对话的片段来呈现故事,剧中每一幕包含一个家庭的若干片段或若干家庭的一总第2 18 期个片段,短小精悍,变换穿插。这样的设置,可以暴露内部(一个家庭或者某几个人之间)被掩盖的一面,对比强烈,既可以将个人的言与

11、行对比、言行的前与后对比,还可以将不同人物对比;多个家庭、多个人物轮番登场,热闹不显混乱,从容不觉枯燥,人物塑造生动鲜活,世态针砭不言而喻,轻松有趣又发人深省。候光以片段的形式分别呈现了主客四个家庭在晚宴开始前的故事,整个剧的重心放在晚宴开始前客人们“候”在各自家中对话与动作,只以最后一个片段交代吃饭场景,人物形象立时鲜活,也暴露出主人请客与客人赴宴其实“各怀鬼胎”的真相。陈绵在序言中坦言,欧美的导演因舞台设施的便利而将原著设计为12 段,而国内的剧场往往简陋,无法满足这样的“折腾”。陈绵“嫌太乱”5,故将候光设计为7 段,其中序幕作1段,中间三幕共6 段(分别为第一幕主人家一个场景、第二幕三

12、个客人家各一个场景、第三幕主人家两个场景)。另外,还加了一个寒寒数字的尾声。这样的安排将属于一个家庭的事件统一在台上演出,既减少了舞台上换场景的次数,又通过不同家庭集中展现各自的矛盾。半夜是以与被害人有关系的人物对话为单位的片段式情节。在第一幕的幕前交代了电影明星头上中弹死亡的事件后,陈绵提示剧本的故事是在被害人“搬进来四五天的时候”开始的。在第一幕与第二幕中,均设置了被害人与不同人物的对话片段,将焦点依次聚于每一个与被害人有过对话的相关人物身上,每个人物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也没有明显的可疑之处,以片段式的情节将剧中涉及的每个人物请到舞台的中央。通过聚焦每一个片段,所有人物的言行被放大在幕前,任

13、人仔细观察可疑的细节以寻找真凶,故事就在这种开放式的观众积极参与中悄然推移,直至最后凶手无所遁形。人群是以房东及其房客为单位的片段式情节。每段由1-2 个故事片段串起所有人物,每个故事有都为下文的事件留下铺垫和悬念,复杂的人物关系也在情节的展开中自然呈现。陈绵将齐鲁师范学院学报普通百姓生活中常常发生的小事缓缓展开,并以此穿插房客生活琐事,让四合院的各色人物悉数登场,平静中有起伏,节奏恰到好处。与这种片段式情节相适应的是演出场地的选择,陈绵曾设想过,“排演这个戏顶好是在一所小的剧场,集聚三四百观众,平心静气地看着台上鬼闹,或者能够得到些会心的微笑”,“因为它还不够热闹与火炽”5 12。每一个片段

14、引导观众将视野锁定在单位时间、空间和情节逻辑相统一的舞台上,以聚焦的方式观察人物的言行及其与环境的互动,映射出人物的内心,还能以细节的张力弥补人物素描的单薄。(三)善造悬念与氛围从吸引观众的目的出发,整个剧情势必不能拖脊松散,悬念和氛围都是很有效的“粘合剂”。陈绵注重设置悬念,并营造出恰当的氛围,形成紧凑、刺激的观剧感受,在轻松而紧致的智力互动中走向结局,令人无暇喘息,自然不会觉得厌倦。半夜的第一幕便呈现出各种人物的复杂表情,散发出悬疑剧的神秘气氛。在陈绵的笔下,即使是描绘日场琐细生活,陈绵也喜欢设置悬念,弥漫着紧张氛围,引人遐想。在片段式的情节中,观众不自觉地化身侦探,对细节仔细观察,又一无

15、所获。随着故事的展开,紧张氛围日趋浓厚,情节扣人心弦,结局令人意外。但回看过程,从迷恋、纠结、误杀到失望、无奈、恐惧,伴随情绪的蓄积,结局也在情理之中。候光在文本中设置了大量悬念。老门房安有典“这回客请不好!”的语令观众对老宅门的命运暗暗担忧,本该出没于小户人家的落魄弟子到大宅门前行乞暗示着主人的衰落命运 6 12,乞丐乙对宅门内奢华表象的否定也意味着这场晚宴玄机暗藏。悬念点到即止。随着文本结构的推进,悬念堆积产生郁积的氛围,在走向高潮的过程中渐趋凝重,带来心理上的压迫感所有郁积情绪等待引爆时刻,产生令人身临其境的压迫,郁积氛围的释放将故事推向高潮,剧本如同爆炸天体瞬间形成巨大黑洞,此时观众的

16、注意力也被紧紧抓住。125.126.人群是陈绵一部回归心灵的作品,平和的笔调展现的是一个普通北京四合院中几户房客与房东的琐细生活。但情节依然有趣,片段式情节不断推进,剧情的悬念悄然建构,陈绵将悬念设置在对神秘女子的“过去”和何奇音的“未来”的关注上,打破了剧本原有的匀称平和的结构。由于悬念的加人给原本平静的剧情增加了些许重量,营造出情节剧的神秘感,调和着情节过于平静的弊端,形成局部失衡、整体和谐的效果 7 43。另外,主观未完成的遗憾加剧了客观上的神秘氛围,激起读者好奇,对未写出的部分充满遐想二、对技巧保持理智疏离的“中国故事”无论是天罗地网,还是半夜,陈绵以侦破题材填补了中国话剧题材的空白。

17、半夜较天罗地网对陈绵的意义更大,不仅因为包含更多的创作因素,还因为其涉及对人物心理的关注以及当时中国社会现象的反映18 12 7,体现由单纯关注情节,向关注人性与社会、针砭时弊与教化人心方向转化。陈绵改良了佳构剧,弥补了这一戏剧形式“先天的不足”。(一)语言动作暴露复杂心理陈绵认为,相较于写作技巧,“对人类心情的描述与分析是最注意的,我以为一个剧本的侦探价值的高低也就在这里”31。陈绵将侦破剧渣染情节氛围的“小技”转到对人物心理变化的关注上来,并为人物内心变化找到依据。角色心理活动的外化对当时的剧本创作有三个意义:首先,加深了剧本表现内涵,表明半夜不仅是一个商业剧,而且带有多层次的艺术视角;其

18、次,丰富了侦破剧单薄的人物形象,增强剧本的紧张气息,增加剧本吸附力,形成“氛围的场”,将观众也纳人这个“场”的范围;第三,话剧初期,这类剧本适合培养年轻演员,明确的心理动作为演员提供了表演的参照和方向。陈绵在创作剧本时充分考虑了演出的可行性。半夜中罗太太丰满的人物形象在这一手法下立体地呈现出来。在第一幕至第三幕前半部分,罗太太只是个贴着“衣着考究”“举止高贵”“贤关欣:讲述中国故事的“佳构剧”与“浮世绘”2023年第4期妻良母”标签的单薄形象。从第四幕罗太太借口皮包遗忘、返回警局与刑事科长对话开始,她的不自然逐渐暴露。随着案件的可疑之处被办案经验丰富的丈夫罗局长发现并步步深人,罗太太复杂焦虑的

19、矛盾心理,逐渐由不易觉察的心理活动外化为举止异常的外部表现。内心的挣扎使罗太太渐由端庄得体变得神情不安、言语支吾、脸色惨白、全身发抖、“几乎站不稳了”,最后“倒在椅上”。陈绵将这一心理矛盾作用下的挣扎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方面体现出来。当真相暴露时,难掩的痛苦增加了剧本的情感重量,观众已不再关注案件的惊悚,而是看到了母爱对子女的保护本能和令人动容的牺牲精神。电影明星对待不同女性的多面心理在文本中均有呈现;警察局长了解案情的细致与谨慎,对线索的敏感和深思,怀疑妻子时的无奈与愤怒,心理活动都丰富而细腻。(二)人情世故反映社会现象陈绵认为,如果能“借平凡的故事,把人情世故写得亲切实在,作一个时代,一

20、个环境的反映”32,那便是一个好故事了。他改良佳构剧的手段之一就是在文本中反映当时的社会观念和现象,提醒观众反思。半夜是陈绵改造侦破剧的一个作品,很好地诠释了他的意图。故事由案发到破案的全过程反映出当时社会中人们复杂的思想和行为,有对不良社会现象的秤击和否定,也有浓厚的教化意义,倡导正确的伦理道德,以人道主义之“大法”与法律之“小法”的冲突来表达对人道主义伦理观和“贤良淑德”的女性伦理道德的肯定。半夜剧中姚鸿秋的敢爱敢当与杨龙的忘恩负义形成巨大反差,反衬两性关系中男性的强权与逃避责任,借书记官之口说出了“这么好的一个女人偏偏遇上这么混球的男人”的无奈。房东罗局长对被杀明星的评价带有明显的“植人

21、”痕迹:“这种人真可叹!为给自己做宣传的缘故,不惜假作或引起各种吓人听闻的事件,甚至把灭伦灭理的事都登在报上来招多数人的注意,简直要把伤风败俗的事反而当做体面,当做光荣了,这对总第2 18 期于世道人心岂不危险?”这简直是作者自己跳出来在义愤填膺地批判了。剧中的一些批判声音虽有过于直接生硬之嫌,但从中不难发现陈绵对种种社会乱象的否定与批判,是侦破题材剧的可贵之处。候光序中提示这个故事表现的是“热闹欢笑”场面,但想要说明的是“骨子里”的“黑幕”,写照社会的意图不言自明。以主客四个家庭和门外乞丐共五个小世界的贫富对比、苦乐对比、男女对比,凸显腐朽制度颓败前的挣扎和黑暗势力覆灭前的嚣张,将充满人情世

22、故的“中国故事”写得生动鲜活,人物的嘴脸和本性也清晰可见。吴公馆欲借巴结权贵维护尊荣、掩饰不堪一击的处境,虎视耽耽坐噬吴尔丹公司的狄四爷也借机打起如意算盘,不甘寂寞的狄太太在感情的纠葛中一面离不开狄四爷提供的物质生活,精神上又放不下风流成性的葛大夫;吴公馆的大小姐却深陷与潦倒戏子的不伦之恋一场晚宴吃得“意义深远”,每个人都挥霍着富足的物质,精神却贫而萎靡,反倒是门外的乞丐活得轻松自在。人群呈现的是截然不同的平民世界。但平民世界也有平民的悲哀,为房租、为衣食、为情感、为孩子,对财富的向往和追寻充满了“中国故事”:房东为房租周旋,年轻夫妇为生计烦愁、争吵,青年男女在寻找交友“机会”,等等。三、回归

23、传统的“浮世绘”尽管有对西方戏剧技巧的运筹,陈绵作品还是体现了回归传统文化的轨迹。中国传统文化是陈绵作品的底色,“文以载道”的观念和特殊的政治环境,使他在此期所有作品中都忘不了加人针砭时弊的批判和对世道人心的引导,同时,作品在留学欧洲的法式氛围下融合了老北京的地域文化色彩,呈现出在当时北京剧坛中西交融的独特风貌。(一)地域人文景观与老中国人物群像1、地域人文景观折射的传统文化标志性的建筑与器物指向特定的地域与文化。近代北京的地域人文色彩,透露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候光的序幕“朱漆大门”一节,以“真正北京老宅门”吴公馆前的破败景象,遥想齐鲁师范学院学报一二十年前的辉煌,上马石、拴马小椿、大门

24、灯笼和丈宽八尺的门道为大白电灯、电铃钮子和收信箱的镶铜入口所取代,这种镶嵌于破败建筑上的新事物不免带着败落的无奈和寒酸,又显示着主人跟紧时代、有所更新的努力,显得有些滑稽。“摩登”外表下透着厚重的传统文化气息,呈现出中西文化杂陈交融的独特风貌。剧本中的屋内摆设和器物描摹随处可见,繁丽典雅的生活环境处处彰显着剧中人物作为洋务派大臣的身份地位,从吴家客厅、狄太太的卧室、葛大夫的病诊室到罗世兰的房间,宽阔的厅堂、考究的书桌、“镶着螺填的硬木茶几”9 18、稠密的石榴同桂花、名人字画等等信手来。考察陈绵的成长经历发现,少年岁月在洋务大臣的公馆中度过,精致繁丽的器物和吉祥尊荣的摆件在其年少读书时成为描摹

25、绘画的对象。儿时记忆留迹于创作中,家具器物的状貌提笔写就,成长环境决定了陈绵作品呈现出“西洋为表、传统为里”的中西文化杂陈交融的特点。陈绵注重呈现封建家族摆设与器物描摹、内宅环境布景描写,在提供戏剧元素的同时,助推情节发展与主题表现,这在客观上形成了其独特的创作风貌和元素丰富的作品内涵。半夜文本中呈现的生活环境是简约而摩登的上海都会环境,却无形中流露出与预设不符的人文环境一一其中主要人物形象都是老北京典型的人物形象,人物的观念、语言都透着北方色彩。这种人物与生活环境的不一致并不妨碍情节的发展,由文本作者无意识带入的地方文化痕迹,反证出渗透于陈绵文本中共有的传统文化底色。拼合成北京地域与人文景观

26、的“浮世绘”候光和半夜中呈现的是官僚与贵族文化,而人群描绘的图景是北京这片土地上的普通百姓生活。如果将人群与候光对照阅读会惊奇地发现,两者间的关系十分巧妙。两者都是对同一地域(老北京城)中不同“人群”的描述:前者讲述的是大宅门儿中的魅在富贵中走向衰微,后者则描绘了四合院儿里过着充满平静、神秘与热闹生活的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两个文本.127128.拼合成一幅不同视野下的北京地域与人文景观的“浮世绘”。纵观陈绵的三个本子可以发现,留学生涯教给陈绵的是驾轻就熟的技巧与理论,而陈绵的作品中透露出的以北京为中心的地域与人文景观,反映的是其带有鲜明传统文化色彩的生活积淀和内心追求。2、老中国人物群像素描陈绵

27、在候光序中指出,剧中的人物“都是些细线条的素描,没有什么浓艳的颜色”,这一自我评价对于陈绵笔下的人物形象来说,都是适合的。素描线条清爽明快,人物行状立时生动,灵魂或颓丧狠琐或丑陋可怜,令人会心一笑。陈绵自称,候光是作者献给诸位的一碗高汤 5 32,以“高汤”自喻,可见其用意颇深。陈绵以“素描线条”勾勒了一系列老中国人物典型形象:世故圆滑的老仆人、与家族败落一损俱损的世家子弟、命运坎珂的伶人戏子、为家族操劳但爱慕虚荣的女主人等。第一类形象是世故圆滑的老仆人形象。候光中的安有典、半夜中的谢先生都是这一类型,他们安分守已、老成持重、明哲保身,脾气温润和善,对谁都谦恭,对谁都带着无声的嘲笑,语言里含着

28、京味儿的幽默,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调侃自己,体现着老北京人的自尊、通达、乐观、善良。安有典作为吴公馆里服侍过老太爷的“老家人”,对宅里的各色人物了如指掌,但又以局外人姿态“冷眼旁观”。半夜中的谢先生是房产经理人,以小心谨慎、衣着整洁、甚至“过于繁细”10 12 3的形象出场,这类人物最能体现出陈绵剧本中的“浮世绘”特点,经他们的言谈举止便可对北京的地域文化有所了解。四十年代老舍的四世同堂中也塑造了一类世故圆滑的老北京人形象,可以看出陈绵人物形象不仅有着地域共性,还有时代共性。第二类是与家族败落一起走向衰亡的世家子弟。陈绵在吴尔丹出场时用大约40 0 字篇幅做了人物介绍:“他是吴公馆现在的主人,5

29、 0 多岁,一个心地善良但不世事的宦门之后,留洋归来,关欣:讲述中国故事的“佳构剧”与“浮世绘”2023年第4期他用父亲的遗产及朋友们的股份开办实业公司,环境恶劣加上封建官僚阶层的陋习让他陷入鸦片的麻痹中暂求解脱”5 18。吴尔丹作为候光的主角,与其说是一个实业家,不如说是一个披着实业外衣的封建贵族子弟形象。吴尔丹从出现到结局带有与生俱来的矛盾,反映着陈绵对自身的拷问和难以改变的无奈。一方面,陈绵批判了吴尔丹代表的官僚资产阶级的虚伪、堕落与腐朽;另一方面,陈绵从伦理道德上给予了肯定一“他是一个大好人,不知道社会中有什么奸诈。”半夜中的罗局长的出场方式与候光如出一辙,只不过将一个北京的官宦子弟形

30、象放置在大上海孤立的洋楼内,由京城的贵族到地方公务员身份的转变,或许是其阶层衰落的征兆。如果说吴尔丹是陈绵个人经历的自我书写,罗世兰则是陈绵眼中戏子人生悲剧的缩影。罗世兰是一个靠着俊美外表在上海红极一时的演员,遭遇倒嗓后没落了,好吃懒做的本性使他在“抽大烟、玩女人”中堕落下去,如同北京人中的江泰一样无用,又与半夜中的电影明星同样缺乏责任感。但陈绵安排这个人的出现是有意义的,一方面,他要呈现的是与主人家的危机四伏相似,痛苦中深陷。等候光明的不只是个人,而是整个社会。另一方面,这个形象提醒观众关注底层小人物的琐碎生活,借戏子的人生悲剧批判自身弱点和人性冷漠,戏子角色似是陈绵自我书写的另一种方式,有

31、批判,更有同情。还有一类是端庄贤淑但为封建家族的面子而辛苦奔波的女主人形象。有候光中的吴李亦香、半夜中的罗太。她们都是新女性形象,一心为丈夫打理事业,同时有着养尊处优、爱慕虚荣、任性空虚的弱点;但即使如此,也难以挽回封建贵族阶级衰落的命运,承担家破人亡的厄运,是一群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人群中的人物则散发着鲜活的小市民气息。白太太的出场得到了陈绵这样的描述,“白太太是五十来岁的一个妇人,面容服饰却透着几分男性,一望而知是一位精明老练的内掌柜”。面对总第2 18 期老房客黄宜兰、政府小职员的何家、艾长江、关太太、戴小姐以及新人住的容华生,白太太对不同的人以不同嘴脸的表现,充分展现了陈绵所谓的“精明

32、老练”的评价。面对老房客黄宜兰的连月欠租,白太太摆出了“给钱!要不,搬家”的强势态度;到了稳定收入、勤自觉的何家,白太太立即对房客的女儿表现出“满面春风”的样子,客气地收下房租后便欣然接受了小姑娘提出的处理朱家欠费的折中办法。面对无钱可收的戴小姐,白太太说话就没那么客气了,“你交朋友的时候,也认清楚一点,你看你,长的花儿似的,可老那么穷”。除了何家,白太太也喜欢年轻的小伙子艾长江,健壮的身体与一身工人的行头,令白太太觉得房租在望,热情与亲切得像是艾长江的亲人。容华生的到来令白太太心花怒放,因为她惊喜地发现这是个出手阔绰的房客,满意的房租令聊天充满了热情好客的气氛,还带了点幽默的味道。(二)制度

33、与自身的双重批判与守候光明的不屈精神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人物的种种平庸、萎缩、困窘、无能、迷乱、惶感反映的是黑暗现实世界投射到人们心灵上的阴影”【7 145 1,候光的批判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人物的批判,人物的随落、儒弱、保守、找不到自已的位置,这也是对自身局限的清醒认识。第二个层次是对制度的批判,否定了封建官僚制度的虚伪、暴力、腐朽,及其对年轻生命力的桔。旧制度批判主题。陈绵的候光创作于1943年,明显受到当时旧家族制度批判主题的影响,同主题的作品有创作时间较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 31-19 37 年)雷雨(19 33年)、北京人(19 40 年)等。世家子弟形象是这类作品

34、共同的人物类型一一高觉新、周萍、曾文清、吴尔丹等,相似的成长环境一一封建家庭,相似的性格一一软弱、不思进取、好吃懒做、混沌地生活着,相似的命运一一在无力改变中被封建制度紧紧束缚、走向灭亡,是群把握不住自已命运的多余人。这也反映了陈绵个人的矛盾:齐鲁师范学院学报一方面身为封建旧家族子弟,对自身所在阶级封闭保守的劣根性给予痛彻批判,看到其没落的颓势;另一方面又因无力摆脱已经习惯的物质生活而感到无奈,无助地“候光”。封建制度在时代更替中崩塌,吴尔丹、周萍、曾文清、高觉新这类作为身心嬴弱的世家子弟,儒弱保守、好吃懒做,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带着垂死挣扎的伤感与尴尬。所不同的是,有的人反抗成功如高觉民、高

35、觉慧,有的人如曾文清、周萍等无力反抗,而陈绵则批判了另一种人物形象及其局限性一一有过反抗但最终沉沦,缺乏对时代趋势的准确预见。同日出中的金八一样,候光批判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及其对生命的控制和扭曲。整个阶级享有着社会特权,却无恶不作一一残暴吞噬、吸食鸦片、空虚寂寞、虚荣伪善权力遮蔽了一切,以无生命的存在扭曲与控制着生命的活动;特权阶级本身特有的依附性蚕食着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将其中年轻的生命力也变得扭曲,成为无力自主的衰老生命。题目“候光”寓意人民心底的不屈精神。“光明是有的,等一等吧!它迟早会来!候光的含意如此”,陈绵在候光序的开头便点明了剧本题旨。题目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指剧中忙忙碌碌的所

36、有人都在“候”权力人物的“光临”,另一方面又暗示着,在黑暗中压抑的人们又在“候”光明“到来”。候光结尾,陈绵安排象征被压迫阶层的马先生带给故事一个“光明的尾巴”一一无恶不作的势力即将覆灭,被压迫、被损害者静心等候“光明”到来。这一结局显得突元而理想化,可以看作是陈绵在目睹黑暗却无力改变时,“曲笔”填上的一朵象征光明的小花,与鲁迅的小说药的结尾颇有几分异曲同工。(三)动荡时代下可贵的平民意识与底层关怀人群以温婉平和的笔调将一出北京四合院中三个家庭和四个单身房客间的琐碎生活进行一种“零度”呈现,通过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展现普通人在生活重担下的忧愁与希望,以及平淡中生发出对神秘事件的强烈好奇,体

37、现出129.130.温婉、神秘与喜悦的风格,表达着陈绵的平民意识与底层关怀。人群的剧名不言而喻,以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为视角,在“平面”的四合院中,个人生活空间的交叠不可避免地带来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剧本的戏剧冲突都是人与人之间生活琐事的冲突,如朱氏夫妻间的冲突是有钱与没钱的冲突,房东太太与朱氏夫妇的冲突就是房租的付与不付,艾长江与何家的戏剧冲突就是追求与拒绝的冲突等,陈绵要表现的正是充满着生活琐事冲突的平实俗常的社会世态。在这里,如果将人群与陈绵北大读书时期发表在新青年上的话剧人力车夫和白话诗快起来联系起来会发现,陈绵在40 年代创作的人群是对2 0 年代青年时期人道主义思想与底层关怀视角的回应和

38、升华:前者是不谱世事时、对文学思潮的追随与主题先行的激进,后者是历尽沧桑后、对社会万象的深思与思想积淀的沉静。人群明显地受到了夏衍的上海屋檐下的影响。由于商业化的生活节奏、经济压迫与“弄堂”决定的“立体”生活空间的挤压,夏衍要表现的,是弄堂人们充满了“郁热气息”的琐碎的争吵、隐忧、痛苦、窘困、牢骚、企望不同的是,封建经济的缓慢与保守,使得生活在皇城根下的人们有着“天子脚下”的淡定气质,加之北京四合院的生活空间“平面”而分散,从而决定了人群含着老北京城的温婉与气度,展现出一种平和之美。Talk Chinese Stories In Dramas and Pictures-Research for

39、 Dramatist Chen Mians Works(Editorial office,Qilu Normal University,Jinan 250200,China)Abstract:Chen Mian published three scripts,Hou Guang,the Crowd,and Midnight.On the one hand,Chen Mian s worksshow not only the skill of controlling drama techniques,but also sensibility to keep distance with them,

40、and trend to psychologicalexploration of figures and reflection for society and heart.On the other hand,Chen Mian draws an Ukiyo-e of modern Beijing bydifferent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and the old Chinese characters,and expresses his concern for lowlife in his criticismboth to himself an

41、d institutions,reflecting his recovery and persistence to traditional culture.Therefore,Chen Mians works showa Chinese-Western drama style.Key words:Chen Mian;Hou Guang;the Crowd;Midnight;Drama;Picture关欣:讲述中国故事的“佳构剧”与“浮世绘”意”即故事情节。参考文献:1朱伟华.抗战时期沦陷区话剧初探 .贵州社会科学,1995(4).2邓云乡“中旅保姆”M邓云乡集:文化古城旧事.北京:中华书局,2

42、 0 15.3陈绵半夜剧本集小序 M/华北文艺丛刊之三.北京:华北作家协会出版社,19 44.4朱伟华.试析沦陷区改编剧的盛行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 9 6(1).5陈绵.候光序 M中国公论丛书之二候光.北京:中国公论社,19 43.6朱伟华.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戏剧卷导言 M/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戏剧卷.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 9 8.7徐翔,黄万华.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 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 9 5.8徐珺.中国旅行剧团:现代职业话剧的拓荒者(19 33一1947)D .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 0 0 4.9陈绵.候光 M.东京:中央公论出版社,19 43.10陈绵.半夜 M.北京:华北作家出版社,19 44.Guan Xin2023年第4期注:剧本集中有两个剧本,都属于侦破剧,包括此前已经演出的天罗地网和新作半夜。陈绵在谈费白与高曼的DinneratEight时,在候光序中提示,“这出戏的创意实是他们两位的”,所谓“创(责任编辑:许海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