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文本研习,使学生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2、诵读体味,明了作者借古事抒发政治苦闷失意等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探讨用典于辛词的意义,探究其词风形成;2、诵读中体会词人的情感,感受其豪放词风。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对联导入,激发兴趣 1、解题:永遇乐:词牌;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词的内容。同学们,如果我们有机会到济南大明湖,别忘了参观那里的辛弃疾纪念祠;到江西上饶,也记得到阳原山麓,拜谒一下那里的辛弃疾墓。不论是在纪念祠,还是在墓前,人们都会看到一副有名的对联,它是郭沫若题写的。齐读一下: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
2、,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有没有同学能够说出这副对联的大概意思?明确:上联说辛弃疾词风豪放。“铁板铜琶”,本是前人评价东坡的话,说辛弃疾继承苏轼豪放词风,并发扬光大,使之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下联主要是说辛的黍离之悲。他献过美芹十论,纵论强国富民措施;他有着黍离之悲,担心南宋不思收复。这儿“黍离”二字,运用了诗经的典故,集中反映了他的爱国情怀。板书:豪放 爱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辛弃疾的代表作。二、整体感知,把握特征 请大家齐读课文并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词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教师正音、正句,注意“佛b狸祠”以及“封狼居胥”的句读。生说特点:用典。大家感悟力很强,辛弃疾词风豪放在这首词里的主要表现就
3、是用典。大家数一数,一共用了几个典故?请各用6字短语加以概括。参考:孙权坐断东南;寄奴成功北伐;元嘉仓皇北顾;佛狸神鸦社鼓;廉颇忠勇遭弃。全词共5个典故,只有“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没有用典。因此,理解典故的作用,是鉴赏这首词的关键所在。三、文本研习,品味典故(一)研习上阕1、提生读上阕。思考问题:诗人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想到了什么人?景:千古江山、舞榭歌台(虚写);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孙权、刘裕。2、典故一:孙权坐断东南1)辛弃疾对孙权可谓“情有独钟”,在作品中喜欢提及他,哪位同学能再举几例么?明确:“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吴楚
4、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满江红)2)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作者为什么如此推崇孙权?明确:京口是孙权创业之根基(定都最早在京口,后迁建业),据此地后称帝;孙权的东吴与辛弃疾的南宋惊人相似:同样偏于东南一隅,同样面对北方强敌,同样拥有长江天堑。3、典故二:寄奴成功北伐“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个典故给了你怎样的感觉?明确:实写装备,虚写气势,如猛虎下山,吞吐万里。用“想当年”统领,又同归于想象,引人神往:刘裕当年该是怎样一位叱咤风云的英雄啊!4、这两个典故是并列关系,请说说把他们并列的原因。 1)共同:他们都是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业绩都在京口起步。不同:孙权承父兄余烈并发扬光
5、大,刘裕出身平民而能奋发,建立伟业。故原文写景一为“舞榭歌台”一为“寻常巷陌”。两人立国的根基是不同的。2)作者对他们的情感怎样?文中找对应词、句。“觅”、“英雄”、“风流”(英雄业绩)、“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词、句: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向往与仰慕。3)这两个典故表现的都是帝王,反观南宋朝廷,用典中有没有蕴含别的意思? 孙权励精图治,打败曹操,开疆拓土,鼎足三分;刘裕兵精国强,建立帝业。南宋小朝廷却偏安一隅,置千百万敌占区的中原百姓于不顾,陆游有“遗民泪落胡尘里,南望南师又一年”,道尽现实的悲哀!林升的题临安邸也讽刺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
6、州。”国破家亡,竟仍流连歌舞,国恨家仇抛诸脑后,哪里能与勤于政务的孙权、刘裕相比!讽刺宋室昏聩。 4)重读上阕,体会作者当年是怀着怎样的沉痛。学生齐读上片。(“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语序调整。) “英雄无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从孙权到辛弃疾已有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江山本应代有英雄出,但是现在却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了。“总被”二字充满无奈和悲慨,“雨打风吹”,多少摧残,多么狼藉的景象!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出身的刘裕,当年驰骋中原,何等豪迈! 此二典既含着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渴望收复的壮志,又有着对时局的沮丧,对时无英雄的悲叹。(二)研习下阕:下阕有哪些典故?这些典故
7、的用意是什么?(后三个典故和当中未用典故的句子分组讨论)1、典故三:元嘉仓皇北顾1)这个典故中“草草”是什么意思?明确:草率;轻易地。2)刘义隆有什么特点?明确:好大喜功,轻敌武断。3)刘义隆北伐的结果是什么?作者借用他的典故有何深刻用意?明确:惨遭失败,仓皇北顾;反对当时当权者韩侂胄草率出兵北伐。作者、背景介绍: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于北方敌占区,祖父辛赞曾为生计出仕于金,并亲自抚养辛弃疾成人。辛赞不忘家国,每逢闲暇,便带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给幼小的心灵播下了收复山河的种子。辛弃疾从小习文之余,刻苦习武。
8、他真是豪杰,曾以五十人深入五万人的敌营中,活捉叛徒。22岁时,辛弃疾带着万人大军南归投奔南宋,自己回顾说“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但是,南宋朝廷并不信任他,让他做江阴签判等官,20年内频繁调换了37个岗位。但辛弃疾每到一处,尽职尽忠,曾在湖南创飞虎军,雄震一方。他的改革整顿,却反遭昏庸朝廷的嫉恨,受革职处分。从42岁到60岁,在江西上饶(带湖)和铅山(瓢泉)一带,整整18年被迫隐居。后被当时执政大臣韩侂tu胄zhu起用,任浙东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镇江濒bn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1204年韩为了邀功求名,草草北伐。因为不是真的想收复中原,
9、他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并把他调离镇江。这首词就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写下的。2、典故四:佛狸神鸦社鼓1)谁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景象?明确:佛狸祠下,鼓声隆隆,鸦声连连,人们载歌载舞,祭祀神灵,场面无比热闹。2)“可堪回首”是什么意思?在那里热闹的是金人还是汉人?明确:反问句式,意思是说不堪回首或不忍回首。根据当时的地理形势(佛狸祠位于现在的江苏六合东南面)可知,热闹的是汉人3)汉人有如此欢快的场面,作者为什么还不堪回首?明确:佛狸祠在这里是象征南侵者所留下的痕迹。四十三年过去了,当年扬州一带烽火连天,南侵者一直打到瓜步山,这一切记忆犹新,而今佛
10、狸祠下却是神鸦社鼓,一片和平景象,全无半点战斗气息,这对于志在收复失地的辛弃疾而言,当然是不堪回首。4)作者运用这个典故到底是要表达什么感情呢?明确:作者心情沉重,表达了自己的隐忧: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老百姓就可能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正是:叹朝廷无能,悲百姓松懈!这个典故给人一种“时不待我”的急迫感。5)那么,作者是不是就认为时机丧尽,将无所作为呢?明确:当然不是。对于北伐,他是赞成的,但认为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避蹈前人覆辙;而准备是否充分,关键在于举措是否得宜,在于人用什么样的人主持。他曾向朝廷建议,把用兵大计委托给元老重臣,实际上自己也做好以垂暮之年挑起这副
11、重担的准备。然而事情并不是所想像的那样,于是就想到了廉颇,词意转入最后一层3、典故五:廉颇忠勇遭弃1)作者运用这个典故有何深刻寓意?明确:希望像廉颇一样,重新被朝廷起用,为国效力;廉颇终究因为谗言而未被启用,作者也一样,因此又用廉颇自况,暗示了自己的处境。2)作者借这个典故表达了什么感情?明确:词人以廉颇自比,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但无人问津,空有爱国豪情,连遭贬斥,壮志难酬。他是一位爱国者,但是,报国无门;他是一位大英雄,但是,英雄却无用武之地!同学们能够理解他的辛酸、他的悲愤吗?他的悲愤其实是那个时代的悲愤。前有精忠报国之岳飞被以“莫须有”罪名害死,徒留“靖康耻,犹未雪”的千古遗恨
12、;后有爱国词人陆游临终“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言,可叹我们这位爱国词人辛弃疾在写作本词的两年后,临终前连呼两声“杀贼”才含愤死去,!用此典故正是: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四、问题探究1“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一句中的“望”字用得妙在哪里?语序调整、翻译:“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我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记忆犹新的是,四十三年前,我南归时扬州烽火连天的景象。明确:串联典故,增强意蕴。词的标题是“京口北固亭怀古”,因此所用典故应该和北固亭有关;但五个典故中,只有两个与北固亭有关。一个“望”字,首先使得作者的视野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小小的北固亭,远
13、眺中的他思绪万千,似乎看到了“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也想到了命途多舛的廉颇。一“望”字,使得全词境界全开。2有人认为,永遇乐一词“觉用事多”,即辛词用典多,是个缺点;但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杨慎认为,永遇乐代表了辛词最高成就,那么你是怎样认为的?提示:1)从怀古题材来看,用典是必然的;2)从典故内容来看,五个典故互相补充,完整表达出了词人的感情;3)从表现形式看,辛弃疾以爱国之情贯穿全词,感情沉郁顿挫,虽通篇用典,但读来不觉叠床架屋,反而深沉蕴藉。五、总结提升辛弃疾这样一位英雄,却偏偏生活在一个懦弱的时代;这样一位慷慨的山东勇士,不得不寄居在妩媚的江南;他无意成为文人,却终究只能成为一失意词人;他原以气节自负、功业自许;但报国无门的命运,终于逼迫着他用词来表现。他虽为词人,却不失英雄本色,他以文为词,融合豪情与柔情,他凭借着629首的传世杰作,成就了“词中之龙”的永生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