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1∕T 3146-2023 四川省城市地理国情监测与统计分析技术规程(四川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50188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45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1∕T 3146-2023 四川省城市地理国情监测与统计分析技术规程(四川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DB51∕T 3146-2023 四川省城市地理国情监测与统计分析技术规程(四川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DB51∕T 3146-2023 四川省城市地理国情监测与统计分析技术规程(四川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DB51∕T 3146-2023 四川省城市地理国情监测与统计分析技术规程(四川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DB51∕T 3146-2023 四川省城市地理国情监测与统计分析技术规程(四川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07.040 CCS A 75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31462023 四川省城市地理国情监测与统计分析 技术规程 2023-12-29 发布 2024-01-29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1/T 31462023 I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1 3.1.1 3.24 总体要求.1 数据来源.1 4.1 空间参考系.1 4.2 监测范围.2 4.3 监测周期.2 4.4 5 技术流程.2 总体技术流程.2 5.1 数据收集.2 5.2 数据处理.3 5.3 5.3.1 城区实体地域

2、范围提取.3 5.3.2 空间数据处理.3 5.3.3 非空间数据处理.3 外业核查.3 5.4 监测内容与指标.3 5.5 5.5.1 原则.3 5.5.2 宜居城市.3 5.5.3 韧性城市.3 5.5.4 绿色城市.4 5.5.5 人文城市.4 5.5.6 城市空间治理.4 统计分析.4 5.6 5.6.1 原则.4 5.6.2 基本统计.4 5.6.3 综合统计分析.4 成果整理.4 5.7 5.7.1 成果构成.4 5.7.2 成果命名规则.5 附录 A(规范性)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内容与指标.6 参考文献.12 DB51/T 3146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

3、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归口并解释。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四川省国土科学技术研究院、成都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应用技术中心、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建勇、李亮、申学林、薛鹏、陈丹蕾、胡云华、王勇、杨小华、杨渺、裴尼松、刘恩来、高倩影、吴思、曹伟超、王蕾。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51/T 31462023 III 引言 城市地理国情监测与统计分析是支撑城市建设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四川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 提出的“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

4、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要求,以城市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为基础,结合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相关行业专题数据,通过监测与统计分析与城市发展相关的自然要素及人文要素现状及其时空变化情况,能够为城市精准治理、精细管理、动态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支撑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建设。DB51/T 31462023 1 四川省城市地理国情监测与统计分析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地理国情监测与统计分析的总体要求、技术流程、监测内容与指标、统计分析和成果整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开展城市地理国情监测与统计分析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

5、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CH/T 20142016 大地测量控制点坐标转换技术规范 HJ 1922015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TD/T 10642021 城区范围确定规程 GDPJ 022013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技术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TD/T 106420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城区实体地域范围 physical urban built-up area 城区实际建成的空间范围,是城市实际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具备的空间地域范围。来源:TD/T

6、10642021,3.2 3.2 城市地理国情监测 geographical national condition monitoring in urban areas 综合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及行业专题数据,对城区实体地域范围内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进行定量化动态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分布特征、变化特征等,形成反映城市资源、环境、生态、经济等相关要素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数据、图件和研究报告等,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综合地展示城市发展状况。4 总体要求 数据来源 4.1 数据来源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全国国土调查及其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其他行业专题数据。空间参考系 4.

7、2 DB51/T 31462023 2 a)坐标系采用 2000 国家大家坐标系;b)采用地理坐标时,经纬度坐标值以“十进制度”为单位,采用双精度浮点数表示,至少保留 6位小数;投影坐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 3 度分带,平面坐标值以“米”为单位,至少保留 3 位小数;c)高程基准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监测范围 4.3 以城区实体地域范围作为监测范围。监测周期 4.4 监测周期一般为5年。5 技术流程 总体技术流程 5.1 城市地理国情监测与统计分析技术流程应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外业核查、监测指标提取、统计分析、成果整理等环节,总体技术流程见图1。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成果整理

8、城区实体地域范围提取空间数据处理非空间数据处理外业核查监测指标提取监测要素采集监测指标计算数据库成果表格成果图件成果报告成果 图1 城市地理国情监测与统计分析总体技术流程 数据收集 5.2 DB51/T 31462023 3 收集监测区域内满足监测时点要求的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全国国土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其他行业专题数据,分析数据是否齐全、可用;数据的质量、精度、时效性能否满足监测需求;数据的空间参考是否需要转换。数据处理 5.3 5.3.1 城区实体地域范围提取 结合城镇开发边界,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中提取城区实体地域范围,提取方法应符合 TD/T 10642021 第 5 章的规定。

9、5.3.2 空间数据处理 对不同行业收集的空间数据应进行以下处理:a)统一数据格式:矢量数据采用 ShapeFile 格式存储点、线、面要素及其属性信息,数字高程模型按照格网格式存储,遥感影像数据以配有地理定位信息的 TIFF 格式或者 GEOTIFF 格式存储;b)统一数据坐标系:非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数据需转换为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过程应符合 CH/T 20142016 的规定;c)数据整合:包括数据清洗、去重、接边等操作,消除面状要素未闭合、线状要素不连续、要素重复等拓扑错误,接边要素的几何位置应吻合、连续,关系合理,保证数据空间位置的准确性和属性信息的完整性。5.3.

10、3 非空间数据处理 a)含坐标信息的表格数据应以点要素表达的矢量形式存储于空间要素图层中,并将表格数据内容录入相应的属性表中;b)需要矢量化的图片数据可通过坐标配准、矢量图形绘制、拓扑关系构建、属性信息输入等操作实现。外业核查 5.4 对内业数据采集及整合过程中无法确定边界、位置、类型、属性等的要素,应进行外业核查。监测内容与指标 5.5 5.5.1 原则 按照建设宜居城市、韧性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城市空间治理5个方面构建城市地理国情监测指标体系,详细的监测指标及计算方法见附录A。5.5.2 宜居城市 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监测城市宜居情况,具体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市政综合管网、教育

11、设施、医疗设施、养老设施、农贸市场等的数量与分布等内容。5.5.3 韧性城市 从城市公共安全方面监测城市韧性情况,具体包括城市灾害隐患和城市灾害应急保障等内容。DB51/T 31462023 4 5.5.4 绿色城市 从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监测绿色城市建设情况,具体包括河流水系、绿地覆盖、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等内容。5.5.5 人文城市 从自然文化景观与设施方面监测人文城市建设情况,具体包括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数量及分布等内容。5.5.6 城市空间治理 从城市空间扩张、国土空间利用方面监测城市空间治理情况,具体包括城市空间扩张、城市用地分类、国土空间利用强度等内容。统

12、计分析 5.6 5.6.1 原则 根据宜居城市、韧性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城市空间治理的相关监测指标计算结果,通过数据统计、图件制作、报告编制等方法统计分析城市建设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对城市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行现状分析、原因追溯,并提出治理措施。5.6.2 基本统计 在城市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基础上对交通运输设施、市政管网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城市绿地覆盖情况、城市空间扩张、城市用地分类、超高层及低矮房屋建筑区面积等进行定量化统计,形成客观、标准丰富的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基本统计信息。5.6.3 综合统计分析 在城市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基础上,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资料、人口、经济、社会等其他专题资料,

13、对城市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公共服务均等化、城市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城市生态环境状况、城市人文环境建设情况、城市国土空间利用效能等方面开展综合统计分析,评价城市规划实施效果,宜居、韧性、绿色、人文城市建设情况及城市空间集约利用情况等。成果整理 5.7 5.7.1 成果构成 5.7.1.1 数据库成果 用于存储开展城市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数据及监测指标计算结果,矢量数据采用地理数据库的矢量数据集和要素类,按照“数据集要素类要素及属性”的层次组织,要素采用点、线、面表达,栅格数据按地理数据库的栅格数据集组织。5.7.1.2 表格成果 以表格形式存储基础数据及统计分析数据。5.7.1.3 报告成果 DB51

14、/T 31462023 5 城市地理国情监测与统计分析报告,包含前言、背景概述、监测目标、监测内容、统计分析、存在问题、政策建议等。5.7.1.4 图件成果 包括反映城宜居城市、韧性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城市空间治理等方面现状及变化情况的各类图件。5.7.2 成果命名规则 城市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文件夹采用“年份+CSDLGQJC+行政区划代码”形式命名,如2022年成都市城市地理国情监测与统计分析成果应命名为“2022CSDLGQJC510100”。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果应符合CH/T 90122011的规定。DB51/T 31462023 6 附录A (规范性)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内容与指

15、标 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内容与指标见表A.1。表A.1 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内容与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指标项 指标涵义 计算方法 所需数据 宜居 基础设施 交通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用地面积 用于运输通行的地面线路、场站等用地,包括民用机场、港口、码头、地面运输管道和居民点道路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用地 统计交通运输用地面积 地 理 国 情 监 测 数据、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城区实体地域范围提取成果 道路网密度 道路总长度与城区实体地域范围面积之比 道路(含铁路、公路、城市道路和乡村道路)总长度/城区实体地域面积100%公交站点服务半径500 米 面积覆盖率 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范围面积占城区实体地域范围面积

16、的比例 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面积/城区实体地域范围面积100%交通专题数据、借助城市地图识别获取的公交站点POI数据、城区实体地域范围提取成果 市政综合管网 供水管道 供水管道长度 从送水泵至用户水表之间所有管道的长度 市政专题数据及统计年鉴数据 排水管道 排水管道长度 所有排水总管、干管、支管、检查井及连接井进出口等长度之和 燃气管道 燃气管道长度 从气源厂压缩机的出口或门站出口至各类用户引入管之间的全部已经通气、投入使用的管道长度 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长度 分别统计已建管廊长度和新建管廊长度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 机关团体、新闻出版、科教文卫、公用设施等

17、的土地面积 机关团体、新闻出版、科教文卫、公用设施等的土地面积之和 国 土 变 更 调 查 数据、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统计年鉴数据、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数据、借助城市地图识别获取的学校、医院、菜市场等POI数据 教育设施 城区幼托服务半径300 米 面积覆盖率 幼儿园、托儿所300米半径范围面积占城区面积的比例 幼儿园、托儿所300米半径覆盖面积/城区实体地域范围面积100%城区小学服务半径500 米 面积覆盖率 小学500米半径范围面积占城区面积的比例 小学500米半径覆盖面积/城区实体地域范围面积100%DB51/T 3146DB51/T 314620232023 7 表 A.1(续)一级 二级

18、 三级 指标项 指标涵义 计算方法 所需数据 宜居 公共服务 教育设施 城区中学服务半径1000 米 面积覆盖率 城区实体地域范围中学1公里半径范围面积占城区面积的比例 中学1000米半径覆盖面积/城区实体地域范围面积100%国 土 变 更 调 查 数据、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统计年鉴数据、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数据、借助城市地图识别获取的学校、医院、菜市场等POI数据 医疗设施 市区级三级医院数量 市区级及以上三级医院数量 统计市区级三级医院数量 市区级二级医院数量 市区级及以上二级医院数量 统计市区级二级医院数量 社区卫生服 务 中心、卫生服务站数量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数量 统计社区卫生服

19、务中心、卫生服务站数量 养老设施 社区养老设施步行5 分 钟 覆盖率 老年人日托、全托服务的社区养老设施5分钟步行范围覆盖的居住用地占所有居住用地面积的比例 采用最短步行路径分析、地图导航步行路线规划等反映实际步行时间的方法,以设施为起始点,计算5分钟步行可到达的居住用地面积占居住用地总面积的比例 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服务半径1000 米 面积覆盖率 城区实体地域范围农贸市场1000米半径范围面积占城区面积的比例 农贸市场1000米半径覆盖面积/城区实体地域范围面积100%韧性 城市公共安全 城市灾害隐患 尾矿库面积 包含堆弃物、尾矿堆弃物 尾矿库面积 地 理 国 情 监 测 数据、生态环境部门

20、尾矿库监测数据 灾害点密度 单位面积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是反映灾害次数的重要指标,灾害密度大的区域,说明区域孕灾环境复杂、致灾因子活跃,危险性大 灾害点数量/监测区域面积 自然资源地质灾害专题数据 内涝点数量 内涝点数量 统计内涝点数量 内涝专题监测数据(雨量及水位监测数据)5.0 级 以上地震次数 监测周期内,发生5.0级以上地震的数量 统计5.0级以上地震发生次数 地震部门统计数据 DB51/T 31462023 8 表 A.1(续)一级 二级 三级 指标项 指标涵义 计算方法 所需数据 韧性 城市公共安全 城市灾害隐患 危化企业数量 危化企业数量 统计危化企业数量 应急管理部门专题数

21、据 城区范围不透水面面积占比 由不透水材料或弱透水材料所硬化的陆地表面,通常包含瓦片、不透水沥青、不透水水泥混凝土等材料构成的建筑物顶、道路、广场、停车场等表面面积占城区实体地域范围的比例 统计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中房屋建筑区、道路、广场等硬化地表面积占城区实体地域范围的比例 地理国情监测数据、遥感影像 城市灾害应急保障 应急避难场所面积 应急避难场所面积 统计应急避难场所面积 应急管理数据、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国土变更调查数据 消防救援5 分 钟 可达覆盖率 消防站(含微型消防站)5分钟车行范围覆盖城区面积占城区总面积的比例 以站点中心位置5分钟车行范围做缓冲分析,计算其覆盖范围的城区实体地域面积

22、占城区实体地域总面积比例 应急管理部门消防站点数据 城市防洪堤建设用地占比 城区防洪堤(含生态防洪堤)长度在城区河湖自然岸线长度中所占的比例 城市防洪堤长度/城区河湖自然岸线长度 水利部门防洪专题数据、国土变更调查数据 绿色 城市生态环境 河流水系 河流长度 各级河流长度之和 河流总长度 地 理 国 情 监 测 数据、国土变更调查数据、水资源专题资料、遥感影像数据 水网密度指数 评价区域内水的丰富程度,用评价区域内单位面积河流长度、水域面积和水资源量表示 按照HJ 1922015 第5.5章节的规定进行计算 河湖水面面积 河湖水面面积之和 河湖水域的总面积 城市绿地覆盖情况 植被覆盖指数 评价

23、区域植被覆盖的程度,利用评价区域单位面积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表示 Aveg为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n为区域像元数,Pi为5-9月像元NDVI月最大值的均值。地 理 国 情 监 测 数据、国土变更调查数据、遥感影像数据 区域均值=nii=1vegPNDVIAnDB51/T 3146DB51/T 314620232023 9 表 A.1(续)一级 二级 三级 指标项 指标涵义 计算方法 所需数据 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绿地覆盖情况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城市非农业人口每人拥有的公共绿地面积 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城市非农业人口数量 地 理 国 情 监 测 数据、国土变更调查数据、遥感影像数据 城 市

24、 环境 质 量状况 环境质量指数 从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等方面表示环境质量状况 按照HJ 1922015第6.2.3章节的规定进行计算 环境监测站点专题数据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或优于国家质量二级标准(即AQI100)的天数 计算AQI100的天数之和 污染防治情况 污染负荷指数 评价区域内所受纳的环境污染压力 按 照 HJ 192 2015 第5.7.2章节的规定进行计算 污染物排放强度 评价区域内单位面积所受纳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等年排放量之和 按照HJ 1922015 B.10的规定,计算公式为: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归一化

25、系数(SO2排放量+COD排放量+NH3-N排放量+NOX排放量)/区域面积 人文 自然文化景观与设施 人文景观 历史文化保护区面积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文化街区等的面积之和 统计各类历史文化保护区面积之和 地 理 国 情 监 测 数据、城镇国土空间监测数据、POI数据、城区实体地域范围数据 风景名胜区数量 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的数量 统计风景名胜区总数量 公共文化设施 博物馆数量 艺术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科技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和地理博物馆等的数量 统计各类博物馆数量 文化馆数量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给群众文

26、娱活动提供场所的机构数量 统计文化馆数量 图书馆数量 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数量 统计图书馆数量 DB51/T 31462023 10 表 A.1(续)一级 二级 三级 指标项 指标涵义 计算方法 所需数据 城市空间治理 城市空间扩张 城市空间扩张变化 东西长度 城区实体地域东西方向距离 统计城区实体地域东西方向距离 城区实体地域范围数据 南北长度 城区实体地域南北方向距离 统计城区实体地域南北方向距离 空间扩张面积 监测周期内城区实体地域范围面积变化 城区实体地域范围面积变化值 优于1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城区实体地域范围数据 空间扩张速度 监测周期内城区实体地域范围面

27、积的年增长速率 城区实体地域范围扩张面积/时间跨度 城市空间扩张形态 城市质心坐标 质心在空间上转移的方向,反映城市分布中心变化总体情况 运用GIS软件添加城区实体地域范围面状要素,通过几何计算功能可直接获得质心点坐标 空间形状分维数 采用网格维数评判区域城镇空间分布的均衡性 对监测区域进行网格化处理,观察行号为i,列号为j的网格,其涵盖的城镇的数目为Nij,全区域涵盖的城镇的数目为N,概率/ijijPNN()n()KKi ji jIPI Pij()=-n01IID I()1/K 为网格尺寸;信息量为I();K 为区域各边的分段数目;I0为常数,D1为分维。正常情况下,1D12,D1越大表明城

28、镇体系各要素的空间分布越均衡 空间形态紧凑度 城区实体地域范围形态特征,越趋于圆越紧凑 2/cA P,其中c为空间形态紧凑度,A是城区地域实体面积,P指城区地域实体轮廓周长。城区实体地域范围提取成果、人口专题数据 国土变更调查数据 城市空间扩张强度 空间扩张强度指数 年均增加的城区实体地域范围扩张面积占城区面积的百分数 城区实体地域范围扩张面积/(城区面积监测年份长度)100%空间扩张系数 一定时期内城区实体地域范围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增长率之比 城区实体地域范围面积年均增长率/城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100%城市国土空间利用 城市用地分类 农用地面积 农用地面积 统计农用地面积总和 国 土 变 更

29、 调 查 数据;优于1m分辨率遥感影像、国土变更调查数据 建设用地面积 建设用地面积 统计建设用地面积总和 DB51/T 3146DB51/T 314620232023 11 表 A.1(续)一级 二级 三级 指标项 指标涵义 计算方法 所需数据 城市空间治理 城市国土空间利用 城市用地分类 未利用地面积 未利用地面积 统计未利用地面积总和 国土变更调查数据;优于1m分辨率遥感影像、国土变更调查数据 城市国土空间利用强度 超高层建筑面积 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住宅及公共建筑的面积 统计城区实体地域范围内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住宅及公共建筑的面积总和 地理国情监测、“多测合一”等相关数据、城镇国

30、土空间监测数据 低矮房屋建筑区面积 层高在3层及以下、或楼高10米以下的房屋建筑为主的区域面积 统计层高在3层及以下、或楼高10米以下的房屋建筑为主的区域面积总和 城区建筑密度 城区实体地域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城区面积的比例 城区实体地域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城区实体地域总面积100%地 理 国 情 监 测 数据、城区实体地域范围提取成果 DB51/T 31462023 12 参考文献 1 GB 50180-2018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2 CH/T 90292019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内容与指标 3 CH/T 90122011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数据组织及文件命名规则

31、 4 CJJ/T 852017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5 GQJC 042017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基本统计技术规程 6 TD/T 10632021 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 7 T/CAGHP 018-2016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 8 TD/T 10552019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9 四川省地理国情监测与综合统计分析指南(2015年1月,四川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10 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指南(2017-2020年)(2017年7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11 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2020年11月,自然资办发202051号,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