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作电磁铁教案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能产生磁。 2、知道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二)过程与方法 1、模仿奥斯特的发现,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后提出合理猜想。 2、用自制电磁铁研究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3、在玩电磁铁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4、会对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提出简单的设想、方案或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奥斯特认真、细致、努力的科学研究精神。 2、体验与他人合作有助于增进思考。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制定实验研究计划。三、教学难点 做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引导学生在“玩”中观察发现,提出
2、新的问题。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教学准备 电池盒、指南针、铁屑等。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1820年的一天,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实验桌上还放着指南针。无意中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从此揭开了电与磁关系的秘密!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 新课讲解: 一、复习回顾 1、一个简单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如何连接?(短路、断路) 2、关于“磁”,你们已经知道些什么?(能也只能吸铁;磁极、指示南北、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化) 二、新授知识 1、 奥斯特当年做实验的时候,到底发生什么现象呢?你们想当一次奥斯特,重现他当年的实验吗? 2、桌上有老师准备的材料。你还记得奥斯特的实验是怎样做的吗? 3、学生思考回答。(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指南针放在导线下)老师依据学生设计实验的情况予以适当的指导。( 提示学生实验时要将小磁针与导线平行地放置在导线的下方或上方,然后接通电流,(观察重点:指南针小磁针N极的指向有什么变化。) 4、你们有什么发现?(导线通电后磁针发证偏转。) 5、现在你认为奥斯特的猜想是什么?(你认为是什么,其实是询问学生解释现象时自己的猜想。学生意见可能有两种:a.导线通电后变成了铁;b.导线通电后有了磁性。教师要持中立态度:都有可能) 三、总结拓展 1、通电导线有磁性,想一想,我们能利用这个现象做些什么? 2、请同学们课后查阅收集更多关于奥斯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