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健康中国视野下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路径与实证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9190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健康中国视野下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路径与实证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健康中国视野下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路径与实证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章编号:10 0 7 6 8 9 1(2 0 2 3)0 4 0 117 0 4基于健康中国视野下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路径与实证研究The Cultivation Path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f College StudentsSports Litera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althy China四川体育科学2 0 2 3年(第4 2 卷)第4 期SICHUAN SPORTS SCIENCE Vol.42,No.4,2023DOI:10.13932/ki.sctykx.2023.04.24褚婷CHU Ting摘要:文章以培养大学

2、生体育素养的终身体育教育理念为主线,通过实证调研对大学生体育知识、技能、行为和道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山西省大学生体育素养本科院校整体情况好于高职高专和独立院校,素养等级整体划分中等人数最多,优秀人数最少;性别、年级、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和参与体育活动情况都对大学生体育素养及各个指标具有非常显著性影响。研究认为:国家建立常模评价标准,学校开展多种形式体育活动、普及体育知识、提高教师团队建设、提高和挖掘物质资源的利用,考核评价过程化和信息化。关键词:体育素养;培养路径;教学改革;策略Abstract: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

3、ion concept of cultivating collegestudents sports literacy.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it conducts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collegestudents sports knowledge,skills,behavior and morals,and finds that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collegestudents sports literacy in Shanxi Provinc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high

4、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independent colleges.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overall level of literacy has the largest numberof medium and the smallest number of excellent;gender,grade,physical fitness test scores andparticipation in sports activities have a very significant impact on college stu

5、dents sports literacyand various indicators.The research believes that:the country establishes normative evaluationstandards,schools carry out various forms of sports activities,popularize sports knowledge,improveteacher team building,improve and excavate the use of material resources,and process an

6、dinformation evaluations.Key words:Physical literacy;Training path;Teaching reform;Strategy中图分类号:G807.03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落实,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也进入“高铁”时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颁布、“高考要将体育测试纳入学业测评考试”政策出台,将体育与语数外划分同样的分值,这在我国高考历史上也是首次,可以反映出教育部对于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的“决心”态度。大学生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对象的重要人群,也是接受系统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但大学生体育水平不能单以学生体育健康测试成绩和运动技能来衡量,更

7、应向国际接轨,全面考量大学生体育知识、体育行为以及道德等综合方面,因此,文章以实证调研为手段,全面了解山西省大学生体育素养水平,为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文献标识码:A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矿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4 1所山西省高校在校大学生,共回收问卷1768份,有效问卷17 38 份,有效率为9 8%,其中男学生7 7 2人,女学生9 6 6 人。1.2文献资料法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通过查阅电子期刊、整理与体收稿日期:2 0 2 0-10-2 5修稿日期:2 0 2 3-0 1-12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规划科学“十三五”规划2 0 19 年度课题,编号:GH-19247;山西

8、省教育规划科学“十三五”规划2 0 17年度课题;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HNSK(ZC)22-197。作者单位:海口经济学院,海南海口,57 1132。Haikou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aikou Hainan,571132,China.117四川体育科学2 0 2 3年(第4 2 卷)第4 期育素养相关的文献资料,并通过分类进行剖析,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1.3问卷调查法对问卷的效度检验,采用了专家判断法,结果判定问卷合适为2 0%,基本合适为8 0%,证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问卷的可信度,采用内部一致检验方法,得出克隆巴赫系数为0.8 31,该问卷

9、信度较好。实证调研过程中采用了问卷星APP发放问卷。1.4数理统计法对电子问卷进行分类整理与分析。2结果与分析2.1大学生基本情况在本次调查中,共对4 1所高校的17 38 名大学生通过问卷星进行调研。调查对象分布有7 7 2 名男同学,9 6 6 名女同学;本科学生有112 8 人,包含一本和二本的学生共9 9 5人,独立院校学生133人,高职高专学生6 10 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10 7 3名大学生可以做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达到6 1.7%;有38.3%的同学未经常参与体育活动;从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统计来看,优秀率达到2 5.8%,达到1/4,良好占有为8 14 人,达到4 6.8%

10、,不及格和未参加测试人群共有5.3%。2.2山西省大学生体育素养得分情况表1大学生体育素养指标得分分布(性别)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行为体育道德体育素养男4 5.7 7 8.7 424.655.67女4 2.2 57.2 322.144.73根据表1可以发现,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男同学体育素养不仅总得分情况优于女同学,其他4 个维度指标也表现出同样的特征。按学校类别分类(表2),将本次调查的学校分为3类,即本科、高职高专和独立院校。从体育素养整体情况来看,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得分相差无几,独立院校得分稍微差之,4 个维度来看,高职高专院校在体育知识和技能指标中要稍高,体育行为和技能方面则是本科院校稍

11、微领先。表2 大学生体育素养指标得分分布(学校类别)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行为体育道德体育素养本科43.798.31223.195.22220.334.1717.033.38专科44.107.9423.395.59独立院校4 2.7 17.4 9 2 3.0 4 4.7 319.9 14.2 4 16.34 2.9 510 2.0 0 16.0 2表3大学生体育素养指标得分分布(年级)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行为体育道德体育素养大一43.598.05大二43.307.69大三43.818.35大四48.408.74研究生446.5012.09 26.809.16118从表3可以看出,大四和研究生学生

12、在体育素养总得分和各个维度都要好于其他三个年级的学生;从调查中不难发现,二年级学生得分是其他三个年级中比较落后的,但高校一、二年级都有开展体育课,从客观环境提供、政策监督等方面都应是二年级在校大学生应该落实较为好,但是从数据显示出不一致,这背后的原因应该值得进行研究。按照国家教育部要求,高校每年都会为在校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因此本调研中也将被调查的大学生最近一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与体育素养各个指标维度进行交叉分析得出(表4):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好的学生体育素养得分固然高,成正比关系,各个维度按照测试成绩等级显示为降序。表4 大学生体育素养指标得分分布(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行

13、为体育道德体育素养优秀48.078.72良好43.286.99及格41.137.41不及格38.218.43未参加38.318.432.3L山西省大学生体育素养等级分布表5大学生体育素养指标等级分布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行为体育道德体育素养N%N%N%N%N%优秀31117.917310.01317.517610.120011.5良好39923.031818.322412.924614.231818.3中等65837.947627.476143.8104760.289451.4差37021.377144.462235.826915.532618.8根据体育素养维度指标划分,按照百分数将素养5个2

14、1.224.5517.723.6519.153.7616.322.80919.684.35516.943.177104.1218.2323.025.2020.253.9622.925.12 19.874.1323.505.4719.484.7825.845.5521.694.3623.206.2526.535.3322.884.5521.144.7918.725.0219.885.77109.3619.86维度计算出优秀、良好、中等和差,并分类。调研中有17 3899.8615.68名大学生参与调查。从表5中可以看出,体育素养达到中等的大学生人数达到51.4%;等级是良好和差的相差无几,基本都

15、达到总人数的18%左右;优秀等级的大学生人数在调查中最少,仅有2 0 0 人。在体育素养维度的4 个指标中,体育技能等级为差的学生达到4 4.4%,不同程度说明大学生体育技能较差,掌握运动项目技能有待提高:体育行为等级差的大学生达到6 2 2人,占35.8%,从这2 项调查统计来看,与3.1调查结果有61.7%的大学生经常参与体育活动不成正比,不同程度说明大学生虽然经常参与体育活动情况并不理想,判定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情况是否达到国家锻炼效果,不能从大学生104.3418.57主观判断做出评价,应从运动强度、运动频率、运动时间、掌握体育运动技能等方面客观做出评价。4个维度指标中都是中等等级人数最

16、多,差等等级人数次子,只有体育知识良好等级优于差等等级。从整体调查情况来看,山西省大学生体育素养等级并不乐观,应在体育教16.933.23103.7917.7116.613.08102.7017.3216.803.12103.5818.8019.274.07115.2020.7219.804.98116.3030.8022.384.2119.863.7518.573.9017.443.8316.355.18学和各项体育活动中加强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尤其是体育行为和技能培养的落实,强化体育知识和体育道德的塑造。2.4山西省大学生体育素养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将性别、年级、学校分类、体质

17、18.464.0116.702.7216.032.8016.053.2115.022.93115.4419.75102.7315.1897.0315.4790.4217.0789.5518.98褚婷:基于健康中国视野下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路径与实证研究成绩和参与体育活动情况列为因变量,分别与知识、技能、生群体的体质健康成绩,突出体育应试技能,另一方面提行为、道德和素养等级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除学校分类其高体育知识、技能、行为和道德素养的落实与提高,因为余4 个因变量都对体育素养5个指标具有非常显著性影响,这部分群体在被查大学生中占到1/4。在学校分类中,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指标中不论是本科、高职高

18、专还是独立院校都未成产生显著性差异,因此,不同程度可以反映出山西省大学生在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素养方面的缺失是共性问题,如何提高此方面素养提升是摆在各个高校体育教学及活动的棘手问题。学校分类对于体育行为和体育素养的F值是2.8 2 和2.7 4,相伴概论都是0.0 4,说明不同的学校分类对于体育行为和体育素养等级具有显著性影响,对于体育道德的F值和相伴概论是4.3和0.0 1,说明不同的学校分类对于体育道德具有显著性影响。表6 山西省大学生体育素养影响因素性别年级学校分类体质成绩体育活动FSigFSigFSigFSigFSig体育知识35.160.0012.470.000.74 0.53 69.

19、96 0.00体育技能40.850.0010.850.000.43 0.73 74.52 0.00 117.40体育行为41.360.00 12.71体育道德33.780.0014.240.004.30 0.01 43.51 0.0031.56体育素养44.910.0017.130.002.74 0.04 94.30 0.00143.04注:P0.052.5山西省大学生体育素养等级差异性分析在研究中,为了探究因变量各个指标对于体育素养5个指标是否都存在差异性影响,就此进行了多重比较。从统计结果来看,知识、技能、行为、道德和素养等级中大四年级与一、二、三年级都有显著性差异,与研究生不存在差异,这

20、个统计结果与表3相吻合,大四学生和研究生在这些方面得分最高,掌握较好。从学科分类中来看体育素养5个指标,高职高专与本科在行为等级存在差异性(P=0.016),独立院校与高职高专,本科院校在道德等级中都存在差异性(P=0.009,P=0.0 2 4),高职高专与本科院校两个组别中并不存在差异。这也与表2中的统计结果一致,独立院校大学生在体育素养各个指标中都低于其他两类院校,值得在后期体育教学中加强体育素养方方面面的提高,突出体育课程的教学以及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本次调查中,将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与未参加5个分组。体育知识、技能、行为方面大学生只有未参加人群和及

21、格、不及格人群,不存在差异性,其他组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体育道德、体育素养中各个测试成绩等级中不及格与良好、及格、未参加都不存在差异性,其他组别之间差异性非常显著。可以反映出山西省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达到优秀、良好和及格等级的人群在体育素养5个指标中都会有差异性,测试成绩好的学生体育素养等级也就越高;反之,不及格与未参加测试人群在这些素养指标中差异不显著,这也是往后体育课程教学普及应重点培养的人群,一方面提高这些大学3结论(1)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整体情况好于独立院校;大四和研究生学生在体育素养总得分和各个维度都要好于其他三个年级的学生;体育素养等级整体划分中等人数最多,优秀人数最少。(2)

22、体质成绩优劣与大学生素养得分成正比关系;因素分析中,性别、年级、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和参与体育活动情况都对大学生体育素养及各个指标具有非常显著性影响,不同学校分类对于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未体现出差距。(3)大四与研究生在体育素养5个指标与其他3个年级存在差异性;高职高专与本科学生在行为等级存在差异73.790.000.000.002.82 0.04 67.49 0.00 178.62性,独立院校与高职高专,本科院校在道德等级中都存在0.00差异性,而高职高专与本科院校2 个组别中并不存在差异。0.000.004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路径探讨4.1国家建立评价标准,建立系统发展机制体育科学素养研究发展在我

23、国已经如火如茶的拉开惟幕,国家教育部及体育相关部门应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组织研究团队或学术组织建立科学而统一的评价标准,像教育发达国家学习,完善体育科学素养评价标准。按照个体发展水平和体育技能水平,结合我国教育实情,分层次制定素养评价依据。其次,我国属于集权制社会制度国家,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响应宏观文件政策的指导,制定发展计划,着手于整体布局,逐步建立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大学体育教育阶段对于体育科学素养培养的管理制度,将管理幅度变宽变大。各级政府及管理部门应宏观政策积极落实到微观实处,进而有效提高我国学生群体的体育科学素养水平,为更好的树立体育价值观奠定基础,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加速我

24、国在十三五发展时期高效率、高效果完成建设目标。4.2学校体育组织多样化,提高学生体育人口普及化学校体育组织不应单单局限在体育课堂中,应大力挖掘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社团等组织机构在学生中的积极影响力。体育课堂是培养学生体育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其通过体育教师的主导教学,规范学生体育行为,增长学生体育知识,宣传核心体育价值观念;课余体育活动是发展学生体育科学素养的延伸平台,学校课余体育活动是提升学生体育技能的助推器,丰富多样的课余体育活动不仅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形成校园体育文化,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体育竞赛是展示学生运动技能的舞台,各级各类学校119四川

25、体育科学2 0 2 3年(第4 2 卷)第4 期学工部门、团学联及体育部门应协同为学生创立各级各类体育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竞争、不怕吃苦、集体主义等精神,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观念。体育社团是维系同类相聚人群的运动组织,社团是各国高等院校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机构,健全体育社团管理机构,完善社团组织人员配备,盘活社团活动开展,多方面多角度为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条件。4.3提升校领导对体育的关注度,加速学校体育发展速度与规模(1)校长作为学校的决策者,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各类院校的“一把手”应提高对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关注,体育项目是展示学校形象的橱窗,可以在社会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26、扩大学生生源;(2)学校通过开展体育项目,组建高水平运动项目队伍参加大学生联赛,促进大学生体育赛事蓬勃发展,也可以间接提高我国学生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水平;(3)高校应开展各种校园体育赛事活动,建立“体育节”,拓宽校园体育活动项目,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全方面推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整体提升大学生体育机会,形成参与程度由“或然参与”向“当然参与”的转变局面,全面提高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促进体育科学素养的养成。4.4普及体育知识,提高学生体育文化修养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体育素养整体水平和等级并不高,应打破固有范式,不能单一追求运动技能传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增加运动知识、健康知识、文化知

27、识的传授,实现途径不单单局限在体育课堂中,可以以讲座、主题班会、知识图谱等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教育。体育知识可设计模块突出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运动知识方面可涉及体育锻炼方法、体育参与程度与行为、全民健身计划和“健康中国2 0 30”规划纲要政策解读等;健康知识包含健康教育、体育康复方法、营养知识、保健和日常急救手段等方面;体育文化知识模块可以设置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中国女排精神、中国传统体育文化。4.5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物力资源保障新时代体育教师需“文武兼备”。体育教师以传授运动技能著称,课堂教学多以动作示范进行教学。新时代对于体育教师提出新要求、高水准,应提升教师对于体育运动基础知识的掌握

28、,教学方法、核心价值观、教学观念、学科核心素养等新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建立继续教育制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模式,鼓励教师去教学改革好的院校学习借鉴经验,同时也可以请教学“名师”来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先进教学观念与方法,整体提升体育教师水平;倡导教师集中备课,通过头脑风暴法研讨学习,互惠互益。体育场馆、器材是学校实施体育教学、开展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物质条件保障,体育物质资源匮乏不只是在高校,甚至举国上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现有条件120下盘活这些资源是极其重要的。(1)挪用体育公款,另一方面,各级院校应重视对体育物质资源的补给,为学生学生和娱乐提供便利条件;(2)国外高校体育场馆有以“企

29、业赞助”实施冠名权,为学校体育资金注入新鲜血液,也实现经济创收;也可以以“非营利性”为目的适当开放高校体育场馆,盘活稀缺资源,提高场馆使用效率;(3)合理利用体育场馆,作为场馆一次性容纳量是有限的,在体育课程排课时应合理安排时间段,弹性管理教学时间,避免出现高峰时间段“扎推”教学,带来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体育教学质量。4.6创新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弥补学生运动技能不足短板体育教学应植入新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打破固有的传统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应大力挖掘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设计,结合“互联网+”和智慧型课程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时代智能手机的作用,录

30、制微课视频,通过线上教学,布置作业,为学生反复学习运动技能提供了参考依据;其次,可开设线上体育选修课,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有体育知识类、竞技体育类、民族传统体育类、体育健康类,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体育知识的机会。“线下教学”面授课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运动技能,重在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针对性教学,增进师生互动交流。4.7学生考核机制应体现“过程化”与“信息化”我国高等教育要逐步改变“严进松出”的管理局面,取消毕业清考就是一大重要举措。体育考核也应该加大力度进行改革,取缔“一锤定音”类型的考核,增加考试模块内容,将课内、课外体育成绩、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定,真正执行体育成绩不达标不能毕业的

31、政策。每个学生个体都存在差异性,体育起点也并不相同,体育考核更应该体现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的进步幅度,提升空间,建立阶段性考核指标,全面客观对学生进行评价。大学4 年对学生体育课成绩、参与阳光体育活动、体质健康测试等成绩应电子化、信息化计入学分档案,综合评定学生在校体育行为情况。参考文献:1 褚婷.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科学素养缺失成因分析 1.体育科技,2 0 2 0,4 1(0 2):10 7 10 8+112.2杨宝,褚婷.“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素养研究之述评 体育科技,2 0 19,4 0(0 4):6 7 6 8.3周生旺,程传银,张翠梅,等.体育本体论下身体素养、体育素养与健康素养的内涵及关系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 0 2 0,54(0 6):3238.4田剑恒,李伟峰.我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体育素养培养路径研究.四川体育科学,2 0 2 0,39(0 4):137 14 0.5孙文树,樊申元.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皖西学院学报,2 0 2 0,36(0 5):12 9 134+1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