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专业课课程育人方法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8575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99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专业课课程育人方法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专业课课程育人方法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专业课课程育人方法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0 2 3年第4期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 o l.2 2 N o.4第2 2卷(总第1 2 7期)J OUR NA L O F S HAN GQ I U P O L Y T E CHN I CA u g.2 0 2 3 收稿日期:2 0 2 2-0 9-0 7基金项目:2 0 2 2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十九届六中全会 决议 精神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研究”(2 0 2 2-J S J YY B-0 4 7);2 0 2 2年度洛阳师范学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三全育人 视域下中小学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育研究”(2 0 2 2 X J J J 0 0 1)作者简介:窦颖(1

2、 9 9 3),女,河南商丘人,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研究。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专业课课程育人方法研究窦 颖(洛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 7 1 9 3 4)摘 要:课程思政背景下,各高校要把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进行融合,积极探索专业课课程育人方法,利用榜样教育法、使命激励法、实践锻炼法、环境教育法、行为示范法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键词:课程思政;课程育人;方法 中图分类号:G 4 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6 7 1-8 1 2 7(2 0 2 3)0 4-0 0 6

3、0-0 4S t u dy o n t h e E d u c a t i o n a l M e t h o d s o f C o l l ege M ajo r C o u r s e s f r o m t h e P e r spe c t i v e o f C u r r i c u l u m I d e o l og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D OU Y i n g(S c h o o l o f M a r x i s m L u o y a n g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4、i t y,L u o y a n g 4 7 1 9 3 4,C h i n a)A b s t r a c t:U n d e r 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 o f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o f t h e c u r r i c u l u m s,a l l c o l l e g e s a n d u n i-v e r s i t i e s s h o u l d i n t e g r a t e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5、k n o w l e d g e e d u c a t i o n w i t h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a c t i v e l y e x p l o r e t h e m e t h o d s o f c u l t i v a t i n g t a l e n t s w i t h m a j o r c o u r s e s,a n d u s e e x e m p l a r y e d u c a t i o n,m i s s i o n m o t i

6、v a t i o n,p r a c t i c e t r a i n i n g,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d u c a t i o n,a n d b e h a v i o r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 t o c a r r y o u t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n t h e c u r r i c u l u m s,e n h a n c e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s o f i d

7、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a n d a c h i e v e t h e f u n d a m e n t a l t a s k o f c u l t i-v a t i n g p e o p l e w i t h m o r a l i t y.K ey W o r d s: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o f c u r r i c u l u m;c u r r i c u l u m

8、 e d u c a t i o n;m e t h o d 高校专业课课程育人的目标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各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各环节之中,融入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之中,这就要求各门专业课教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因素,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结合专业教育的相关知识点,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要求。因此,各高校应积极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课程育人方法,努力培养既具备深厚学科知识、精深技术技能、较强专业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又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

9、使命担当的时代新人。一、榜样教育法榜样教育法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方法,也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行之06第4期窦颖: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专业课课程育人方法研究有效的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榜样教育法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通过宣扬典型人物及其事迹激起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感共鸣,使受教育者自发接受并学习、效仿榜样的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从而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使受教育者真正实现由内而外转化的一种教育方法和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引导性、生动性和激励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运用榜样进行道德教育的传统。榜样教育对我党发展壮大和大学生成长成才及整个社会道德培育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10、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途中,我国各行各业涌现出来了千千万万名先进典型和模范。他们坚守初心、践行使命,聚焦主业、履行主责,甘于奉献、敢为人先,展现了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和服务人民的先进本色,是我们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引领和前行航标。“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多次提到了榜样的重要性,多次点赞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并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向先进典型看齐,向先进榜样学习。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更应该以榜样为镜,向榜样看齐,与榜样同行。高校各专业教师要强化课程育人理念,将榜样教育融入

11、课堂教学之中,将学科领域具有家国情怀、刻苦钻研、为国家和民族建功立业的专业前贤作为学生奋斗的榜样,激励学生自觉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中,以专业所学报效国家和人民。例如,物理专业教师可以以获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被中宣部追授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为榜样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让学生查阅黄大年及其团队先进事迹,坚定学生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的决心,学习其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和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农业领域、环境保护领域专业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太行山生态

12、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的事迹教育引导学生。“人民科学家”“感动中国人物”“最美教师”“最美医生”“最美警察”“最美法官”等等都是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育人的榜样教育典范。二、使命激励法使命激励法是指教育者利用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引导学生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和民族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激励学生勇于担当、不断进取,用专业所学服务社会,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这种社会责任与义务就是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3“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13、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只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初心和使命,更是当代大学生的家国责任和使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因此,高校必须要对大学生加强使命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构建“大思政”格局,不仅要对大学生加强历史使命教育,还要对大学生加强专业使命教育,把专业课使命教育与历史使命教育相融合,有效破解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难题。各专业课教师要在做好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教育的基础上开展专业使命教育,要结合学院特色和专业特点,积极探索、合理设计使命教育内容,增强专业使命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社会

14、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各专业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利用学科和专业领域的成就、差距、任务等对学生进行使命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责任感、荣誉感与使命感,点燃学生的奋斗热情,激励学生以“专业梦”助力“中国梦”,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各专业课程教师可以邀请校内知名专家、业内资深人士和行业精英共同授课,强化学生专业认知,使学生尽早了解专业发展趋势、专业所处行业形势及与国外发展差距,培育学生专业认同感,激发学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依托专业报效祖国的专业理16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2 3年想。

15、例如,外语专业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外语的目的是把语言作为沟通世界的桥梁与媒介,促进中外交流与合作,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介绍“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智慧”。三、实践锻炼法实践锻炼法又称实践教育法,是指教育者组织、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参加各种形式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受到教育,进而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养成良好思想品德,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实践锻炼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于一味地理论灌输教育,实践锻炼法的实质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强调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现实活动中,促进受教育者的知行合一。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

16、人的道德品性、认识能力会得到锻炼、磨砺和提升。实践锻炼的过程就是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付诸实践、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受教育者学会辨是非、明善恶、知美丑,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觉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增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学习、实践、提升的过程。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砥砺思想、在实践中锻炼才干,才能成长成才。高校专业课实践教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专业精神、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过去,我国的专业课实践教学侧重于学生专业能力、专业技术和专业方法的培养,思想政治育人因素和内容有待进一步充实。课程思政背景下,专业课教师要把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打造为德育的重

17、要阵地,将思政教育元素和内容有机融入专业实践教学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各类课程协同育人格局,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各专业课教师要重视实践育人的作用,整合校内、校外各类实践资源,结合学科特色和专业特点开展社会调查、学科竞赛、志愿服务、专业实训实习、创新创业等多种形式实践活动,积极挖掘专业实践教学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加强对学生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勤勉精神、敬业精神、坚韧精神、团队合作等精神的历练和培育。例如,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师可加强与校外企业合作,开展顶岗实习实践活动,以公司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和专业操作规范约束学生行为,培养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的职业精神和职

18、业道德。通过讲述因工作失误造成客户发生交通事故的案例引导学生,要求他们对待工作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从而培育学生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同时可以我国民族汽车品牌和汽车技术革新的发展史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勤勉精神、坚韧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四、环境教育法环境教育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环境的设置、教学情境的模拟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方式的教学方法。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应试教育理念和“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仅充斥着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也充斥着高等教育领域。应试教育理念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好坏

19、、教师工作表现及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学生德育、体育等方面的发展,导致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应试教育理念束缚下,我国大部分高校课程,尤其是文科课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多采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阐释,理论脱离实际,课堂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教学效果不佳。当前,我国0 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生活方式、思想行为等与以往的同龄人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许多新情况,具有许多新特质。传统单向教学模式,忽略学生个性差异及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遏制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20、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要积极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多媒体演示、表演体会、音乐渲染、图画再现、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有目的地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的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使学生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增长知识和能力。习近26第4期窦颖: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专业课课程育人方法研究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无论课上还是课外,思政教育都要更加注重启发性,改变传统照本宣科模式,积极探索新方式。环境教育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环境教育法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1、有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各专业教师要善于利用环境教育法,通过对教学环境的设置、教学情境的模拟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例如,法学专业教师可创设适当的法律行为情境,通过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扮演具体的角色,参与处理具体的模拟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法律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公正意识、规则意识、创新意识。五、行为示范法行为示范法是指教师以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学生做示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影响,自觉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规范自身言行的一种教育方法。比起教师一味地道德说教和强制灌输,教师的行为示

22、范更加符合学生内在心理需求,在塑造学生心灵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知,教师的端正品行、以身作则对学生的重要影响。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社会各领域都倡导,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教育领域也 不 例 外。对 于 家 庭 教 育,习 近 平 总 书 记 强调,“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对于学校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的身教示范性,指出“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要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当前,个别教师没有做到以身作则,德行失范,给学生和社会造成

23、不良影响。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为进一步强化教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职业准则,塑造“作风优良、师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各地教育系统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开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各类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对教师的失德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在工作、生活中的行为示范有利于增强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实现课程育人的关键。高校肩负立德树人职责使命,必须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行为,以教师自身的优良品行引导学生。专业课教师与本专业学生接触时间多,关系也更亲密,其行为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理应

24、在平时授课和生活中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以身示范,做学生行为的榜样和表率,以自身的优良品行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六、结语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专业课教师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入挖掘专业知识蕴含的思政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积极融入专业教育各环节和全过程中,运用榜样教育、使命激励、实践锻炼、环境教育、行为示范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既具备专业知识、能力,又具有较高思想政治觉悟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大化。参考文献:1 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

25、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 0 1 6-1 2-0 9(1).2 朱基钗,丁小溪,高蕾,等.“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功勋 荣誉表彰工作纪实N.人民日报,2 0 2 2-0 9-0 2(1).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E B/O L.(2 0 1 7-1 0-1)2 0 2 2-0 9-0 4h t t p s:/w w w.1 2 3 7 1.c n/2 0 1 7/1 0/2 7/A R T I 1 5 0 9 1 0 3 6 5 6 5 7 4 3 1 3.s h t m l.责任编辑 亦 文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