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文网上的西红柿,更好种姓 名: 杨 美 玲学 校:丰县梁寨中心小学网上的西红柿,更好种小学科学课中有一项内容是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的一生,即“种子幼苗成株开花结果种子”,教材中所选择的“凤仙花”或“油菜”均需横跨两个学期,或是历经暑假,或是历经寒假,不便于教学。鉴于此,我校选择了西红柿作为教学内容,成功地让学生亲历了“西红柿的一生”西红柿的栽培是我校在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借助信息技术开发的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共享实验研究的过程和成果,我们决定在组织实验的同时,在网上建立专题网站进行同步实验:把种子育苗、移植、整枝、开花、授粉、结果,最终收获新的种子的整个实验
2、过程通过网络全程展示。【案例】活动时长: 总时长:4个月 育苗期:1个月 生长期:3个月活动目标:1.经历西红柿生长周期的全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西红柿一生所需的条件。2.养成对实验观察、记录、总结的兴趣。活动准备:实验田两块、种子、肥料、农用工具、电脑。活动过程:1.播种育秧:消息即时发布确定实验目标后,师生通过走访菜农、查阅农技书刊以及上网检索等途径,积累了一些西红柿栽培、管理的知识。为了能在一百二十天内长出成熟的西红柿,我们在互联网上反复查阅、对比各种西红柿品种,最终确定了生长周期短、品质较好而且适宜在本地种植的新品种皖红1号,并且根据网上的资料,从外地购买了西红柿种子。接着,
3、师生共同制作营养钵、培育西红柿苗,每天浇水、保温,西红柿露出嫩芽,苗一天天长大,我们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并及时发布到网站上。2.光照与生长:积累资料,网上对比研究 西红柿苗长大以后,我们将苗移植到“生物农场”的实验田里。为了对比不同的光照条件对西红柿生长的影响,我们选择了两块不同的试验田:一块能天天照到阳光,另一块日照时间只有6小时,用相同的品种、相同的土壤、相同的管理,每天观测并记录气温、天气状况、西红柿枝条长度及长势情况,定期拍摄数码照片或录像。根据这些数据用电脑软件制作成折现统计图,配以相应的照片,制作成“西瓜成长对比图表”。又将整个实验其中记录的气温、天气状况按西红柿的生长期分段汇总,
4、制作了“西红柿生命周期自然史”。在上面两张图表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直观的认识温度、光照对西红柿的影响。学生已经掌握的WordExcel等常用软件,为这个实验提供了方便、高效的数据处理和资料积累的工具。3.谁有新的发现:网上交流讨论 网络提供了很多方便、快捷的交流工具,如电子信息箱、BBS、即时聊天软件等。由于时空的限制,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网络上的这些交流工具架起了师生沟通的桥梁。在实验过程中,各个实验小组每天把自己的新发现、日常记录的数据以及遇到的问题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途径指导学生对西红柿进行日常管理,大家还能交流自己
5、查阅到的各种知识和经验,通过网上交流,同学们了解了育苗、授粉等环节的操作要领和作用。没有亲手参与实验的师生也能通过网上的这些信息,随时了解实验进展,学到西红柿种植的知识。4.跟踪拍摄记录:展示研究成果。 信息技术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为展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成果提供了良好的舞台。我们将整理所得的研究成果“西红柿生命周期自然史”和“西红柿生长情况对比图”以及西红柿生长各个阶段的照片发布在专题研究网站上,让大家分享,根据实验过程写了研究论文,还把实验过程拍成了校园专题录像片生物农场伴我成长。“一百二十天能否完成从西红柿籽到西红柿的一生演变?”我校师生在叶圣陶先生创办的“生物农场”里进行的实验研究,从
6、播种到第一批果实成熟仅用一百一十多天,不仅让学生亲眼目睹了西红柿的一生的生长变化,认识了植物的一生,而且还打破了当地菜农的“种西红柿天数不能少于一百二十天”的记录。5 网上种白菜:拓展延伸。当同学们通过实验认识了西红柿生长所需的条件和环境后自然而然地思考:冬瓜生长的条件环境是否与西红柿一样?西瓜呢?白菜萝卜呢?这一个个问题定会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他们会主动到网上去查资料,通过网络进行讨论交流,确定新的研究课题,而且自觉的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过程中来。活动评析: 在开发和实施这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广泛应用了信息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课程的实施和内容的不断增加,我们不断回顾、反思以前的内容,修正自己偏差,不断补充和完善,相比传统的纸质载体,用网络技术能节省很多精力、时间和经费。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工具,必将有助于提高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效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综合实践课程更具有活力。【学生典型案例】照片在下一张种子发芽 开花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