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心得15篇 文秘网是专业的范文写作网站,每日更新大量热点文章。同时,我们有一支专业的写作团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定制服务。如果下面的范文没有合适的,您可以通过企业qq:4000121855或者写作电话:400-012-1855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一对一服务。 【篇一】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纪实文学梁家河。整本书通过质朴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还原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期间的真实经历。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在苦难与困境面前,习总书记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毅力和进取精神。 作为青年党员,要学习总书记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在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和艰苦生活条件下
2、,他在短暂的孤独和迷茫之后,“由主动到被动”,没有任何抱怨和气馁,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正是这份不愿屈服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韧性为他以后的成长铺就了坚实的道路。我们青年干部,生长在和谐稳定、衣食无忧的和平年代,生活上遇到不如意,工作中遇到难题,难免感到迷惘和彷徨,方向在哪里,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梁家河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答案: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就是既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更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生活中把苦难当磨炼,把困境当锻造,工作中把责任当重任,把职业当事业,认真对待,做好当下,不断磨练自己,提升自己。 作为青年党员,要学习总书记
3、修身敏学的求知精神。习总书记在梁家河时爱读书,吃饭时在看,放羊时在看,晚上也要点着煤油灯看书到深夜,他当时虽然年龄不大,但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讲话办事都能得到群众认可,干事创业善于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总有新点子、巧办法,这都源于他在书本和阅读中汲取的丰富养料,更归功于读书学习之后的深入思考和因地制宜的大胆实践。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青年党员,面对当前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步伐,我们更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一物不知,深以为耻”要求自己。一方面要扎根基层从实践中学习,向有经验的前辈学习工作方法和技巧,向有能力的同事学习专业特长,从自身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达到积跬步以至千里的目的
4、;另一方面也要求知若渴从书本中学习,坚持“好读书、读好书”,拓宽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同时注重养成联系思考、勇于实践的探索习惯,努力成为与时俱进,素质过硬的青年干部。 作为青年党员,要学习总书记执政为民的奉献精神。书中提到,总书记在梁家河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群众筑淤地坝,建沼气池,打甜水井,开铁业社,办扫盲班这些让群众真正得实惠的好事实事,源于总书记“人来到世上,就是要为人类办好事”的赤诚之心,也正是因为他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逐渐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我们作为青年党员,要向总书记学习,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事业追求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
5、中国梦结合起来,积极投身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当中,脚踏实地,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单位、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梁家河的故事虽然浓缩在这本书中,但勇于担当,艰苦奋斗,为民奉献的精神将一直延续,作为青年党员,我将以此为鞭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渝地磨练自己,努力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篇二】 近期,怀着崇敬的心情,研读了梁家河这本书,感触颇深,书中讲述了习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展现了习总书记青年时期崇高的理想追求、宝贵的政治品质、深切的为民情怀、强烈的进取精神、优良的品德作风和总书记知青时期的
6、艰苦生活的成长历程。作为一名基层青年干部,就要把从中汲取的精神营养化作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践行为民的初心、苦干的作风、担当的勇气和筑梦的情怀。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习总书记说过,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习总书记当年作为一个不满十六周岁的青年,在当时恶劣的政治生态下,在当时艰苦的生活环境下,他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之重,他没有任何抱怨和气馁,而是对信仰的历久弥坚。7年中,从他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中可以看出,他不但给自己树立了非常正确的理想信念,更以他那不屈的性格为自己铺下了坚实的成功之路,从担任了梁家
7、河村大队支部书记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走得很实。作为青年干部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二是要加强学习,深入思考。习总书记当年白天要劳动,晚上还要坚持在煤油灯下看书学习,他当时虽然年龄不大,但对很多问题有了自己非常独到的见解。别人开会乱哄哄,他讲话的时候大家都会静静地听,而且听得懂,认为可以干。这都源于总书记的用心观察、不断学习和深入思考。我们青年干部,尤其在这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在日常工作中不免会产生“本领恐慌”,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知识学习、实践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同时,要勤于思考,做到学与思结合,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是要立足岗位做贡献。习总书记说过,青年人要立志做大事。他当年
8、在梁家河插队时也正是那样做的,一心想着要为乡亲们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大队书记官不大,但他干的却是大事,他带领着梁家河的乡亲们发展铁业社、缝纫社,打淤地坝,创立XX省第一口沼气池,方便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他担任梁家河村大队书记时才刚刚二十岁,那么年轻就勤奋进取,真抓实干,确实令人敬佩。我们青年干部,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脚踏实地,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一定要从习总书记当年的知青岁月中汲取力量,奋发向前,勇于担当。 【篇三】 怀着崇敬与好奇的心理,我研读了梁家河这本书,感触颇深,对习总书记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书中讲述了习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
9、历程,展现了习总书记青年时期崇高的理想追求、宝贵的政治品质、深切的为民情怀、强烈的进取精神、优良的品德作风和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的成长历程。书中的大量方言,真实再现了习近平当年在陕北生活的场景,故事娓娓道来,水到渠成,使人更容易理解。从陕西人的视角讲述习近平在陕北的知青岁月,饱含朴素的情感,表达无限的热爱。讲述陕北人与习近平的深厚情谊,也表达了中国老百姓与习近平的深厚感情。另外,书中每一章节的内容相对独立,一页页看下去,篇篇都是新鲜事。 他心怀感恩,当年在梁家河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好事,如沼气池、淤地坝等工程,是他带领大家干下的地方民生工程;上山劳动时把白面馍分给老乡自己却饿着肚子,是对群
10、众竭尽全力的体现。后来平台更大,为全国老百姓着想,做了更多更大的实事好事。一带一路既是国家战略,也是惠及百姓的大事业。精准扶贫,既是体现党的温暖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更是对老百姓真真切切的关怀。这些大战略、大方略都是建立在他对中国国情和老百姓真实生活了解的基础上的。 七年的艰苦岁月,习近平总书记坚守梁家河,始终坚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从来没有对党产生过怀疑和动摇。我们要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担当意识、奋斗精神,以习总书记为榜样,更加自觉地向习总书记看齐,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
11、初心、坚守本色,更加自觉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坚强捍卫者,在梁家河的几年当中习总书记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艰苦劳动中,与群众一起苦干实干,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胜了种种考验。 作为一名普通干部,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发扬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苦奋斗精神,不断磨炼意志,提升能力,不断加强各类知识的学习,形成拼搏奉献、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篇四】 学习梁家河,就要立足基层,从群众最看重的间题着手,列出清单,作出承诺,保证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我们要向学习
12、,公私分明,坚持原则,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对群众有情有义,时刻念着群众冷暖疾苦,把关怀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里。 近段时间来,自己通过看报道,听宣讲等形式,了解到40多年前,年轻的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当知青时谋事、创业、做人的感人事迹和经历,从中很受教育和启迪. 你的公心有多强,你得民心就有多深。在梁家河人的的眼里,总书记一直为人耿直,处事公道。公道道正派,廉洁奉公,我认为这是为人处世的基石。 习都能如此严格要求自己,我们在村里更应该做遵纪守法的带头人,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一个亲民爱民的官、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我们要向学习,公私分明,坚持原则,公款姓公,一分
13、一厘都不能乱花,对群众有情有义,时刻念着群众冷暖疾苦,把关怀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里。 真正在基层、在群众中扎下了根,就不会孤单,人生有了梦想,就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就像习总书记讲的:“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 你的干劲有多足,取得的成绩就有多大。习总书记从“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十五六岁孩子”锻炼成为群众眼里“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里,他养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敢做敢为的可贵品格。在由衷地赞叹和敬佩的同时,不由地想到我任职的塘石村。以前的塘石村,泥泞路横七竖八,水沟堵塞,垃圾遍地,被人戏称为“搪塞村”“纠纷村”。如今,老百姓告别了危旧土坯房
14、、搬进了小洋房、喝上了干净水、走上了平坦路、跳起了广场舞、玩起了微信群我在思考,是什么让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党的好政策、是政府的关心、是村班子痛定思痛,痛下决心的气魄。 我觉得做人做事必须实实在在,只有求真务实,才能真正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据了解,梁家河村在建大坝时,在水沟旁铲土是个苦差,习总书记总是会主动去水沟旁铲土。这虽然是个微小的细节,但却体现出习总书记做人做事实实在在的朴实品质。我时常在思考,我们干部的形象怎么树。威信从哪里来。听了总书记事迹后,我觉得就是靠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实实在在、点点滴滴的工作累积起来。我相信自己多一点苦、多一点累,群众就会少一点愁、少一点难。 通过学习习总书
15、记当年在梁家河的动人事迹,更加坚定了我扎根基层,真心服务群众这一理想信念。 【篇五】 通读全书,让我最受启迪的是习总书记在过去那个条件艰苦的年代,有苦不怕苦,有苦不叫苦,苦中建功业。带领村民在窑洞里读书求知,在逆境中砥砺上进,在实干中树立了“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信念。他用每一滴汗水和付出,生动地诠释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以习总书记为榜样,努力成长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梁家河是习近平迈出人生第一步的地方,使他懂了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的地方,是培养了他自信心的地方。回到阔别已久的梁家河,习近平却仍能不假思索地喊出乡亲们的小名,丝毫不摆架子,正如他以前谈到的一碗水
16、端平,只有置身于人民群众中,才会感到踏实、有力量。习近平帮助梁家河修地坝,引沼气梁家河能够苦尽甘来,充分显示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进步,在梁家河当党支部书记的日子正是他治理国家的一个缩影。我们应该学习习总书记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精神,努力提升自我,帮助他人,争取为我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我人生第一部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从十五岁初来黄土地时的迷茫彷徨,到二十二岁离开这里时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这七年的知青岁月见证了习总书记脱胎换骨式的成长。在这片朴实的土地上,总书记与村民们情同手足,同甘共苦,以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战天斗地,从不忘为人民造福的初
17、心和复兴民族的梦想,并把坚持学习作为自己生活的态度,这一份精神让我动容,更值得我们学习。 【篇六】 近期,工作之余认真学习了机关支部给每名党员发送的梁家河一书,掩卷而思,深深地被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中所展现的务实精神、为民情怀所感动,主要体现在学习、思考、实践三个方面。 一是总书记善于学习的精神感动人。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延安的梁家河村,贫穷落后是标配。总书记当年仅仅16岁,相当于现在的高一学生,就到了梁家河当知青,在那样的艰苦环境下,始终没有忘记如饥似渴的学习,白天上工在地头休息时学,给生产队在山上放羊时抽空学,晚上点着煤油灯继续学,七年知青岁月不仅学完了他从北京带去的2箱子书,还想法
18、设法的找书、借书、交换书,既学理论著作,也学哲学、文学、历史书籍,同时他善于向群众学习,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和吃苦耐劳精神,努力地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成为一个什么农活都能干的好后生。这种把学习当做一种生活方式的学习精神,在今天对我们很有启发,在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征程上,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提升自身本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国家。 二是总书记善于思考的精神感动人。在梁家河当知青的七年,总书记在一边劳动一边学习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思考,把从书本上、从梁家河百姓身上学到的东西,化作更深度的思考:怎样能让群众吃饱饭,怎样让群众能经常吃上肉,怎样能提高粮食产量,怎样能改善群众生
19、活,这些都是总书记思考的“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用总书记的话说,就是深深的、反复的思考,使他“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信念”,“我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的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今天,我们学习梁家河,就是要学习总书记善于思考的精神,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要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好脚下这块土地。 三是总书记善于实践的精神感动人。总书记在梁家河当知青,在劳动、学习、思考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善于实践的精神,把思考的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在他的带领下,梁家河建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村上还成立了铁业社、代销点、缝纫社、
20、磨坊、菜园,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他带领群众打坝造田,提高了粮食产量;他带领知青建起了群众学习的扫盲班,给不识字的农民打开了一扇光明的天窗;他带领群众打干净的吃水井,现在还发挥着作用;这一切都源于总书记扎根心底的为民情怀,今天我们进入了由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的新时代,我们必须要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实践,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 【篇七】 认真学习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近期出版的梁家河一书,感触颇多,体会较深。习总书记说过,青年人要立志做大事,而不要立志做大官。作为一名基层工作的青年人,梁家河对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坚定理
21、想信念,扎根群众,服务群众。 在梁家河的7年中,习近平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中可以看出,他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22岁离开梁家河时,他已经有了坚定的人生目标,有了不变的信念: 为人民要为人民做实事。我们这一代青年干部,生长在和谐稳定、衣食无忧的和平年代,何其幸运,我们更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习近平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一心想着要为乡亲们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身为大队书记的他带领着梁家河的乡亲们发展铁业社、缝纫社,打淤地坝,建好XX省第一口沼气池,对一个才二十岁的年轻人来说确实令人敬佩。我们青年人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扎根群众,服务群众,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才能为实现中华
22、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八】 梁家河讲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的知青岁月,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从大队知青到党支部书记的历程,展示了梁家河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求真务实、不畏困苦的优秀品质。 读完梁家河后,给我的感受有以下几四点: 一是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总书记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习总书记却“痴迷”于读书而废寝忘食。“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总书记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不仅要有计划的学习、还要高效能学习。要把学习作为提升个人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是学习总书记深入群众、
23、融入群众。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时间里与群众一起吃玉米团子,住窑洞,睡土炕,打坝挑粪,建沼气,和群众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离开梁家河的时候,家家户户与其话别。这就告诉我们只有真正的投入感情与群众交往,才能融入群众,做好群众工作。 三是干工作必须脚踏实地。习总书记在梁家河从群众的立场出发,带头打造了XX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经销社等,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这就告诉我们干工作必须站在群众角度去想,真心实干,才能赢得人发群众的支持。 四是坚定理想信念跟党走。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坚定信念跟党走,不怕艰苦、敢于拼搏、扎实工作,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从实际出发谋划工作,严格落
24、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党内基本制度,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在实干中锤炼党性、提升个人党性修养。 【篇九】 近日,全县上下掀起了阅读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的热潮中。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手捧梁家河这本书,认真阅读,仔细标记和记录,细心品味,深刻领悟。读完后,让我感慨万千,梁家河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精神,情怀就是不忘初心,精神就是砥砺奋进。 梁家河,一个山沟沟里的小村庄,习近平在这里生活了七年之久,这也是青年时期习近平一步一步迈过了各种困难,受过各种挫折,经历了各种坎坷,成长蜕变的地方。把人生最美好时光奉献给了梁家河,把峥嵘岁月燃烧在了黄土地上,把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注入到全心全意为
25、人民服务的党根本宗旨中。习近平的人格魅力和为民情怀,在梁家河这个地方得到了锤炼与升华。梁家河,回馈给习近平的更是肯于吃苦、顽强拼搏、勇于担当、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求实创新的好品质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在那样特殊历史背景下,习近平把自己看作是黄土地的一部分,凭借对生活的历练和火一般的热情,结合当时农村的真实情况,立足于自身实际,带领着乡亲们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发展生产,在苍茫的黄土高原上,在苦难的灰烬中,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人生天地。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里的磨难和对农村艰苦生活的切身感受,让他陷入了沉思之中,让他懂得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让他悟到了为民做事的信念与担当,为国家鞠躬尽瘁奉
26、献终身的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满怀信心。从而孕育而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把人民永远放到第一位,人民才会爱戴你,拥护你。心中有百姓,脚下才有根,深刻感受到了习近平与群众之间淳朴深厚的感情。陕西是根,延安是魂,那么梁家河就心,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只有始终把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是真正的对党忠诚,才能保持干事创业的持久动力,才能步履坚实,行稳致远。我也深刻感受到了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有多亲。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在习近平心里,梁家河是挥之不去的乡情,是他精神升华的起点,是他为民做事的信念以及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
27、为奋斗目标,这告诫着我们,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都必须放在心上、抓在手中,落实到行动中去。习近平一心为民、为党、为国的崇高情操与境界,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与拥护。 习近平的青春是一首同人民群众一起奋斗的青春赞歌。为“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贡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做了最好的烙印。是的,只有选定了目标从而努力奋斗,奋发图强,才能真正的没有虚度光阴,这样的生活才会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我用书中的的一段话,结束这篇读后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人方便,与己方便,扎根人民,团结群众,贴近群众,带着泥土的芳香味去干好自己
28、的本职工作。 【篇十】 读完梁家河一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习近平总书记一心为民的情怀和埋头实干的作风一直萦绕着我的心头。当初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是生产生活最大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就站在群众的角度,群众想什么,他就带头做什么,群众盼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于是他就带领村民打井,建了XX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等,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照明等问题。他也以干活从不“撒奸儿”的良好形象,赢得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和真诚拥戴。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干工作必须扑下身子,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只有真抓实干,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一定不能在群众面前夸夸
29、其谈,说漂亮话,做表面文章,应该在服务群众的工作实践中,出实招,干实事,苦干实干,从群众最关切的、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以群众的满不满意、实不实惠、幸不幸福来衡量和检验。 【十一】 日前,品读了由XX省委宣传部、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策划编撰的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感触良多。97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由弱到强,披荆斩棘,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大海航行靠舵手”,人民选择了毛泽东、习近平这样杰出的人民领袖,砥砺前行的路上,产生了井冈山精神和梁家河精神,二者本质上是一脉相承、承前启后的,它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信仰力量,是“大学问”和“初心”之
30、所在。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也是梁家河精神的灵魂。“陕西是根,延安是魂”,通过梁家河插队艰苦的七年,通过自身不懈的观察和学习,青年习近平奠定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养成了心系底层群众、艰苦奋斗的作风与情怀。正是有了这个崇高的理想信念,习总书记才会在后来各种复杂环境中始终意志坚如刚,不动摇,不退缩,才会有力挽狂澜的超凡勇气和英雄气概。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当年的梁家河条件艰苦,住的是窑洞,吃的是粗粮,点的是油灯,但年轻的习总书记能扑下身子,“什么活都干”,“下雨刮风我是在窑洞里跟他们铡草,晚上跟着看牲口。然后跟他们去放羊,什么活都干,因为我那时候扛200斤麦子,
31、十里山路我不换肩的”。真正做到了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只有吃过苦,才能对群众的疾苦感同身受,才能养成并践行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坚定追求真理的信念。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也是梁家河精神的核心。习总书记说,七年的知青岁月“让他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这种思想上真正的“懂得”是通过求知若渴的学习换来的,正如书中写到: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习近平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手中还不忘拿书阅读,读书是探索真理、开阔眼界的最佳渠道,正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才有了他前往四川取经,以解决梁家河当地技术、土壤松软、材料运送等难题的行动,才有了他带领群众
32、建成XX省第一口沼气池的“创新”。建沼气池、开铁业社、办扫盲班等一系列举措,在当时无一不是为天下先、勇闯新路之举。胆识来自实事求是,这点对我们今天新的奋斗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也是梁家河精神的基石。只有始终相信和依靠群众,关心和帮助群众,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能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是中国共产党致胜的法宝。习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是与群众水乳交融、鱼水情深的七年,“群众愿与你交朋友,是因为你把真心交给了群众;群众跟你有感情,是因为你对群众倾注了真情”,梁家河一书通过习总书记的个人回忆与当年一起插队的知青、梁家河当地群众亲身经历和亲眼见证,用
33、一个个充满温暖和力量的小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年轻的习近平接触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听民声,汇民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公心,这公心即是他的初心,习总书记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楷模,提供了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光辉典范。 从井冈山到梁家河,两代人民领袖初心不改,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从弱小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辉煌。梁家河这个陕北小村庄拉近了群众与领袖的距离,让我们更真切、更深刻的领会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梁家河精神是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将永远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十二】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纪实文学梁家河。梁家河不仅是一本反映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纪实文
34、学,更是一本蕴含修身立命、理想信念、为民服务、治国兴邦和忠党爱党、管党治党大学问的文学经典。那么,我们这一代青年基层党员干部该如何淬炼自己,成为新时代的优秀基层干部呢。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习总书记说过,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7年中,从他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中可以看出,他不但给自己树立了非常正确的理想信念,更以他那不屈的性格为自己铺下了坚实的成功之路,从担任了梁家河村大队支部书记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走得很实。我们青年干部,生长在和谐稳定、衣食无忧的和平年代,是何其幸运,所以我们要时刻提
35、醒自己,要不忘初心,砥砺向前。二要牢记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学习能改变命运。总书记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青年习近平却“痴迷”于读书而废寝忘食。“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总书记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留下了“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生动故事。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作为新时代的基层组工干部,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动力,作为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不仅要有计划的学习、还要高效能学习,最重要是学以致用,学在前,用在前,做好带头人。 三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吃苦耐劳、刚毅坚定的品质。在物质和精神极度匮乏的环境中,青年习近平带领村民打淤地坝,挖深水井,
36、建沼气池,办铁业社,“有决心、有毅力,轻易不说出口,只要说出口的话,只要认定了的事,他就坚持到底。”作为基层一线的组工干部,我们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在重实干中锤炼党性、提升修养。 【十三】 习近平主席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近期读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家河一书,品读习近平主席七年知青岁月,感慨良多。 仁义之人爱人人,仁义之人人人爱。习近平主席虽然
37、离开梁家河多年,但却时常关注、关心着梁家河的父老乡亲,吕侯生右腿患骨髓炎在福州治疗期间,习近平只要在市里几乎每天晚上都到吕侯生的床前来一趟,村民梁耀才的妻子病重,习近平得知后寄来1000元,习近平的深情厚谊,村民们念念不忘。仁义之心体现在细节之处,习近平发在内心的仁义感染着每个中国人民。“一物不知,深以为耻”,求知若渴,不断从书籍中汲取营养,增长知识凝练智慧,人和人本身并无太大区别,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把时间用在不同的事情上,有的人把时间用在了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能力上,有的人把时间用在日常娱乐欢快身心上,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人们因为选择的不同而渐渐产生了差距。年轻人应该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当
38、前时事瞬息万变,应该有“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的知识恐慌感,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宽自身知识面。挫折磨炼坚韧品格,对于成长路上的困难挫折应该辩证的去看待,习近平主席青年时期就面临社会动荡家庭变故,自己只身一人来到艰苦的陕西农村,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中又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对视,一个是清理书包时,将发霉的面包随手扔给狗吃,村民说知青糟蹋粮食,一传十,十传百,传得整个XX县区都知道了,“陌生的环境中,周围遭遇的又是不信任的目光,年仅15岁的习近平,最初感到十分的孤独。”还有一次“习仲勋的儿子不跟红旗走”的事件,被人们议论了好一阵后才渐渐被忘却,但在习近平的心里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也曾经迷惘彷徨过,但是经过这些
39、困难和挫折,克服了自己内心的挑战之后,便会迎来一个更加强大坚韧的自己。伟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比常人更坚韧。 生活在这伟大的新时代,有习近平主席这样的领路人掌舵者,我们倍感自豪。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在自己的前进道路上,静心修身,积淀自我,丰富人生,创造价值。 【十四】 近日,机关支部赠阅梁家河一书,抱着好奇的心理,不禁翻开了这个红色读本,当然也是一读就不能停下来了。 梁家河讲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的知青岁月,生动的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从大队知青到党支部书记的历程,也记录了梁家河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从习近平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求真务实、不畏困
40、苦的优秀品质。 联系到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工作消极怠慢,总是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不愿为百姓办实事,更有些干部,百姓找他办事一再推诿,明明是分内之事,却让百姓跑很多冤枉路。梁家河就是一面镜子,折射了现在很多的党员干部所不具备的品质,也对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为当代青年坚定理想、立志成才都有着重要意义。联系到自身来说,从学校毕业也有好几年了,没有给自己制定一个人生目标,总是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就好,殊不知,这样的思想有多么的危险,不但自身不能发展,也将会影响生活和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日子里,什么苦都吃过,他住窑洞,睡大炕,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等,不断地给自己的人
41、生制定目标,不断地思考如何帮百姓致富。作为基层的一线干部,在脱贫攻坚的政策指引下,让百姓脱真贫,真脱贫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入户走访,政策宣传,制定措施,听民所想,为民所需,脱贫奔小康,是责任担当,更是政治任务。 【十五】 最近在读梁家河这本书,习总书记这样评价。“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我回忆起曾经当村官时呆过的地方高家镇三合村,这也是一个记载了我8年历史的地方。我深深的领会到习总书记的这句话。 作为刚出大学校门不久的大学生,我在懵懂之间选择了村官这条道路,正式开启了我与社会接轨的步途。进入到新农村,我了解了村民的生活,我在与村民、村两委班子的接触中,学会了如何与村民打交道,村民的朴实、友爱互助坚定了我选择的这条道路是十分有意义的。作为一个人民的公仆,三合村就是我工作后的第一场舞台,我乐于跟村民打交道,乐于听他们的困惑,也乐于跟他们探讨村里的发展。至今,我离开了一年后的这片舞台,仍有部分村民会时常微信我,时常想念我,有些工作上的同事仍会请教我一些工作方法,每当再一次的接触,我都会感觉我和我的这片舞台仍然没有分离。我是属于村民的,也要为更多的人做事,能多做一件好事就绝不偷懒,能给予大家的帮助我会毫无保留,尽职尽责的做好人民公仆。第24页 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