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周逸群纪念馆有感 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革命先烈周逸群。他幼时家境富裕,父母早亡。在族叔周自炳的照料下,自幼用功学习,他爱读中外史书,有自己的见解,写有诸葛亮辅汉于蜀论、明太祖以布衣起兵论,登在校刊南明杂志上,博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在铜仁教育会任会计。1919年春,周逸群东渡日本,入东京庆应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这期间,读了不少马克思主义著作和介绍苏联十月革命的书刊,向往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回国后,在上海参加创办贵州青年旬刊,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周逸群还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入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拥护贵州独立,被喻为“有抱负的青年”。
2、 1924年10月入黄埔军校第2期学习。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青年军人运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任“青年军人联合会”主任,领导联合会同蒋介石支持的“孙文主义学会”进行坚决斗争,先后创办了青年军人、中国军人等刊物,显示出卓越的组织和宣传才能,被称为“黄埔岛上的一颗新星”。之后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宣传家、活动家,共产党军队的早期缔造者之一,湘鄂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 纪念馆中保留了周逸群的手稿,穿过的军装、和当时用过的武器,显示了这名伟大共产党员的艰苦朴素的生活和当时革命的艰难。一幅幅历史图片和文字呈现给我们一名文弱的书生,同时展现了一位坚强的共产党员
3、,周逸群用自己羸弱的肩膀挑起一个边区创建的重担。 他曾说。“只要我一天活着,我就一天不停止党的工作。”“我们共产党员,要像铁一样硬,钢一样强。”他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不同地域解决了“怎样革命”这一历史性课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周逸群烈士的战友、原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元帅认为周逸群是湘鄂西“正确路线的代表”,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萧克将军称周逸群为“革命的英雄,党的楷模”。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随着参观的推进,虽然时间不长,但让我感到门庭若雀,红色文化体衰
4、落,我在这个纪念馆浏览过程中无时不刻的体会到这种境地。尽管这个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是的,不应该是这样。 究竟是我们忘却了这个人物,还是忘却了我们应该拥有的纪念。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如周逸群一样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然而,在50年后的今天,人们的爱国主义价值观与现实大相径庭。爱国主义提倡对祖国和中华
5、民族的深厚感情,提倡“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的整体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着,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在市场经济利益观作用下,人们崇尚金钱,追逐名利。正如马克思所说:“你自己不能办到的一切,你的货币却能办到”,人们讲求“实惠”,要求付出与获取成正比,在这样的价值观主导下,个体在情景中的行为选择是以能否获取金钱来衡量,凡是不能获取金钱的行为都是愚蠢的,都是个体所极力回避的行为,所谓“金钱确定人的价值”观念日益盛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周逸群所说:“只要我一天活着,我就一天不停止党的工作。”“我们共产党员,要像铁一样硬,钢一样强。” 虽然,我们不能像周逸群一样抛头颅、洒热血,但爱国的方式有多
6、种多样。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爱国就是爱家、爱校、爱学习,将来能够成为一个有用之才。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提高自己的素质,就是最简单最朴素的爱国方式。对于每天生活的校园,我们应该维护它的整洁。雪白的墙壁、温暖的问候、安静的走廊都是我们向往的校园环境,但我们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意识地为之努力呢。也许有,但是有的同学习惯了我行我素,忽略了自己的行为对环境和别人的影响。今天我们代表的是班级、年级、学校,以后如果走出国门,代表的就是我们的国家,你能说提高自己素质不是爱国吗。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
7、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观周总理纪念馆有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观周总理纪念馆有感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学 研 所生究在学方学号向院 观周总理纪念馆有感 提起周恩来这个光辉的名字,亿万人民都会从心底油然而生敬意。他的历史功绩丰碑永树,格风范更是中外称颂.周恩来没有留下儿女,也没有留下遗骨,却在无数后人心中树立了值得永远效法的崇高榜样。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已有多日,但我的心情依旧不能平静,领略了一代伟人的情怀,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党
8、课,催我拿起笔,写下心中的感受。 人民怀念周总理,不仅因为他功盖天下,学识渊博,才华出众,智慧超人,更是因为他品德高尚。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工人阶级及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品德,生动再现了“党魂”、“国魂”、“民族魂”。古人云: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生不朽之盛事。周总理可以说三者兼而有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以与周总理同在一个伟大的组织而自豪。鞠躬尽瘁,死而后矣,最不能忘记的是周总理忧国忧民消瘦的背影。周恩来总理病前一直是120斤,而到临终前仅仅61斤,可以想象周总理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人民,献给了共和国。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终年78岁,噩耗传来,大
9、地凋零,江河呜咽,举国上下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全国降半旗致辞哀。他的骨灰尊重他老人家的遗愿拌着鲜花撒向天津海河中 一代伟人的躯体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灵魂、精神永恒。一代伟人的高大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近期我参观了周总理纪念馆,整个学习科学发展观,为了更好配合这次学习活动,我们支部前往淮安参观周总理纪念馆,进行学习教育,收获颇丰.参观中,了解到了周总理成长的一生,充分体会到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思想境界,加深了对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一些认识,也结合个人现状对自己进行了一次自我学习。 如今社会对自己、对工作拥有责任感、有要求、有标准,具有高度执行力的人就是拥有铁饭碗的人。通过宣传材料的介绍发现周总
10、理还是一个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年轻时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一个兴趣广泛的人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充满热情的人;一个积极参 加社团活动的人是拥有团队意识、喜欢沟通交流的人。总理年轻时代的烙印也充分体现在以后中国革命的历程中,在毛主席领导的革命团队中团结协作,共同解放全中国;总理热爱人民,平易近人,和人民无间交流,深受爱戴,十里长接送总理,那是多么感人的一幕.现今社会,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总理的这种优良品质,生活中充满热情,工作中积极努力,与同事团结协作,加强自我管理与沟通。总理还是一个危机管理的高手,这在领导上海革命、处理西安事变等等重大事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也充分体现了总理的沟通交流能力,那么在如
11、今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体会我们的职场危机。如何沟通我们的工作感受。如何来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同时我也感受到总理执着的品质,为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总理历经千辛万苦,怎一个执着了得。如今,我们年轻人常常犯的毛病就是毛躁,没有耐性,没有目标,谈不上执着了,更不会取得什么成绩了.我们需要正确的目标,需要执着的品质,需要不懈的坚持,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可能取得成功.年轻人需要学会选择,学会学习,学会辨别,学会坚持,不要被眼前物质生活所诱惑,不要被短期利益所迷惑,我们应该拥有更远更大的成功。 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年,我不相信灵魂的存在,但身处周恩来纪念馆中,我又似乎感受着总理慈父般的关注。周恩来,是我们的楷
12、模,是伟大的爱的化身,看,他那睿智的双眼在默默的注视着我们,鼓励着我们。我们重温周恩来,不仅是一种缅怀,更是一种人格精神的碰撞.是的,我们是中华儿女,我们是炎黄子孙,虽然时代的巨变使得事事变迁,但是周恩来的精神将穿越时空引导我们看清不可同日而语的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生活观念,引领着我们走出“沼泽”与“泥潭”。对总理无限缅怀,敬爱的周总理,您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第三篇。观周邓纪念馆有感5月12日,我同舍友一起去参观了周邓纪念馆。 爷爷是老兵,她时常跟我说一些名人故事。周总理的故事也在其中,又加上小学时学过关于周总理的文章,我对周总理有了些许了解,知道他是一个为国家鞠躬尽瘁之人。通过网络和相关书籍也了
13、解到他和妻子的爱情故事以及他妻子的生平事迹。于是怀着无比崇敬而和自豪之情来到了周邓纪念馆。 周恩来、邓颖超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天津度过的,他们在天津相识、相知、相爱并共同走上革命道路。两位伟人始终把天津作为第二故乡,临终前他们分别留下遗嘱将骨灰撒在祖国的山河大地,撒在天津海河。为世世代代缅怀铭记周恩来邓颖超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德,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经报请中共中央批准在天津建立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1998年2月28日,正值周恩来百年华诞之际隆重开馆。 买好门票后,迫不及待的想要参观。周邓纪念馆位于天津风景秀丽的水上公园北侧,占地面积7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是一座园林式的
14、伟人纪念馆。建筑高21.3米主体为三层,布局呈“工”字型,屋顶采取传统重檐形式并结合现代工艺,石材屋面,外檐镶嵌花岗石,色彩朴素淡雅。馆外纪念广场、巨型花岗岩雕像高山仰止、不染亭、纪念林、草坪花卉与主建筑相互衬托,环境幽雅,气氛庄重。 进入馆内,先进入的就是瞻仰厅。正面耸立着周恩来邓颖超的汉白玉雕像情满江山,大型壁毯海阔云舒作为背景,两侧浮雕墙镌刻出五四运动、南昌起义、红军长征、西安事变和开国大典、祖国建设等历史性画面。无一不让人肃然起敬。 工作人员催我们快点拍照留念,因为马上有一团要进来。于是来不及瞻仰,接着进入到了生平厅。生平厅从三个阶段介绍了周恩来。分别是为民族独立储备知识、为民族独立建
15、立功勋、为人民幸福鞠躬尽瘁这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介绍了周恩来的求学历程。1913年进天津南开中学学习。1917年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0年至1924年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在旅欧的中国学生和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旅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并参加中共旅欧总支部的领导工作,对早期的建党、建团工作起了重大的作用。 第二阶段介绍周恩来在党组织中为民族独立做出的重要贡献:。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获得胜利;8月领导了南昌
16、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为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取得了重大的胜利。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为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36年12月任中共全权代表去西安同被逮捕的蒋介石进行谈判,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时期,长期在驻国民党政府所在地武汉、重庆进行党的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1945年8月和毛泽东去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斗争,双十协定签订后,率中共代表团留在重庆和南京。1946年11月从南京返回延安。1948年9月,参加领导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同年11月任中
17、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武装夺取政权、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第三阶段介绍了建国以后周总理在国家外交方面去的优秀成绩以及为人民幸福生活做出的众多努力:建国后,历任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兼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在担负处理党和国家日常事务的同时,还参与制定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费尽心力。在国际事务中,参与制定并亲自执行了重大的外交决策。1954年,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4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使会议通过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1961年,出席苏共二
18、十二大,对赫鲁晓夫集团分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行为,进行了坚决斗争。在“文革”中,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为继续进行党和国家的的正常工作,尽量减少损失,为保护大批的党内外干部,费尽心血,并同反革命集团的阴谋进行了斗争。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党提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的宏伟规划。1972年患病以后,仍然坚持工作。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 还未从伟人的艰辛的一生和他的离去的悲伤中缓过来,就随这人流上了楼梯。在楼梯的侧壁上过着的是周恩来与邓颖超的亲密合照。周恩来和邓颖超是在1919年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中相识的。
19、他们兴趣相投、志同道合。但他们忙着救国,忙着斗争,没有时间去顾及个人感情,又因为那时社会上封建思想很严重,对于男女之间的社交,“道学家”们攻击更甚,而“觉悟社”的社员们懂得,他们的行动,是对流言与诬蔑最有力的回答。因此,为了斗争,他们都严格地克制着自己的感情。后来,终于有机会结合了。同甘共苦、忠贞不渝、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来到二楼,介绍的是周夫人的生平。 1904年2月4日生于广西南宁。幼年丧父,靠母亲杨振德行医或当家庭教师过着清贫的生活。 1913年至1920年,先后在北京平民学校、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后在北平师大附小、天津达仁女校任教。 邓颖超青年时代投身革命。五四运动时期,
20、她参与组织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天津各界联合会、进步青年团体觉悟社,还参与领导天津学生的爱国运动。1923年她参与组织女权运动同盟会直隶支部。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3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长。从此,她确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念,开始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职业革命家生涯。1925年夏,邓颖超被调到广东,任中共广XX县区委委员等职,组织广大妇女投身国民革命。同年8月8日,她和周恩来结婚,从此他们结为终身革命伴侣。1926年,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她为推进国共合作和统一战线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
21、命后,她从广东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在白色恐怖的恶劣环境下,坚持党的地下工作五年。1932年至1934年,邓颖超转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参加党和工农民主政府工作。1934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邓颖超在武汉、重庆等地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她积极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妇女,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工作十分出色。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拒绝出席国民参政会,抗议国民党的反共罪行。抗日战争胜利后,邓颖超以中共方面唯一女政协代表身份,出席旧政协会议, 周恩来和邓颖超会见美国记者斯诺为争取国内和平而积极奔走。她
22、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为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为加强党的纪律,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付出了全部精力。1977年以后,邓颖超先后访问了缅甸、斯里兰卡、伊朗、等几十个国家的客人,为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与友谊,为国际和平与世界发展的进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92年7月11日上午6时55分,邓颖超与世长辞,享年88岁。 回顾过他们的生平。我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们的求学经历、他们的爱情故事、他们的艰苦奋斗他们的呕心沥血废寝忘食、他们的大智大勇不畏风霜、他们的鞠躬尽瘁任劳任怨都是为了坚守他们胸前那一枚“为
23、人民服务”的小胸章。他们的事迹都镌刻在了人民的心中。正如他们的骨灰撒在祖国的江河大地上一样,他们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同在。与中国同在。 还记得曾经小学校园里的碑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每天都上学都要看到它几遍,虽然嘴里说着、心里默念着,却从来没有真正的将其同化。读完周总理和周夫人的人生后,他们给了我一个狠狠的震撼。我想我们也该好好想想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也应该担起我们的社会责任。 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努力培养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及社会技能,要继承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继续破浪前进,为祖国的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第四篇:
24、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 上周日下午,在校党委的组织下我们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进行了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短短2个多小时的参观,使我感受颇深,受益非浅。 我们怀着十分庄重的心情来到了辽沈战役纪念馆,那一件一件战士留下的物品,一份一份战争时所用的文件,那些武器,那些奖章,那些锦旗,那一个一个的故事,一幅一幅生动的画面展橱里那一件件战利品以及战士们所穿过的一件件血衣和那足以使人们泣然泪下的一封封遗书,呈现在我们眼前战史馆中的各大战役实战馆中的真实场景仿佛历史在我们眼前重现:硝烟弥漫、荒烟蔓草的年代,多少战士曾牺牲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看着那一排一排的牺牲名单,仅团级以上的就
25、有上千人;那那些没有任何军衔的战士呢。他们为了新中国牺牲了却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还有那些支援前线的后方群众们在实战馆中我们亲眼目睹了解放锦州时那壮烈的战争场面放眼望去,满目荒凉,一片片被烧毁的民房一条条躺着战士尸体的战壕。漫天滚滚的浓烟,我仿佛已置身于那硝烟迷漫的辽沈战场。 辽沈战役是解放东北的最后一战,这一战共歼敌47万余人,为解放华北和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在这一战役中无数先烈把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伟大的解放事业,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解放,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那种视死如归,前仆后继的精神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走进辽沈战役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被称之为“胜利之门”的大
26、门,在大门右侧还镶有叶剑英同志题写的“辽沈战役纪念馆”七个鎏金大字。馆内设有战史馆、支前馆、烈士馆和全景画馆,在战史馆我们了解了辽沈战役的全过程和一些经典战役。那里还陈列着当时一些武器装备和烈士们的遗物。之后我们来到了支前馆,在那里展现了当时东北群众是如何搞好生产支援前线的。参观完支前馆,我们来到烈士馆,在烈士馆我们看到了许多烈士的雕象,其中有当时阵亡的最高将领朱瑞,有我们大家熟知的杨志荣烈士,还有女烈士姜仁福等。最后参观了攻克锦州全景画馆,其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宏大战争场景,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观看着先烈的遗物、聆听着讲解员动情地讲述从抗日战争结束后,我党派
27、出了大批干部和十万部队进入东北地区,开始了为期三年的解放战争的历史,突出展示了辽沈战役的胜利进程。 记得纪念馆里有这样一段资料记载,我们的一个战士在一次战斗中,俘虏了60多个敌军,为这次战斗的胜利立了一大功,还有一个战士独自一人缴获敌人轻重机枪各两挺,使我军在整个的战斗中大显神威,诸如此类的事迹显然太多太多,我想我们能夺得整个战役的胜利,不正是因为有无数这样光荣伟大而又勇敢的战士吗。他们实在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我们的指挥官们也同样把生死置之度外,在战场上他们即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从始至终他们体现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将风度,就象我们的炮兵司令员朱瑞将军,他完全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前沿指挥作战
28、,当他看到自己的炮兵弹无虚发而敌人的炮楼应声而倒时,激动万分,竟然不顾危险,跑到指挥所外亲自观察,结果踩中地雷光荣牺牲了,难道他这种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在缅怀先烈遗志之余,我不禁又想到了现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确实没有辜负先烈们的遗愿,他们正在为建设我们的国家而努力工作着,更多的人是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为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更加壮大,正发挥自己的余热,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都是跨世纪的新人,在这个科技比较发达的社会,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要求的步伐,严格要
29、求并不断的充实自己,我们一定要缅怀先烈遗志,努力学习,不断的进步,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有用之人一个名副其实的建设者,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愧对死难的烈士,才能以实际行动告慰他们的英灵。 第五篇: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有感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有感 1949年3月28日,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渡江战役总前委进驻合肥瑶岗村,麾师百万,在瑶岗村运筹帷幄,推翻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解放全中国的进程,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第 二、第三野战军,在渡江战役总前委的领导下,发起伟大的渡江战役。战役自1949年4月21日开始,至同年6月2日结束。 为了纪念这段光辉的历史,XX市决定在瑶岗村的渡江战
30、役总前委旧址上建设渡江战役纪念馆。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最终将纪念馆选址定于当年渡江战役前的训练地巢湖之滨。4月20日,这一天也正是渡江战役打响的日子,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选择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试开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论体系概论实践课,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前往参观。纪念馆占地22万平方米,成半岛状。纪念馆主体犹如两艘乘风破浪的巨型战舰,屹立在巢湖之滨。整个纪念馆就建筑结构来说,犹如一首叙事诗。春风吹拂,湖水波光粼粼,仿佛在向观众讲述着渡江战役的故事。馆外是从领导人五前委群雕为起点,胜利之师雕塑、解放广场、铁石铺成的金沙滩、胜利广场、90米高的五角星胜利塔依次展开。五位
31、总指挥塑像用硅胶制成,逼真地展示五前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概,人物栩栩如生、英姿飒爽;胜利塔巍峨高耸,与开阔的巢湖水景交相辉映,气势恢宏。更好地体现纪念馆的主题,增强感染力。纪念馆前,是两个巨大的水池,让这“两艘战舰”,完全置入水中。 进入纪念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渡江战役纪念馆的镇馆之宝胜利之师浮雕。该浮雕整体高8米、局部高12米、宽45米,是目前国内最大浮雕。浮雕的内容有占领总统府、渡江战役、毛主席诗词等,大气磅礴,蔚为壮观。给人以极大的视觉震撼。 纪念馆内收藏着有上千件征集来的与渡江战役相关的文物。其中不仅包括史料图片,还包括大量的战时物件,如像陈毅用过的办公桌椅、开国少将用过的两支手枪
32、、有关渡江战役战略决策、作战准备、战役过程、战役胜利等各方面的文电、图片、武器装备等,如电报、信函、领导人手稿、照片、勋章、旗帜、战斗歌曲、作战地图、枪弹、望远镜、船只、电话机、发报机等等;还有一些与战役有关的物品,如小车、船只、担架、奖状、证书、公文包、小木箱、渡江证、船工证、扁担、皮带等等,大量展品翔实地重现渡江战役的史实。让每一位观众亲身感受渡江战役的全过程、领略英雄们的赫赫功勋。 纪念馆充分利用了声、光、电等现代科技,让展示更加生动。如长近50米的半景画,声光电效果展现横渡长江惊心动魄的场面;设立在渡江战役馆西北角位置的4d体验厅带给观众一道别样的观光风观利用声、光、电以及投影技术,营
33、造出了战时气氛,一次可让100多位观众同时站在木船上,在4d效果下,仿佛漂行于江中,四周枪林弹雨.身临其境,切身体验到渡江时的艰难险阻。 合肥的渡江纪念馆开馆不到一个月,参观者络绎不绝。这里已经成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学习了解我党我军光荣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成为广大青少年继承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 参观回来的路上,不禁想起住在我们小区里的一位名人马毛姐。她系XX省XX县区马家坝村人。1949年4月,年仅14岁的她参加了著名的渡江战役。她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运送解放大军渡江。渡江战役胜利后,华东野战军授予马毛姐“渡江特等英雄”称号,记一等功,她划的那条船还被誉为“渡江第一船”。曾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接见和表扬。她当时也就是十 四、五岁,没有文化,所以主席勉励她要学习文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题词就是毛泽东主席为她写的。现在她头上光环不少,但是她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很知足了。”到底是老革命啊。, 12级电子信息工程1班:王有民第19页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