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六要"
要重视词汇表。词汇学习关系到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同学们考前一定要重视词汇的复习,
最好是将词汇表按照一定计划进行"定量"突击,对于已经记住的,放过它;对于没记住的,要分
期分批逐个突破。
要熟悉构词法知识。近年的中考英语试题有一个趋势,就是每年都有不少的"纲外词",有派
生词和合成词、加注词(即加注了中文的生词)、纯生词。对这些"纲外词"同学们没有事先准备,
只能凭语感和特定语篇中的语境进行猜测,而派生词和合成词则是一些同学似熟非熟的词,要想
搞定它们,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借助构词法知识。
要注意语法题的常考考点。中考英语语法题的常考考点有:名词、不定代词、冠词、形容词
和副词的比较等级及用法、时态与语态、情态动词、短语动词、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
句、it用法等。这些考点在具体命题时,往往会涉及一定的语言环境,使之具备一定的情景性。
所以同学们在复习时,不能只死背一些语法条条框框,而应注意语法规则在具体语言中的灵活运
用。
要注意全面发展。这里说的全面发展,是指英语范围内的全面发展,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
容:一方面指听、说、读、写"四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指各个题型的全面发展。同学们千
万不要凭兴趣只顾及自己喜欢的"一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注意中考考查的是考生的综合素
质,即考查考生全面发展的程度。
要能识别模拟卷的优劣。现在市面上有关中考模拟题的资料实在是太多了,同学们要注意识
别其优劣。怎样识别呢?这主要看它是否符合中考英语命题的趋势与风格。这里告诉同学们一种
简便的方法:一看语法常考考点是否基本到位;二看完形填空题是考查语法知识还是考查对语境
的理解(现在的完形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语境的理解,很少出现纯语法知识题);三看阅读理解
题是否"够量"(一般应不低于1000词汇量)。
要重视往年中考题。笔者认为考前一段时间做做往年的中考题有特别的作用。因为每年的中
考命题难度相对稳定,风格相对一致,做中考题有助于同学们摸清中考命题的"套路",明确复习
方向。
"六不要"
不要放松听力训练。考前放松听力训练有两种可能:一是有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听力不行,反
正再练也不会有什么提高,所以干脆放弃;二是有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听力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而自己其他方面还比较薄弱,暂时把听力放下,强化一下其他方面。这两种想法都很危险。经验
告诉我们,听力是一种比其他能力(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更容易丧失的能力,不容片刻忽
视。
不要死抠教材。读好教材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是读好教材,那还是远远不够的,至少阅读量
就大大地不够,教材所提供的英美文化背景也很有限。所以同学们除认真读好教材外,还应主动
地进行课外阅读,同时要兼顾各种题材和体裁,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语感和提高综
合能力。
不要试图弄清所有的知识点。许多同学从初一到初三,上课抄的笔记有几大本,还有不少课
外摘抄来的重点、难点等。这样会造成顾此失彼的结果。所以应合理安排复习内容及着重点。
不要过分追究"所以然"。一般认为,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但英语学习有
所不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许多情况下都是约定俗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感比那种所谓
的理由更有价值。
不要用汉语思考英语。用汉语思考英语弊端不少。比如当你做听力题时,用汉语思考,会跟
不上录音;当你做阅读题时,用汉语思考,不仅会多用不少时间,而且会不易掌握大意;当你做
书面表达题时,用汉语思考,会写出一些违背英语习惯的汉语式的句子(注:书面表达题评分时,
视不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为"大错")。
不要忽视书写。有不少同学平时不注意书写,字迹潦草,这对书面表达题的得分是十分不利
的。如果书写不规范,会丢失一些"冤枉"分;同时,按评分标准本身,字迹不工整也要扣除卷面
分的。所以,同学们在考前应重视书写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