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郭明义演讲稿 愿为群众掏心肝 “坎坎坷坷三十年,励精图治谋发展。酸甜苦辣都尝遍,谁让自己是党员。为把东风建设好,愿为群众掏心肝” 这首并不精美的打油诗,却是一位老共产党员三十多年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 他,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翁XX县区城关镇东风村党支部书记张青义。21岁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一干就是39个春秋。 39年,把一个特困村,一步步摸爬滚打走向小康之路,是怎样一种力量,让他能够鞠躬尽瘁,始终不渝。 1974年7月,刚刚21岁,时任平溪公社采购员的张青义,谢绝了好心人的挽留,背离了亲情的希望,毅然担当起了改变东风村父老乡亲命运的神圣使命。 谈及昔日的东风村,很多人黯然神伤。贫困,犹如沉
2、重的包袱,不知压弯了多少东风人的腰,压碎了多少东风人的梦,伴随着东风人渡过了悠长的岁月。是啊,民以食为天。带领村民解决温饱问题成了这个年轻的党支部书记首要大任。1979年,张青义带领村民,通过两年奋斗,新修了1000多米长的河堤,改造了50多亩梯田。从此,东风人有了自己的水田。1981年,土地包干到户,他带领村民狠抓粮食生产,当年产量翻番。总算能够填饱肚子了,乡亲们感谢党的好政策,也感谢有个好当家人。 可是张青义深知,仅仅解决温饱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他决心不仅要带领村民脱掉贫困的帽子,更要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宽马路、住小楼、电灯电话到床头。这是现代城市人的生活,更是祖祖辈辈东风人梦寐以求的事。
3、可拉电,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资金暂且不谈,就只运回一根电线杆最短距离也要15里,而且只能靠人工在一条年久失修的羊肠小道上搬运。眼前的困难并没有难倒张青义,1996年,张青义带领村民,每天早晨三点起床,带着干粮、打1 着火把出村,一根根长十米重千斤的电杆,在陡峭的山坡上艰难的前行。只用了5天时间,硬是靠着双肩扛、绳子拉,14根电线杆全部运送到指定地点。 这一夜,东风村的父老乡亲们彻夜难眠,一盏盏明亮的电灯,照亮了摸黑千百年的小村。这一次,对于东风村来说,照亮的不仅仅是黑暗,而是一颗颗改变贫穷命运的心灵。父老乡亲们在明亮的电灯下,开始觉醒要致富,先修路。 可是,要修通6.4公里路,至少需要资金18
4、万元。18万元,对贫困村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2000年底,张青义动员群众集资,半个多月过去了,1万元都没凑齐。对群众来说,路是要修的,钱是没有的。对老张来说,凑齐这18万元,比登天还难。 张青义铁了心要改变东风村的面貌。他几乎跑遍了县城所有的信用社,磨破了嘴皮,急白了头发,资金仍然没有着落。 “只要修通路,五年不杀过年猪。”2001年冬,这句发自张青义肺腑的豪言壮语打破了大山的沉寂,贫穷的山村沸腾了。 经过两年奋战,境内的4.2公里毛路终于贯通。 村民们都盼望着公路能早一点通到村外,告别祖祖辈辈肩挑背扛的历史。然而,四季乡天平村还有2.2公里村道没有贯通,连接干线公路的目标仍然无法实现
5、。 2004年冬,党员干部带头,全体村民上阵,新一轮公路会战浩浩荡荡地开始了。在这场战役中,身患重病的老张,每天坚持第一个上工,最后一个休息,冻疮从手背长到手心,磨破了用布缠着继续干。功夫不负苦心人。2004年底,路基工程全线竣工。 2007年,张青义得知通村公路硬化好政策,决定再次集资硬化路面。经过全体村民讨论通过,人均集资1200元用于路面硬化。仅用了两个月时间,一条崭新的水泥公路,直通村口,这一天,东风村像过年一样,村民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交通条件的变化,让东风人看到了希望、鼓足了勇气、增添了动力,他们迫切希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张青义三天两头到镇、县部门跑,搞规划,跑项目,一批过
6、去想都不敢想的工程陆续上马:村级活动中心、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联户路等等等等。近五年来,该村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就达500多万元。家家都看上了大彩电,吃上了自来水,用起了无线电话,真是一年一个样。 艰辛的付出,心血的浇铸,凝练了张青义那浑厚的博爱,亦换得了群众的至爱,也使他赢得了党员群众的最高褒奖连选连任13届村党支部书记。 原市委书记刘建明视察东风村时,看到东风村由一个特困村到小康村的发展变化时,高兴称赞道:如果全市一半以上的村支部都像东风村一样,一半以上的村支部书记都像张青义一样,全市小康建设就会更上一个台阶。 “为把东风建设好,愿为群众掏心肝”,张青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近40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的工作,张青义无怨无悔。他说:只因为自己是一名党员。一个村支部书记,这是他的责任和使命。 谢谢大家。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