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开演看世界:1885年两粤水灾与影戏助赈.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6857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演看世界:1885年两粤水灾与影戏助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开演看世界:1885年两粤水灾与影戏助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开演看世界:1885年两粤水灾与影戏助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成287开演看世界:1885年两粤水灾与影戏助赈开演看世界:1 8 8 5 年两粤水灾与影戏助赈梁家振【摘要】1 8 8 5 年1 1 月一1 8 8 6 年1 月,颜永京与吴虹玉在连续两个月的时间里举办了十数场别开生面的西洋影戏,用以助赈两粤水灾,这是继丁戊奇荒时期“演戏助赈”后又一次值得关注的慈善义演活动。在晚清社会,有识之士不断尝试以各种方式探索和了解世界,而此次影戏的新奇之处在于,颜永京以劝赈之名,根据自身游历世界的经历放映了带有世界各国风土人情图画的幻灯片,由此更为直观地向人们展示出世界风貌,引起了沪上民众的关注。影戏助赈不仅为两粤水灾筹得善款,更成为时人了解世界的窗口和促进中西文化

2、交流的桥梁【关键词】明晚清义赈;两粤水灾;颜永京;影戏助赈近代以来,伴随着晚清义赈的兴起和西方文化的引人,慈善义演渐渐成为较为普遍的筹款方式,构成了灾荒义赈事业中不可忽视的新兴慈善资源,学界对其研究已较为充分。慈善义演根植于城市社会文化,较为常见的演出品类有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杂要等娱乐活动。影戏作为演艺活动之一种,自然也不例外,它以放映影戏的方式*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珍稀文献整理与研究”(1 7 ZDA203)阶段性果在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研究一书中,郭常英教授对于慈善义演的概念作出如下定义:“慈善义演,指组织者、表演者以演艺形式募捐,将募捐所得用于慈善公益事业

3、,相关义演人士少取或不取演出报酬的慈善形式。”参见郭常英、岳鹏星: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2 页。关于晚清时期慈善义演的文章主要有:郭常英:近代演艺传媒与慈善救助,史学月刊2 0 1 3 年第3 期;刘怡然:慈善表演/表演慈善:清末民初上海剧场义演与主流性实践,开放时代2 0 1 4 年第4 期;郭常英、岳鹏星:寓善于乐:清末都市中的慈善义演,史学月刊2 0 1 5 年第12期;李爱勇、岳鹏星:演戏助赈:上海地区慈善义演的出现,音乐传播2 0 1 7 年第2 期;岳鹏星、郭常英:晚清都市空间中的慈善、娱乐和社群认同一一以慈善义演为视点,广东社会科学2017

4、年第5 期;岳鹏星:晚清慈善义演发生动因,史学月刊2 0 1 8 年第1 期;郭常英:慈善义演:晚清以来社会史研究的新视角,清史研究2 0 1 8 年第4 期;岳鹏星:演戏助赈:晚清时期慈善演艺活动的萌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1 年第2 期。288经济社会与文化筹款赈灾,故时人称其为影戏助赈。由于晚清时期特殊的国际政治环境,战争常常与灾荒交织在一起。1 8 8 5 年中法战争刚刚结束,两粤地区发生了特大水灾,全国各地都为其筹款募捐。颜永京与吴虹玉在上海举办的影戏助赈,因独特的演艺方式和持续月余的演出时间,构成了慈善义演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学者认为其“是义演内容上的新尝试”

5、。但从整体上看,学界对其关注较少,有进一步研究和解读的空间。本文通过展示此次影戏的举办情况,探讨该次影戏在西学东渐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实现了影戏娱乐、筹款赈灾和增进民识三方面的统一,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两粤水灾爆发与影戏助赈出现1885年,珠江流域爆发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洪水,引起了时人的广泛关注。伴随着义赈的兴起,全国各地为之募捐筹款。上海自开埠之后经济繁荣,同时作为江南善士圈的聚集地,自然成为筹赈的大宗。颜永京因其留洋海外的独特经历与见闻,在中国首次通过影戏助赈的方式为灾区筹集善款。(一)两粤水灾引起沪人群起义赈对于中国近代史上的广东和广西地区而言,1 8 8 5 年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份,年

6、初,法国以万余人兵力进犯广西战略要地谅山及镇南关,巡抚潘鼎新不战而退,张之洞临危受命,由山西巡抚调任为两广总督。张之洞到任后,兴利除弊,特调前广西提督冯子材、广西右江镇总兵王孝祺等人整伤军务,并积极备战,冯子材前后三次率军出关,战退法军,最终中法战争以6 月9 日签署中法新约而停止。然而,刚刚经历了中法战争洗礼的两粤地区,又遭逢了数十年不遇的水灾,给两广地区民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光绪十一年(1 8 8 5)五六月间,珠江流域突发暴雨,导致河水陡涨,两粤地区水灾肆虐,淹没农田与房屋难以计算。其受灾范围之浩大、受灾程度之深重为数十年所罕见,朱浒:晚清筹赈义演的兴起及其意义,史学月刊2 0 1 8

7、年第8 期。义赈指由民间自行组织劝赈、自行筹募经费,并向灾民直接散发救灾物资的跨地域救荒活动(转引自李文海:晚清义赈的兴起与发展,清史研究1 9 9 3 年第3 期)。颜永京(1 8 3 9 1 8 9 8),字拥经,英文名YenYong-Kiung,颜惠庆之父,原籍山东,1 8 3 9 年出生于上海。1 8 4 8 年被送往美国留学,1 8 6 1 年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建阳学院(KenyonCollege),次年回国后,曾任上海英国领署任翻译、工部局通事,也曾在同文书局、武昌文华书院(今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任职,1 8 7 8 年协助创建圣约翰书院并于1 8 8 1 年开始担任校长。1 8

8、8 6 年开始专任虹口救主堂牧师,与黄光彩、吴虹玉并称为美国圣公会的三位华人先驱。参见马洪武、王德宝等主编:中国近现代史名人辞典,北京:档案出版社,1 9 9 3 年,第7 0 4 页;熊月之主编: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第2 9 4 页;顾明远总主编: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名人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 0 1 5 年,第3 5 9 页。苑书义、孙华峰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一册卷十奏议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 7 9 2 8 9 页。5杨光、郭树:1 8 8 5 年6 月(清光绪十一年五月)珠江流域洪水,灾害学1 9 8 7 年第4

9、期。开演看世界:1 8 8 5 年两粤水灾与影戏助赈289“两粤水灾伤毙人口、塌房屋不音如恒河之沙,每阅报章不觉伤心惨目”。此次水灾很快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他们主动踊跃地为之募捐筹款,“本年两粤水灾为近数十年所未有,幸各处大善士或劝募、或解囊,源源接济,可谓不遗余力”,由于先前中法战争对两粤地区的经济和民生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导致政府财政支细,难以拨助经费救灾。由此,义赈便发挥着它的功效。两粤水灾的具体情形通过报纸与电报等媒介手段迅速传播,“本年两粤水灾真所罕见,其情形早叠登报牍,以备公鉴”,特别引起了以上海为代表的绅商善士劝募善款,“沪上诸大善长闻此消息,即投袂而起筹募,不遗余力,更得各

10、仁人,不分域”。总之,上海因经济发达,义赈活动也最为活跃,当之无愧成为全国的筹赈中心。在纷纷而起的筹赈活动中,游学归国的颜永京首次将影戏助赈引人上海。(二)何谓影戏助赈世界上最早公开放映的电影,是1 8 9 5 年1 2 月2 8 日由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营业性放映的火车进站与工厂大门。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电影放映记载是1 8 9 6 年8 月2日上海徐园“又一村”的游艺活动,人们习惯性称之为“西洋影戏”。此后,影戏通常被认为是电影的雏形,事实上,二者本质上具有明显区别,电影被发明和引人中国之前,影戏就已作为我国传统民间戏曲艺术而存在了上千年之久。“皮影戏,又称影戏,是由表演者操纵羊、牛、驴、骆驼

11、等兽皮或纸板制作的影偶,借助灯光将影偶的活动影像投射在半透明的幕布上进行表演的戏曲剧种。”在影戏的表演过程中,艺人在舞台幕后操纵影偶的同时,向观众讲述故事,并附以伴乐,是较生动的“影”“音”娱乐手段。中国的皮影戏自元代起,陆续传人波斯、土耳其、希腊、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家,伴随着工业革命,影戏经历了灯光技术改进后,又以全新演映形式重新被引入中国。1 8 6 6 年6 月27日,清政府派遣同文馆学生游历欧洲,年仅1 9 岁的张德彝对世界风貌充满好奇心,他在航海述奇中记述了他在法国巴黎观看的影戏:“后转灯机,撤满馆煤气灯,台上作影戏画,每画长约五寸,宽二寸五分,以灯反映于纸上,远望其纸则楼高数丈

12、,山水清幽,日月有影,昼夜分明。若云行则遮日月之光,船行则起海洋之浪,风动则树摇,雨落则花润,一切雷電、风雨、水法、飞泉、行人、鸟兽、轮车、轮船,动皆有声。”这是目前已知中国人对于西洋影戏的最早记载。分送募振启申报馆主人识,申报,1 8 8 5 年8 月1 1 日,第1 页。劝茶叶帮助粤赈启,申报,1 8 8 5 年8 月2 3 日,第3 页。分送募振启申报馆主人识,申报,1 8 8 5 年8 月1 1 日,第1 页。34近代将“电影”与“影戏”杂用,徐耻痕在1 9 2 7 年编撰中国影戏大观时,依然称电影为“影戏”,直至1 9 3 0 年统用为“电影”名称后,“影戏”的名称才逐渐不被混用,可

13、见影戏之名深人人心。参见徐耻痕编:中国影戏大观,北京:东方出版社,2 0 1 5 年;胡文谦:“影戏”:“影”、“戏”与电影艺术一中国早期电影观念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1 年第2 期。张光奇:民间戏曲,合肥:黄山书社,2 0 1 6 年,第1 1 9 页。张光奇:民间戏曲,合肥:黄山书社,2 0 1 6 年,第1 2 0 页。张德彝:航海述奇,长沙:岳麓书社,1 9 8 5 年,第5 7 5 5 7 6 页。290经济社会与文化1885年这场影戏,既不同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皮影戏,又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电影,而是采用“西法氢氧气隐戏灯”。具体而言,则是“置机器上以轻养(氢氧

14、)气灯,映之五色相宣,历历如睹,俗谓之影戏”,时人对影戏放映机器的描绘如下:“其机器式四方,高三四尺,上有一烟卤,中置小灯一盏,安置小方桌上,正对堂上屏风,屏上悬洁白洋布一幅,大小与屏齐。”事实上,虽然在艺术的表现方式上不同于传统影戏和现代电影,可以认为是影戏与电影的过渡表现手法。二者相比,称之为传统影戏的西法改良更为恰当,尤其是在灯光技术方面使用了氢氧气灯用以映照幻灯片,与以往的烛火相比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良,后来影戏技术进一步发展,“先用照相机法将各景摄入图中,汇集无数所摄之图,卷成一大纸盘,置机器中一雯时有千变万化,沟生面别开,不可思议”。在1 8 8 5 年以前,西方人也曾陆续在上海放映影

15、戏。如1 8 7 4 年5 月2 9 日英国术师瓦纳便曾在丹桂茶院表演“戏法影戏”,颇为新奇。时人评价1 8 7 5 年3 月1 9 日英国影戏班“奇巧万状,莫可名言,不特中国人未经见及,即在欧洲寻处之人,亦难得见之也”,而法国商人麦西在金桂轩戏园演出的影戏,则是“变化无穷,兼能演各国地方山川海景、禽兽百鸟全图,宛然如绘中国”。近代历史上,影戏的放映并非空前,也未绝后,之所以能够引起时人广泛关注,在租界内呈现出近两个月时间内连续放映的盛况,不仅因为其经历了现代技术的创新与改良,更是兼有筹募赈灾款的劝善之意,故民众踊跃参与,观看热情较高。(三)颜永京与吴虹玉因何发起影戏以助赈灾丁戊奇荒时期的慈善

16、义演开始作为义赈筹款的手段被广泛运用,最初被称为“演戏助赈”。此时距离演戏助赈在中国出现已逾八年,从1 8 7 7 年“演戏救灾”到1 8 8 5 年“影戏助赈”,慈善义演作为常规的义赈筹款手段,正在逐渐深人人心。各界善士在筹赈方法上不断丰富和创新,慈善义演的演艺形式也日趋多元化。作为留洋归国的知识分子,颜永京和吴虹玉具有开阔的眼界及参与公益事业的意识,对于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崛起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与担当。1 8 8 5 年,工部局在黄浦公皮影戏,又称为“影子戏”“灯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制作的人物剪影,表演故事。参见李跃忠编著:影戏,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 0 0 8 年,第1 8、1

17、8 6 页。2参见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 9 9 8 年,第2 页;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 9 9 5 年,第2 2 0 页。观影戏记,申报,1 8 8 5 年1 1 月2 3 日,第1 页。4熊月之主编:稀见上海市志资料丛书卷4,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 0 1 2 年,第2 6 6 页。5丹桂茶园改演西戏,申报,1 8 7 4 年5 月2 8 日,第5 页。开演影戏,申报,1 8 7 5 年3 月1 8 日,第2 页。新到外国戏,申报,1 8 7 5 年3 月1 9 日,第2 页。8吴虹玉(1 8 3 4 一1 9 1 9),

18、江苏常州人。1 8 4 7 年到上海圣公会王家码头学堂读书,1 8 5 4 年随美国舰队前往美国费城并于1 8 6 0 年加人美国国籍,1 8 6 1 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曾在1 8 6 3 年加人北方军队服役4 8 天,1 8 6 4 年返回上海,参与同仁医院的创立。291开演看世界:1 8 8 5 年两粤水灾与影戏助赈园公布园规外滩公园游览须知,并在公园门口竖起了“华人与狗不得人内”的牌示,颜永京、良景星和唐茂枝、吴虹玉等人先后联名写信要求拆除这块牌示,为中国人争取平等权益。两粤地区水灾肆虐、劝赈之声殷殷之际,颜永京义不容辞地加人筹赈行列,为解救两粤受灾民众于汪洋,携手吴虹玉发起影戏助赈。

19、此次助赈活动的开展,既是颜氏“素习西学,济人济物,侧隐为怀”,热心慈善公务的善心使然,亦得益于其十数年游历世界的经历。颜永京与吴虹玉以影戏助赈的方式筹款,既有通过新奇的演出形式吸引眼球、获取赈灾善款的目的,又有将自身游历世界的所见所闻展示给国人、增进其世界见闻的意图,“以为赈济之一助,兼借此以广诸君眼界”,以此方式增进民识,“于赏玩之中寓赈恤之意”。此种筹赈方式顺应了时代趋势,且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沟通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客观效果。二、景影戏助赈:一场别开生面的馨餐盛宴两粤水灾爆发后,受到中西方慈善家的影响,颜永京和吴虹玉将游历世界时收藏的幻灯片拿出,先后在格致书院与震源洋广货店两处地址陆续放映了十四

20、场影戏,其放映过程无不彰显出新奇之处,因此很快受到社会关注。(一)1885年影戏助赈之首映情形1885年1 1 月2 1 日和2 3 日,首次影戏助赈在格致书院举行。颜永京通过放映影戏的方式将自身环游世界的见闻与观众分享,“昔年环游地球,所历外洋名城胜景,得有玻璃画片八十余张”,“玻璃片”上面的图画内容极为丰富。由于影戏并无声音,故在放映幻灯片的同时,颜永京站立在旁讲解图片,“口讲指画,推波助澜”,以期达到声情并茂及解读“幻灯片”的效果。此种新颖的展演方式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观看,“游人繁盛,楼上楼下几无虚位”?。在影戏展演过程中,放映内容依照颜永京环游世界时的游历路线为次序,“携轻装附在公园游

21、览须知的牌示上分别带有“狗及脚踏车切勿入内”与“华人无西人同行不得入内”等字样。参见熊月之主编:稀见上海市志资料丛书卷4,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 0 1 2 年,第2 6 1 262页。21885年颜永京与良景星等向工部局提请公园开放,要求华人待遇平等;1 8 8 9 年唐茂枝与吴虹玉等再次要求上海道台与英国领事交涉华人进人公园一事,最终工部局做出让步,发给华人以一周使用期限的入院执照。参见任武雄、许玉林:外滩公园的历史,吴汉民主编,蒋澄澜、周骏羽、陶人观等副主编:2 0 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第7 辑影剧娱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9 9 年,第3 7 9 3 8 2 页。观影戏记,

22、申报,1 8 8 5 年1 1 月2 3 日,第1 页。4西法隐戏助赈,申报,1 8 8 5 年1 1 月1 8 日,第5 页。影戏助赈,申报,1 8 8 5 年1 1 月2 3 日,第3 页。格致书院,位于上海市租界内六马路;震源洋广货店,位于上海市租界内四马路老捕房斜对门。西法隐戏助赈,申报,1 8 8 5 年1 1 月1 8 日,第5 页。8戏资助赈,申报,1 8 8 5 年1 2 月2 8 日,第3 页。戏资助赈,申报,1 8 8 5 年1 2 月2 8 日,第3 页。292经济社会与文化轮舶,环游地球一周,以扩闻见,历十数寒暑,始返中华”,介绍了世界著名建筑景观和民俗风情,“各国之风

23、俗、人情、礼乐、刑政以及舟车、屋宇、城郭、冠裳、山川、花乌,绝妙写生”。申报对于首次影戏放映内容的介绍尤为详细。颜永京首先展示了在上海始发地浦江清晓图海天落日图两幅图画;继而展示了在印度尼西亚的格拉巴岛上肤色黑的女子形象,“一女子半身微露,虽黑如漆,而花一笑亦解风情”。伴随着游历世界的路线,接下来又介绍了印度的风土人情,特别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上记载的神猴崇拜:“复至一庙,中奉数猕猴缘树跳跃,土人皆罗拜,以为神”。然后使用了八幅图画介绍了当时埃及当地人信仰伊斯兰教,以及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处景观,“埃王之坟则四方而锐其巅,二三千年前古迹也。有一石像,人首而狮其身”,并说明埃及

24、首都开罗“无舟之利,货物皆载以骆驼”的闭塞交通。随即介绍了英国首都伦敦的多雾天气以及高耸云天的伦敦塔桥“有一长桥如垂虹,然高插天半”,法国首都巴黎的大花园中喷泉的奇观,“轩轻一大花园,中置水法,喷珠溅沫,直上数十丈”。此外,还有西班牙首都、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德国首都柏林、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美国首都华盛顿和重要港口城市纽约、俄国出海口圣彼得堡、日本东京等城市,最后是中国北京,通过幻灯片展示图画,世界主要城市的风貌皆可尽收眼底。(二)影戏助赈的后续演映概况因1 1 月2 1 日与2 3 日影戏在格致书院首映时颇受欢迎,“观者云集,后来者至以不得容足为憾”,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可见颜、吴两君之仁心智

25、术,足以倾动一时”。颜永京和吴虹玉决定在震源洋广货行再次放映,此后,又陆续放映十余场,具体情形见表1:表11885年1 1 月2 1 日一1 8 8 6 年1 月9 日影戏表演场次表演出日期礼拜演出地点票价演出内容概要及其变化1885年1 1 月2 1 日礼拜六格致书院5角影戏图八十余幅,皆系泰西各国都城以及名1885年1 1 月2 3 日礼拜一格致书院5角胜之地1885年1 1 月2 8 日礼拜六震源洋广货店5角添设新戏数十套观影戏记,申报,1 8 8 5 年1 1 月2 3 日,第1 页。观影戏记,申报,1 8 8 5 年1 1 月2 3 日,第1 页。23观影戏记,申报,1 8 8 5

26、年1 1 月2 3 日,第1 页。4观影戏后记,申报,1 8 8 5 年1 1 月2 5 日,第1 页。5影戏移赈,申报,1 8 8 5 年1 1 月1 9 日,第4 页;观影戏后记,申报,1 8 8 5 年1 1 月25日,第1 页等。重演影戏,申报,1 8 8 5 年1 1 月2 8 日,第3 页。6此表据申报1 8 8 5 年1 1 月1 8 日至1 8 8 6 年1 月2 3 日连续近两个月的报刊资料整理制成,其中申报关于影戏放映时间报道多以旧历日期公布,表中已根据礼拜日期作为佐证,统一显示现行的公历日期。293开演看世界:1 8 8 5年两粤水灾与影戏助续表演出日期礼拜演出地点票价演

27、出内容概要及其变化1885年1 2 月3日礼拜四震源洋广货店3角弃陈出新,另在西友处借来珍藏画片1885年1 2 月5日礼拜六震源洋广货店3角1885年1 2 月7 日礼拜一震源洋广货店3角从前旧样一律翻新1885年1 2 月9 日礼拜三震源洋广货店3角1885年1 2 月1 7 日礼拜四震源洋广货店3角另在西友处借来珍藏画片数十幅,世所罕赌1885年1 2 月1 9 日礼拜六震源洋广货店3角1885年1 2 月2 6 日礼拜六震源洋广货店3角欧洲各国都城,如英国、法国、德国、奥地1885年1 2 月2 7 日礼拜日震源洋广货店3角利、西班牙、葡萄牙1886年1 月7 日礼拜四震源洋广货店3角

28、新式画片数百幅,包括天宫、地府、八仙、1886年1 月8 日礼拜五震源洋广货店3角坟墓、三十六行、贸易、官场、民间吉凶等1886年1 月9 日礼拜六震源洋广货店3角事,犹太国古今风景、活动、人物诸类前两次影戏在位于上海六马路的格致书院放映,后面皆在四马路震源洋广货店放映。为了吸引观众,影戏门票价格也作出了适当调整。最初定价5角,后转移放映地后,以5角的门票价格放映了一次,便降价为3角。至于演出的内容,后续影戏放映内容则更为丰富。其中既包含了“泰西各国都城以及名胜之地,城邑市尘、楼台殿阁”等人文与自然景观,又包含了“天宫、地府、八仙、坟墓、三十六行、贸易、官场、民间吉凶”等涉及宗教信仰和经济贸易

29、的风俗见闻,“其中精美奇异,变化无穷,诚为巨观”,为上海娱乐界提供了一场盛宴。影戏助赈起自1 8 8 5年1 1 月2 1 日至1 8 8 6 年1 月9 日止,先后共计50 天的时间里共计演出1 4 场之多,达到了平均每三天一场的放映频次,这样长时段、高频率的系列筹款演出活动,在近代早期慈善义演历史上还是较为罕见的。可见此时慈善义演已非偶然性的事件,而是形成了一定规模,并且具有较为稳定的受众,其原因便在于影戏足够新奇,“神妙变化,光怪陆离,大有可观”,与过去演戏助赈相比,更容易激发观众的好奇心,“较之花丛记曲、菊部征歌实有新奇陈腐之不同”,因此能够吸引更多观众前来观看。1886年2 月,在颜

30、永京举办影戏助赈后,吴友如根据影戏画片,亲手绘制出番奥异制赤道媚神庙蓄驯猴猎遭猛虎驼营百物狮庙前年阿崇回教河浚苏彝有鳄知音因猫发迹水城筑意雪岭救人墨境土番东京旧治天坛肃仰影戏同观,共计1 6 幅图画出版于该画报。点石斋画报以图文并茂为特影戏又演,申报,1 8 8 6 年1 月7 日,第5页。2影戏助赈,申报,1 8 8 5年1 1 月2 3日,第3页。3影戏移赈,申报,1 8 8 5年1 1 月1 9 日,第4 页。重演影戏,申报,1 8 8 5年1 1 月2 8 日,第3页。294经济社会与文化色,尽可能地还原了当时影戏助赈的热闹盛况。据图1 可以看出,放映影戏的场地是在格致书院,站在台上讲

31、解的应是颜永京本人,而观看影戏者虽然兼有中西人士,但从他们的衣着打扮上可以看出,观众仍以中国人为主。由图1 左侧可知,现场专为女性观众设置了座位,即“分设男女坐位”,不仅如此,后续在震源洋广店的场地同样“另设有女客位在于楼上”,彰显出观众群体之广泛。影戏的放映时间为每日的晚上7 点至1 1 点,演出结束后,所收门票以及少数临时捐款都将转交给高易公馆筹赈所李朝靓与李秋坪,再行统一转汇至两粤救灾。图1影戏同观(三)影戏助赈新在何处首先,演出内容之推陈出新。每场影戏的放映内容并非完全一致,通过申报报道上呈现的“添设新戏数十套”“弃陈出新,另在西友处借来珍藏画片”“从前旧样一律续演影戏助赈,申报,1

32、8 8 5年1 2 月3日,第5页。再演影戏集资助,申报,1 8 8 5年1 2 月7 日,第4 页。295开演看世界:1885年两粤水灾与影戏助赈翻新”等语可以推断,每次放映都力求推陈出新,试图“另换新奇,一洗雷同之弊”因此,颜永京尽可能通过不同渠道增添新的幻灯片用以放映影戏,如1 2 月1 7 日和1 9 日“在西友处借来珍藏画片,按图影演”,1 2 月2 6 日和2 7 日“新绘各顿”。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演出内容更加丰富,也是为了吸引同一群体的观众,“如有未经寓目者,不可不往观,以无负此良宵美景;即已经寓目者,亦不妨再移玉趾,以补前次眼界之所未备”。即便是在受众群体相对有限的情况

33、下,他们也会期待着下一场不同的放映内容,避免了审美疲劳。颜、吴二人认为:“喜新厌故,人之常情。影戏亦创见之端,弗张之大廷【庭广众中,俾诸君眼界一恢,当不各倾囊资助乎?”两月之间,放映幻灯片的数量便从最初颜永京自己珍藏的“影戏图八十余幅”增添至“新式画片数百幅”之多。其次,演出场域之选取因利乘便。本是以筹集赈灾善款为目的的影戏,为何会在格致书院中放映?这与格致书院特有的文化属性密不可分,它为西学东渐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场域。“格致书院是中外教育史上的一个罕见机构它是不中不西、亦中亦西、非官非民、亦官亦民的特殊学校。”该院于1 8 7 2 年由麦华陀、傅兰雅等人提议创办,他们认为:“近年华人考究各种西

34、学,需求日益迫切”,因此致力于建成一所书院,通过讲学与研讨的方式使“中国士商深悉西国人事,彼此更敦和好”,这也是创办格致书院的旨志。格致书院于1 8 7 6 年6 月2 2 日正式开院,前期由徐寿担任院长,1 8 8 5年该院绅董傅兰雅、唐廷枢等人集议改进书院制度,开始聘任王韬担任山长(旧时书院院长),1 8 8 5年前两场影戏助赈的选址与时任山长的王韬以及格致书院宣讲西学的传统有一定关联。王韬曾在1 8 6 7 年游历欧洲,1 8 7 9 年又前往日本考察,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外出留洋的江南知识分子,他半生都致力于传播西学,推动中外交流的事业,在格致书院任职十二年间,“课士平文,极尽心力,影响中

35、国青年士子思想最大”,近代早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办理西式学校、编撰报纸、转译西学书籍,他们作为西学东渐的中坚力量始终力推国人开眼看世界,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1 8 8 5年颜永京发起的两场影戏既旨在为两粤水灾助赈,亦旨在用环游世界之所闻普及于沪上民众、启民智,故对影戏演出场地的选取打破了以往义演借助娱乐场地的传统惯例,选择了文化场所,即旨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格致书院,表明了此次影戏助赈既是对传统义演助赈的传承,同时在传承中根据时代发展的潮流对传统义演助赈又有所超越最后,于谈谐之中寓劝诫之意。颜永京不仅是放映海外风景以扩充见闻,更为难得的影戏翻新,申报,1 8 8 5年1 2 月3日,第2

36、页。续演影戏助赈,申报,1 8 8 5年1 2 月4 日,第6 页。影戏志略,申报,1 8 8 5年1 2 月2 5日,第3页。重演影戏,申报,1 8 8 5年1 1 月2 8 日,第3页。5观影戏记,申报,1 8 8 5年1 1 月2 3日,第1 页。影戏移赈,申报,1 8 8 5年1 1 月1 9 日,第4 页。影戏又演,申报,1 8 8 6 年1 月9 日,第5页。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1 1 年,第2 8 0 2 8 1 页。王尔敏:上海格致书院志略,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 9 8 0 年,第5页。王尔敏:上海格致书院志略,香港:香港中文大

37、学出版社,1 9 8 0 年,第9 0 页。296经济社会与文化是,影戏放映内容中兼有谈谐娱众与教化劝善双重意味。颜永京讲述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有鳄知音”,大致情节是有一个英国人善于胡琴,而苏伊士河畔的鳄鱼喜爱音乐,英国人行至河边,“鳄鱼闻琴声出水衔其衣”,但是鳄鱼并无恶意,只为听其演奏。而英国人“一弹再鼓尽出其秘,如伯牙遇子期”,人与鳄鱼因共同热爱音乐而成为知音,真可谓古今奇谈,“事属创闻,可以佐清谈,可以发大喙”。另一个故事是“雪岭救人”,在游历西班牙时,颜永京听说当地有一种善犬救人的风俗,随之描绘出来:“中有善犬救人图,即前所纪行人颠仆雪中,有狗饮以美酒被以毡条,俾死而复苏故事。”

38、大概意思是西班牙某座山峰上气候寒冷,山顶积雪终年不化,行人很容易遭遇雪崩等险情,因此有一些善士便驯养一批搜救犬,遇到险情,即前往救人,将随身披挂的热酒和毡被交给遇险人员,使其得救。借着放映善犬救人图之际,通过谈谐的方式实现了劝善目的。时评言道:“今之人势利存心,炎?顿易,见人得意则趋奉之,见人失意则挪撤之甚,且落阱【井下石,肆意倾排。虽日黍然人面,我以为直犬之不如矣。”事实上,在晚清时期,江南善士圈一直在极力推崇“劝善戏”,晚清大慈善家余治自50岁以后,便开始通过编演善戏剧本以达到劝善和教化的目的,著有庶几堂今乐(又名劝善杂剧),其中包含余治亲自创作的4 0 个劝善剧本,其中多以教化人心为目的

39、。“然则是戏也,可以扩见闻,可以振饥谨,抑且可以愧浇漓,戏云乎哉?”通过影戏助赈,既扩充了观众见闻,又实现了赈灾目的,同时还实现了教化劝诫的用意,可谓一举三得。三、西学东渐与影戏助赈产生之时代境遇任何历史事物的产生,都与时代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西学东渐是时代的需求,在上海这片十里洋场,人们更愿意主动地了解西方世界,增长见识,这为颜永京通过影戏助赈展示世界风貌提供了文化土壤。(一)“师夷长技”下中西慈善的双向互动早在1 8 7 6 一1 8 7 9 年丁戊奇荒发生时,伴随着晚清义赈中以谢家福、李金铺、严佑之等为代表的江南善士崛起,中国的慈善事业进人了另一重高度,具有近代化意义的中国慈善家群体

40、逐渐形成:“自晋豫奇荒而后已七八年,于兹水旱之灾无时蔑有,各省好善士慨捐巨款,赈抚饥黎,岁或数百万、数十万。”新型筹赈之法不断出现,百万巨额善款相继被运往灾区。与此同时,慕威廉(WilliamMuirhead,1 8 2 2 一1 9 0 0)与李提摩太(T i mo t h y Ri c h a r d,1 8 4 5一1 9 1 9)等英国传教士在山东与山西各处筹款赈灾,“概施巨款,往赈饥民”,事后“朝廷赐以崇衔,用昭奖劝”,时人评价他们:“教士专以拯急为心,行吴友如:影戏同观,点石斋画报1 8 8 6 年已集六。“大喙”即是引人大笑之意。戏资助赈,申报,1 8 8 5年1 2 月2 8

41、日,第3页。23观影戏记,申报,1 8 8 5年1 1 月2 3日,第1 页。观影戏记,申报,1 8 8 5年1 1 月2 3日,第1 页。45筹赈宾谈,申报,1 8 8 5年7 月2 1 日,第1 页,297开演看世界:1885年两粤水灾与影戏助赈善为志,故能不辞劳痒,深抱也”。然而,西方传教士参与赈灾活动的同时,会乘机搜集灾区情报、大肆压价收购灾民田产,甚至侵吞赈灾善款,引发了中国民众本能的抗拒。一些传教士打着“劝人为善”的名义,或强迫捐献、或盗买盗卖、或低价勒索、或占领垦地,因此导致全国各地教案频发。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行为成为激发义赈群体崛起的动机:“针对西方赈灾行动对中国的冲击而生发出

42、来的抗拒反应,是促成义赈兴起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中国善士撰写文章呼吁国人,“以就近之善举,移之远方,彼岂不乐于从事,亦同忍以千载之美名,让耶稣教中独擅哉?”应当自行筹赈,不愿专美于西人。慈善救助是双向的,来华西人在帮助中国灾区筹款的同时,他们也常在上海举办慈善义演为自己的国家筹款,以中国之资财赈济本国之灾难。在1 8 7 7 年之后数年的慈善义演活动中,经常能够看到外国人的身影。如1 8 7 7 年2 月1 日(旧历一八八六年腊月十九日)为救济英国兵士的家属而在上海举办慈善义演:“英国战船猝遭沉溺,兵丁、水手死于是役者,殊堪悲恼,复有家属零丁孤寡,无所依靠。”1 8 7 7 年3月2 日,

43、外国商人在外国戏园演出音乐会作为赈款寄往中国灾区。1 8 8 2 年1 2 月,意大利戏班先前在上海市外国戏园演剧,为小吕宋灾区筹款,前后共筹得洋三千元左右,后意大利国内水灾,意大利公使又“仿照助赈小吕宋之举”为本国筹款,最终筹得戏资9 53元汇寄国内灾区。1 8 8 3年,德国莱茵河水涨成灾,泛滥至奥地利,西人于浦滩规矩堂演戏,“以为筹资赈济奥灾之费”。当其他国家遭遇灾荒时,中国善士不湟多让,踊跃为外国灾区捐助善款,“既得多货,有益正事,使华人亦能效其所为”。国家之间或因政治因素而出现对抗甚至战争,但反映至下层民众之间,他们彼此互助善款,则是彰显出世界各国民众之间不分域、乐于互助的人道主义关

44、怀。1 8 8 5年,两粤地区刚刚经历了中法战争(1 8 8 3年1 2 月至1885年4 月)的战火洗礼,“法与吾世仇也,执干戈以从事,已越三年。夺吾藩服,坏吾边疆,伤夷吾士卒,几若不共戴天之仇”,但是“一经议和,法即已冰消瓦解”,此时无论是清政府还是广大民众都还未将关注点从两粤地区移开,有人注意到,中法和谈结束后,法国公司轮船帮助中国运载援粤的赈款与货物,且“运费一概不收”。通过中西慈善活动之间的互动,中外慈善家在慈善公益领域突破了国家间的界限,体现了他们急公好筹赈宾谈,申报,1 8 8 5年7 月2 1 日,第1 页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4 年,第2

45、 6 8 2 7 4 页。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4 年,第1 2 0 1 30 页。4朱浒: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一一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第1 4 7 页。筹赈宾谈,申报,1 8 8 5年7 月2 1 日,第1 页。6论演戏救灾事,申报,1 8 7 7 年2 月8 日,第1 页。输捐踊跃,申报,1 8 8 2 年1 2 月2 9 日,第2 页。8筹赈实数,申报,1 8 8 2 年1 2 月6 日,第2 页。合辞鸣谢,申报,1 8 8 2 年1 2 月31 日,第2 页。演戏筹赈,申报,1 8 8 3年2

46、月2 5日,第2 页。论演戏救灾事,申报,1 8 7 7 年2 月8 日,第1 页。筹赈宾谈,申报,1 8 8 5年7 月2 1 日,第1 页。298经济社会与文化义的慈善之心与人道主义的精神。除此之外,外国人屡次演戏救灾的筹赈方式则进一步启发了中国有识之士,他们开始尝试仿效慈善义演之法筹集善款,由此慈善义演在上海、天津等城市场域中迅速发展(二)中西慈善文化融通之下的筹赈观念变迁慈善义演自从1 8 7 7 年在上海偶然出现,便引起了时人的关注与思考。一方面,西方传教士为代表的外国人参与中国晚清义赈的行为,激发了时人对于筹赈方法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时人围绕着保守式的“节约赈资”与创新式的“开源

47、之法”展开了较为激烈的讨论。在两粤水灾同一场灾荒之中,申报先后的报道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劝赈理念,其一是延续了传统福报观,以激发民众踊跃助赈的动力。其二是借助城市民众对于娱乐的需求,运用如影戏助赈的创新之法筹款。影戏助赈便在此背景下产生。慈善义演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的过程,不仅反映出民众慈善观念的转型,而且展示出近代城市社会丰富的娱乐风貌。1885年9 月1 3日,为救济两粤水灾,申报刊登了名为“救灾报应图”的消息,其中大致分为三部分内容,其一为劝赈两粤水灾启劝中外闺阁助赈启两则劝赈书。其二为广东水灾图和广西水灾图及救灾图等图画,分别为读者展示了两粤地区受灾情形和救灾实况,两粤地区与上海相距甚远,

48、施予者对灾情状况大多不甚了解,以图画的形式,可以引起民众对于受灾者的同情。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报刊还登载了配以诗文的四幅救灾报应图,内容囊括了:“祝染无嗣,助赈得男”“倪闪济饥,状元及第”“徐君捐赈,掘地得金”“刘商命终,救灾延寿”四个因捐款助赈获得福报的故事(见表2)。表21885年9 月1 3日救灾报应图诗文内容伯道无儿天太酷,伤心祝染更何言祝染无嗣,助赈得男只因粥讀留嘉惠,天遗宁赘到善门。帝城云震九重开,报道郎君得意回倪闪济饥,状元及第亿万苍生曾饱法,下风争报状元来捐赈原非论报施,天公赏本无私。徐君捐赈,掘地得金心田便是藏金地,前事应知后事师多事昌阳说引年,好生一念感苍天刘商命终,救灾延寿

49、救灾延寿传佳话,展卷从今忆昔贤。这一现象反映出,此时大多数民众参与慈善事业的驱动力是所谓积德行善的“福报救灾报应图,申报,1 8 8 5年9 月1 3日,第1 2 页。救灾报应图,申报,1 8 8 5年9 月1 3日,第1 2 页。299开演看世界:1885年两粤水灾与影戏助赈观。如何引导民众积极主动参与慈善事业成为晚清慈善家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社会,因传统慈善观念,灾荒之年往往难以见到民间娱乐活动。这一惯例在时人所著之筹荒八策中或许可以找到解释:“劝富室节省靡费,以救贫民也。富豪之家,日用之正供有几,无端之靡费多。不知遇荒歉之年,省一华之费以给饥民,可活几人?省一交际之费以给饥民,可活

50、几人?省一摩掌古玩之费以给饥民,可活几人?省一供给优伶之费以给饥民,可活几人?总在贤牧令、乡善士为提醒劝导耳。”中国传统社会应对灾荒的主流做法,多以节俭为本,时人更是提出了崇俭以赈饥十说,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角度论证节约助赈的重要性,其中着重强调了富家豪绅应减少听戏、吃茶以及酒宴等应酬活动,节省资靡费以助赈灾,其慈善经费来源更多的是“节流”而非“开源”。中国传统慈善文化注重因果报应的观念,慈善家筹措善款的过程,有时并非一帆风顺,应当对民众正确引导,如果强行摊派捐款势必会引起民众反抗。1 8 8 9 年4 月,黄河泛滥引发灾荒,杭州的地方官希望从茶馆所售茶资中抽取税捐帮助灾民,但却引起了全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