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向孔子学做老师》读后感.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451555 上传时间:2024-1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孔子学做老师》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向孔子学做老师》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向孔子学做老师》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向孔子学做老师》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向孔子学做老师读后感 孔子向来被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确实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老师。他开私人办学之先河,把教育从官府带到民间;他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数十载,潜心进行教育理论的探究,提出了许多创新的理论,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他曾谈及人生的各个阶段,从年幼到古稀,都要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使身心不断臻于完善的境界。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重要的教育文化遗产,我们应该认真继承、发展,以促进教育改革纵深发展。知名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孙汉洲的专著向孔子学做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部学习、研究和发展孔子教育思想的好教材。近期,粗略的阅读了本书,学到很多。

2、书中上篇中,探讨为师之道时,首先就提到孔子是一个潇洒的人。一个人要想拥有潇洒的人,首先得学会幽默。教师也是凡人,难免有让学生不满的地方(如年龄、长相、衣着、举止),学生也会有些微词,这时就看你如果对待。你过分认真,难免找气生,气出了病,医药费还得自己掏;你以幽默对待之,反而退一步天高地阔。可见幽默是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有时候,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经常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这时,作为我们老师,也不妨请幽默来帮你的忙。记得有次代4.3班主任,下午午读还没开始,我就去班里了,还没进班门就看到xxx跟xx支起架子来,看来已经战斗了一会儿了,好多孩子围在周围,有几个孩子看到我来了,对着他们喊琳琳老师来

3、了,别打了。我没说话,两个主角看到我站在讲台上,也慢慢地放下来,互相斜视着,气还没消,我招呼孩子们都坐下,大家也都安静下来,我便说看来我错过了一场精彩的搏击战啊。地方有点小,那得多施展不开呀。我还没呐喊助威呢。话还没说完,孩子们就哄堂大笑了,两个孩子也低下头笑起来,我话锋一转,开始教育起来,其实这种方法大家都会用到,只是不会次次用,更多的时候会火冒三丈、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发雷霆,先劈头盖脸的来一顿批再说,自己生气不说,其实效果未必好。其实现在我们有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却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精神压力。教师被绑在所谓素质教育的战车上,更是不堪其苦。我们老师不妨请幽默走进生活,让它来调整人际关系,

4、让它来缓解人生压力。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我觉得自己平时还是挺能笑的,但头发却也白了太多太多,看来还需要继续多笑,想开一些所谓的烦恼。 孔子还是一个全面发展,兴趣广泛的人,他兴趣广泛,博学多能。他爱好音乐,除非遇到朋友的丧事等特殊原因外,他每日必歌。他喜欢射箭,精彩参加射箭比赛。他热爱大自然,喜欢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很多的兴趣,但好像不如孔子那么的洒脱罢了,压力之大,牵挂之多,总是不能很好的静心做一件事,哪怕是休闲娱乐。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还在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让受教育者能够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换言之,我们不仅需要孩子学富五车,更需要孩子灵活创新。从

5、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的培养比知识传授更为重要。当然,我们教师只是教育者的一部分,父母以及社会上关涉教育、宣传的人士都是教育者,他们的思维品质也应该不断地提高。这让我想到了现在社会上的乱杂的各种培训机构,有多少是以教育为目的,又有多少是以盈利为目的呢。 作者在怎一个爱字了得中提到,仁者爱人,要求施爱之人要具有耐心、毅力与奉献精神。反思自己,惭愧惭愧,特别是耐心的缺乏,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错误,不能总是一一的耐心倾听,不能总是一一的耐心解决,有时候也会后悔处理的不妥,可火山爆发还是会常常存在。这个,对学生、对自己都很是不好,得改。所以向孔子学习,也是必须的。 记得书中作者讲了一个伊索寓言

6、中的小故事:一只老螃蟹当教练,教一只小螃蟹学走路。他三令五申地讲解走路要领:要向正前方,照直里走。可是,小螃蟹尽管默记了要领。然而,走起路来却仍然横向走。老螃蟹对学生很不高兴,免不了一顿训斥。小螃蟹心中不服,提出要老螃蟹做示范动作。老螃蟹听了,便真的做起来,结果,他也是横着走。这次教学活动,自然是失败的。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不仅想到了老师的角色,也想到了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有时候也会给孩子一些不好的示范,也有言行不一的时候,也有太多偷懒的时候hellip;hellip;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正,不令而行。为师如孔子,学生、儿女又焉能不听其言,效其行的。孔子门下英才辈出的奥秘,大概就在于此吧。 向孔子学做老师这本书中有太多的点,需要细细品味,需要慢慢去实践,去坚持落实。就如文中所说如果要想做好一个老师的话,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粗知大意,还需静心悟读。第4页 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