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棚杂忆读后感 1930年,季羡林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是德文。1936年季羡林选择了梵文。1940年,季羡林获得博士学位。1941年获得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研究吐火罗语。1980年重访哥市。再谒83岁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后作重访哥廷根。1946-1983年,被北京大学聘为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科学学部委员。19 54、 59、64年当选为第 二、 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78年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1992年印度瓦拉纳西梵文大学授予其最高荣誉奖“褒扬奖”。1997年主编的东方语言学史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
2、。1998年德黑兰大学授予其名誉博士学位。1999年季羡林文集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被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我有爱、有恨、会妒忌,想报复,我的宽容心肠不比任何人高。可是一有报复之念,我立即想到,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那种气氛中,每个人,不管他是哪一个山头,哪一个派别,都像喝了迷魂汤一样,异化为非人。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一个真理。真正的伤痕还深深地进埋在许多人的心中,没有表露出来。我期待着当事人有朝一日会表露出来,就算是受蒙蔽吧,也应该在这个千载难遇的机会中受到足够的教训,提高自己的水平,免得以后再重蹈覆辙。” 以前看过的很多关于文革的文章都是
3、以一种沉痛的语调对当年发生的事情进行细致的描写。那种沉重感使我很少去主动寻找记述那段历史的文字。但历史是不会被忘却的,越是痛苦记忆越久。于是我看到了这篇文章,但却没有以往的文革文章的那种沉痛感。 看完这篇文章,我觉得季羡林这个名字不是别人口中崇高的“大师”,而是一个有爱、有恨、会笑、会哭的人,就像那些坐在公园里常常看到的白发苍苍、积淀了岁月的悠然老者,真切而平凡。而在他去世时,这位老人应该已想到了身后会引起的轰动。但我想,他不会在意,就像他并不在意“大师”这个称号所代表的荣誉,他可能会在意自己的专业会不会有人继承,他可能会在意自己这辈子的经历会不会给后人以启迪,至于其他,我想,他真的不会去在意
4、。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一个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他,就是季羡林。 第二篇:读牛棚杂忆有感(最终版)痛感 读牛棚杂忆有感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是2006年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年度人物季羡林老先生的嘉奖词。也许没有人会对这位国宝级大师不曾耳闻,正如嘉奖词中所说的一样,不仅是道德文章实然反映了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历程,更在于季老璞玉般的良知与品格,即使在最困难时也不曾丢掉自己的良知。
5、 牛棚杂忆是一本用血和泪写出的回忆录,它真实还原了历史详情,极尽刻画了人物本真。1992年,81岁高龄的季老成书牛棚杂忆。一生从不讲假话的他用最朴实的文笔将一段历史走向与人物悲惨娓娓道来,写出了宽容胸襟,写尽了人性恶善。我们无法在这本书中获取多数事件活动的主角,因为秉着宽宏之心,季老不愿将他们的身份诉控于世。怀着虔诚与悲痛之心,季老深情追忆了在他人生历程中起着至要影响的先师侪辈。在望九之年,回忆老友莫不是一件凄凉之事,但成书缘由却又饱含无奈:一是鲜有人下笔忠实记录这段历史,二是寥有写者仍未写尽深思,让人抱憾。于是,即便寒凉,也要出于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欲免后人再遭祸乱的虔心,为后辈留下真实的
6、历史,以示警予。 本书前半部分写关于文革记忆,后记则是关于大师追忆。季老是幽默的。他以自嘲调侃的笔调将文革时所遭受的苦痛折磨详尽写来:喷气式的惩罚手段,看不上眼的家常便饭,只打二三十分的批斗水平在人生大悲、毫无光明之际,仍保持最纯正的乐观,不禁让人感叹感喟。人性的真实展现是本书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笔。有掌权北大、无法无天的老佛爷,有先前尊贤礼让、敬师如父,在革命浪潮中实则道貌岸然、为虎作伥的某君,有恪守尊严不惜自我了断的大师,也有在困难之际不吝帮扶的老教授是啊,只有在最艰辛的人生拐点,才能明辩人鬼。想到季老在无论难易的生活环境之中,都竭力提携后辈,严谨治学,捍卫良知,两端相较,不尽唏嘘。 季老的虔
7、诚同他的真诚一样出名。晚年,他怀着无比虔诚的心追悼了在求学治学路上给予他提携和帮助的人。这些知识分子中几乎全是名贯中西的国学大师:胡适之,陈寅恪,冯友兰,许国璋,臧克家等。这些大家们不但学识渊博,著作等身,更重要的是不吝帮助真正有才华的后辈担当重任,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刚从德国学成归来的季羡林经胡适先生引荐,陈寅恪等三位国学泰斗同意,得以在北大执教。按当时的规矩,获博士学位留学归来的新师至多成为副教授,但仅一年多的时间后,陈老先生就通知季羡林担任正教授兼系主任。这种不将传统教条奉为圭臬而力促中国学术界发展的精神在今天始终有深远的借鉴意义。无疑,也正因此才成就了像季老一样一代又一代的大师。 在这样
8、一段特殊的历史洪流中,人们惯常不能忘却的想必应是痴癫疯狂的一代人,那显然已经成为历史的不二标识。而当所有人都在向重获尊严与自由的复出者们行注目礼的时候,又渐淡忘了在历史考验中选择站在另一边的人。历史没有对错,逃避与自我安慰才是民族的痛结。于是,有年届七旬的陈毅元帅三子陈小鲁主动站出来为四十多年前的错行道歉,低下了高贵的头。他的真诚与勇气或许是关于罪与罚的最好注脚。是什么能让红二代主动站出来呢,也许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也许是由于历史的使命感。不过,这些都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只是,历史始终是一面镜子。 第三篇:牛棚杂记读后感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季羡林老先生对其在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以回忆作者这
9、一生六七十年来的学术研究的内容为主轴线来写作的,它不是一般的自述,连不属于狭义的学术研究范围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都不包括在里面。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此书对“文革”的残酷性揭露的让人不寒而栗。 本书内容包括:缘起、从社教运动谈起、对号入座、快活半年、自己跳出来、抄家、在“自绝于人民”的边缘上、千钧一发、劳改的初级阶段、大批斗等 牛棚杂记读后感 为纪念季羡林诞辰一百周年,出版一套带图片的丛书,其中一本牛棚杂记,是记述季羡林本人在文化大革命,以及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也是一本记录中国历史的反面教材,是留给社会的反面课题。 季老一生,真可谓历经坎坷了。生于满目疮痍的
10、旧中国,长于战火风飞的人 世间,而唯一有希望能显得美好些的所谓留学生涯,也因法西斯的炮火充塞着二战的硝烟。辗转回国,也没有过几年安生日子便遭遇文革,这且不去提它;晚年的许多时光,也只能在病榻上熬过。所幸人生的苦难往往与成就成正比,或与就是所谓的“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吧。梵文,吐火罗文,斯拉夫语,古代佛教史一个个难啃的骨头,竟都让他给啃了下来。季老却淡淡的说,这只是勤奋的结果。 之前所看有关文化大革命的文章,毫无例外都以一种沉重的语调对当年发生的事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包括对受害者血淋淋的遭遇、对行凶者的痛斥、对那场运动的鞭挞、以及对现状的忧虑,无不透露出一种贯穿始终的沉重感。意料之外,我没有过于
11、沉重的感觉,有些章节我甚至是笑着看的为作者对施暴者毫不留情的嘲讽、也为受难者被迫麻木的酸楚,所以,我没有沉重的感觉,只有心酸。 知道季羡林这个名字,源于前几年他到底算不算“国学大师”的争论,更进一步的关注,源于他的文物是不是被盗取的争吵。而所谓的关注,也逃脱不了看热闹的嫌疑。因为连季先生攻关的专业,我也是这两天才搞明白的,再说明白点,我是不会为了了解他而真的去读厚厚的糖史,更不会去研究天书一般的吐火罗文我到现在都没明白吐火罗文到底是何物。 但一本薄薄的牛棚杂忆,已经使一个简单的符号幻化成一个鲜活的人,在我的印象中,季羡林这个名字不是别人口中崇高的“大师”,而是一个有爱、有恨、会笑、会哭的老者,
12、就像那些在公园里常常看到的白发苍苍、积淀了岁月的悠然老人,真切而平凡。我想,这位老人已经想到了,身后会引起的轰动,但我想,他不会在意,就像他并不在意“大师”这个称号所代表的荣誉,让人钦佩。 对网络阅读的体会: 网络阅读具有显著地优势: 一、网络阅读可以节约大量的纸张,由此对环境起到了一种保护作用,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种助益作用。 二、网络阅读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人类的知识目前正以一种飞一般的速度在不断发展,网络上的信息可以以一种相当快的速度在不断的更新,由此现对于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我们便可以获得第一手的最新资料。 三,网络阅读具有相当大的知识储备量,在网络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总能找到自己
13、感兴趣的东西。 四,搜索引擎的使用给网络阅读带来相当大的便利,使得网络资源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日益增大的需求。尤其是带来阅读方式的新发展,更是给人们的研究学习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网络阅读在具有如此多的优势的同时,仍然具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 一,网络信息受到的限制小,所以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对人们容易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网络阅读容易形成一种不能严谨治学的惰性,因为网络上查找资料是如此的方便,以致一部分人逐渐丧失了自主思考的能力。还会使一部分人失去阅读典籍的兴趣,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培养。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网络阅读容易造成人们极大的依赖心理,离开了网络便会感到极度的不适应
14、。这也是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的。 总之,网络阅读相对于传统阅读来说是一种技术和观念上的进步,但是仍然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吸收,同时不能抛弃原有的纸质阅读。纸质阅读在今天仍然具有他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在新旧两种不同阅读方式中间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真正促进整个社会对阅读的真正重视和认真对待。 第四篇。读后感(杂)(模版)读伤仲永有感伤仲永选自王安石的临川先生文集。他讲述了一个故事,宋朝有个叫方仲永的神童,自幼天资聪明,五岁就能作诗。后来由于没有受到教育,也没能坚持自学,逐渐把原来的聪明也丧失了。和编者一样我也同样的深深的感到惋惜,方仲永是一个世间少有的天才,他拥有超高的天赋。这是上天赐予
15、他的礼物,却因为他父亲的无知与贪恋把一个前途大好的青年扼杀在摇篮里了。而方仲永也因年小而没有坚持学习,使自己从一个万人景仰的天才变成了一个与其他人无异的平凡人。 通过这个故事编者告戒我们,一个人不论先天条件是多么的优越,如果自恃聪明,不肯接受后天的教育坚持自学,不仅难以长进,就连原来的聪明也保不住天资聪明的人尚且如此,那么不具有这种先天条件的普通人,如果不肯学习和接受后天教育,其结果就不堪设想。学习可以使一个平凡人变的不平凡,不学习则可以使一个天才变成一个平凡人,由此可见学习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通过方仲永的教训,我们都应该把握住现在学习的机会,不要让自己在以后的时间中后悔。 第五篇:杂忆儿时农
16、谚歌杂忆儿时农谚歌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儿时和老祖母感情最好,最得她的疼爱。老祖母姓李,生于1917年,民国初年兵荒马乱,祖母不幸生逢乱世,她的父亲又染上抽食鸦片烟之恶习,卖田卖地,连自己的女儿、我的祖母也低价卖给离家几公里外一户侨属有钱人家当婢女。多年后,才由媒人撮合,得到“主人婆”的恩准,嫁给我那个从新西兰返回家乡定居、年纪比她大了20多岁的祖父,开始真正有了自己的家,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由于身为婢女,劳动和杂务是祖母年轻时的必修课,平日生活所接触的都是勤劳、乐观的农民,故此祖母虽然是文盲,不会写字,却可以朗诵大量的民谣和农谚。 小时候,祖母最喜欢教我背诵家乡民谣哄我睡觉。30多
17、年过去了,她也于2004年驾鹤西归了。最近看到不少地方的学者提出要抢救历史抢救民谣,加快研究整理地方民谣的步伐,学术界流行起一股“民谣热”。每当看到这些新闻,不知怎么的,我突然就想起祖母和她的民谣。 不幸的是,当年她给我背诵的大部分鲜活有趣的地方民谣我都忘记的干干净净了,脑海里记忆得比较完整的就只剩下这一首四季歌: 正月芥兰二月荞, 三月插仔下田青幽幽。 四月黄瓜满树吊, 五月扒龙舟。 六月担谷出圩粜, 七月家家菱角蕉。 八月糖瓜果碌堆满手, 九月登高放纸鹞。 十月冷萧条; 十一月是冬,十二月是年。 家家门口贴红钱, 贴起红钱艳艳鲜, 打锣打鼓贺新年。 小时候听祖母朗诵这首民谣,感觉词句鲜活,
18、一韵到底,很温馨很温暖,记忆深刻毕生难忘。祖母告诉我,这首歌以农历时间为一条绳,把每个月重要的喜庆节日、农事劳作,都像串珠子一样串起来了。如果作为一个农民,就算平时再懒惰忘性再大,只要会唱这个四季歌,你就可以对日常生活日常农活应付自如了,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不会误事。 例如农历的正月和二月,最好吃什么蔬菜。当然是芥菜和荞头了;三月开春,农民要插秧种田忙起来了,四月什么瓜最畅销。当然是一条条碧绿的黄瓜了;农历五月端午节,珠三角地区河涌纵横,扒龙舟是乡亲们最喜爱的庆祝方式;六月就可以等到稻谷丰收,半年对口粮的盼望成为喜出望外的现实,家家户户会挑着沉甸甸的稻谷去圩镇粜米,一年的温饱有了保障,
19、欢乐气氛弥漫着村村寨寨,炊烟袅袅验证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两句祝福的真正含义;七月呢,盛夏流火,最好吃什么水果呢。菱角是乞巧节的拜祭品,香蕉则是南国盛夏最常见的水果之一;八月十五中秋节,难得一见的应节食品除了月饼当然就是果碌(沙田柚),九月九日重阳节,上坟祭祖,登高求运,人们流行登高放纸鹞;农历十月,开始入冬,天气寒冷;农历十一月要过的是真正的冬天,农历十二月就是小孩子最盼望的“过年”了。过年能看到什么样的喜庆场景呢。这首歌谣说,过年了,我的家乡家家户户会老少齐齐出动张贴利是钱和对联,红艳艳的对联煞是醒目,敲锣打鼓庆贺新年的那种欢腾喜悦让你深深为之陶醉和感染。 那场景就如北宋诗人王安石在元
20、日一诗中所写的那样。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 有人会问,正月里面,农村和农民还有很多菜可以吃啊,为什么单写芥菜。八月中秋的水果不止果碌,还有苹果、火龙果啊。我的理解是,我祖母说过,这个歌谣是陪着她长大的,她老人家活到今天也差不多一百岁了,这个歌谣肯定超过一百年,甚至更久远。一百年前的物质生活肯定比不上现在的万分之一,所以具体事务不能一概而论同日而语。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和现代人一样,一百年前的歌谣同样反映出农民盼望安居乐业、老少平安的强烈愿望。 有时候想,民谣是最能反映农民兄弟的真情实感和所思所想的原始文艺表现形式:人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上,最想求什么。有
21、个安定的环境,可以建好自己的房子,打造好自己的家园,搞好自己的生产,看着媳妇在摘菜做饭,儿女嬉笑打闹整整齐齐围在自己周围,一年里面田地温驯,没有旱灾洪水,收成理想,没有战争连绵,没有苛捐杂税,那不就是他们天天焚香礼拜磕头祈求的快乐年景么。如果我们明白到老百姓的想法,读懂歌谣背后的情感诉求,我们就知道我们的日子应该怎么过。 写作此稿的时候,曾经背诵到滚瓜烂熟的这首歌谣忘记了其中一句,怎么想也想不起来,着急万分;书架上放着家乡一学者早年编修的一本史志,翻书寻找答案,却发现该学者也没有完全写清楚这首民谣,甚至遗漏 五、六句之多。如此一来,更激起了我的兴趣,更有了寻根究底补上空白的决心。 于是打电话给
22、远在家乡的父亲,父亲正在灶头煲他的红萝卜马蹄排骨汤,听我说要他在电话里面回忆和背诵一次四季歌,颇感突然。于是沉吟再三,才慢慢回忆起来,轻声背诵出来。 放下电话,我一边在电脑前迅速打字还原这个歌谣,一边情不自禁的浮想联翩:“连我父亲这样年近七十岁,上世纪六十年代当过生产队长的农民兄弟,现在也对曾经朗朗上口的民谣日渐淡泊乃至遗忘了,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文化传承的悲哀。”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感觉我更有责任写下这首凝聚着乡亲们祝福、期望和心血的歌谣,向更多的人介绍,希望她为更多人知道、理解、喜欢和传唱。 我觉得,这首四季歌是充满着生命力的天籁之音,是田野上的歌声,又是村庄里的诗词,她注定是安慰农村和农民安然入睡的生命的乐章,她一定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传唱下去,我坚信。第14页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