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查理九世之不死国的生命树有感 小伙伴们根据线索,登上了海龟岛101号亡灵校车,校车上坐满了活死人的骷髅。好不容易逃脱了生命交换的威胁,却又坠入更深的恐怖陷阱。唐晓翼直挺挺地倒下了.被蛊惑的人们脑后居然开出了血红色的魔花,每隔五百年一次,当岛上海龟开始游动的时候,恶魔将会穿墙而出。岛上所有人都变成只有脑袋的活骷髅。古老的咒语似乎正在一步步被验证。死去的人们真的能回到这个世界吗。吸食人脑的尤加特拉希宇宙树,神奇的密密尔智慧之泉,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唐晓翼是渐冻症患者,与另外三个得了绝症的孩子一起创立了”羽之冒险队”,可是他的伙伴一个一个的走了,到最后,就只剩下唐晓翼一个人,就在他绝望的时候,遇到
2、了多多、婷婷、扶幽、虎鲨四个人组成的“dodo冒险队”。世界上总有太多让人执迷不悟的理由,可是他们最后敌不过像墨多多这样心灵纯洁的孩子们,我想,那是因为他们迷失了自己的内心.也许今天,我们只是看了一个故事,然后在未来的某一天,在我们经历了更多之后,看到这本书的每一个人,一定会有更深感悟。 我看的第一本就是不死国的生命树,这本书里,唐晓翼找到了死去的故友最后故友的密信,信中不仅透露了最后一件秘境珍宝的下落,还讲述了他离开人世前最后一段奇妙的经历。前不久,我的同学推荐给了我一本书查理九世,我带着好奇的心理,用我的零花钱买了几本查理九世。并把他们当成“羽之冒险队”的继承者。 在查理九世这套书里,有为
3、财富疯狂的人,有为亲人沉沦的人,也有为自己的研究痴迷的人。这部书里,唐晓翼和洛基在密密尔智慧之泉泡了温泉,才好的,可是“dodo冒险队”却没有再遇到他们。 第二篇:信任价无比读理查三世有感信任价无比 读理查三世有感 五(3)班宗佳宇 寒假里,我走进书店,一眼就看中了一本书,叫太阳的滋味,买到后我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这里面有11篇小说,有反应校园生活的;有让人珍惜时间的;有告诫人们不要贪财的;还有告诉孩子们要独立的。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理查三世。 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自卑的学生的故事。讲了“我”第一次当老师,还是第一次当班主任。她又遇到了一个很老实的学生,叫宋春丽。因为种种原因,所以他有一个外号
4、理查三世。 班队课分配工作的时候,老师为了让自己下台,无可奈何地把钥匙交给了宋春丽。因为这个学生被别人说是小偷经常被人欺负,很害怕他会报复,所以让班长监视他。几天后,班长向老师汇报,说宋春丽带了一把镊子,上课偷偷拿出来看,怀疑他老毛病又犯了。 下午第二节课大扫除,下课后同学们都堵在了教室门口,锁眼被火柴堵住了。宋春丽想了一下,有一些脸红,他犹豫不决,但还是拿出镊子,一根一根的把火柴掏了出来。事后,宋春丽得到了大家的信任。 宋春丽这样的人我们班上也有。他天生智力不好,经常被人欺负。但是,他却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认认真真地做好了,虽然不像别人一样做难题,但他把容易的、易错的题多做几遍,保证不错。他
5、辛勤的劳动,把每一个地方打扫地干干静静,不像别人想着办法偷懒。别人不相信他,他也能负责把事办好。 宋春丽的点点滴滴都让我耐人思考。读完太阳的滋味,让我更坚信:信任价无比。我们想要让他人信任你,你必须先相信他人。 第三篇:读不抱怨的世有感读不抱怨的世有感 篇一:不抱怨的世界心得体会 不抱怨的世界心得体会 走马岭消防中队 周义 最近,读了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可谓感想多多,总结一句话-带着感激的心生活,不抱怨。 无论我们工作或休息、认真或懒惰、快乐或悲伤,时间都不舍昼夜地逝去,像流入大海。虽然其他机会还会来,但光阴却一去不复返。只有把握住今天,我们才能抓住成功。人生总是伴随着成功与失败,总是充满了喜
6、悦和悲伤。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抱怨上,不如好好珍惜时间,把握机会,想自己该想的,做自己该做的。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快乐,收获成功。 现在,我也在尝试着改变自己。我不会再因为抱怨而失去自己的一份好心情,我会学着把精力专注在必要的地方,踏踏实实地去完成自己计划中的每一个任务。我相信,一切都来得及,别管那些纷纷扰扰,别让不开心的事停下了我前进的脚步。我相信自己能掌好舵,让生命之船驶向胜利的彼岸。 对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进行的抱怨是无用的,可以说是在自己的内心继续强化了潜在的困难。抱怨会消磨你的意志,吃掉的前进的动力,接下来就是要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永不抱怨的人生态度才是第一位的。我们可以把抱怨的时
7、间和精力来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是分散自己的精力,让自己在另外一个方面有所建树。就像书评中说的“遇到挫折要从容面对,不抱怨、不放弃。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把坏事当好事办,人生就只有快乐、没有抱怨。” 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给我们自己带上隐形的紫手环。然后朝着梦想前进。“凡是你所渴望的东西,你都有资格得到,快朝梦想前进吧。不要打压自己、替自己找借口,或是假借批评和抱怨,将注意力转移。你应该要接受不安感来袭,同时在这样的时刻支持自己。”不抱怨的世界,也告诉我们同样一个道理,做永远比说重要。 抱怨的人的心态往往是悲观的,甚至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悲惨世界,停下了前进的脚步。这本书正是传递这样的生活智
8、慧给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不是对愤世嫉俗的抱怨没完,也拿不是“吃亏是福”的聊以自慰,而是让我们行动起来,戴上我们生活中紫色的手环,看见了压力、不公平和困难不要像往常一样去抱怨,把精力去寻求解决的最佳方案,“把坏事当成好事去办”。不抱怨的世界,不抱怨这个世界,自己会真真正正的收获到好处,真真正正的会在人生上取得成功。 从现在起,做一个积极的人,谈论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东西。这样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为你工作,而你会缔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获,远胜过自己梦想所及。给它一点时间,同时仔细观察,这一切就会发生。篇二: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不抱怨的世界是一本能够给人以力量的励志
9、书籍。与其他励志书籍强调“明确的目标”、“远大的理想”不同,它强调的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失败的原因千千万万,成功的例子却总那么相似,无疑都是坚强的意志和一往无前的信念,或许,心态是坚持这些意志和信念的基础。不抱怨,才能成就美丽的人生。 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到不快乐,是因为我们要求太多却无法实现;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到很失望,是因为我们总按着自己的设想臆造客观世界,却发现事实并非所想的那样。想要快乐其实很容易,珍惜眼前便可;想要知足其实很容易,平常心接受现实便可。有时我们总是很愚笨,总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使自己变得不开心。与其抱怨别人不好,不如把抱怨的时间用来检视自己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不断地改变
10、自己、完善自己,这是个一举两得、利人利己的美事。 这便是心态。“不抱怨”就是一种心态,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正面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与工作,与人相处,自己开心的同时周围的人也会被感染而变得快乐,工作自然也会事半功倍,生活自然也就幸福美满了。 书中不乏至理名言,但我却深深的记住了一句话。人脑像一座工厂,制造的是想法。嘴巴就像顾客,买下并大声说出大脑生产的想法。如果顾客不再购买,工厂就会更换产品。大多数人脑都流淌着一条盛满了负面想法的河流,抱怨的时候这些负面想法就喷涌而出。如果停止了抱怨,你会发现意念硬盘被格式化了,你变得更加快乐。其实紫手环只是一个精神力量的载体,它本身承载着控制自我情绪的
11、魔力,从而警示带着紫手环的人拒绝抱怨、拒绝负面情绪,最终是否能不抱怨还是要靠我们自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带着紫手环,不一定就能拒绝抱怨,其实我们自己才是真正的“紫手环”,自要我们愿意、自要我们想不抱怨,我们才可能真正的做到不抱怨。 改变抱怨行为的整个流程可以是这个样子的:最初,你是一个惯于抱怨的人,每天喋喋不休地抱怨并且自己毫无察觉;终于有一天,你发现那些受够了你抱怨的朋友都远离了你,你身边聚集的全是和你一样爱抱怨的人;你发现抱怨不仅没有改变你的现状还变本加厉,你想改变,因此,你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抱怨,开始用沉默来给自己思考的机会,便于说出有能量的话而非无意义的抱怨;经过一段时间,
12、你抱怨减少了,心态平和了,行为积极了,你得到很多来自于环境的正向反馈(表扬、成功等),这些鼓励、强化你不断地选择不抱怨。久而久之,你遇到不顺心已经习惯于不抱怨,正如人们走路不由自主地迈出步子一样,完全不需要意识控制,如此你整个思维模式已经被重新塑造。篇三:读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丢开抱怨,享受阳光 读不抱怨的世界有感 高二英语庄如英 暑假里,我跟随美国心灵导师威尔.鲍温走进了不抱怨的世界。作者在书中借着许多故事与建议、提醒、循序渐进地分析、探索我们内心深处真正的声音与渴望。而我也在这些故事的影响下决定参与到这个影响着全世界的运动。这本书带给我人生的感悟与生活的启迪,融入我生命中最珍贵的感动与记忆,
13、滋润生命之花悄然绽放。 也许,有些人认为:抱怨是为了发泄自己对事情的不满;抱怨是为了让自己透透气,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抱怨越多,你想要的东西就会离你越远。因为:抱怨是一种语言而不是行动,当一个人过多地被语言困扰的时候,他会失去行动力。这个世界上的快乐、对社会的价值、对他人的承诺,其实都体现在行动上。爱是一种行动,善良是一种行动,慈悲是一种行动,这一切靠抱怨是无法实现的。 从教十多年,我听得最多的抱怨就是抱怨学生:这么简单的题目就是不会做;这么简单的一个知识,讲了几多遍还是做不到,真是差死了。这个学生为什么老是不能专心听课。其次就是抱怨家长:没有监督孩子做好作业;没有检查孩子的
14、学习情况。再来就是抱怨学校工作多、压力“山”大等等。因为抱怨多,而又不能改变现象,所以幸福感下降,整天闷闷不乐。常言道:世上事,不如意十常有八九。生活中,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顺或不公,如果没完没了地抱怨,不但改变不为现实,还在浪费着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会影响我们周围的人,使亲人和朋友也遭受伤害。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真的拥有一个阔达平和的心境,摆正心态,化消极为积极,可以拥有一个乐观开朗的心态,放下所有的不满、失望。为什么不将抱怨的精力用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这不是更好吗。 人生需要正确的方向,生命也需一盏明灯。“石头要从弹弓上飞过去,必须要先松开。你得放手。”对于生命中的痛苦也是
15、如此放下这一切吧。正是心灵大师鲍温的箴言让我懂得:面对生活,不抱怨是一种境界。 “给自己时间,别害怕重新开始。”走进不抱怨的世界,仰望着生命之灯,我放弃对生活的无谓抱怨,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了宽容,学会了释然,再次乐观地投入生活。作为教师,我每天面带笑容,活力充沛的来到单位,把快乐带给同事,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想改变世界,很难;要改变自己,则较为容易。与其改变全世界,不如先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某些观念和作法,以抵御外来的侵袭。当自己改变后,眼中的世界自然也就跟着改变了。如果你希望看到世界改变,那么第一个必须改变的就是自己。其实,要做到少抱怨、不抱怨,也是这个道理:接受现实,改变自己。做一个心态
16、积极、乐观的人,凡事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尊重,多一些关爱,多一些理解,那你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也让所有人的未来更美好。 马云说过“不抱怨的态度是人生的第一态度”,我要以这样的态度去努力工作,去热爱我的生活和关爱每个学生,因为生活是面镜子,当你投给她灿烂的笑时,她会回你一个更灿烂的笑容。不抱怨的世界里即便天空乌云密布,心中也是阳光灿烂。 第四篇: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感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感 米兰.昆德拉以“布拉格之春”为故事背景,讲述了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弗兰兹四人的感情纠葛,四人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件,从而逐步揭示出小说的本意:生命中有太多的事情,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忍受。
17、 书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是啊,生命仅此一次,有太多事让我们难以承受。对待生命,我们只能比前一刻认真,比前一秒仔细,否则一切都无法挽回。千万不能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不然这一次珍贵的生命是往往承受不住的,那样的生命就注定是漂泊的,无定力。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学会寻找什么是心中真正想要的,确立目标或品质,坚定心中的信仰,朝着信仰来完全你的生命。一个人一定要有信仰,要找寻自己所坚信的,让生命有激情,有向积极奋斗地
18、昂扬拼劲,否则生命会是颓废,毫无生机可言。富有激情的生命才能撑起看似“轻”如鸿毛的一切,才能有真正的承受一切的能力。 米兰。昆德拉将英俊、机智、富有、健康、高贵、有文学修养、热爱旅游、音乐能力、男子气概等品质分别放在九个人身上,特蕾莎妈妈只能从中选择一个,但她却不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然后什么都想要,结果她的贪婪让她来到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身边。于是,她开始失去,失去了美貌,失去品质,失去灵魂,最终也失去了女儿。特蕾莎的妈妈正是那种心中缺乏信仰的人,没有信仰,她的生命就缺少了元素,让她无法支撑,无法走向光明的道路,所以她无法理解承担与责任,无法体悟生命的重量。也正因为她从来没有承担过生命中属于她的责
19、任,无论是对社会、对家庭、还是对至亲,她都没付出,她的死就只是轻轻一闭眼,不会有任何能够称量的重量。 像特蕾莎母亲这样的一次生命是令人惋惜的,我们可以在生命的旅途中彷徨、迷茫,但却不能失去灵魂,迷失本真,失去信仰。学会看清楚人生需要什么,抓住一切轻如鸿毛的事。或许现在我们的生活并不令人十分满意,但你可以安排属于自己的时间,规划自己所要完成的目标,使生命向你所希望的方向迈进,坚定地一步一步走下去。同时,学会享受哭与痛,学会领悟轻与重,改变生活,改变心态,但别背离生命,否则会陷入怪圈,相信生命是如此美好和珍贵。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很难真正读懂的书,涉及哲学、心理学、爱情观、价值观等等许多方面
20、的内容。对于哲学问题,作者并未给予解答,而我也尚感悟不透。还有那些不易理解的存在轻与重、媚与俗、灵与肉等,这本书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深刻领悟的,绝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是对我们人生一次次的拷问。 第五篇: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感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感 永恒轮回 在本书的开篇,昆德拉就讨论了永恒轮回的问题。永恒轮回是指一种假定宇宙会不断,而且将会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循环的观念,而且这种循环的次数不可理解,也无法预测。这或许也点像弦理论所说的平行宇宙。 尼采说,“万物方来,万物方去,永远的转着存在的轮子。万物方生,万物方死,存在的时间永远的运行。”“你们是永远的存在着。永远爱世界。而且向世界痛苦说:去吧。
21、但是还要回来。”昆德拉从永恒轮回的角度来看法国大革命,就再没有了平行宇宙理论给我的神奇的美感,“一个在历史上只出现一次的罗伯斯庇尔和一位反复轮回,不断来砍法国人头颅的罗伯斯庇尔之间,有着无限的差别。”昆德拉震惊于自己在翻阅一本关于希特勒的书时所产生的怀旧情怀,他深刻地说,“与希特勒之间的和解,暴露了一个建立在轮回不存在之上的世界所固有的深刻的道德沉沦,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被预先地谅解了,一切都被卑鄙地许可了。”但永恒轮回真的不存在吗。人类历史不正是在一次次的演绎着一幕幕惊人相似的悲剧么。也许是轮回的间隔太久了吧,所以人们才这样如此可怕的健忘。 “只有在这种乌托邦式的前景中,悲观和乐观的概念
22、才具有一定 的意义。凡认为人类历史在五号星球上会变得不那么血腥的,为乐观主义者。凡不这么认为的,则为悲观主义者。”对于人类的未来,我是越来越觉得悲观了,革命和战争不是一次次的发生了吗。但或许革去的永远只是人的命而已,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丑陋依然。这,就是人类命运的永恒轮回吗。 轻与重 据说,美国的麦克唐盖尔博士曾做过一项特殊的实验,他由此发现,人死后,体重会减轻21克,他认为这就是灵魂的重量。是的,生命是轻的,个体生命的偶然存在在无限的宇宙时空中是渺小的,轻若鸿毛,卑如蝼蚁。但,生命又是重的,它属于我的只有这唯一的短暂的一瞬,我们生命的每一秒不都是最重要,最值得珍惜的吗。 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把
23、宇宙看作是一个个有正负值的对立的二元,比如,明与暗,厚与薄,热与冷。但重和轻哪一个是正,哪一个是负呢。巴门尼德认为轻是正,重是负。 但,昆德拉说,“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我们应该选择怎么样的生活呢。“是重还是轻。” 背叛 萨宾娜选择了“轻”,她追求“生命之轻”,因此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了背叛。 存在主义把个性和自由看作人的根本
24、,而自由的意义即在于选择。“存在先于本质”,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道德和灵魂都是人类在集体存在中创造出来的,是人的社会性的一种束缚。个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却有选择的自由。 萨特说,“他人就是地狱。”为了自由,为了独立的人格,萨宾娜痛恨媚俗,因为“媚俗起源于无条件地认同生命的存在”,她拒绝承载任何他人和社会的束缚。她走上宿命般背叛的逃离路程,她背叛父亲,背叛婚姻,背叛爱情,背叛祖国。一次又一次地踏上流浪之旅。“背叛是意味着打乱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着打乱秩序和进入未知。”她通过背叛实现了无所依着的自由轻盈,她说即便是死了也要让人们把她的骨灰撒向空中,“轻”就是她的生命本质。 但,这条背叛之路把她带向哪里了呢。也许最初的背叛还充满着激情与欢乐,向她展开一条条新的道路,可倘若这条路走到了尽头又怎样呢。“一个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可以再背叛的呢。”萨宾娜感到四周空空如也,她的悲剧即是不断背叛的旅程的终点的虚无。 在她的心灵的最深处,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不时奏响那首荒谬但感伤的歌曲,向人诉说,在两扇闪亮的窗户后,生活着一个幸福的人家。”萨宾娜最终没有逃脱对家的“媚俗”。也许,一个人终究无法脱离其社会性而存在。这,就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吗。第15页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