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二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初二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千米/秒。2.温度是反映物体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利用A、光线由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一定发生改变哈密四中物理月考试卷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3.影子形成的原因是_。4.如图41所示是测某温度时,部分温度计的示意图,液面稳定在如图所示位置。则所测温度应为,读作。5.平静的湖水水面可以清楚的映现岸上的景物,这是由于光线在水面发生_的结果。6.图42所示是两种物质熔化或凝固的图线。由
2、图线可知:属于晶体物质的是(选填“甲”、“乙”,下同);处于熔化过程的物质是。图42图417浴室里分别装有热水管道和冷水管道,现发现一根管道“出汗”,这是物态变化的_,并由此可判断这是管道。8.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80度,那么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_度。9.人从游泳池内上岸后,被风一吹会感到冷得发抖,其原因是。10.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_入射角。11.常用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利用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后装入钢瓶内。白炽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这是由于灯丝发生了_的缘故。12.如图43中,甲烧杯内盛有水,乙试管内盛有表格内所列出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
3、,最终发现试管中的液体也发生了沸腾,则试管中装的液体是。物质沸点/煤油150酒精78水银357图水10043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2给体温计消毒的方法,正确的是()。A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B用自来水加以冲洗晾干C用酒精灯的火焰直接加以烘烤D用酒精棉球加以擦抹30时的水,其状态是()A一定是冰B一定是冰水混合物C一定是水D三种情况都可能4某学生在用温度计测水温时,下述做法中错误的是()。A把温度计放入水中,过一会儿再读数B温度计浸入水中不要与杯底、壁相碰C读数时将温度计取出到亮处读数D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5、下面哪一种现象是由漫反
4、射引起的A、从平面镜里看到物体的虚像B、通过平静的水面看到岸边树的倒影C、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电影屏幕上的像D、在烈日下看到玻璃上发出刺眼的光6、人站在平面镜前,关于他的像,正确的说法是:A、若人远离镜面运动,则人看到他的像靠近镜面运动B、人离平面镜近时像大一些,离平面镜远时像小一些C、当人举起右手,平面镜中的像也举起右手D、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体的大小总是相等的7用电烙铁对断开的线路用焊锡进行焊接,在此过程中焊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先熔化后凝固C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8夏天吹电风扇时,人会感到很凉爽,其原因是()。A风把空气中的温度吹低了B风把人身上的热气吹掉了C电风扇吹出的风的温度较低D风加快
5、人身上汗水蒸发有吸热效应9在冷饮水杯中加入冰块后不久,杯的外壁就会出现水珠,其原因是A杯中冷饮水渗出了杯壁B杯中的冰块熔化成水溢出杯外C杯周围空气遇冷液化吸附在杯壁D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110、下列光学器件中,哪个不是用凸透镜制成的A、放大镜B、近视眼镜C、照相机镜头D、幻灯机镜头11有碘的小烧瓶,在酒精灯上加热时,碘消失了,变成紫色碘蒸气停止加热后,碘蒸气又消失了,烧瓶壁上出现碘粉末。这个过程说明A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B升华要放热,凝华要吸热C升华、凝华都要吸热D升华、凝华都要放热12实验室要制造低温环境,但又要干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实验室内放置大量冰块B用喷雾方法加快蒸发
6、来降温C用干冰升华方法制造低温D用大功率的电扇吹风散热降温13、下述光学器件中,能对光起会聚作用的是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凹透镜14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放热时,温度可能不变C晶体物质吸热时,温度一定不变D液体变为气体时,温度一定升高15、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像对幻灯片来说是A、正立的、放大的实像B、倒立的、放大的虚像C、正立的、放大的虚像D、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4分)16.完成光路图四、综合题:(每空2分,共34分)17某学生在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时,共设计了如下步骤:a、记下估测的水温tb、将温度计浸没入待测热水中
7、(温度计的液泡不与容器底、壁相碰)c、记下温度计实测的水温t/d、用手试摸一下水温,选用温度计e、按温度计正确读数方法读数f、比较t和t/值的差别,形成对温度的初步认识请按正确的实验步骤排列(用序号字母)。18、凸透镜成像实验表明:(1)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_;(2)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是_;(3)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是_;(4)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条件是_。19某学生在练习温度计测水温时,操作及读数情况如图46(A)、(B)所示。其中有三处错误是:(1);(2);图46(3)。20、小刚家有一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他为了研究凸透镜规律做了如下实验:(1)取下镜头,让阳光
8、正对镜头,观察镜头对太阳光的作用,因镜头是一个_,所以它对太阳光有_作用.(2)用镜头当作放大镜使用,来观察地上的蚂蚁,镜头距蚂蚁的距离_50mm时,能看到蚂蚁正立、放大的_像.(3)把镜头还原装回相机,小刚在拍一颗桃树的像时,桃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倒立、_的实像.(4)拍完桃树的像后,小刚想拍一朵较大的桃花的像,则小刚应_(选填“远离”或“靠近”)桃花,并将镜头_(选填“远离”或“靠近”)底片,即把镜头_(选填“伸出去”或“缩回来”).(5)小刚想近距离拍摄一张桃花上小蜜蜂的照片时,应满足的条件是_.2哈密四中物理月考试卷B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最小刻度是
9、_.某人拿一个体温计给甲同学测量体温是36.8,再给乙同学测体温时没有甩(乙同学的体温是36.4),测量的结果是_;如果又给丙同学测体温时仍没有甩(丙同学的体温是37),测量出丙同学的体温是_.2.填写下列物态变化名称:衣箱里的樟脑丸变小:_;夏日早晨草尖上的露水:_。3.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_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_和_两种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_现象.4.家庭做饭使用的“气”,是在常温下通过_的方法,将“气”变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里的.5.人从游泳池内上岸后,被风一吹会感到冷
10、得发抖,其原因是。6.下图1是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所用的时间是_.图17浴室里分别装有热水管道和冷水管道,现发现一根管道“出汗”,这是物态变化的_,并由此可判断这是管道。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2、下面哪一种现象是由漫反射引起的A、从平面镜里看到物体的虚
11、像B、通过平静的水面看到岸边树的倒影C、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电影屏幕上的像D、在烈日下看到玻璃上发出刺眼的光3.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温度达到100才能沸腾,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水的温度不论高低,都可以蒸发C.水的温度达到100才能汽化D.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沸点就越高4、人站在平面镜前,关于他的像,正确的说法是:A、若人远离镜面运动,则人看到他的像靠近镜面运动B、人离平面镜近时像大一些,离平面镜远时像小一些C、当人举起右手,平面镜中的像也举起右手D、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体的大小总是相等的5.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冬天的早晨树木上挂满了霜B.秋天的早晨花草
12、叶子上的露水C.在教室里洒水后地面变干D.早晨的浓雾6、下述光学器件中,能对光起会聚作用的是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凹透镜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固体吸收热量,由固体变成液体时温度保持不变B.所有的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都要降低C.用手摸冰感到比用手摸水凉,是因为水的温度一定比冰的温度高D.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8、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像对幻灯片来说是A、正立的、放大的实像B、倒立的、放大的虚像C、正立的、放大的虚像D、倒立的、放大的实像9.已知水银、煤油、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30、-117,要测量零下80摄氏度的温度,应该选用的温度计是()A.煤油温度计B.
13、酒精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311、一位同学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2米处,沿与镜面垂直方向向镜子移动了1米后,镜中的像离他本人的距离是A、2米B、4米C、1米D.6米12.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只能靠空气传播;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只能靠液体传播;D.声音能靠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传播13像的大小是由下列哪个因素决定的:A.平面镜的大小B.物体离平面镜的
14、远近C.观察像的角度D.物体的大小14用电烙铁对断开的线路用焊锡进行焊接,在此过程中焊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先熔化后凝固C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15夏天吹电风扇时,人会感到很凉爽,其原因是()。A风把空气中的温度吹低了B风把人身上的热气吹掉了C电风扇吹出的风的温度较低D风加快人身上汗水蒸发有吸热效应三作图题(每图4分,共8分)四、综合题:(每空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三支温度计的液柱示数分别应该是10382037100Ca_b_c_(a)(b)_2某学生在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时,共设计了如下步骤:a、记下估测的水温tb、将温度计浸没入待测热水中(温度计的液泡不与容器底、壁相碰)c、记下温
15、度计实测的水温t/d、用手试摸一下水温,选用温度计e、按温度计正确读数方法读数f、比较t和t/值的差别,形成对温度的初步认识请按正确的实验步骤排列(用序号字母)。3、凸透镜成像实验表明:(1)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_;(2)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是_;(3)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是_;(4)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条件是_。4.下图表示的是某种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_物质?(2)该物质处于什么状态?AB_、BC_、CD_、DE_.(3)该物质的熔点是_和沸点是_c_初二第二次月考物理测试题201*-10-29一、选
16、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是红色的,是由于它吸收红色,反射其他颜色的色光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束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发散光束有会聚作用C、凹透镜对发散光束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会聚光束没有发散作用8.把凸透镜当作放大镜来观察物体时,必须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A焦点以内B2倍焦距处C焦点上D2倍焦距和焦点之间_装名姓订_线_内_级班请不_要_答_级年题B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C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D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得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2.当你对着平面镜整理仪容仪表时,成像
17、的大小取决于()A镜的大小B人本身的大小C镜放置的高低D人离镜的距离3.在海上旅行,有时会在地平线上看到高楼大厦,热闹的市场,实际大海上什么也没有,这种现象叫“海市蜃楼”,出现“海市蜃楼”的原因()A光在海面上反射的缘故B光从云层上反射的缘故C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D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折射的缘故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路灯下,地面上出现的人的影子B水池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C平静的水面映出桥的“倒影”D白天,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5.一光线以跟水平面成45角的方向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则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A、小于90B、大于90C、等于90D、无法确定6某同学在做研究平面
18、镜成像的实验时,想使竖直放置的蜡烛所成的像是水平的,他可采用的方法是()A.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90角放置B.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60角放置C.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30角放置D.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7.关于透镜对光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03019.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10.在凸透镜的成像现象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凡是实像必是倒立的;B,凡是虚像必是正立的;C,凡是放大的像必是虚像;D,凡
19、是缩小的像必是实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1.请用光学原理解释下列现象(1)茂密树林下地面上圆形的光斑_(2)站在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_(3)站在岸上的人看水中天上的云_(4)树在水中的倒影_(5)手影_(6)潜望镜_(7)海市蜃楼_12.当光从一种介质_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的传播方向要发生变化;只有当光_入介质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才不变,此时,入射角等于_,折射角等于_13.凸透镜的镜片中央比边缘_,对光线有_作用;凹透镜的镜片中央比边缘_,对光线有_作用。14.将点燃的蜡烛沿凸透镜的主光轴,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逐渐向透镜移动时,在光屏上可先观察到_、_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二倍
20、焦距时可观察到_、_的实像,接着移动蜡烛可观察到_、_的实像,最后在光屏上观03察不到像了,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到_、_的虚像。15.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_;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_。16.在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时,为了看得更清楚些,应尽可能让凸透镜离标本_些,但这个距离不能大于_.17.刘春同学去眼镜店配眼镜该店视力表检查视力要求眼睛和视力表相距5米。由于房间大小的限制,商家利用平面镜来巧妙检查视力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选填“实”或“虚”)像如果视力表和平面镜相距2.7米如图所示,那么刘春同学应坐在视力表前_米处(图2)18如图2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白色鹅卵
21、石。现若使A处激光手电筒的光束能照射到白色的鹅卵石上,则激光束应对着_射出。(填“B”点,“B点上方”或“B点下方”)三、简答及作图(每题2分,共10分)19.实验室有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怎样把它们区分出来?(至少2种方法)20.画出物体AB经过平面镜所成的像21.如下图,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法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22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到玻璃三棱镜的AB面,请画出从AC面出射的折射光线。FFFF20题图21题图22题图23题图23画出上图中凸透镜的折射光线的方向24画出上图中凹透镜的入射光线的方向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3
22、0分)25.下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1)应选择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玻璃板”);(2)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镜后的蜡烛都不能与像A重合,可能的原因是_(3)如果在像A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承接到像A(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像;(4)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图乙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填序号)。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在探究前,小明同学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把透镜逐渐向白纸移动,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
23、聚到一点(图甲)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2)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_(选填“上”或“下”)调;(3)经测量,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如图乙所示,光屏上正好能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该像应该是、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由标尺的15cm处向30cm处移动的过程中,为了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位置不变”)。27.小宇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水中的光路。可以采用的办法是:。实验中,(填“能”或“不能”)看见反射光线。(2)实验的折射光路如图中所示,可以判定折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