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见2有感 书见2读后感读书见2有感沥沥拉拉把这本书读完了,对三十位书店主有了些了解。他们有许多共同点,首先有一定的学识水准(许多都是媒体人出身),会熟练用文字表达自己的一些事情。第二对图书的热爱与看法都相对一致。第三有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并想利用书店这个平台找到一些志趣相投的人。第四对书店的运营管理都认为自己还不入行(可能离自己的书店目标有点远)。要谈谈这么多书店主的不同初衷,可以把他们归入四种类型,第一种是突然发现自己原来的职业有瓶颈,需要找一个与自己学识身份相匹配的创业项目,于是书店就成了不二之选。第二种是从一线城市的回到二三线城市后,发现当地缺少自己在一线城市喜欢的书店模样,于是喜欢就
2、开店了。第三种是有商业抱负的,有许多社会资源的,而且自认为了解现时读者群的。第四种是作为谋生手段,追求相对自由与相对体面的小知分子。看看这三十位店主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有“重庆的刀锋书店”“南京换酒书店”,刀锋书店的深夜食堂,诠释了独立书店的精神气质,那就是“遇见”与“等待”,而后就是各种故事而“南京换酒书店”让人遐想,想想“斗酒诗百篇”、想想“孔乙己排出九枚铜钱”、想想南京的各种民国范他也是独立书店的精粹“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和谐统一。让我比较欣赏的店主是“小众书坊”的彭明榜,他是现实的梦想家,他让现代出版业的起源模式“前店后社”,重新焕发出活力。虽然诗歌是小众的,但中国的小众相对其它国家
3、也是大众啊!还有就是“异常活跃、敢说敢干、勇于探索”的沈阳离河书店孙小迪,真话真说、真想真干,开独立书店真需要她一个“爽”字,不然开什么独立书店?然后说一说让我佩服的店主,首先是“温州的无料书铺”张潇,从他(她)这篇小文章里能感受到,开书店前他们思考了许多,把许多问题都想通了,而且对书店的定位与目标很明确。我认为“无料书铺”可能就是第二个西西弗,温州人的经商基因会因与图书的结合,产生新的书店运营模式,而且还是非常有特色的温州模式。当然还有就是“长沙止间书店”的老笨,他没有运营模式,只想开好一家书店,然而他开了好几家书店。从他的文章中,我能感受到对读者(消费者)深深的情谊与尊重,而不是高高在上、曲高和寡的清高。尊重每一个消费者,感恩每一个消费者就是最好的运营模式。最后我说一下我最想去看看的书店:西安古西楼书屋,因为在西安而且还24小时。南昌拾得书店,因为想去捡个漏买几本旧书。秦皇岛龙媒书店,因为想去和徐老板聊聊天,可能共同话题比较多!书见2整个装帧很好,特别是锁线装订的,打开很舒服,是我近几年看书铺在桌上看完的唯一一本(没有拿在手里看)。用纸、排版都很人性化,很懂读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