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2年山东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生物模拟试题(人教版)23
一 、选择题
当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得不到CO2供应时,下列物质中会迅速增多的是( )
A.ADP B.三碳化合物
C.五碳化合物 D.氧气
如下图所示,若将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提取后,放入盛水容器中,磷脂分子的稳定分布方式为( )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分解水和合成水分别发生在( )
A.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
B.第二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
C.第三个阶段和第一个阶段
D.第三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
把一个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投入清水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将( )
A.逐渐增强 B.逐渐降低
C.保持不变 D.先升高后降低
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的相似点是( )
A.都以太阳能作为能源
B.都需要环境中的物质氧化释放能量
C.都能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D.都是高等生物的代谢类型
下列哪一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与其他三种不同( )
A.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B.红细胞吸收K+,排出Na+
C.小肠对Ca2+的吸收
D.浆细胞分泌抗体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均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升高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 )
A.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过程中
B.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
C.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
D.碘液鉴定淀粉时
下列各项是关于酶的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②酶都有消化功能 ③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 ④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⑤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 ⑥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⑥ D.①④⑥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对细胞内自由水的描述的是( )
A.吸附或结合在蛋白质等物质上
B.能够流动,可以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C.是生物体代谢活动的介质
D.是良好的溶剂
将某腺体的细胞,放入含有14C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连续取样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在细胞器中的数量,下图中能正确描述的曲线是( )
下列生物中,都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大肠杆菌、蓝藻、噬菌体
B.酵母菌、蓝藻、大肠杆菌
C.酵母菌、噬菌体、发菜
D.乳酸菌、念珠藻、大肠杆菌
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不仅限制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也都需定量摄取,原因是( )
A.糖尿病人的消化功能不好
B.糖尿病人的吸收功能不好
C.米饭和馒头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
D.米饭、馒头中的淀粉等经消化也能分解转变成葡萄糖
以下哪种情况会发生渗透作用( )
①干种子萌发时的吸水 ②萎蔫的青菜放进清水中变得硬挺 ③根毛细胞吸水 ④水由气孔进入外界环境 ⑤插在花瓶中的玫瑰花枝由瓶中吸水 ⑥洋葱表皮细胞放在盐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⑦兔的血液红细胞放在盐水中发生皱缩
A.①②③⑤⑦ B.②③⑤⑥⑦
C.②③④⑥⑦ D.②③⑥⑦
下列关于细菌和蓝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蓝藻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异养生物,而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B.蓝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而所有细菌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异养生物
C.二者细胞中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都有拟核,拟核中有染色体
D.二者都属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细胞中都没有核膜,但有核糖体
右图表示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它的全称是( )
A.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B.尿嘧啶核糖核酸
C.尿嘧啶脱氧核糖核酸 D.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论点中,论述错误的是( )
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
B.蛋白质分子覆盖或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C.膜物质是固定不动的
D.膜物质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
贮藏水果和粮食时,充加CO2或抽取空气能延长贮藏时间,主要是由于( )
A.抑制有氧呼吸 B.促进有氧呼吸
C.抑制无氧呼吸 D.促进无氧呼吸
由丙氨酸、甘氨酸、亮氨酸组成的三肽有( )
A.6种 B.5种
C.4种 D.3种
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TP可作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B.ATP转化成ADP的过程中需要酶的参与
C.ATP的组成中与脂肪酶相同的元素只有C、H、O
D.正常细胞中的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处于动态平衡
二 、填空题
图为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一至图五细胞所处的时期依次是____________。
(2)图中1至4的结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3)图四与图三相比,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___,DNA分子数目__________。
(4)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叫做________________,其观察对象常常是图________________中的染色体。
用小刀将数十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干燥后研成粉末状,取两等份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的水,使之混合,可见到试管中发出淡黄色荧光,经过15min荧光消失,如下图所示。这时,再将ATP溶液加入其中一支试管中,将葡萄糖溶液加入另一支试管中,发现加ATP溶液的试管中发出荧光,而加葡萄糖溶液的管中不发出荧光。
(1)向A、B两管中加水后,两管均发出荧光,这能说明水对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有何重要意义?这也说明了发光器研磨成的粉末中含有哪种物质?
(2)上述对照实验说明:
①萤火虫发光是将__________能转变成__________能的过程。
②这一过程所需的能量由__________提供。
③__________不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3)若向刚切下的萤火虫的发光器上滴加葡萄糖溶液,你认为会发出荧光吗?为什么?
下表是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据表回答:
试管号
处理
现象
1
2 mL H2O2+2滴蒸馏水
产生气泡很少
2
2 mL H2O2+2滴FeCl3
产生气泡较多
3
2 mL H2O2+2滴肝脏研磨液
产生气泡很多
4
2mL H2O2+2滴(煮沸)肝脏研磨液
基本同1
5
2 mL H2O2+2滴肝脏研磨液+2滴5%HCl
基本同1
6
2 mL H2O2+2滴肝脏研磨液+2滴5%NaOH
基本同1
7
(1)比较2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比较4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置5号、6号、7号试管对照实验是要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号试管的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以用我们口腔中的__________酶,对实验结果的检验可直接滴入1~2滴__________。
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C
解析:CO2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CO2与叶绿体中原有的五碳化合物反应生成2分子三碳化合物,CO2供应不足,五碳化合物就会过剩,因此五碳化合物增多。
B
解析:亲水基团接触水,疏水基团不溶于水。
B
解析:有氧呼吸第二个阶段在水的参与下,丙酮酸被分解为CO2;第三个阶段中,在氧的参与下将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氧化生成H2O。
B
解析: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原生质层两侧的浓度差的大小。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两侧的浓度差较大,当把该细胞放入清水中,随着水分子不断进入到细胞内,原生质层两侧的浓度差逐渐减小,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降低。
C
D
C
A
解析:在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过程中,甲、乙两液混合后生成了Cu(OH)2沉淀。还原糖与Cu(OH)2在加热条件下才能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D
A
B
D
D
解析:糖尿病病人主要是血糖浓度太高。限制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是因为米饭、馒头中的淀粉含量高,可经人体消化分解成葡萄糖,然后被吸收进入血液,造成血糖浓度过高。
D
解析:本题考查对渗透原理掌握情况以及对不同条件下植物、动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分析能力。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一是具备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而动物细胞的细胞膜、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都是选择透过性膜,所以动、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决定于细胞膜(或原生质层)内外两侧溶液的浓度差。植物细胞形成液泡以后,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动物细胞虽无液泡和细胞液,但细胞内的细胞质也具有一定的浓度能发生渗透作用。干种子细胞没有形成液泡,属于吸胀吸水;水由气孔进入外界是由于蒸腾作用;插在花瓶中的玫瑰花枝条吸水,是通过枝条中的导管的毛细现象吸水;洋葱表皮、根毛细胞、青菜叶属于成熟植物细胞有液泡,当它们与外界相接触时能发生渗透吸水的是②③,发生渗透失水的是⑥⑦。
D
解析:细菌和蓝藻都属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细胞中都有核糖体,但都没有核膜和染色体。蓝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而大多数细菌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只有少数细菌(如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
A
解析:核酸包括DNA和RNA,二者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但二者不同点之一是组成核苷酸的五碳糖不同,组成DNA的核苷酸中,五碳糖为脱氧核糖,而组成RNA的核苷酸中,五碳糖为核糖;二是组成核糖核苷酸的碱基中由U代替脱氧核糖核苷酸中的T。
C
A
解析:有氧呼吸进行得快慢主要与氧的含量、周围二氧化碳浓度的高低有关系:氧气的含量低(抽取空气),有氧呼吸进行得慢,CO2对呼吸作用有抑制作用。
A
解析:由数学的排列组合知识可知是6种。
C
二 、填空题
答案:(1)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2)核仁,纺锤丝,染色体,细胞板 (3)加倍 相同
(4)染色体组型(核型) 三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变化特点,并依据各个时期的特点对相关图示所处的时期进行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变化特点,主要看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其次是细胞质的变化。
答案:(1)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均要在水中才能进行 粉末中含有少量的ATP。 (2)①化学 光 ②ATP ③葡萄糖 (3)会发出荧光。因为葡萄糖进入组成发光器的细胞中后可被氧化分解,使细胞中生成ATP供发光用。
解析:本题考查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萤火虫发光是借助于ATP提供的能量发出荧光(即光能)。滴加的葡萄糖只有转化为ATP后,才可转化为荧光。
答案:(1)高效性 高温使酶失活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 2 mL H2O2+2滴肝脏研磨液+2滴蒸馏水 (3)唾液淀粉 碘液
- 8 -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