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物理试题
14.将四块相同的坚固石块垒成圆弧形的石拱,其中第3、4块固定在地基上,第l、2块间的接触面是竖直的,每块石块的两个侧面间所夹的圆心角为300.假定石块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则第1、2块石块间的作用力和第1、3块石块间的作用力的大小之比为
A.1/2 B./2
C./3 D.
15.如图甲所示,以速度v逆时针匀速转动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现将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轻轻地放在传送带的上端,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则乙图中能够正确地描述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是
16.我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2010年10月成功发射。在“嫦娥二号”卫星奔月过程中,在月球上空有一次变轨过程,是由椭圆轨道A变为近月圆形轨道B,A、B.两轨道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探月卫星先后沿A、B轨道运动经过P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运行的速度=
B.卫星受月球的引力FA=FB
C.卫星的加速度aA>aB
D.卫星的动能EkA<EkB
17.如图所示,P、Q是电荷量相等的两个正点电荷,它们的连线中点为O点,A、B是PQ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两点,OA<OB,用EA、EB、ΦA、ΦB分别表示A、B两点的场强和电势,则
A.EA一定大于EB,ΦA一定大于ΦB
B.EA一定大于EB,ΦA不一定大于ΦB
C.EA不一定大于EB,ΦA一定大于ΦB
D.EA不一定大于EB,ΦA不一定大于ΦB
18.质量相同的木块A、B,用轻弹簧相连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开始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F推木块A,则弹簧第一次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关于两者的速度VA、VB,两者的加速度aA、aB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A=vB时,aA=aB B.vA=vB时,aA>aB
C.aA=aB时,vA>VB D.aA=aB时,vA<vB
19.带电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l;若加上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且保持初速度仍为vo,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2;若加上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且保持初速度仍为v。,小球上升的的最大高度为h3,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
A.h1=h2=h3
B.h1>h2>h3
C.h1=h2>h3
D.h1=h3>h2
20.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的上方存在有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AB、CD是磁场区域的边界.一个正方形的闭合导线框以水平速度v。冲向磁场区域,当它全部进入磁场区域后速度变为v1,当它全部冲出磁场区域后速度变为v2.比较导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和离开磁场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进入过程导线框的速度变化v0-v1等于离开过程导线框的速度变化v1-v2
B.进入过程导线框的动能变化Eko-Ek1等于离开过程导线框的动能变化Ek1-Ek2
C.进入过程导线框产生的热量Q1小于离开过程导线框产生的热量Q2。
D.进入过程通过导线框横截面积的电量q1小于离开过程通过导线框横截面积的电量q2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80分)
21.(18分)
I.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用装有沙子的小桶通过细线绕过定滑轮拉着小车在长木板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改变沙的质量的办法来改变小车受到的作用力F,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小车的加速度a,得出若干组F和a的数据,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乙所示的a-F图线,发现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A.没有平衡摩擦力,且小车质量较小
B.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右端垫得过高,且小车的质量较大.
C.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右端垫得过高,且沙子和小桶的质量较大
D.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右端垫得过低,且沙子和小桶的质量较大
II.在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如下器材:
A.干电池E(电动势约为1.5 V,内电阻约为1Ω)
B.电流表A(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1Ω)
C.电流表G(满偏电流为3mA,内阻Rg=10Ω)
D.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20Ω,额定电流2A)
E.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00Ω,额定电流1A)
E.定值电阻R3=990Ω
G.开关和导线若干
(1)某同学为了完成实验,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种参考电路,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 .(填“甲"或“乙”)
(2)为了能方便准确地进行测量,其中应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填“R1”或“R2”) .
(3)如上图丙所示,是某位同学根据他所设计的实验测得的六组数据在I1-I2图像上所描出的点(I1为电流表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请你在图上画出图线,并由图线求出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Ω.
III.如图所示是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的简化电路图.测电流和测电压各有两个量程,还有两个档位用来测电阻.在进行电阻测量时,应将选择开关S拨到______或________两个位置;若测量电流时只有25mA和250mA.两个量程,在某次测量时需要选择250 mA量程,应将选择开关S拨到_________位置.
22.(14分)如图所示,质量M=10kg,上表面光滑的足够长的木板在F=5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v0=5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现有两个小铁块,它们的质量均为m=1kg。在某时刻将第一个小铁块无初速度地放在木板的最右端,当木板运动了L=lm时,又无初速度地在木板最右端放上第二个小铁块.取g=10m/s2.求:
(1)第一个铁块放上后,木板的加速度是多大?
(2)第二个小铁块放上时,木板的速度是多大?
(3)第二个小铁块放上后,木板能运动的最大位移是多少?
23.(16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一个带正电的小球质量为m,所带的电荷量为q,用一根长为L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系在一匀强电场中的O点.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分布的区域足够大.现将带正电小球从O点右方由水平位置A点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B时速度恰好为零.
(1)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2)若小球从O点的左方由水平位置C点无初速度释放,则小球到达最低点B所用的时间t是多少?此后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相对于B点)是多少?
24.(20分)如图甲所示,在真空中半径为R的虚线所围的圆形区域内存在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与纸面垂直.在磁场右侧有一对平行金属板M和N,两板间的距离也为R,板长为L(L》R),两板的中心线OlO2与磁场区域的圆心O在同一直线上,O1点在电场的左边缘.有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以速率vo从圆周上的P点沿垂直于半径OO1并指向圆心O的方向进入磁场.当粒子从圆周上的O1点飞出磁场时,给M、N板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u.最后粒子刚好以平行于N板的速度从N板的边缘飞出.不计金属板两端的边缘效应及粒子所受的重力.
(1)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2)求交变电压的周期T和电压U0的值;
(3)若t=T/4时刻,将该粒子从M、N板的右侧边缘沿板的中心线O2O1,仍以v射入M、N板之间,求粒子从磁场中射出的点到P点的距离.
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76=42分)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C
C
D
A
二.实验题:(4+10+4=18分)
21.Ⅰ. A D
(答全得4分,未答全得2分)
Ⅱ.(1)乙; (2);
(3)1.48 (1.47---1.49均给分);图线如图所示:
0.80(0.75---0.85均给分)。
(每一小问2分,总10分)
III. 3或4 ; 1 。
(每一小问2分,总4分)
三.计算题:(14+16+20=50分)
22.解:(1)设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未放小铁块时,对木板由平衡条件得
F =Mg =0.5 ————(2分)
第一个小铁块放上后,木板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
F -(M+m)g = M = -= - 0.5 ————(3分)
第一个小铁块放上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0.5
(2)设第二个小铁块放上时,木板的速度是
-=2L = ————(3分)
(3)第二个小铁块放上后,木板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
F -(M+2m)g = M = -= - 1 ————(3分)
设第二个小铁块放上后,木板能运动的最大位移是S
S = 12m ————(3分)
23.解:(1)对小球由A到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0 = mgL - qEL E = ————(4分)
(2)小球由C点释放后,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B点时
的速度为。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
a = mg/m = g ————(2分)
= 2a L ————(2分)
t= ————(2分)
小球到B点时丝线恰好拉紧。将分解为和,
= cos45= ————(2分)
此后小球以作圆周运动。设运动到D点恰好速度为0,
对小球由B点到 D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0 -m= -mg (L + Lsin) +qEL cos
= 45 ————(3分)
在到达D点前小球一直沿圆轨道运动,所以小球离B点的最大高度
H = L + Lsin=L ————(1分)
24.解:(1)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也为R
qB=m B= m/qR ————(4分)
(2)设粒子经过n个周期穿出电场,其轨迹如图所示。
在垂直平行板的方向上有:
a2n= (n=1,2,3…) ————(2分)
a= ————(2分)
nT= (n=1,2,3…) ————(2分)
T= (n=1,2,3…) ————(2分)
= (n=1,2,3…) ————(2分)
(3)在t=时刻,粒子从右侧沿板的中心线射入M、N板之间:①粒子的轨迹如图所示,粒子经过n个周期一定沿连线以穿出电场;②从点射入磁场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③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知粒子从Q点射出,射出的点Q到P点的距离为2R 。(每小点达到各得2分)
————(6分)
附选择题详解:
14.答案:B 如图对第一个石块进行受力分析,由几何关系知:=600,所以有N12 :N13=sin600=
15.答案:D 因为<tan,说明小物块不能和传送带达到相对静止状态。当物块速度小于传送带时,a=gsin+gcos;当物块速度大于传送时, a=gsin-gcos。
16. 答案:B 卫星从A轨道到B轨道是近心运动,所以有>;>。而万有引力和加速度都是不变的。
17.答案:C 找到A的对称点C,A点和C点的场强和电势大小都相等。等量同种电荷的连线的中垂线上存在有场强极大值的点,它可能在C点上方,也可能在C点下方,故B和C两点场强大小不确定。将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从C移至B,电场力做正功,所以电势能减小,电势降低。
18.答案:C 物体A的加速度逐渐减小,而B的加速度逐渐增大。在=之前,A的加速度总大于B的加速度,所以=时,>。此后A的加速度继续减小,B的加速度继续增大,所以=时,>。
19.答案:D 由竖直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公式得:=。当小球在磁场中运动到最高点时,小球应有水平速度,由能量守恒得:mgh2+Ek=mV02= mgh1,所以>。当加上电场时,由运动的分解可知:在竖直方向上有,V02=2gh3 ,所以=。
20.答案:A 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分成无数个小过程,对导线框由动量定理可得BInLtn=m(vn-vn-1),求和可得BLq1=m(-);同理,对于穿出过程由动量定理可得BLq2=m(-)。而电量q=,穿入和穿出过程的磁通量变化量相同,所以有q1= q2;,-=-;->-。再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动能的减少都转化成内能,所以有>。(本题是单选题,答案B、C、D容易判断是不正确的,用“排除法”也可知答案A是正确的。)
- 7 -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