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土重建读后感 费老的乡土重建于新中国成立前的1948年出版,此前,本书中的文章是分篇章发表于大公报上的。当时,中国刚结束抗日战争不久,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在抗日战争中,中华大地被日军的铁蹄践踏得满目苍夷,连向来安静的农村也未能幸免。抗日战争结束后,虽说中国还处于解放战争时期,但中国统一指日可待,那么接踵而来的便是百废待兴的经济建设。于是,当时中国的学术界热烈讨论着国家统一后的重建问题,而乡土重建一书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乡土重建一书是以乡土中国为理论基础的,乡土中国勾勒了中国乡土社会结构的原则,而乡土重建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统一后如何建设乡土社会的主张。费老在乡土重建一书中的主张可以
2、大致一分为二,一为基层社会建设的政治主张,一为经济建设主张。政治上,费老认为当时中国的基层行政已僵化,保甲制度使得政治结构中自上而下的通道一通到底,而自下而上的轨道在这种制度的实施中已淤塞;因此,应该建立宪政和民主制度,宪政可以限制自上而下的政治权力,民主则可加强自下而上的轨道。在经济上,西洋工业产品的入侵动摇了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农民在地租的压迫下已不能维持不饥不寒的小康水准,要重振乡土社会的经济,必须取消地主这种制度,建立乡土工业。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在此后的6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工业从建立到
3、成长再到壮大,现已初具规模。可以说,费老在乡土重建中的经济建设主张如今已基本实现。但令人遗憾的是,乡土中国中主张宪政和民主的美丽图景却依然遥远。费老说:“一个工业落后的国家,政治程度较低的人民,很可能产生一个强有力的集权政府,用政治力量积聚资本,计画工业,等这经济基础安定之后,再讲从来没有享受的政治自由等一类在生活上比较了饥寒为次要的权利。如果这种国家能有这个机会不能不说是幸运,因为一个人民所不能控制的权力能为人民服务是一件奇迹。”乡土中国出版后不久,书中所描述的这个不幸在中华大地上上演了,期望费老说的“奇迹”也能发生在中华民族身上吧。 第二篇:乡土重建的看法乡土重建读后感 学院:哲学与政法专
4、业:2011级社会学学号:114020542姓名:王霞飞 读完了费孝通老先生的乡土重建,我虽谈不上受益颇多,但隐隐也对其有了几分好感。随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何况是是一本好书呢。我想,多次阅读定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想,才能够更加全面了解文章,提升知识的综合能力。乡土重建虽不及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等著作出名,但是要对乡土的中国进行研读的话,我想乡土重建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尤其是现在的新农村建设,实现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乡土重建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曾经了解了有关乡土重建的相关知识,也泛泛读了几篇期刊文献,之前,对于乡土重建的概念大概就是发展乡村经济,使农民能够从农业的桎楛中解放出来,
5、发展旅游业等综合产业,这些概念最起初是从人文地理知识里获取的,仅仅只是一种答题技巧,知道该怎么答,该是什么答案,而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什么该这样。而费老让我看到他对于乡土重建的清晰思路,同时也看到了内在的逻辑性和思想性,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一部关于乡土建设的指导性作品,他将中国乡村作为研究对象,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现代乡土经济的主要现象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提出乡土重建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我对乡土建设的知识大概就是来自这本书了,我觉得乡土建设任重而道远,值得好好思考,就我而言,从这些知识里,我学到的最多的是村落文化及其农村经济了吧。 首先,说说乡土建设中的村落文化。我们大多数的同学都来自不
6、同的农村,农村一般都是传统的小村落,虽然有些农村现代化程度有点高,但本质仍没变,实质还是农村。乡村作为乡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华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在现代化水品较低传统的村落中,村落文化的保存就较为完整,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族制为基础形成的,村落的布局,讲求等级制度和长幼尊卑,祠堂一般居于村落的中心,还有一些管事的族长和一大堆的族谱,在宗祠里处理一些重大的事件。这些情景大部分都是从电视里看到的,现实生活中我从未见到过这样的场面。现在的村落,逐渐摆脱了近邻为血亲的现象,宗族制也渐渐淡化,所谓的宗祠也所见甚少。由于各种原因,
7、传统的村落一点点消亡,但是从建筑的格局上仍能够见都一些传统的村落文化,众多的建筑以中轴线和院落组合,显得主次分明,体现了一种世俗理性和人间秩序。语言也是村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村落有不同的语言,同一村落也有不同的语言,由于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关系,双语交流一成不可避免的趋势。但在少数民族的地区,村民日常交流主要是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主,从他们呱呱落地之后,有了某某民族的身份之后,这种民族的语言变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变成了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这让我想到云南民族村,在里面聚集了很多的少数民族,每到一个地方都能体验到不同民族特有的文化,建民族村的目的在我看来不仅是发展旅游业,更重
8、要的是引起人们的关注,共同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的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等)还是非物质文化(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共同丰富及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所以每一个村落的重建都应该考虑村落文化的完整性,包括新农村建设。 村落的乡土经济,在费老看来,传统中国存在着工农混合的乡土经济,江村经济中的开弦弓村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加手工业的乡土经济社区。工业帮农业养着庞大的农村人口,一旦家庭手工业崩溃了,各种潜在矛盾将会爆发,给农民带来严重的后果,当收入减少,农民将会缩减开支,将日常开支降至最低,甚至将储备的粮食出售。费老认为解决农村问题,第一步要改革土地制度,但根本方法是发展乡村工业,主张民间
9、主导,政府引导的方式,这样农民不仅兼顾了老板和打工者的角色,重要的是拿到工资和分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政府也要发挥作用,现代技术下乡、乡村工业合作制推广都离不开政府帮助。乡村的工业有了政府可靠地支持,也应加强其内部的力量,费老提出一要引进而要培养,提出“技术下乡”的口号,主张发展乡村工业职业教育,对于乡村工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总而言之,乡土建设的主旨在于将现代工业工业文明因子引入传统农村并进行重组和整合。这让我想起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曾为八十年代乡村工业的发展而惊叹:“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有这么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的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行业,搞商品经济,搞个中小
10、企业,异军突起。”费孝通先生的乡土重建思想可以说是当今乡镇企业发展的真正思想源头。想想现在的新农村建设,我想费老的思想也是十分有价值和影响力的。 其实,乡土重建对我而言是很适用的,尤其是现在,新农村建设,提倡发展乡镇企业来带动当地及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费老的该部著作就针对这个现象而言,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方法。总之,看了乡土重建后发现知识面应该要更加拓宽,多读读几本好的书籍,增长见识,提高素养,不断的提升自己。所以,乡土中国等费老的其他著作也会细细研读,相信感悟应该很多,收获也会很多的。 第三篇。乡土中国读后感对社会学知识知之甚少的我借毛中特课程的课外阅读的机会拜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乡土中国
11、一书,感触颇深。在对于本书的阅读过程当中,虽然书中内容的表达朴实简单,但我一度是感到相当困惑的,以至于在第一遍的阅读过程中,我一口气囫囵吞枣般地看完了以后,云里雾里的,对于书中的内容,竟是一点儿感觉和想法也没有,薄薄的小册子愣是看了一下午。放罢,我去找了一些别人写的有关乡土中国的分析和书评,看完了以后,再去阅读原书,这才有一点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在写自己的这篇读后感的过程中,我在写到相关章节的内容时,又把原书翻了一翻,并回想一下自己在农村成长中遇到的一些事。发现不同时候,看同一内容,我的理解与思考也是不同的。所以,这篇读后感,也许格式上会略显松散,而因为是个人读书的心得体会,全文没有一以贯之的逻
12、辑性,一些理解和思考也许会不尽正确,恳请老师指正。 1.文字下乡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而这“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乡下人的文盲而导致的对现代种种先进科学技术的不了解,对现代城市里的各种“常识”的缺乏认知。因此,在政府采取各种电器下乡政策的同时,“文字下乡”也成了其中一员。目的或许就是为了改变这所谓乡下人的“愚钝”现状吧。 但是换言之,当城市里的人们嘲笑乡下人“愚”的同时,他们自己会有多么聪明吗。他们的嘲笑不过是基于乡下人对城市中或者说是以城市生活为代表的现代生活中种种生活常识的缺乏,但他们自己对传统的乡村生活又有几分了解呢。 在城市人看来。乡下人不懂得在汽车按喇叭
13、时避让,不懂得什么是“爱疯”、“艾派德”,更不知道所谓乔布斯是谁但于他们自身而言呢。他们分不清包谷与麦子,以为绿色的菜都是青菜,不知道水稻在南方与北方土地上生长的区别,也不知道怎样灵活的爬树、捉蚱蜢相比较,谁又比谁更聪明呢。 或许有人会说,在当代社会里,认识文字、擅长使用电脑、懂得作报告、作总结、会写企划书这些现代技能才是先进的,而那些老旧的农业知识根本没有学习的必要。然而,所谓“先进”的城市生活中,有盲目的中学生只为了买到梦想的苹果系列而去卖了肾脏,毁了自己的健康,有游离在正常社会边缘的投机者,利用自己“先进”的知识钻法律的空子,损人利己这些,是真正的先进吗。 2.男女有别 费先生在这一章中
14、讲到:“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同性方面去发展但是乡土社会中结义性的组织,“不愿同日生,但愿同日死”的亲密结合,多少表示了感情方向走入同性关系的一层里的程度已经并不很浅。”这段让我想起一篇小说,讲的是一女子去庙里拜神时和一个尼姑相识相知,回家请求相公把尼姑娶回来,明着是一夫二妻,实际是两个女子同性之恋。中国的男尊女卑之下,女性几乎无地位可言,俗话常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难以与男子产生情感共鸣,更何况是相识相知。于是就向同性之恋发展。其实重男轻女现象在现在的农村依然存在。在我们浙北山区,如果第一胎是女儿,即使冒着罚款也要坚持生下下一个孩子,甚至为了生男孩去做违法b超,打女胎。
15、多生育、多生男丁的思想一直占据了主导地位,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地位,如果家里没有男丁,在农村也是没有多大的发言权的,女后不能进祠堂,男丁方可对祖宗。 3.血缘与地缘 关于血缘与地缘的分离,这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是相当困难的。作者在书中举了“客边”、“新客”等例子,我想到了自己的一个例子。我家所在的浙北诸暨,我们家所在的社区是陈宅。我们家是后来才从安徽搬来的,所以可以说是所谓的“新客”了。这个社区里的本地人都姓陈。他们根据每家每户人口,男丁的多少,辈分的高低,不同程度地拥有这个社区的所属的土地、房产。而当属于这个社区的土地或者房产需要拍卖时,允许认购的对象也仅限于同族人,外姓人是不行的。 作者在
16、这一章里还讲到里关于乡土社会里商业的发展问题。因为传统的乡土社会主要是依赖于血缘关系而结合的,所以相互之间,一般都是熟悉的。中国有句老话叫“亲兄弟明算账。”话虽说得轻松,但实际上是很难讲得清的,这其中涉及到血缘、亲情、人论道德等诸多方面。而乡土社会里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比如我表姐上高中的时候,我妈妈包了一个红包给她,而等到我上高中时,我姑姑也包了一个红包给我。这样的交易很具有局限性,普通的情形就是在血缘之外建立商业基础。对于我来说,你是毫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这样,我们之间的贸易往来就会显得轻松简单许多,没有了人情的负累,帐也很好算清。而我们说,乡土社会的变迁不快,外乡人想
17、要融入一个乡土社会中也不容易,人跟人之间都相互熟知,这样的环境下,商业的发展缓慢也就不足为奇了。 4.总结 随着农民工群体的不断膨胀和流动性的加强,工业的发展、文化的普及,使得许多农民子弟不再安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涌入城市去实现自己的“淘金梦”。但中国数千年的农业文明的传承,乡土性已经成为我们民族血液的一部分,就算是在外打工,也不忘在工厂或宿舍门口播下一些种子。举身边的事为例,我的叔叔在外打工,后来把妻子儿女接到外面住,在房子旁也种一些青菜,自给自足,不用到市场买蔬菜。这就体现了中国基层的乡土性。 我个人觉得费先生最终想告诉我们的是。乡土中国的情结是扎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底,是一种普遍
18、的民族心理体验。我们应当承认这种情结是传统文化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集体意识存在。这种普遍的民族心理并不会因为少数人的意识缺失和丢弃从而不复存在,而是将一直通过民族的血脉传承下去。 第四篇:乡土中国读后感乡土中国读后感 以前就听过费老的乡土中国,但在此之前并没有真正接触过,来到大学,在马哲老师的指导下,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我对其中的一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或者说有感而发,因此想借此机会谈谈自己的感受。中国式一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乡土滋生人情,但在社会转型至今,建立在利益关系网络的人情关系似乎有取代这种成长于乡土的人情关系的趋势。 乡土中国的第一章讲的是乡土本色。费老先生认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
19、土性的。“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虽然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土字却用得很好,费老在文中指出,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土”对农民来说,是命根子,农民离不开泥土。要研究中国乡村,土地是个不可忽视的文化因素。农民依赖土地生活,然而,土地又是固定的,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农民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土里。土地的固定性,导致了农村人口的不流动。在农村,一个村子里往往只有一个姓,乡村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虽然战争或自然灾害可能会引起农村人
20、口的流动,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的。而由于农业小生产不需要多人的分工合作,人们可以靠自己积累的经验种地,生活基本可以自给自足,并不需要与外界有过多的接触。所以,村子与村子之间是孤立的,隔阂的,不同社区间的往来是疏少的。费先生指出,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读完乡土中国之后,我想谈一下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性和差序格局。费老先生从基层上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个判断如果成立,则中国文明的根是在乡土中。土地是人们的一切。人们在土地上耕种,同时也种下了对明天的希望。在他们心中,是土地给与了他们生命。没有了
21、土地对乡土社会的人们来说是最痛苦的。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差序格局,这是一个由“一根根私人联系所 构成的网络”。差序格局是由己及人,像同心圆般从自己向外一圈一圈推出去。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最好的例证。乡土的中国,居民少迁徙,血缘关系依托于地缘,商业交换不发达,人际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内部交往。千百年来,中国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就安土重迁。他们不习惯,甚至可以说抗拒改变。因为这里有他们所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熟悉的风俗习惯。一旦离开生长的地方,他们将失去熟人社会,一切都将变得不同。这就注定了中国是一个注重人际关系的社会。 所以在中国社会中,直至今天“私”仍占据着人们生活的大半舞台,可
22、以说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的一笔财富。我们中国人的头脑中似乎缺少了规则意识,在我们心中更多的可能是交情与门路。正如人们常说,熟人好办事。明白了这一点以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身边存在着这么多走后门,托关系的现象了。中国现代社会的贪污腐败现象愈演愈烈,恐怕也与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这种“私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不仅如此,差序格局所描绘的人际关系,其最根本的特性是道德的特殊性。所以在差序格局的中国,不存在对所有人在所有时空中同等适用的道德准则,也就是说道德标准会因为对象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这种特殊的道德,对应着普遍规则的缺失,以及社会联系的松散。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中国社会,每个人所得到的对待并
23、不是总是平等的,它总会受到关系亲疏的影响。所以乡土中国更多出现的是“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 刚才说到了中国社会的除序格局,说明中国是一个“私文化”的社会。“私文化”的盛行,对应着就是规则意识的缺失。礼治秩序里,费老认为中国社会既不是法治也不是人治,而是礼治。若是法治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私情和冤案发生,若是人治就不会有那么多位高权重的人总说身不由己烦恼重重了。国家权力所维持的法律规则,在乡土社会并不起主导作用,人们在自己的土地上生老病死,千百年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传统和习俗,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漫长的时间积累下来许许多多经验,经过祖祖辈辈传承,人们形成了对事物评判的准则,也约定了共同遵
24、守的行为模式。中国社会的人们是依照多年以来形成的传统习惯生活行事的,不管处于什么地位,都得按照这些规定行事。儒家说克己复礼 为仁是个最好的例证。 长久以来,人们总认为凡事要按惯例行事,却不曾想到要依法行事。乡土自身的礼仪和秩序有效的应付着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是并不诉诸于个人专断的权力,或者呆板僵化的法规条文,秩序的维护者是漫长的历史传统,以及在此传统中为人们所认同的风俗、人情、习惯、礼仪等等。因此我认为,中国的法治事业要得到发展,必须先改变人们的思想,树立法治观念。 接着,费老接着推论,既然是礼治社会,那么礼就不仅仅是礼貌,不懂礼就简直是个道德问题,如果有官司非打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
25、了规矩。中国乡土社会的理想是没有法律和政治的,因为一切都按照祖先流下来的规矩进行,政府的统治以教化为主,苛政猛于虎,来到这个世界的新生儿自有父母教化他们适应这些规矩。这就实现了无为而治的理想。费孝通先生在书中还谈到当时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乡。很多人认为乡下人愚,但是费老认为不应该这么说,乡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上不足,更确切的说是知识结构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而对于城市的文明生活当然不甚了解了。这种不了解就像城里人分辨不了麦子和韭菜、不会爬树、不会抓鱼一样,没什么值得取笑的。作者进而探讨了语言的产生以及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文字的产生原是为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人交流的,但是在乡土社
26、会,由于生活的一成不变和空间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口头语言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这使得乡土社会对文字的依赖性大大减弱,而且人们通常认为面对面的交流远比书面语言表达的东西丰富准确。 中国现在正处在转型阶段,是一个现代性与乡土性矛盾着的国家。中国要进行现代化国家建设,必须处理好乡土性的问题。加强人们的规则意识,完善法律法规,推行依法治国,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必须要面对的事情,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 第五篇:乡土中国读后感文化概论作业 我的乡土情结 读乡土中国有感 城市建设系09级地理科学一班 刘广杰学号:09410040 31在老师的要求下我细细品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虽然时间
27、有些仓促,但是感觉费先生对中国乡土社会研究分析的特别透彻。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几乎都是在乡土或者类似于乡土的环境中度过的,因此我就是一个地道的乡土中人;另一方面,这本书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现在已有将近70年的时间跨度了,而这70年来,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社会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乡土的气息依然在我的心中存在。 今天的城里人不明白靠种地为生的人对泥土的感情,只懂得拥有一块城市地皮的可贵。机灵的城里人几乎可以是不劳而获的炒作一块小地皮或是地皮上的小房产就可以过得比乡里人滋润百倍。或者,从土头土脑的乡下人那里收购些土色、土香、土气的产品,到城里贩卖得个好价钱。更有人一到周末,就逃离城市的
28、喧嚣与污浊,休闲地钻到乡下的树林里嗅闻着空气中散发的清新“土气”。其实,城里人并没能离开“土气”,只是身上沾着“土气”又不能明白“土气”的真谛,吸着“土气”骂“土气”罢了。而对于从小生活在乡土气息的我来说,“乡土”二字又别有一番韵味。 还记得那熟悉的乡村情景,那些美好的回忆: 乡下的巷子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芬芳;夜晚在池塘边,你会听到田鸡的歌颂;广阔的草原,你还会看到成群的牛羊。村落的周围是巍巍群山。北面的一座山像天上的一盏灯,小村落就座山脚下。这座山上有葱翠的松树和枝头挂满“红灯笼”的柿子树,远眺望去,像一幅颜色明丽的油画。听,这村落开始沸腾了。小鸭子在叫着争食,孩子们正在上学的路打闹;大人则
29、拿着镰刀忙忙地向地里走去。田边的小草,棵棵小草伸伸懒腰,仰起小露水的面庞,甜甜地浅笑。路边的小野花润泽了,清风拂过,它摇摇身子就分收回阵诱人的香味。 读完这本书,给了我许多的感悟和教育。正如费老所说,这本书是一种尝试,尝试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书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地缘与血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等方面展开叙述,生动全面地展现了
30、乡土中国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触,这里将分开阐述。 所谓“乡土性”,不只局限于乡村。中国本是“乡土中国”,乡土性亦大部分可等同于传统性。之所以用“大部分”,因为自商业发展,城市产生,“乡村”与“城市”即已出现差别。这在“宋杂剧”中即可见端倪。但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习俗礼仪,在城乡大都是相通的。只是在经济社会的巨变和西方思潮的冲击下,城乡的转变是有着程度和内容上的明显差异的。 中国社会是一个古老的,稳定的农业社会。大凡文明社会产生之初,维系人际关系的就是靠“血缘”。因为生育繁衍是物种生存的前提,这种维系方式也自 然成为最简单,最基础的方式。但独特的是中国将此延续了下来,并衍生出一系列宗法礼仪。
31、“农业社会”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就如同费老所说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伺候庄稼的老农也像半身插在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产生的。”“以农为生的人,时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古老”因此“稳定”了下来。 关于“土”的思考“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诚然,当今社会,城里人习惯用土里土气、土头土脑来藐视乡下人,然而只有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土是他们的命根子,是一种高贵的象
32、征,一种质朴的感觉,一种返璞归真的踏实和厚重。我们的民族与泥土是分不开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土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又何尝不该尊重乡土,尊重农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关于乡土习惯与现代社会“我们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的着多说吗。”这类话是我们形成的乡土习惯,但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个人不知道个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乡土社会从熟悉得到信任,而现代社会口说无凭,还要签个字,画押,形成法律。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我想这点体现得很明显,当我们走出那片乡土来到
33、北京这个大城市的时候,我们会有诸多的不适应,我们会爽快的答应别人,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说好了这样却没有照办,不明白为什么不怎么熟悉还要满脸堆笑,因而我们会受骗、会受伤、会被别人说成傻,可是,真的是傻吗,只不过我们的乡土习惯已经不适应这个现代社会罢了。 说道文字下乡,其实是知识下乡,费先生说只有等到乡土性的基层变化了,文字才能下乡。而今的社会变迁如此之大,以至于包括我在内的农村孩子都出来找知识了,同时,知识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乡下传播开来,手段多样化、快捷化,容量巨大以至于超出了村民的接受能力。比如有线电视的普及,当孩子们不在家的时候,大人们只看本省的几个常看的节目。 再到那女有别,乡土社会不容男
34、女恋情的存在。“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而乡土社会“不需要创新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的。”它“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家族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同性方面去发展。” 显然,现在的城市青年是不接受这种观念的。(尽管乡村媒人介绍,由理性和客观条件而非爱情来决定婚娶仍大量存在。)甚至,现在的年轻人走的更远。 然而,对于这种结合,在我们抛弃了旧有的观念之后的几十年里,似乎并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关于灵与肉的关系,关于对家庭的责任感与对爱情的真诚的矛盾,关于两性之间的理解与了解,人们所依守的规则是混乱的。家庭普遍存在着道德危机。
35、而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探求,我们听到更多的是热情之后的疲惫。“找个差不多的得了。”“以前的没有什么爱情的结合也许是有道理的。”类似的言语不乏愤事嫉俗的因素,但更多的透漏出一种“疲惫”。青年们普遍的“疲惫”不是故做成熟的象征,亦不意味着早衰,而是一种探求后的茫然无措。 此外,费老在此书中提到一个重要概念差序格局。一颗石子投入水中所溅起的波纹,一圈圈地由近及远推展开来,很形象地描述出乡土社会中的人际 关系模式。而西方的团体格局则是超越于众人之上的,将人们固定地捆绑在一团,犹如“一捆柴”,明显地与乡土中国的模式不同了。由差序格局的提出,我们也可以理解费老为什么说乡土社会是充满着维系私人的道德了 最后
36、,费老又以血缘与地缘的关系分析,完全呈现出社会变迁的趋势。封闭的乡土社会是离不开血缘影响的。在家族之内的活动,完全受制于血缘因素的。 通读完全书,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质。对于这样的理解,我们更重要的是反观现实的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传统的印记在有些地区可能斑驳了甚至是冲洗得一干二净。这不由得使我们思考现实社会的特质,那么,对于传统社会的了解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待现实社会。也就如开篇所述,现代性的入侵导致传统社会的特质慢慢的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性的特质或者说是两者相结合的混合特质。在传统与现代的这样一个连续中,现代的中国是处于过渡的阶段。可以引发我们慢慢地观察、思考。第20页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