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乌鸦喝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9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遇到困难怎么办?动动脑筋,你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课文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发现了一个瓶子,可瓶口小,水不多,它放进石子喝着了水的事,可以看出乌鸦很聪明,遇到困难能想办法解决。这个故事内容简单明了,一年级学生大多听过。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懂得应该找到最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学会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3.继续巩固“读读、画画、想想、议议”的阅读方法。
4.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还记得老师给你们讲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故事中的乌鸦是多么的愚蠢呀!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只乌鸦,看看这又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呢?
揭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三、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四、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一年级《乌鸦喝水》教案设计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一年级《乌鸦喝水》教案设计。自己用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2.汇报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重点介绍多音字“着”。
3.同桌互相认读生字。区别“喝——渴”。
4.开火车认识生字,做猜字游戏。
5.给生字找朋友。
五、学习课文。
1.老师再读课文,学生再通过听解决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2.同桌学生互相读读课文。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3.抽生分段读课文,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读。
4.全班指书齐读课文。
5.想一想: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练习说话。)还有比这个办法更好的办法吗?比比哪个办法是最好的?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你应该向它学习什么?(夸夸这只乌鸦。)
6.再齐读一遍课文。
六、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2.分小组比赛朗读。
二、学习写字。
1.抽学生读生字卡片,全体读。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3.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写的是哪几个字?看田字格认读。
4.认识新笔画——斜钩。示范写“找”,观察带这种笔画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模仿写。
5.学习其它生字,通过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评议,巩固认字。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练习册作业。
五、 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1. 口渴 (找水喝)
2. 喝不着 (想办法)
3.发现石子 (动脑筋)
4.衔石子进瓶子 (喝着水了)
六、教学反思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实际能力、认知水平,考虑到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生字词的认读,课文的理解,朗读能力的训练是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然而,“读”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为此,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把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上,使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并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让学生读读,想想,议议,再读读来体会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堂上,教师力求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发表独到的见解。又根据教材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教学时,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来辅助教学,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完成本课时教学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