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读《刘胡兰的故事》有感
这本书讲述了刘胡兰身前的故事,读来,一份敬意油然而生。1946年秋,国民党大举进攻XX县区,XX县区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已连铡几人的铡刀前杀死了。当时她才15岁就牺牲了。虽然只有十五年短暂的生命,但刘胡兰却将自己的青春书写得格外绚烂。毛泽东主席用“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来概括她的人生。
读了刘胡兰的故事后,我被她这种大无畏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不禁想起了2011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时,救援的武警官兵、解放军、消防战士、老百姓不顾新婚、不顾亲人、冒着生命危险,跑到地震一线舍生忘死的救援灾区人民。不能去救援的人们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高举着“中国,加油”的牌子,每个人眼里都泛着泪光,每个人都在祈祷,他们都是像刘胡兰大姐姐一样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是革命的光荣传统在鼓舞着不屈不饶的中国人民。在人类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不畏死亡,他们是这场战斗中最可爱的人,我真心的对她们说声:“谢谢。你们辛苦啦。”
我以后也要像她们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像刘胡兰大姐姐一样,像千千万万个为解放中国革命事业而牺牲的烈士一样坚强、勇敢。同学们,努力学习吧,把我们爱国的诗篇永远永远地传诵,把幸福传递给一代又一代人。
第二篇:读《刘胡兰故事》有感读《刘胡兰故事》有感
这个年仅15岁的少年,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视死如归,从容地倒在了敌人的铡刀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她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出身于XX县区的一个中农家庭。她8岁时上了村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14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XX县区云周西村XX县区妇教会秘书、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
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于1947年1月12日被捕。敌人一次又一次地威胁刘胡兰,逼迫她说出共产党员的名字,可刘胡兰并没有被敌人的收买所诱惑,更没有被敌人的威胁所吓倒。敌人见刘胡兰什么也不怕,便使出了更残忍的手段。他们当着刘胡兰和乡亲们的面,当场铡死了6个民兵,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刘胡兰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们的鲜血,挺起胸膛抬起高傲地头,大义凛然地走向了敌人的铡刀。那一年她还未满15岁。
还记得,刘胡兰在“妇训班”的那句鼓励大伙的话“八路军打仗死都不怕,咱们还能怕困难。怕困难那儿能干革命。。”
还记得,刘胡兰在敌人的威逼下的那句“怕死不当共产党”。还记得,刘胡兰在面对敌人的铡刀时说的那句“永别了,乡亲们,战斗吧,同志们,敌人的末日不远了,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
刘胡兰,为了共产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以她高贵的品格、崇高的革命气节、坚贞不屈的信念、视死如归的精神,铸就了激励后人的“胡兰精神”。她的精神,她的英名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她无愧于毛主席为她亲提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的故事深深地激励、感动了我。它时刻提醒着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它是老一辈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努力读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现他们未能实现的梦。
第三篇:读刘胡兰故事有感读刘胡兰英雄故事有感
XX县区第三中心小学
四(3)班
陈心怡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毛泽东主席为小英雄刘胡兰的亲笔题词。刘胡兰遇害时仅仅只有15岁,15岁的她为了保卫村庄。面对特派员张全宝的拷问与侮辱,她宁死不屈,所有的一切苦与痛她一个人承受。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在审问中,张全宝问她,“你就是刘胡兰。”“我就是刘胡兰。”“好。我就喜欢这样的痛快人,现在,有人供出你是共产党员。”“我是共产党员。”“你们村还有谁是共产党员。”“就我一个。”“你们区上还有多少共产党员。”“就我一个。”“不能吧。那么大一个区,怎么只有你一个呢。你不说我们也知道。”“知道,还问我做甚。”“近来,你给八路军办过什么事。”“只要我能办的,甚事都办过。”“你难道不知道做共产党要杀脑袋吗。你小小年纪就不怕死。”“怕死就不当共产党了。”对,我就是为这种不肯屈服的精神而感动,就是为这种精神而震撼,就是为这种精神的感叹。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觉得刘胡兰真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好少年。她生活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吃尽了苦头却依然勇敢地和恶势力作斗争,还用自己的生命去保卫村庄。在看看今天的我们,在爸爸妈妈细心地呵护下成长大,在窗明几净的学校里学习,我们尽情地享受着现代优越的物质生活,""以前我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有时遇到一点点的不如意,我就会埋怨父母,埋怨老师,埋怨同学,现在想想自己真有一点“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们要学会感谢,感谢那些像刘胡兰一样的革命先烈们,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我们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还要感谢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是他们赋予了我们生命,是他们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做一个听话懂事的乖孩子。我还要感谢教导我们的老师,没有他们的辛勤耕耘,就没有今天这一个个讲文明、明事理的好学生。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加倍努力的学习,将来也能像刘胡兰一样为祖国的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
第四篇:读《刘胡兰传》有感读《刘胡兰传》有感
我带着激情澎湃的心情读完了全书。轻轻合上尾页,看着“刘胡兰传”这四个恢弘大字,心中不由得感慨:我们都为刘胡兰坚贞不屈的精神所感动,为敌人的残忍可耻的行为而感到愤怒。
刘胡兰从小就失去了母亲,奶奶又有点迷信,所以刘胡兰童年过得十分艰苦。但她却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从小就帮助奶奶带自己的妹妹爱兰,做家务。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帮党组织执行任务。可在这时,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被捕,然后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书中忠贞不屈的使者——刘胡兰,令我敬佩。因为她宁愿为国家死去,也不愿向敌人投降。她在年仅17岁的时候就为革命献出了自己那还没有绽放美丽青春的生命。
胡兰死时也不屈服,她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毛泽东曾为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胡兰一生太苦了,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楚怡学校四年级:胡成程
第五篇:刘胡兰有感粲然的花蕾
――――怀念革命英烈刘胡兰
那是一朵美丽的花,她很年轻,她为了人民的生活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就是我们心中的英雄――刘胡兰。
刘胡兰,XX省XX县区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XX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47年1月12日,这是云周西村人民难忘的一天。这天早上,东方刚刚闪亮,刘胡兰早早起来,把她转移上山的消息告诉了父母,一家人忙着为她收拾行李,刘胡兰边洗衣服,边和母亲谈论上山后的打算,刘胡兰的心情十分激动。就在这时,盘踞在大象镇的敌人和地主武装,忽然包围了云周西村,封锁了所有路口,严令不许任何人出村。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刘胡兰已无法离开村子,她和母亲商量,先到隔壁刚生下小孩的金钟嫂家里隐蔽,如果被敌人发现,就说是伺候坐月子的。当刘胡兰来到金钟嫂家时,屋里已经有好几个人了。这时,街上又传来急促的锣声,紧接着就是敌人的嚎叫声:“大家听着。一家只许留一人,留下两个的就按私通八路办理。”怎么办。留下来,万一被敌人发现,这卧床的产妇,初生的婴儿,这满屋的乡亲们,将要受到牵连,不。绝不能连累他们。刘胡兰毅然谢绝了金钟嫂的挽留,走出屋来,向村前的大庙走去。刘胡兰来到大庙广场找到了母亲,女儿的突然到来,使胡文秀十分震惊,她悄悄地问道:“胡兰了,你怎么也来了。”刘胡兰低声向母亲说明了原因。不一会儿,“复仇”队员武金川忽然在人群中发现了刘胡兰,窜过来威胁说:“今天要你自白,不说就要你的命。”刘胡兰狠狠地瞪着他说:“我没有什么可自白的。”武金川灰溜溜地窜回了大庙。天空乌云翻滚,广场气氛森严,这时候,刘胡兰已经清楚,一场严峻的考验就在眼前。她轻轻脱下了指环,掏出了手绢和万金油盒,郑重地交给了母亲,决心用鲜血与生命同敌人作一场殊死的斗争。母亲胡文秀看着女儿这不寻常的举动,难过得说不出话来。刘胡兰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她把母亲的手拉过来,让她把3件东西握紧""妈妈明白了,她擦干了眼泪,收藏好女儿留给她的3件东西,准备迎接将要发生的一切。几个敌人扑上来要抓刘胡兰,乡亲们靠在一起保护她。敌人用枪托殴打群众,刘胡兰大声喝道:“闪开,我自己会走。”她昂首挺胸向大庙走去。刘胡兰踏进大庙,大殿下满身血迹的石三槐、石六儿等6位同志巍然屹立,刘胡兰深表敬佩。她跨进大庙的西厢房。审讯刘胡兰的是阎军军官大胡子连长张全宝,他根据叛徒的告密,已经知道刘胡兰是被捕中惟一的共产党员、区干部,也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妄想从刘胡兰口中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于是,他沉着脸问道:“你就是刘胡兰。”刘胡兰响亮地回答:“我就是刘胡兰,怎么样。”“你给八路军干过什么事。”“只要我能办到的,什么都干过。”“那么你们村长是谁杀的。”“不知道。”“你们区上的八路军都到哪里去了。”“不知道。”张全宝一连碰了几个钉子,再也沉不住气了:“你,你,你就什么也不知道。”刘胡兰镇静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张全
宝想发作,突然,贼眼一转,威胁着说:“现在有人供出你是共产党员。”刘胡兰知道自己被坏人出卖,她把头一扬,自豪地说;“我就是共产党员,怎么样。”“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以后你还会为共产党办事不。”“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张全宝万万没有想到,共产党的一个小女孩,竟如此厉害。见硬的不行,就换软的,他奸笑着哄骗说:“自白就等于自救,只要你自白,我就放你,还给你一份好土地""”刘胡兰轻蔑地说:“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张全宝恼羞成怒,他收起阴险的笑睑,敲起桌子嚎叫:“你小小年纪,好嘴硬啊,难道你就不怕死吗。”刘胡兰逼进一步,斩钉截铁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张全宝无可奈何,站起来无耻地说:“刘胡兰,只要你当众说句今后不再给共产党办事,我就放了你。”刘胡兰坚定地说:“那可办不到。”敌人的利诱和威胁都失败了,但他们并不死心,妄图用血腥的屠杀逼迫刘胡兰投降。在大庙西侧广场上放下了铡刀、木棒,刘胡兰和石三槐等同志被押到刑场,他们怒视敌人,匪徒们如临大敌,惊慌失措。群众们见自己的亲人来到刑场,一下子涌了过去,匪徒们急忙用刺刀阻挡,张全宝气急败坏地逼问群众:“你们说这7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群众中立刻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怒吼:“好人,都是好人。”张全宝慌了手脚,急忙命令匪徒准备屠杀,护村堰上架起了机关枪。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开始了,敌人先将我地下交通员石三槐,民兵石六儿、张年成和干部家属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6位同志,用乱棍打昏后,用铡刀一个个杀害了。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大地,锋利的铡刀卷了刀刃,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祖国的解放,人民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张全宝却洋洋自得,指着6位烈士的遗体向刘胡兰嚎叫;“你看见了吧,自白不自白,投降不投降。”刘胡兰怒不可遏,痛斤敌人;“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死也不自白,共产党员你们是杀不绝的,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不远了。”刘胡兰遥望着吕梁山,仿佛想起了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想起了培育她成长的党,想起了未来的灿烂世界。张全宝看见刘胡兰在思索,还梦想着刘胡兰能够转变,刘胡兰忽然转过身来,质问他:“我咋个死法。”这惊天动地的声音,宣告了敌人的彻底失败,张全宝阴沉着脸,沙哑地发出了绝望的嚎叫:“一个样""”群众再次向刑场涌来,这情景把敌人惊呆了。群众再次向刑场涌来,这情景把敌人惊呆了。突然,张全宝看到了护村堰上的机关枪,便恶狠狠地叫道:“快,快把机关枪调过来,把全村的人统统给我扫光。”敌人的机关枪在向几百名手无寸铁的乡亲们瞄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胡兰大义凛然,挺身挡住了枪口,大声喝斥敌人:“住手。要死,我一个人死,不许伤害群众。”刑场就是战场,英雄斗志如钢,刘胡兰昂首挺胸迈着矫健的步伐,向着烈士染红的铡刀走去。铡刀前,刘胡兰止步回首,泰然自若地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养育她的家乡土地和勤苦勇敢的乡亲们。
“永别了,乡亲们,战斗吧,同志们,敌人的末日不远了,胜利一定是我们的。”她鄙视了一眼垂死挣扎的敌人,甩了甩披在脸上的短发;仰望翻滚的乌云,环顾万里江山""她坚信,黑夜即将过去,祖国的明天将阳光灿烂,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刘胡兰同志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她从容地走向铡刀""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刘胡兰同志从容就义,壮烈牺牲。
看到这里,泪水已经模糊了我的双脸。刘胡兰,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竖立起生命的宣言;以她高贵的品质、革命的气节、英雄的壮举,铸就了光照千秋、激励后人的精神。
静心而想,我们这一代的少年儿童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住一丝风吹雨打,遇到一点挫折就叫苦连天,个个都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小皇帝,在爸爸妈妈、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庇护中无忧无虑的长大。
要知道,我们现在安谧的生活,正是这些革命先烈们的热血换来的。因此,我们每个少年儿童都要向刘胡兰等革命先烈们学习,做一个不怕困难、勇敢正直、不屈不挠的人。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在学习中、生活中碰到的困难,坚决不向它们低头,勇敢面对。只有这样,我们将来才能做一个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小学教育专业09043020王雪
第11页 共11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