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萧相国世家有感 读萧相国世家有感 远客 初读毕萧相国世家便产生了疑问。凭什么萧何就能当第一功臣。刘邦为什么三番五次要替萧何说话,甚至不惜桡功臣。 太史公写萧相国,全篇论及萧何功绩处仅刘邦功狗功人说和鄂君万世功和一时功论两处,其余段落无非是在说他是如何稳定后方,怎样治理关中。和张良、曹参等人相比,萧何虽也为汉室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可也不至仅凭此就让刘邦意欲再度逆着其他功臣的意愿为其说话呀。翻检资料,与我有类似感受的还有曾国藩和近代学者李景星。曾国藩论此文道:萧相国之功,只从猎狗及鄂君两段指点,其余皆从没要紧处著笔。实事当有数十百案,概不铺写,文之所以高洁也。后人为之,当累数万言,不能休矣。李景星
2、则说萧相国世家是一篇极整齐文字,亦是一篇极变化文字。极整齐尚好解,太史公此文没有项羽本纪中充盈的金刚怒目慷慨激昂,以及无可奈何之惋惜沉痛,更没有屈原贾谊列传中流淌的一唱三叹的同情理解,而是以时间为经,选取重要事例,以俭省之语描述。即便是妇孺皆知的萧何月下追韩信之事,在本文中也仅以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一句交代完毕。那极变化又从何说起呢。我们且来看看太史公是如何运用他那如火纯情的春秋笔法来演绎第一功臣的传奇故事的。 既然是第一功臣,萧何立了哪些功呢。首先,举荐韩信。萧何月下追韩信和成也萧何败萧何的具体事件记载于淮阴侯列传中。太史公将各篇汇为一个整体所以一事详于彼则略于此,故不可将史记中的篇
3、目当作独立的篇章来理解。韩信一开始投奔项梁、项羽,一直不被重用,再投奔刘邦,先后也不过混了个门童、仓库保管员的职位,没有给他提供施展平生才华的舞台。萧何曾与韩信聊过几次天,觉得此乃不可多得的人才,正待与刘邦举荐之,结果心灰意冷的韩信跟着准备逃回老家的士兵一起溜了。已是汉王丞相萧何得知此事,亲自连夜追赶,终于追回韩信。刘邦起初觉得萧何乃小题大做,萧何解释道,如果大王野心仅限于关中,那么用不用韩信都无妨,但若心图天下,除了韩信便没有谁能够与你共商大计的了。刘邦便听了萧何的话,还举行隆重的仪式封韩信为大将军。韩信为刘邦定江山立了多少功,尽可参看淮阴侯列传,而他的功绩也得到了刘邦的称许连百万之军,战必
4、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所以,具识人之明,向刘邦举荐韩信乃萧何之一大功绩。 其次,助刘邦稳定关中局势,保障前线粮草补给,这一点在萧相国世家中反复被申述。汉王二年,刘邦与诸侯军击楚时,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使得刘邦拥有稳定的后方和源源不断的物资、人员供给。战争的顺利展开固然需要有巧妙合理的战略部署,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军心,以及彪悍骁勇、以一当十的勇气。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粮草和人员的及时补给,就是有再好的战略部署,再有勇气又能有几分胜算呢。纵观古今中外战争史,以少胜多的战役终究是少数。在分封功臣之后的排位战上,鄂君
5、也是以此称萧何立下的乃万世功,曹参等人为一时功.再次,成就了沛公和汉王,这一点足见太史公的春秋笔法。且看原文中高祖为布衣高祖为亭长高祖起为沛公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从仅仅是称谓上的变化,这与萧何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刘邦是布衣起家,做亭长前也是个容易犯事儿的游侠儿.当时身为吏掾的萧何谙熟秦朝的刑法律例,借职务之便数以吏事护高祖.后来刘邦做了个小亭长,职位在萧何之下。在刘邦赴咸阳服徭役前,同事们一起为之践行,大家都给他钱三,独萧何给钱五.不久,陈胜、吴广起兵,刘邦在萧何、曹参的运作下代替原XX县区令成为当地的起义军领袖,是为沛公.走出XX县区,加入反秦大军,在时代的洪流中与猛浪搏击才有可能出人头地
6、,成就一番事业。等到入了咸阳城,诸将都是捡大户抢夺金银财宝,唯独萧何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有了这些文书资料,为日后攻城略地的战略部署,法律规章的制定,国家税务的征收依据等提供了宝贵资源。正是萧何这一藏,成就了汉王.与之相比,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面对秦王朝的暴政,谁都心中充满怨愤,可若仅以怨愤报之的话,那也不过是逞匹夫之勇罢了。以称谓的变化表现世事的推进,是太史公之妙笔所在。 由上观之,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似是理所应当了。可为什么在排座次的时候,众功臣皆推曹参而高祖仍心系萧何呢。首先,萧何与高祖有旧交,又是同乡。这份情谊是从高祖还是布衣时开始的,不同于后来张良、韩信等
7、人的半路投奔。再者,汉王六年分封功臣,可以说主要是看战功的,是对前面七年的反秦起义和楚汉战争中诸将领功绩的总结,而在刘邦看来,排座次关系到后面国家的发展。汉室毕竟刚刚打下江山,尚未能说坐稳天下,一个国家的建设军事力量固然重要,但是经历长期征战,整个赤县神州一片百废待兴之貌。如何治国理政是更为棘手的问题。靠那些赫赫战功的武将。刘邦肯定不能放心,那运筹帷幄的张良呢。且不说他早年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替韩国复仇,最后项羽杀了韩王成以致其彻底断了恢复韩国的念想才铁下心来辅佐刘邦。他的智谋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具体事务的决策,比如楚汉战争时要不要分封原来的六国诸将,再比如后来帮助吕后让刘盈坐稳了太子之位等等。能主
8、持大局,帮助建立国家的律例系统且目光长远,无出萧何之右者。故而刘邦心欲何第一.待鄂君语毕,刘邦不等大臣们反应,就肯定鄂君说得好,还益封何二千户以报答繇咸阳时萧何多送他的钱二也。 不过,这个第一功臣也不是好当的。萧何临终前,汉惠帝刘盈来看望他,并向其询问谁可继其相位。萧何回答的却是知臣莫如主五个字,避免正面回答刘盈的问题。年轻的皇帝有些急了,再不确定人选萧相国万一一口气接不上来了怎么办。只好再问曹参何如。萧何见皇帝如此说,便言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其谨慎程度可见一斑。而曹参与萧何在功臣排位战后关系就一直不好,但最终萧何放下私人恩怨向皇帝推荐曹参也印证了那句宰相肚里能撑船. 第二篇。读史记萧相国世
9、家有感文臣乎。武将乎。 读史记萧相国世家有感史记萧相国世家说的是萧何伴随汉高祖左右,为其效犬马之劳终其一生的故事。其中写到汉高祖为群臣排位次的细节,现在读来,让人有寒噤之感。经历过秦末的腥风血雨,又有楚汉的争锋对决,该是坐下来论功行赏的时候了。此时高祖认为“萧何功最盛,所食邑多”,而一群武将却不买这个帐。仔细想来,曹参之流,身经百战,冲锋陷阵,要是没有曹参这样的干将,刘邦即使有一百个萧何也成不了大业。而萧何不曾有点点汗马之劳,只会舞文弄墨,凭什么他的功劳就会攀到曹参之流的头上呢。试想,如果在楚汉对决时,刘邦说出萧何功劳最大这样话,结局肯定很惨,不用说韩信这样的人立马会占到项羽那边,就连曹参这样
10、的亲信也会觉得靠不住,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调转马头了。现在不一样了,消灭了项羽,天下惟刘邦最大,一伙人不再是称兄道弟歃血为盟的关系了,高祖说的话不需要考虑那些武将们的感受了,他欢喜谁就是谁,他爱谁就是谁。武将们的命运似乎就是这样,在主子需要他们时,他们拼命冲杀,最后功遂建业已立之时,他们的功劳却被轻轻松松的抹去。每个朝代都在上演着这样的不幸,为什么。武将手握重兵,功高盖主,“大哥”如果在论功行赏再给他们予很高的位置,难保哪天他们就给篡夺了,这招谁都得防着点。这手棋下得妙的人有刘邦,分封群臣时抬高文人地位,极力贬低武将功劳,后来还通过吕后、萧何消灭韩信进一步铲除那群武将们的势力,汉景帝承刘邦衣钵,连
11、本族人都不放过,通过平定“七国之乱”,让天下权利集中于皇室。赵匡胤也是一个忽悠武将的能手,他“杯酒释兵权”,还把表情装得很无辜,在酒席间,故意愁眉不展状,石守信一看就是又怕又愁的,武将藏忧的问题一下子就给解决了。赵匡胤算温柔的,狠一点要算朱元璋了。朱元璋即位后,为了防止武将们功高震主,竟制造种种借口,向握有军政大权的元老重臣挥起了屠刀,胡惟庸、蓝玉等等开国功臣都不能幸免,最冤的是徐达,做得忠顺恭谨,让朱元璋找不出错误,还是免不了被赐死。高祖以猎人和猎狗来比喻文臣和武将的功劳关系,以萧何为人,武将们为狗固然不是对武将们的人格的侮辱,但是在这个比喻中武将们被极度的工具化却是不争的事实。高祖说萧何“
12、功不可忘也”,难道曹参和韩信之流功可忘乎。说到底功可忘不可忘不是在于他们功劳之大小,而在于他们的功劳有没有必要被提及。这就涉及到了萧何之流之所以被重用的原因了。兵刃交接的战争中,萧何是个谋臣,是个副职。管理国家之时,他被刘邦扶正,究其竟,可能有一下原因:一,通过这一举动表明刘邦不信任武将们的态度,有此举动,武将们便也不敢肆意妄为了;二,通过这些文臣们的文墨功夫和律令制定达到限制武将的势力的目的,在很多时候,文字的力量并不比刀枪小。看看萧何的所为就知道,他真正的本事不大。刘邦是这样为萧何功最盛辩护的,首先他是个谋臣,“发踪指示”,其次,他“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发踪指示”是他本职工作,“举宗数十
13、人皆随我”那是另有隐情的,是刘邦对萧何的胁迫,可见刘邦是为了捧红他而出其辞的。再后来排位次时,刘邦所举萧何功劳也未必多么光耀。刘邦所言萧何之功如“遣军补其处”、“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萧何全关中以待陛下”等功劳要是真与前线将士相比,又何足絮叨。可谓“欲加之功,何患无辞”。 刘邦果真十分信任萧何之流的文臣吗。帝王对于臣子的信任从来只是处于将来利益需要,而不是过往功劳的惦记,如果谁以功劳自夸,这样的人总会被干得很惨的。刘邦当初在楚汉之争最为艰苦的时间里,他还多次派遣使者慰劳丞相萧何。鲍生对萧何说:“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
14、”说白了,就是刘邦怀疑萧何,屡次派人打探,而萧何为了消除刘邦的一律,把自己家族的子孙昆弟都给派上疆场了。而后,汉立国后,刘邦一次一次地怀疑萧何,萧何表现出了很好地孙子态度,为了保全自己,设计把韩信杀了,为了让刘邦放心,他把自己所有家产、资财都献出来分给军士,为了让刘邦对自己彻底无忧,他甚至做毁誉之事低价甚至赊借买地,一直到把自己搞臭为止。有时,你只能感慨,历史真是一幅充满小丑的图卷,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卷入其中。看看司马迁对萧何的评价就知道,这个人真的是没什么大本事“萧相国何於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奇节(没什么作为)。及汉兴,依日月(指刘邦)之末光”。看萧相国世家的萧何第一中还有个细节挺有意思的
15、,刘邦为萧何“功最盛”正名,功劳评定后,接下来就是排位次的事情了。刘邦决定要压制武将的想法是铁了心的,但是又不好意思把自己意思说破,群臣也装傻,力推曹参位排第一。此时,一个姓鄂的人站出来,替刘邦把想说的话抖落出来,说萧何居功至伟,有万世之功,应该排在第一之类的云云,高祖二话没说,立马就说“善”。这个人据说因为在关键时候揣摩了刘邦的心态,替他说了句话,被封为关内侯(很巧的事,这也似乎没什么本事的人,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也仅只于此)。读到这个细节时,哑然一笑,佩服于关内侯和刘邦的配合之默契,也深感司马迁对历史的敏感程度。说到底,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不管是君子小人,不管是想要赞誉还是毁誉,只要是想活着
16、都不容易,尤其是为别人活着更难。人们总是要在舞台上刻画一下自己,在别人的舞台上大家都不得已 第三篇。史记萧相国世家读后感史记萧相国世家说的是萧何伴随汉高祖左右,为其效犬马之劳终其一生的故事。其中写到汉高祖为群臣排位次的细节,现在读来,让人有寒噤之感。经历过秦末的腥风血雨,又有楚汉的争锋对决,该是坐下来论功行赏的时候了。此时高祖认为“萧何功最盛,所食邑多”,而一群武将却不买这个帐。仔细想来,曹参之流,身经百战,冲锋陷阵,要是没有曹参这样的干将,刘邦即使有一百个萧何也成不了大业。而萧何不曾有点点汗马之劳,只会舞文弄墨,凭什么他的功劳就会攀到曹参之流的头上呢。 试想,如果在楚汉对决时,刘邦说出萧何功
17、劳最大这样话,结局肯定很惨,不用说韩信这样的人立马会占到项羽那边,就连曹参这样的亲信也会觉得靠不住,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调转马头了。现在不一样了,消灭了项羽,天下惟刘邦最大,一伙人不再是称兄道弟歃血为盟的关系了,高祖说的话不需要考虑那些武将们的感受了,他欢喜谁就是谁,他爱谁就是谁。 武将们的命运似乎就是这样,在主子需要他们时,他们拼命冲杀,最后功遂建业已立之时,他们的功劳却被轻轻松松的抹去。每个朝代都在上演着这样的不幸,为什么。武将手握重兵,功高盖主,“大哥”如果在论功行赏再给他们予很高的位置,难保哪天他们就给篡夺了,这招谁都得防着点。这手棋下得妙的人有刘邦,分封群臣时抬高文人地位,极力贬低武将功
18、劳,后来还通过吕后、萧何消灭韩信进一步铲除那群武将们的势力,汉景帝承刘邦衣钵,连本族人都不放过,通过平定“七国之乱”,让天下权利集中于皇室。赵匡胤也是一个忽悠武将的能手,他“杯酒释兵权”,还把表情装得很无辜,在酒席间,故意愁眉不展状,石守信一看就是又怕又愁的,武将藏忧的问题一下子就给解决了。赵匡胤算温柔的,狠一点要算朱元璋了。朱元璋即位后,为了防止武将们功高震主,竟制造种种借口,向握有军政大权的元老重臣挥起了屠刀,胡惟庸、蓝玉等等开国功臣都不能幸免,最冤的是徐达,做得忠顺恭谨,让朱元璋找不出错误,还是免不了被赐死。 高祖以猎人和猎狗来比喻文臣和武将的功劳关系,以萧何为人,武将们为狗固然不是对武
19、将们的人格的侮辱,但是在这个比喻中武将们被极度的工具化却是不争的事实。高祖说萧何“功不可忘也”,难道曹参和韩信之流功可忘乎。说到底功可忘不可忘不是在于他们功劳之大小,而在于他们的功劳有没有必要被提及。这就涉及到了萧何之流之所以被重用的原因了。 兵刃交接的战争中,萧何是个谋臣,是个副职。管理国家之时,他被刘邦扶正,究其竟,可能有一下原因:一,通过这一举动表明刘邦不信任武将们的态度,有此举动,武将们便也不敢肆意妄为了;二,通过这些文臣们的文墨功夫和律令制定达到限制武将的势力的目的,在很多时候,文字的力量并不比刀枪小。看看萧何的所为就知道,他真正的本事不大。刘邦是这样为萧何功最盛辩护的,首先他是个谋
20、臣,“发踪指示”,其次,他“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发踪指示”是他本职工作,“举宗数十人皆随我”那是另有隐情的,是刘邦对萧何的胁迫,可见刘邦是为了捧红他而出其辞的。再后来排位次时,刘邦所举萧何功劳也未必多么光耀。刘邦所言萧何之功如“遣军补其处”、“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萧何全关中以待陛下”等功劳要是真与前线将士相比,又何足絮叨。可谓“欲加之功,何患无辞”。 刘邦果真十分信任萧何之流的文臣吗。帝王对于臣子的信任从来只是处于将来利益需要,而不是过往功劳的惦记,如果谁以功劳自夸,这样的人总会被干得很惨的。刘邦当初在楚汉之争最为艰苦的时间里,他还多次派遣使者慰劳丞相萧何。鲍生对萧何说:“王暴衣露盖
21、,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说白了,就是刘邦怀疑萧何,屡次派人打探,而萧何为了消除刘邦的一律,把自己家族的子孙昆弟都给派上疆场了。而后,汉立国后,刘邦一次一次地怀疑萧何,萧何表现出了很好地孙子态度,为了保全自己,设计把韩信杀了,为了让刘邦放心,他把自己所有家产、资财都献出来分给军士,为了让刘邦对自己彻底无忧,他甚至做毁誉之事低价甚至赊借买地,一直到把自己搞臭为止。有时,你只能感慨,历史真是一幅充满小丑的图卷,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卷入其中。看看司马迁对萧何的评价就知道,这个人真的是没什么大本事“萧相国何於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奇节(没什么作
22、为)。及汉兴,依日月(指刘邦)之末光”。 看萧相国世家的萧何第一中还有个细节挺有意思的,刘邦为萧何“功最盛”正名,功劳评定后,接下来就是排位次的事情了。刘邦决定要压制武将的想法是铁了心的,但是又不好意思把自己意思说破,群臣也装傻,力推曹参位排第一。此时,一个姓鄂的人站出来,替刘邦把想说的话抖落出来,说萧何居功至伟,有万世之功,应该排在第一之类的云云,高祖二话没说,立马就说“善”。这个人据说因为在关键时候揣摩了刘邦的心态,替他说了句话,被封为关内侯(很巧的事,这也似乎没什么本事的人,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也仅只于此)。读到这个细节时,哑然一笑,佩服于关内侯和刘邦的配合之默契,也深感司马迁对历史的敏感
23、程度。 说到底,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不管是君子小人,不管是想要赞誉还是毁誉,只要是想活着都不容易,尤其是为别人活着更难。人们总是要在舞台上刻画一下自己,在别人的舞台上大家都不得已 第四篇:高中语文萧相国世家原文及译文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平)陈豨(反)时。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余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於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
24、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相国因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禽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乃为请吾苑。”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侍,前问曰:“相国何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与。今相国多受贾竖金而为民请吾苑,以自媚於民,故系治之。”王卫尉曰:“夫职事苟有便於民而请之,真宰相事,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且陛下距楚数岁,陈豨、黥布反,陛下自将而往,当是时,相国守关中,摇足则关以西非陛下有也。相国不以此时为利,今乃利贾人之金乎。且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
25、,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陛下何疑宰相之浅也。”高帝不怿。是日,使使持节赦出相国。相国年老,素恭谨,入,徒跣谢。高帝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 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注:分过,分担过错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乃利贾人之金乎。利。以-为利(贪求)
26、 b.愿令民得入田田:耕种 c.毋收稿为禽兽食稿:秸秆 d.高帝曰:“相国休矣。”休:休息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夫相国乃利民/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b.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其李将军之谓也 c.相国不以此时为利/鲍叔不以我为贫 d.君即百岁后/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何为皇上行军打仗时,能安抚勉励当地百姓,并且把自己的家财全部捐献给军队。 b.当高祖责备萧何低价强买百姓田地房产时,萧何趁机向皇帝提出把上林苑让给百姓耕种的请求。 c.高祖对萧何为民请求上林苑之事很
27、不高兴,拘禁了萧何,但最终还是听从了王卫尉的劝说释放了萧何。 d.萧何病重时,孝惠帝亲自去探视,当问及谁可接替萧何的位置时,他对孝惠帝把曹参作为人选表示同意。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3分) (2)且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4分) (3)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3分) 参考答案 5.d(休:不要这样) 6.a(a:竟然;b:取消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c:在、把;d:如果、即使) 7.a(萧相国因为皇上在行军打仗时) 8.(l)公子为人仁厚而礼贤下士(或自居与士人之下
28、),士人无论有无才能还是没有才能,(他)都谦恭地按礼节同他们交往,不敢因为(或凭借)自己富贵而在士人面前自高自大。(评分参考:下:礼贤下士,1分;无,无论,1分;不肖,不才,1分;状语后置,1分)(4分) (2)况且秦始皇因为不知道自己的过错而失去了天下,李斯(为主上)分担过错(的做法),又有什么值得效法的呢。(3分) (评分参考:且,况且,1分;足,值得,1分;法,效法,1分) (3)后代子孙(如果)贤德,可以从中学我的俭朴;(如果)不贤能,(这种房屋)也不会被有势力的人家所侵夺。”(3分) (评分参考:师,学习,1分;势家,有势力的人家,1分;被动句式1分) 参考译文: 高祖十二年秋天,黥
29、布起兵反叛,高祖亲自统率军队前去讨伐,在军中多次派遣使者来问相国在做些什么。相国因为皇上在军中,就努力安抚勉励百姓,把所有的东西都送去供应军需,就像平定陈豨叛乱时一样。有个说客对相国说:“您要不了多久就会遭受灭族的惨祸了。您位为相国,功居第一,难道还可以再增加吗。而您从刚进关中的时候起,就深得民心,到现在已有十多年了,百姓们都亲附您,您总是勤勉办事,得到百姓的欢心。皇上之所以屡次派人来问您的情况,是怕您利用自己的威望动摇关中。如今您何不多买些田地,并低价赊购、借贷来玷污自己,(如果这样做的话,)皇上对您就放心了。”于是相国听从了他的计策,高祖很是高兴。 高祖平定了黥布的叛乱,撤军返回长安。百姓
30、们拦路上书告状,控告相国用低价强行购买民间的土地房屋,价值数千万之多。高祖回到宫中,相国前来拜见。皇上笑着说:“当相国的竟然侵夺民众的财产,为自己谋利。”把百姓们的控告信全部交给相国,说道:“你自己去向民众谢罪吧。”相国乘机为百姓们请求说:“长安一带地方狭窄,而上林苑中空地很多,白白地抛荒,希望下令让民众进去耕种,(收成后粮食归耕者所有,)禾秸则不许收走,留下来作苑中禽兽的食料。”高祖大发雷霆,说:“相国你大收商人的财物,却来讨取我的上林苑。”于是就下令把相国交给廷尉拘禁起来,还给他上了刑具。过了几天,一个姓王的卫尉侍从高祖,上前问道:“相国犯了什么大罪,陛下怎么突然把他关起来了。”高祖说:“
31、我听说李斯担任秦始皇的宰相,办了好事都归功于主上,有了错误则自己承担。现在相国大量接受那些贱格的商人们的金钱,却来为百姓求取我的苑林,想以此来讨好百姓,所以我要把他关起来治罪。”王卫尉说:“要说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如果有对民众有利的事就为他们向陛下请求,这真是宰相应做的事,陛下怎么竟然怀疑相国接受了商人的贿赂呢。况且当初陛下与楚军相持不下,有几年之久,陈豨、黥布反叛时,陛下亲自率军外出平叛,在那个时候,相国留守关中,(如存异心,)只要稍有举动,函谷关以西的地方就不属陛下所有了。相国不在那时为自己谋利,现在难道会贪求商人的金钱吗。再说秦皇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过错而失去了天下,李斯为主上分担过错的
32、做法,又有什么值得效法的呢。陛下怎么能用这种浅陋的眼光来怀疑宰相。”高祖听了,心中很不愉快。当天,派遣使者手持符节赦相国出狱。相国已经年老,平日一向谦恭谨慎,进宫拜见皇上时,光着脚步行表示谢罪。高祖说:“相国请别这样。相国为百姓请求上林苑中的空地,我不允许,不过是我成了桀、纣那样的昏暴君主,而相国却是贤明的宰相。我故意把相国关起来,是想让百姓们都知道我的过错。” 萧何向来与曹参不和,到萧何病重时,孝惠帝亲自去探望相国的病情,顺便问他:“您百岁之后,谁可以继代您的职位。”萧何回答说:“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主。”孝惠帝接着问:“曹参这个人怎么样。”萧何叩头说:“皇上您找到合适的人了。我死而无憾了。”
33、 萧何购置土地房屋一定选择贫穷僻远的地方,营造宅第也从来不修建围墙。他说道:“后代子孙如果贤德,可以从中学我的俭朴;如果不贤无能,(这种房屋)也不会被有势力的人家所侵夺。” 第五篇:读史记外戚世家有感读史记外戚世家有感 摘要。外戚势力之下,个人荣辱关乎家族存亡,同时前朝也影响着后宫。看似柔弱的女性,却可以影响到国家的兴亡,司马迁以较为全面的角度,不仅展现了深宫女子的血与泪,同时,也以此告诫从政者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勿被外戚专权。史记外戚世家也像一部鲜有的女子列传,不仅有母仪天下的威风,也有门庭冷落的凄凉,细细读来,不乏对女性无力掌控自己命运的哀叹,一个“命”字,贯穿全文,既是写实,也有情节的壮
34、阔与回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解读。 关键词:女性外戚势力国家危亡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女性以其温婉贤良,勤劳质朴等东方特点闻名于世界。并且,由于传统观念的限制,从古至今也鲜有描述女性对政治的影响,后宫不得议政、参政等的规章制度,但即便如此,后宫与前朝仍旧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纠葛与权力斗争。而外戚世家中的外戚即指后妃及其亲戚。在中国,曾经也出现过颇具代表性的女政治家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女掌权人,就是武则天。但当读到史记外戚世家的时候,又更深入的了解了女性在历史长河中如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以书观史,以史为戒。 刘邦死后,诸吕擅权,几乎取代了刘家王朝。这个历史教训司马迁是很重视的,这里作者显然是要提
35、醒人们不要忘记这个重要的教训,这也是作者对本篇的命意之一,也可见太史公的深谋远虑。或许是某种巧合,篇中的几位皇后都是出身微贱,而她们能当上皇后又都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有的是阴差阳错,有的则事出偶然。每个人的命运都可以写成一个故事,只是史记所着重讲述的几位主人公的故事更像是一部传奇,读来震撼,引人思考,更给了后来统治者一定的参考。不同人的命运折射出相似的问题,但又具有极大的不同。在阅读相关资料时,看到这样一个字“命”,不禁让人想起这样一句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也让人想起了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人物,像红楼梦里的人物,大观园里人生百态;像雷雨里的人物,周公馆里世事无常。一个“命”字道出了
36、多少曲折回环,有时也不禁让人感慨有造物弄人的无奈,也有无心插柳的欣喜。中国长期以来都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因此对女性生命里出现的波澜壮阔有着格外的关注,是非功过,似乎都值得拿出来细细评说,于是成就了一段传奇,成就了史记外戚世家的这段经典。在史记外戚世家开篇便提到: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可以看出从太史公的角度国家兴亡与外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我认为我们也应该理性的全方面的角度去看待一个国家的衰亡,就如同清王朝衰落一般,许多人将其原因归结于闭
37、关锁国,在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中,老师同我们探讨了这一问题,其实,我们应该在因果之间做一个细量的考察。我们是否还应看假如没有闭关锁国清王朝会变得怎么样呢,当然从现在的角度讲这似乎不能够实现,但这无异于在我们下定论之前提供了一条思维方式,即在理工科常用的控制变量思维。回到史记,也就是说,外戚的影响是否为主因还有待考量。但这一点的提出,的确揭示了夫妻关系,尤其对于统治者的婚姻关系需更为慎重。由此而得出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夫乐调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可不慎与。人能弘道,无如命何的结论。婚姻,是人类长期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这是一种规范与保障制度,又由于牵连的甚至是家族与
38、家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在古代宫廷制度之下,权力的争夺,明争暗斗,腥风血雨,婚姻便也就不再单纯了。 当出现了柔弱的女子也能垂帘听政,权倾朝野之时,也不要忘了还有千千万万个未曾被历史记住的深宫女子默默地就这样消亡,甚是说当作了王朝的陪葬,此时也会想起王昌龄的些许宫怨诗来西宫春怨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那般惆怅与凄凉。多少女子香消玉殒。同样的,在史记中也读得出对他们悲剧命运的同情和无奈。有人也总结过史记外戚世家中女子生存的方式分为不惜一切竭力争取和无为而至两种,可在我个人观点看来实则都是形势所迫,女子也几乎没有选择的权利,两种方式其目的都在于“活”,显赫也
39、好,苟且也罢,也关乎着家族史的存亡吧。 史记外戚世家中描写了诸多人物,外戚世家这一部分也堪称鲜有的女子列传,我就以几个代表人物进行我自己的解读。历史上被诸多学者研究的,吕后算是其中之一。其实在吕后的身上我们便可得出共性来。古代帝王,后宫佳丽三千,妻妾成群,所以也不存在有绝对的宠幸,时光流转,或年老色衰之时,在后宫的争斗之下,也是如履薄冰,谨言慎行。除了保全,甚至还有防卫与反击,利益驱使下或者利益迫使之下,弱肉强食。宫中更有母凭子贵的铁律,这似乎成了争权夺势的一块敲门砖。有人选择无争,有人选择争。而争的那一部分人,走到最后的毕竟是少数,这算是一种“活”的信念,必须选择,要么就将被历史淘汰,整个家
40、族也将被历史淘汰,因此多少选择争的人惨死在了这条道路上,这就是皇宫里的生存法则。这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看到的吕氏专权,吕氏家族的鼎盛兴旺,而吕后过世,伴随着的吕氏势力也跟着逐渐没落。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古代皇室的家戚缔结、亲上加亲也证实了对外戚势力的巩固。而后的薄太后受到命运垂青,不仅是各方势力的权衡,也是印证了在古代这样的皇室环境之下母凭子贵的道理。在史记外戚世家中,所提到的外戚,家族中封侯分地的数也居多,可见,外戚对于国家朝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母仪天下38载的卫子夫卫皇后也是史记外戚世家中一个较为出众的人物。卫子夫虽然出身卑微,但在得到汉武帝宠幸之时,也没有恃宠而骄,生下一儿三女,儿子刘据被
41、立为太子,他依旧做事谦虚谨慎。即便年老色衰失宠以后,依旧得到汉武帝的尊敬,卫皇后平稳的处事风格以及良好的品德,赢得了武帝的信任,除后宫诸事为卫子夫职责之内,武帝每每出巡游幸天下时亦将少府所掌宫中事由交予卫子夫定夺。有时武帝还会听取卫子夫的意见,卫子夫也是宠辱不惊,凭借平稳的心态和公正的处世态度赢得百姓称赞。司马迁后来在史记自序还称赞卫子夫“嘉夫德若斯”提到外戚,卫氏一族可谓是建功立业,其弟弟卫青大将军和外甥霍去病骠骑将军为汉武朝立下汗马功劳,都说外戚势力过大会威胁到王权,然而卫氏一族可谓是忠心耿耿,尤其是在抗击匈奴之时两位都是骁勇善战。这也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与拥护。不过也正是由于与卫子夫的裙带关
42、系,卫青和霍去病的才华才能如此顺利的得到施展。但后来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卫氏一族外戚不断扩大的同时也会引起一些事端,在巫蛊事件中,东窗事发之后,卫氏一族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牵连。可见,外戚势力是牵连一起的,同衰共荣。 浅读史记外戚世家,对于女性和外戚势力以及国家存亡之间有了简单的理解,其实,正是因为是女性,这样赋予了历史以更为传奇的色彩,司马迁在对外戚世家27位女子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记录历史写实,从太史公的角度,我们也读出了对于女性的同情之心,在深宫后院,有多少女子随着时间就这样消亡,即便有的可以权倾朝野,可是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呢,是他们自愿的还是为了活下去而被迫的呢,命运就在无数的斗争之中起起伏伏,历经沧桑,这与人们印象中女子柔美的一面不太相符,这大概也就是身为宫中女子需要承受的吧,需要去适应生活里充斥着争斗、尔虞我诈,不仅为了自己,也是肩负着家族荣辱,在波谲云诡之中艰难地行走。第24页 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