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好战略,坏战略》读后感.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438288 上传时间:2024-12-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战略,坏战略》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好战略,坏战略》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好战略,坏战略》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好战略,坏战略》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好战略,坏战略》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好战略,坏战略读后感 第一篇:好战略,坏战略读后感好战略,坏战略读后感 看完理查德.鲁梅尔特的好战略,坏战略后,本书告诉我们任何企业管理都是对资源的发现、控制、分配、利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抓住有利契机发挥自身长处是任何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共同课题-战略,它包含了企业的管理指导、行动纲领与蓝图、优势与变革、战略调整机制等内容。没有好战略的企业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始终会被时间遗忘,我想简单的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它。 一、好的战略对企业的各项具体管理工作、目标、计划等起着权威性的指导作用,它以整个企业的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的全局性工作为基础,根据企业长远发展需要从总体资源利用上所作的各项工作指标

2、部署,如目标、计划等,并且一经制定就会对企业未来产生重大影响,它能成为“企业的杠杆”,使企业统一思想、目标、集中力量并将其发挥最大的效用。(也就是企业的战略蓝图) 二、好的战略是企业蓝图和行动纲领,它规划了企业未来长时期发展的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是企业一切行动决策的指南,企业的一切工作都应该围绕它实施和开展(也就是企业蓝图);同时也规定企业所有的领导都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弱化问题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并根据社会责任、社会定位、市场定位、目标客户群定位,把握好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会,增强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使企业要实现蓝图的顺利完成,这就是行动纲。 三、好的战略能发挥竟争优势与

3、质的变革。它深化了企业的竞争优势,拓展市场,强化阻隔机制,在企业受到外部环境造成危机时,能拔乱扶正,使竞争对手无法轻易复制或模防。在书中也告诉我们战略早期的形成来自于军事的谋略,只有制定出好的谋略军事目标才能成功,企业也是一样,只有好的战略才能强化内部机制的连动性,增强综合,以企业自身条件,形成竟争优势,质的变革才能成功。 四、好的战略必须具有一个好的战略调整机制,如果没有这个机制也就没有一个完善的执行战术,那么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将其偏离正确轨道,也将导致企业出现失败的结果。战略调整机制根据企业情况的发展而变化的,即参照实际的经营事实、变化的经营环境、新的思维、新的机会,以及未来发展预测的改变,

4、对其所制定的战略进行调整,以保证好战略对企业不可预见性的与有效性的经营管理。 回到书中其中有一句话“像战略家一样思考问题”给我很大的感触,是的,好的战略不仅能敦促企业实现目标或愿望,还能清楚认识到当前与未来的挑战,甚至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如果能识别出一个好战略,拥有好战略,并且随时调整好战略。我相信我们的企业一定能走得更加平稳更加出色。 第二篇:企业战略读后感论语弟子规读后感 班级:市场营销一班 学号:100405011 1姓名:刘娜 读论语、弟子规有感 只可撰写不可复制的企业文化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说:“企业最大的资产是造人,造人先于造物,领导者除了心存感激还不够,还必须要双手合十,以拜佛

5、版的虔诚来领导员工。”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当前社会不是一场技术革命,也不是软件速度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一个企业拥有高精尖的技术固然很重要,但是再新颖的技术总有被模仿和推广的一天。我觉得,未来企业之间竞争之声的关键更多的集中在企业文化这个软实力上。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企业文化伴随着企业的个性发展而被撰写,它难以仿造,更不可复制。 就在我们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渊博的管理思想,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一本弟子规足以管理好一个企业,近年来博兴的“中国式管理”热潮又浪在何方。似乎在国内踪影难觅,事实上,儒家智慧用于管理

6、,成功者在国门之外比比皆是。 看看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也许我们会明白更多,本着以儒治企的宗旨,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产业帝国。被誉为“日本企业之父”的涩泽荣一在其作品论语与算盘中倡导“经济道德合一”,反对所谓的经济活动与道德伦理不相符的观念,以自身的行动证明,遵守论语也能生财致富,并告诫其它企业家,纯粹的谋利而不以道德为基础的话,那就绝对不会持续久远。并提出“士魂商才”的儒商标准,士魂即崇尚道义精神,“商才”具备商业才干。这才是一个真正 的担负社会使命的企业家。而创建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又接手日航重建任务的稻盛和夫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在其活法中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作为研修目标。试想

7、,没有那种”敬天爱人“的博爱大爱的胸怀,他又如何创造惊人的经营神话。 当今无数的中国企业家希望从韦尔奇、默克那里借鉴管理经验,可是从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到如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这不得让世人反思西方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没有了诚信和道德作根基,又何谈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又拿什么来拯救世界经济。西方重“术”,告诉我们工具、技能和经验,东方重“道”,告诉我们境界、智慧和方向。因此,中国企业家们不是更应该向两千多年前的圣人那里学习管理智慧吗。现在,国际上有儒商大会秉承以儒治企的理念但是这对宣扬儒家管理思想史远远不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更需要从每一个企业做起。大学有言:修

8、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所谓义务不扫何以扫天下,每一个企业对于管理,应该从每一位员工做起。遵照弟子规的训示,孝悌、谨信、仁爱。只有先学会了做人,才能更好地做事。 中西企业文化各有所长,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个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更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能让他在经营之路上走得更顺畅、更持久。在中国经济腾飞的过程中,更要关注每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从中华传统文化出发,寻求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出路,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更易梯度“中国式管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第三篇。战略管理读后感粗读了周三多著的战略管理思想史后,对战略本质及战略管理流派及中外战略思想家的学术思

9、想有了粗略的了解,认识到企业战略理论自诞生以来,名家辈出、各种学派继起,形成了所谓“理论丛林”,战略管理读后感。同时也深刻意识到战略管理理论作为企业管理理论的核心作用,自各种学派从西方引入中国后,提供给国内的学术界、实务界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引出了企业成长与竟争理论的变革及组织结构与领导者角色的转换。阅后此书可以说如何真正理解战略管理理论,并将其很好地融入到实践中去,并对实践能发挥大的指导作用是值得我深究的。 下面这部分是我凭粗浅掌握的战略管理理论,对照应用于我公司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产生的混沌状况进行初步的分析。 第一,由于我国的期货市场发育还不够成熟,参与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过程的人员的综合

10、素质还比较低下,企业以及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够规范,这也导致了整个市场行为的失范与混乱,即便是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也无法真正发挥作用。企业无法按照战略管理理论中提供的分析方法来具体分析竞争对手,预测他的下一步行为;无法分析预测和掌握客户的行为。这几个方面的不确定严重影响和干扰了企业战略执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二,不仅企业外部的情况变化难以把控,就是企业内部的诸多战略要素实际上也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比如,企业究竟具有何种核心能力,企业发展所依赖的内部有形与无形的资源都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构成企业核心能力或者叫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主要是无形资产,而我们企业相对最缺乏的正是无形资产。目前情况看似很好也大

11、多是基于对并不稳定的特殊人才的依赖。而并非可以固化下来的流程之类的无形资产。所以,可能会出现人一走,与该人有关的客户、渠道、网络、市场机会等等都跟着走了。由此看来,我们所依赖的战略要素根本不是企业专有的。这样一来,优势不确定,机会不确定,存在威胁和弱势,组合战略的牌就很难打出来了。 第三,我们企业要在深思熟虑的战略和随机应变的战略之间做出选择。 一方面,以深思熟虑的方式来制定战略,即首先制定明晰的、综合全面的计划,然后再逐一实施;视战略为一系列决策,决策制定强调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协调,对未来的发展视为可预测的,因此对于未来的工作是积极投入,做好准备,战略实施则强调程序化和组织的效率。另一方面,随

12、机应变战略的性质是逐渐形成的,而战略形成的性质是发现出来的,形成的过程则是非结构化和分散的,其步骤是思考和行动结合在一起,视战略为一系列行动,决策制定强调不断的试验和首创行动,对未来的发展视为不可知和难以预测的。 第四,是实行各事业单位具备独立反应能力的战略还是要实行在公司协同管理的战略。实现协同是现有公司战略的重要内容,但是,协同的获得也是存在成本的,为了实现协同需要在公司层面对各业务单位的活动进行协调,因此各业务单位为了保证公司层面一致的行动,其自主权便受到了一定限制,同时,随着业务单位的增多,协调、管理等成本不断加大,更为重要的是,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业务单位对本身业务所处环境变化的反应

13、能力以及战略调整的空间,导致了对本身业务灵活性的降低,读后感战略管理读后感。因此,协同的增加就带来了反应能力的降低,所以公司战略的关键就是如何处理协同与反应能力之间的悖论。公司战略应该是让各业务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应对战略,还是试图围绕一系列可共享的核心能力而将各业务单位紧密联系成一个高度协调的整体。 相信公司会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强调应该充分发挥各业务单位的灵活性,竞争的主体应该是各业务单位,因此竞争战略主要存在于业务层面,关键的成功因素是对环境变化的迅速响应,这体现在公司整体经营方式上就是一种不相关的多元化,多业务单位之间的协同主要来自于对财务资源的优化,公司总部的主要任务是在

14、各业务单位间分配财务资源,各业务单位高度自治,相互之间协调程度较低,总部对各业务单位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财务目标来实现的;与此相对应,另一种对立的观点则强调协调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竞争的主体是公司的整体,所以竞争战略主要存在于公司层面,关键的成功因素是对公司所拥有的能力的充分支配和使用,在经营方式上表现出的是围绕特定核心能力的相关多元化,因此多业务之间的协同主要来自于对核心能力的共享使用,总部的主要任务是对能力的培育、开发和更新,各业务单位之间互相依赖、高度整合,表现出了高度的协调,总部的控制措施则是依赖于整体的战略规划。 上述四点粗浅分析,我目前也未能坚决判断,实行哪项战略就是绝对性的正确,希

15、望公司高层和同事们分析并进一步交流。下面是基于期货市场的现况,对公司发展战略的不太成熟的思路。 目前期货公司必须加大资金、设备及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是整个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公司发展战略的需要,不能以短期收益来考量;国内期货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只有以战略的眼光来应对,才能把握住未来的发展机遇。 第一,业务拓展关注新上市的期货品种 虽然期货市场上绝大多数客户都不是只操作一个期货品种,但是,不同的客户都会在品种上有着自身的偏好,同时,不同期货品种又存在行业内特定的客户群体。对于传统期货品种的客户而言,在业务拓展上公司不辅以服务水平的竞争及适度费率的竞争,我们会处于绝对的劣势,因为传统期货品种的客

16、户群体已经做了势力范围的划分,争取传统期货品种的客户群体实际上仅仅是对已有期货客户的争夺,或者说是对现有蛋糕的重新划分。 而对于新上市的期货品种而言,我公司和一些在业界有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占有率高的期货经纪公司接近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对新品种相关行业的潜在客户进行开发,同时,这种开发也有助于扩大整个期货行业的客户群体。 第二,增值服务力求多元化 目前而言,我公司能够提供的增值服务还比较少,在此,我们只能探讨一下未来增值服务的类型。 增值服务是针对不同的客户类型而言的,不同的客户类型对增值服务的需求点是不同的,如果按客户资金规模进行划分,可分为中小客户和大资金客户。对于中小客户而言,增值服务更多会侧

17、重于投资咨询部分,这部分客户的维护和服务其实是最麻烦的,客户资金量少、结构分散,却又追求高额资金回报率,面临的价格风险也最大。因此,对这些客户的增值服务就体现在短线盘面指导上。投资咨询服务谁都想做好,但我公司投资交易方面人才底子薄,恰恰是短期的软肋。投资咨询服务的形式很多,但如何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则仍需要进一步的摸索。对于大资金客户而言,简单的投资咨询服务不足以构成增值服务的要素,一般情况下,大资金客户都有较强的交易能力和资讯获取能力,简单的资讯服务必须上升为交易策略的提供。交易策略不仅仅是套利套保,还包括对行情的中期把握以及在此期间的整体操作思路、资金管理策略、风险控制策略和账户管理策略

18、等等。这部分内容相对复杂,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公司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第三,产品创新要具有前瞻性 产品创新是一个漫长而短期难见效益的工作,但产品创新又恰恰是与银行、保险和其他金融机构搭建服务桥梁的关键。因此,涉及期货品种的理财信托产品的设计和项目运作,更多地是为以后我公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进行布局。 产品创新并不侧重产品设计这一环节,关键是项目运作,项目运作过程实际上是期货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接触、熟悉和展开实质性合作的过程。我公司在这一方面有一定优势,可以依托股东优势。产品创新只是个引子,是个切入点,服务创新才是为期货公司带来实质性效益的关键。我公司对产品创新已有所关注,虽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19、,但可喜的是目前相关项目还是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需要说明的是,我公司在传统经纪业务上如果较强势期货公司存在一定差距的话,那么,在创新业务上就一定要具有前瞻性,一定要走在发展的前列。因为也许现在的创新业务在若干年后会成为期货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 总之,未来期货公司的发展,是公司发展战略的竞争,是实力和信誉的竞争,是服务观念和水平的竞争,是经营特色化、专业化的竞争,是管理规范化的竞争,是服务技术与人才的竞争。我公司应结合自身特点,尽快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公司综合实力,与时俱进,迎接新的发展机遇。 第四篇:平台战略读后感平台战略读后感 读完陈威如、余卓轩写的平台战略,总体感觉与世界是平的等畅销书

20、类似,把一些其实已经为大家所熟知的领域与知识做一次较为全面的总结,书中罗列了信息革命下多种商业模式的变迁,并把它们都归类于平台战略的巨大胜利。书中列举了淘宝、拉卡拉、携程、腾讯、苹果、亚马逊、微软、google、世纪佳缘、百度、360、优酷等多家知名平台企业的运营模式。但仔细一看,你会发现这些企业清一色几乎都是互联网企业,所以所谓平台战略也只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战略,其对平台的认识也仅限于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服务商,我认为这是本书的局限性,很难从书中读到什么独立、创新、更具思考与建设性的内容。这不禁让我想起国内一位财经评论员,名叫叶檀,这位女士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突然冒出并活跃在国内各大主流财经媒体

21、上,经常有网站引用她的评论,有电视节目请她做财经类嘉宾评论员,我看过她的文章与博客,主要特点就是更新得快,产出量大,几乎各种国内外时事特别是财经事件,她都能品评一番,但阅读过她的文章后往往会发现,其文章没有任何独立性,看不出她本人的观点、方法与价值取向,基本是中庸学派,所以看完后就如同读一篇财经记者写的新闻稿,除了增加自己的资讯量外,没有任何价值可言。而平台战略这本书基本就属于这类书籍。它告诉我们“平台战略”很好,基本所有新兴 大型成功企业都是在搞这个,所以,要想成功,就做平台。但是他忽略了平台之外其他重要的东西,而是反复地举例讲平台战略如何如何的好,我觉得平台战略好是肯定的,举一两个例子就够

22、了,不用通篇都在举例论证,论证完后就结束了,没有给读者留下什么有价值的信息。甚至可能会误导一些人傻钱多的富二代创业者,说不定看完就头脑一热开始要创业搞类似于淘宝的东西。 平台为什么重要,为什么前途似锦,其实几百年前的西方经济学史上就有了相关的信息可寻。在 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圈地运动”。中学课本上读到这些时,当时很不能理解,圈那么多土地有什么用,现在明白了,其实土地就

23、是“平台”,土地是商业活动,特别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下所有商业活动的载体,在城市化进程中,有限的土地资源与不断涌入的人口、暴增的商业活动形成巨大的供需缺口,自然土地的价格一涨再涨。因此,我理解,所谓平台就是通过强大的先发、资源优势占据某项商业交易载体,并达到一定的垄断地位,且这个载体具有很强的难以替代性,这就是平台,其范围远大于平台战略这本书中提到的互 联网与信息技术行业。我想说的是,如果基于严格的垄断法来定义,几乎所有的平台企业都涉嫌垄断。所以书中提到的平台的价值,其实就是垄断的价值。所以所谓平台战略就是垄断战略,可见,搞平台战略不是那么容易的,需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也正因为此,书中只是反复叫

24、好,却给不出实践指南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垄断是没有方法的,它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手段。也就是说,它是一家企业所掌握的多种资源优势促成的结果,真正起作用的是这些资源优势,而不是垄断行为本身。假设哪天这些资源优势不复存在了(或者因外部环境变化导致某项资源优势转化为劣势),那么这家企业的垄断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 我们来举个例子说明,为什么平台企业的成功不是因为平台本身。淘宝网就是典型的平台型企业,用过份成功来形容一点不为过,短短十来年时间,创造了中国电子商务与零售业的奇迹,过几天就要在美国上市,据称其将是史上最大ipo。这么成功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个互联网b2cc2c交易平台吗。淘宝的成功离不开以下几个

25、重要因素: 1、马云团队的努力以及雅虎与软银的巨额资金支持; 2、互联网、个人电脑的普及; 3、网络支付安全经受考验; 4、最重要的一点,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基地,且物流业与基础设施相当发达,人工成本仍然较低供结面提供了无尽的价廉物美的商品,而城市化进程加速、受教育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归功于政府 一对多的低成本粗放式高效率的教育模式)、人均收入持续增长,这些因素为需求面提供了无尽的空间。以上四个重要因素中除了第一点资金外,其他都是外部因素。可见,淘宝的成功并不是平台本身的成功,而是多种资源优势下共同作用的结果,甚至有些资源优势不是这家企业的优势,而是企业所在的市场自身所积累并逐步具备的优势。如果淘宝

26、同一时间到印度开这样的公司,给予同样的团队与资金支持,是不可能获得如此成功的,因为印度发展电商的外部环境比中国差非常多。还有一点很重要,如果当初马云背后的金主不是软银也不是雅虎,而是中国的某个财大气粗的私营企业主,结果会怎样,我相信大家都会倒吸一口冷气。所以,现在阿里巴巴(淘宝)要上市了,国外这些资本家要赚疯了,我们没必要过度解读,过度强调民族主义。我想真正的资本主义世界是无国界的,我们现在走的就是资本主义的道路。 我认为每个商业领域、每个行业都有一些佼佼者,任何行业都可有所作为,不要整天想着做平台,赚暴利,真正的自由市场经济,是不存在暴利行业的。我想说的是,做一家企业,就脚踏实地地做,没有做

27、到行业前三,就不要想着另辟蹊径,你在原有的积累多年的优势领域都做不好,做其他不熟知的领域更是不可能做好,即便它有多吸引人。做人也是如此,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脚踏实地地努力前行,终究会结出另你满意的果实。 以上是我对平台战略这本书的读后体会,这本书还不错,但浅读即可,且也只能浅读。 第五篇。竞争战略读后感1969年,波特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大气与机械工程学位;1971年,波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商学院;1973年,波特荣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并入主哈佛商学院,成为哈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当年仅26岁,竞争战略读后感。最有名的一部作品竞争战略便出自这段时期,出版这部令其登上世界管理思想领域巅峰

28、的作品时,麦克尔波特年仅才33岁,这部作品也使得波特成为哈佛炙手可热的教授,他的理论更是商学院必修的课程。在学校,他为大企业新任经理人开大师班;出了校门,他的竞争理论影响了全球的跨国公司及世界各国的政府。 竞争战略一书以一组用以对产业和竞争者进行分析的综合性方法和技巧的介绍开篇,进而逐个剖析了零散型产业、新兴产业、成熟产业、衰退产业和全球性产业中的竞争战略。书的最后部分介绍了企业面对重大战略决策时所需的分析技巧:纵向整合、业务能力扩展、放弃通讯进入新业务领域等,有助于经理们对竞争者的突然行动、自身产业的新闯入者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化做出预测并做好准备。 波特竞争战略的基础是产业分析,他认为行业的竞

29、争情况由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决定: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的议价能力、供应方的议价能力和产业内对手的竞争强度。要对抗这些竞争力量,企业就要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实行低成本或者产品差异化的策略,二者必居其一。这套理论的逻辑性比较强,在实践中也被证明是有效的,尤其是运用在比较传统的行业时,读后感竞争战略读后感。比如,鼎盛时期的长虹的竞争优势就是建立在低成本的基础上。 与上面的五力模型相比,波特更具影响的贡献是在本书中明确地提出了三种通用战略。 波特认为,在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涵着三类成功型战略思想,这三种思路是: 1、总成本领先战略; 2、差异化战略; 3、专一化战略。波特认为,这些战略类

30、型的目标是使企业的经营在产业竞争中高人一筹:在一些产业中,这意味着企业可取得较高的收益;而在另外一些产业中,一种战略的成功可能只是企业在绝对意义上能获取些微收益的必要条件。有时企业追逐的基本目标可能不止一个,但波特认为这种情况实现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要贯彻任何一种战略,通常都需要全力以赴,并且要有一个支持这一战略的组织安排。如果企业的基本目标不只一个,则这些方面的资源将被分散。 但是,随着技术的变革和各行业竞争情况的变化,主要是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的增加,波特的竞争战略也表现出一定的不足。在逻辑上,当我们在一个更加宽阔的视野内考察时,可以发现,波特理论的中心是“产品”顾客是因为低价格,或是

31、某种独特之处,才选择这种产品的。在实践上,仔细观察当今成功企业的战略,就能够发现有些是波特理论所不能解释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微软公司。微软可以说是当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但是微软的成功并不是源于“最佳产品”,不是因为它便宜,更不是因为它独具特色。实际上,从ms-dos到windows,微软的大多数产品都不是最好的,至今还有不少人宣称,苹果公司的产品是最有个性的。尽管如此,微软还是牢牢的占据了行业领导者的地位。它的竞争优势既不是因为低成本,也不是产品差异化,而是源于整个系统的支持,我们可以称之为“系统锁定”。 另外还有一类公司,它们在每个具体产品的市场份额都不是最大的,成本不是最低的,产品也不是最有特色的。但是,这些产品可以很好的集成在一起,给目标顾客提供最完备的解决方案。结果这些企业同样取得了成功。这种战略选择的重点在于顾客,可以叫做“顾客解决方案”战略。 因为波特的理论分析是基于已经比较成熟的行业进行的,所以,在技术、产品,客户、企业竞争合作关系变化越来越快的经济环境中,像上面所说的例子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和使用波特的竞争理论,不能有“唯大师论”的想法。第18页 共18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