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顾城的诗读后感 顾城的诗读后感一 在我的印象里诗人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并且也是多愁善感的。有一种“罗纱轻遮伊人面,眼目含情似无情。樱唇欲语又还羞,婷婷袅袅似烟飞。”的神秘气质。 顾城也不例外,可能有很多人都会问:“他为什么走到哪儿都会带着一顶帽子。”顾城的帽子是用他的一条牛仔裤的裤腿做的,在访谈录中张穗子也曾问过顾城:为什么你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永远戴着这顶帽子。顾城说:当我完全不在意这个世界对我的看法时,我就戴着这顶帽子,也就是说,我做我自我想做的事情。但是这顶帽子确实是我和外界世界的一个边界,戴着它给我一种安全感。它像我的家。戴着帽子我就能够在我的家里走遍天下。这是为了避免尘世污
2、染的思想,也是想持续自我有一颗纯洁,干净的心。 一首远和近最触动我的心灵。虽然只有短短的两段,简简单单的两个表示距离的用词,却能确切地表达出,人心与人心之间的距离,和社会的现状。就如作者所说:“这首诗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在实际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要比人与云之间的距离要近很多,但却是”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可见人心与人心之间的戒备,信任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此刻的人们都是为了利益拼搏,自私得甚至不惜伤害身边的人,原本一颗单纯,懂得信任的心,在镜头的推拉中,渐渐地,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扭曲,甚至失去了当初的模样。信任已无存,何来单纯。就像一块纯洁无暇的碧玉,在战 火纷飞的战场,被
3、摔得支离破碎,又被烟熏得乌黑,变得一文不值。戒备心也是如此恐怖:它带走了人性的美,带来了人性的恶;它带走了纯洁的友谊,带来了笑里藏刀;它也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苦短,每一天如此勾心斗角,不如快快乐乐的过,多去为别人着想着想,收获心灵的快乐,这也不尝是给自我最大的回报。 人心与人心之间的距离遥远,但“你看云时很近”。这云代表的是大自然,可见人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恋,对大自然的崇敬。大自然的鸟语花香,能够使人抛开一切凡尘俗世的杂念,来净化心灵的圣地,它能够让你敞开心扉,大声倾诉自我的心声与难以说出口的苦衷。站在原地,让鸟儿的歌声来安抚你的
4、心灵,把疲惫的双脚伸进凉爽的清泉,抚平浮躁的心,微风带来一阵阵花朵的清香,时刻围绕着周围,就像一片片柔软的花瓣,轻轻地落在身上,尽情的把自我融入大自然,放松情绪,这世界就与你无关了。 一代人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是一种对黑暗的抗衡,对光明的渴望。黑暗想要吞噬光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但这黑暗反而激起眼睛要寻找光明的渴望这是一种叛逆,这是一种反抗,对光明的向往。黑暗与光明的对立,可见顾城的清澈,纯净的心,是一种与生俱来,也是对心灵上的光明的憧憬,就像泥土对水分的憧憬;就像花朵对阳光的憧憬;就像大人们对童真的憧憬。 尘世纷杂,便多给自我留一席清净之地吧。
5、 顾城的诗读后感二 读顾城的诗歌总是让人感到一种挑战想象力的快意,因为他笔下的世界是与我们所在的世界完全不同的童话世界,是一泓透明的心之湖泊倒映出的天上的虹影,让你在五彩斑斓之间忘记了现实。 他的诗里,所有的令人欲解不得又欲罢不能的奇幻活泼的想象,并非诗人刻意为之的技巧,事实上,真正的诗人是拒绝技巧的,诗人所描述的是用眼睛触摸本真的感觉,他只是在记录,而不是在创造。换句话说,诗不是他灵感的产品,诗是对面飞来的精灵,她可能来自丛林,可能来自溪水,可能来自蝴蝶轻轻舞动的翅膀,可能来自神秘的时间深处。 许多时间,像烟这一首诗,也会就会唤醒我们的这种奇妙的感觉。时间,以及与时间相关的往事,当我们站在某
6、一个地方蓦然回首的时候,常常能有烟波浩渺之感。秦观的满庭芳中有“多少蓬莱往事,回首处,烟霭纷纷。斜阳外,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之句,不知令多少时间里的浪子为之唏嘘不已。西沉的落日,万点的归鸦,无语东流的水,藏在大山里的小村,一切都被朦胧的烟霭中轻轻地裹着,仿佛是一幅以追忆逝水年华为主题的水墨,让人想来就有无涯的落寞。 而与这种落寞紧紧地绾结在一起的,就是时间。时间是永恒的,但是与往事相关的时间又是飘忽不定的。而我们生活的每一分钟又都在变成往事,这就是我们的命运,每一刻都生活在烟云笼罩之中。 与昨夜相关的时间,已经像随风漂走的烟的花朵一样消失了,带走的还有诗人无法挽留旧梦的叹息。可是,对于生命来
7、说,光是一条永远流淌的溪流,已经走了千年之久,而且还将永远的行走下去。既然如此,拥有光的人们,还有必要为昨夜的逝去而叹息吗。青葱的岁月,金色的年华。如烟的往事,清晰的今日。生命中有太多的色彩令我们不忍割舍。正如我们在童年的夏天里,赤脚行走在水里的清凉,或者在狂暴的风雨里骑着自行车疯狂地奔驰和放歌。正如年轻时候和心爱的姑娘所牵手走过的绿荫,共同拥有的月色,以及无数次的误会与眼泪,还有无言相对的身影。这都是我们在昨夜燃起的火光,然而其实即使在火苗最美丽最温暖的时候,让人忘记时间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奢望过,它能一直伴我们走过如此富有诗意的长夜,我们只是看着空中绽放的烟的花朵,祈祷着,能在黎明后的某一个
8、时候,拥有一个有你的梦。 第二篇:顾城的诗读后感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读顾城的诗有感 901常晏铭 读顾城的诗歌总是让人感到一种挑战想象力的快意,因为他笔下的世界是与我们所在的世界完全不同的童话世界,是一泓透明的心之湖泊倒映出的天上的虹影,让你在五彩斑斓之间忘记了现实。 他的诗里,所有的令人欲解不得又欲罢不能的奇幻活泼的想象,并非诗人刻意为之的技巧,事实上,真正的诗人是拒绝技巧的,诗人所描述的是用眼睛触摸本真的感觉,他只是在记录,而不是在创造。换句话说,诗不是他灵感的产品,诗是对面飞来的精灵,她可能来自丛林,可能来自溪水,可能来自蝴蝶轻轻舞动的翅膀,可能来自神秘的时间深处。
9、许多时间,像烟这一首诗,也会就会唤醒我们的这种奇妙的感觉。时间,以及与时间相关的往事,当我们站在某一个地方蓦然回首的时候,常常能有烟波浩渺之感。秦观的满庭芳中有“多少蓬莱往事,回首处,烟霭纷纷。斜阳外,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之句,不知令多少时间里的浪子为之唏嘘不已。西沉的落日,万点的归鸦,无语东流的水,藏在大山里的小村,一切都被朦胧的烟霭中轻轻地裹着,仿佛是一幅以追忆逝水年华为主题的水墨,让人想来就有无涯的落寞。 而与这种落寞紧紧地绾结在一起的,就是时间。时间是永恒的,但是与往事相关的时间又是飘忽不定的。而我们生活的每一分钟又都在变成往事,这就是我们的命运,每一刻都生活在烟云笼罩之中。 与昨夜
10、相关的时间,已经像随风漂走的烟的花朵一样消失了,带走的还有诗人无法挽留旧梦的叹息。可是,对于生命来说,光是一条永远流淌的溪流,已经走了千年之久,而且还将永远的行走下去。既然如此,拥有光的人们,还有必要为昨夜的逝去而叹息吗。青葱的岁月,金色的年华。如烟的往事,清晰的今日。生命中有太多的色彩令我们不忍割舍。正如我们在童年的夏天里,赤脚行走在水里的清凉,或者在狂暴的风雨里骑着自行车疯狂地奔驰和放歌。正如年轻时候和心爱的姑娘所牵手走过的绿荫,共同拥有的月色,以及无数次的误会与眼泪,还有无言相对的身影。这都是我们在昨夜燃起的火光,然而其实即使在火苗最美丽最温暖的时候,让人忘记时间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奢望过
11、,它能一直伴我们走过如此富有诗意的长夜,我们只是看着空中绽放的烟的花朵,祈祷着,能在黎明后的某一个时候,拥有一个有你的梦。 第三篇:顾城的诗读后感顾城的诗读后感 感觉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中 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作者简介: 顾城(19561993),生于北京。文化大革命中开始写作。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 1988年赴新西兰讲学,后隐居激流岛,1993年杀妻后自杀。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等。 赏析: 感觉是如此重要,对于诗的受者(即读者),如别林斯基所说的:诗歌是这样一种东西,要理解它,必须从感觉开始,而不是从反省开始
12、;在正常发展的情况下,后者必须是前者的结果。对于诗的与者(即诗人),则如艾青所说的: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由此可见,没有诗的与者和受者的感觉的交流,就不能使诗最终实现完成阶段。 顾城的感觉,捕捉感觉入诗。要读懂这首诗,一定要破除一个习惯的成见,即每首诗都必须要有主题。事实上,诗可以有主题,也可无主题。一种意念,一种感受(包括感觉),一种情愫,一种趣味,都可以单。独。织就诗。正如朱自清所说的: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香气,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为此他强调指出:发现这些未发现的诗,第一步得靠敏锐的感觉,诗人的触角得穿
13、透熟悉的表面向未经人到的的底子里去。顾城童年时代被十年动乱的风雨赶出文化的伊甸园,放逐到农村,与白云、沙滩、野花为伴。大自然的云光水声,洗净了他的感觉能力,一旦发而为诗,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顾城的这首小诗,是将感觉语词化的结晶。 诗裁为两节,每节四行,格式齐整。首节驱灰色天地扑入读者眼帘:天、路、楼、雨是灰色的这是铺垫,在色彩上是欲扬先抑;第二节别见洞天,豁然开朗,在一片灰色的世界里,走过两个孩子:一个鲜红一个淡绿诗人从调色盘里,仅撷取灰、红、绿三种颜色,却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多么精彩的印象派画景。平淡质朴、朴曝无华的语言组织成的诗的画面,之所以能散发出诱人的芬芳,其奥秘诚如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
14、说的,诗人把客观事物的主要特征变成诗人的第一印象,使之在计中淹没一切,使其它特征处于被忽略的地位;并且把事物的特征给他一个刺激,使他得到一个强烈的印象,这正是诗人必须持有的独特的感觉.顾城成功地将这独特的感觉铭刻在了诗内。 世界是由颜色构成的。顾城却独独拈出三种(其间雨是灰色的更是诗人的主观印象),而弃其它于不顾;这些感觉是未经理性过滤的感觉,仅徘徊于感性认识的门口就被诗人敏锐地逮住,带有强烈的直观感。感觉有意回避对具象的栩栩如生的描摹,仅仅冻结感官摄取的直觉,如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所说:我的愿望是再现我听到的东西,这是一个宁要感觉而放弃情节的课题,但作品却获得了成功。当读者步入诗人所描绘的灰
15、色天地,又陡然领略鲜红和淡绿的明丽色调,突兀感、新鲜感、舒畅感不是象通电一样摇撼心湖吗。 读者从感觉一诗中获得的决非仅仅是纯感官刺激。换言之,诗人仅捕捉瞬间感觉入诗,读者从中却可收获知性的认识。那从灰色天地的樊笼里挣脱出来的鲜红和嫩绿,不也是对亮色,抑或是对青春和力的赞美吗。即便是走过两个孩子这一细节,细细揣摸,亦有深意可究。它表现的不正是诗人对童心的酷爱吗。顾城是以童心为诗的生命的呵。诗的画面仿佛告诉人们,在一片灰蒙蒙的天地间,鲜红的孩子和淡绿的孩子给世界带来了希望。 顾城诗传读后感 阿果散文 说起顾城,就想到他的诗。 他37年的人生,是悲凉的,他的行为,多数时候不为我们所理解。我们泪流满面
16、地诵读他的诗,却读不懂他心灵深处藏匿的孤独。 这孤独,似乎是天生的。 从他出生那天起,就始终伴着他。纵然后来他有了谢烨,有了英子,有了小木耳,他的心也被孤独而哀伤浸染得斑斑驳驳。 我失去了一只臂膀, 就睁开了一只眼睛。 这首杨树,是顾城8岁时写的。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但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 它透出了天外的光亮, 人们把它叫作月亮和星星 这首星月的来由,是顾城12岁时写的。 枯叶在街上奔跑, 枯枝在风中衰嚎, 大地弄丢了它漂亮的绿衣, 期待着他温暖的雪袍。 这首寒秋,是顾城十多岁时写的。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晴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首一代人,是顾城23岁时写的。 顾城写诗的角度,总是与众不同
17、。他用一双忧郁的眼睛,观察世间万物,又用一支悲悯的笔,描绘着这种不同。 他像个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单纯、偏执,又有些不谙世事,不通人情。他用孤独酝酿出华彩的诗句,却不肯将那个角落展示给别人。 他的生活,似乎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他的性格,也使他的生活陷入死角而无法挣脱。 他爱谢烨,爱得自私而霸道。甚至因为害怕自己的亲生儿子会分享了谢烨的爱,坚持要把小木耳寄养在别人家里。他又是那么单纯,单纯得近乎无知。他送养儿子,只是为了得到谢烨全部的爱。 多么难以令人置信的理由。 他写他与英子的故事,竟釆取自己口述,妻子打字的方式。他将自己的婚外情甚至与第三者的性爱细节,都完完整整地展示给妻子。他压根儿就没有想过
18、,谢烨听闻这些以后的感受。他得到了精神的慰籍,却在谢烨的心上插了无数把钢刀。 谢烨彻底失望了,崩溃了。谢烨心底的爱终于演化成了恨。她要离开他,悲剧便发生了。 顾城是写诗的天才,却是生活和情感方面的低能儿。他以为谢烨是他的妻子,就应该接受他的一切,包括他的任性和自私,他的爱和恨。 他渴望宁静,一生都在追逐宁静中的美好,他像个孩子一样在这条路上奔跑,目不斜视。他的灵魂跳跃在童话的城堡中,人却锁在了生命的迷宫里。 你相信了你编写的童话,自己就成了童话中幽兰的花。舒婷说。 顾城是一个真真正正生活在童话世界里的人,童话的世界纯粹而美好,一尘不染。他守侯着内心的孤独,不愿意融入到这个车水马龙的社会当中。他
19、固执地排斥着眼前的嘈杂,直到迷失在现实的生活里。顾城的诗,通常用很多丰满而简单常见的意象,来传递出生活中蕴含的那些不太明显的哲理。他的人生,像他的诗一样,有太多的出人意料。他的单纯,他的脆弱,他文字里淡淡的哀伤,让我们不敢拥有他描述的完整和美丽。 他的自杀,有他性格的原因,更多是对自己的失望。当爱变成了恨,什么不合理的事情,就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钱钟书说,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着面具的必然。顾城的杀妻,然后自杀,与其说是为了解脱,不如说是留给世人的永远无法破解的谜,只是这个谜面,太过血腥,也太过悲凄。 我们怀念顾城,脸上带着崇拜,心里却淌着血。我们诵读顾城的诗,是喜欢这些有灵性,
20、跳动着的文字,绝不是那个偏颓的,永远长不大的灵魂。 不是所有的爱都无怨无悔,也不是所有的笑都代表着开心。 这本书所运用的语言,是活泼生动又深邃幽雅的,一皱眉,一抬手,都有顾城的影子,这些文字彼此支撑,就站立成诗的样子。 顾城诗歌的情感特点 摘要。童话诗人顾城的诗歌语言自然天成,内容纯白如雪,情感动人心弦,仿佛芝麻开门的咒语,开启了一代人的灵魂之门。本文从情感特点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顾城诗歌艺术感染力的深层原因。 顾城,1956年9月出生于北京,十岁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他因此转学辍学,在围攻殴打的社会氛围中茫然失措。1969年,全家被下放到XX省火道村,他每天拾柴放猪,享受雨滴空气,采集昆虫标本,
21、从事诗歌创作。1974年返京,为了维持生计,他先后做过油漆工、搬运工、锯木工,见证了人生百态,积累了丰富阅历,激发了写作欲望。1977年起,他开始集中写作,逐渐成为享誉中外的朦胧诗人。1987年远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之后隐居该国激流岛,创造他梦想的人间天国。 五彩斑斓的昆虫世界、五味杂陈的童年记忆、辗转颠簸的生活体验、翻云覆雨的命运转折,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他的情感结构,提供着他诗歌创作的源头活水,使他的诗句呈现出简单任性、质朴真纯、浪漫灵动的独特风貌,带给人远离尘嚣的自然之趣和默默感动。 总结来说,顾城诗歌1的情感特点大致如下: 1.对童年的陶醉和怀恋; 2.对生活的敏感和感伤; 3.对弱
22、者的关注和怜惜; 4.对生命的热爱和歌颂。 一、对童年的陶醉和怀恋: 顾城曾在希望的小树中写道,童年的心,是一片净土,没有枯枝,没有落叶,没有垃圾。只要有一阵淡淡的春风吹过,就会有无数希望的种子睁开眼睛,张开绿色的小手2 他自幼喜欢昆虫,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草丛中观察它们的活动,熟悉它们的习性,收获许多不为人知的乐趣。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他依旧独自到烈日下、落叶中、寒风里走,寻找蚂蚱、蜣螂、蟋蟀,并把父亲那本昆虫记奉若至宝。 他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培养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生活和梦境似乎已浑然一体。树枝想去撕裂天空,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它透出天外的光亮,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星月的来由)。这
23、些诗句童趣盎然、惹人爱怜。 成年后,他仍然拥有一颗纯洁透明的童心,不满足科学世界的单一与死寂。例如在白天我变得很黑在黑夜我变得很白我想变成蓝色的应该到哪里去呢。(变),和点心一样精美的小镇永别了,墓地,青青的野葡萄淡黄的小月亮妈妈发愁了怎么做果酱我说:别加糖在早晨的篱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安慰),我们躲开它,一转身就碰上了喝醉的太阳(我们喜欢葡萄),雾,缓缓化开像糯米纸一样(我相信歌声)。这些诗句童心弥漫、令人惊叹。 对童年的陶醉和怀恋在他的创作中一以贯之,使他的诗歌既有生命盛开的喜悦,又有时光不再的无奈。 二、对生活的敏感和感伤: 顾城曾在学诗笔记 (二)3中写道,爱的土地是那么圣洁、丰富
24、而永恒,永远养育着最美的诗和歌。 他对这个花开花落、人来人往的世界保持着绝对的敏感,以一种时刻思考、独立清醒的状态行走于每天每月,例如在粗糙的石壁上画下一丛丛火焰让未来能够想起曾有那样一个冬天(留念),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你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小巷),太阳被狂风吹得干干净净我站起来目送着雨云的背影(世界和我(八十五首)。这些诗句随心而出、引人入胜。 早发的种子中,他化身为一颗破土而出、孤独悲壮的种子,在春色流光、鲜花绽放时感慨生活,思考命运,我只有慢慢地倒下雪粒多么密集我害怕惊动了同伴看见我这样死去在我消失之后春天自然得到了胜利大队大队的野花去参加开国典礼她们从我的墓上走过讨论着蝴蝶的
25、外衣.全诗用词唯美、立意新奇、抒情深刻,一颗敏感和感伤的诗心跃然纸上。 给我逝去的老祖母 (一)中,他以白描的语言展示了老祖母的形象,表达了对平淡流年的朴素感悟,你仍旧在深夜里洗衣哼着木盆一样古老的歌谣用一把断梳子梳理白发你仍旧在高兴时打开一层一层绸布给我看已经绝迹的玻璃纽扣你用一生相信它们和钻石一样美丽.全诗和谐宁谧、语短情长、余味无穷,让人感慨万千、悄然动容。 对生活的敏感和感伤在他的创作中比比皆是,使他的诗歌显得曲折动人、细腻温情,充满对自身和宇宙局限性的深刻洞察。 三、对弱者的关注和怜惜: 顾城曾在学诗笔记 (一)3中写道,当我在走我想象的路时,天地间只有我,和一种淡紫色的小草。小草是
26、在苦咸的土地上长出来的,那么细小又那么密集,站在天空下面,站在乌云和烈日下面,迎接着不可避免的一切正是它们告诉我春天,告诉我诗的责任。 他似乎一直都游离在现实边缘,抗拒着成人世界的麻木世故,偏爱着弱小生命的快乐悲喜,诗句中饱含对弱者的关注和怜惜,例如也许,我是盲人我只能用声音触摸你们,我只能把诗像手掌一样张开伸向你们,我大西洋彼岸的兄弟,红色的、淡色的、蓝色的、黑色的我大西洋彼岸开始流泪的花朵(也许,我是盲人),我知道那时,所有的草和小花都会围拢,在灯光暗淡的一瞬轻轻地亲吻我的悲哀(简历)。这些诗句情真意切、楚楚动人。 对弱者的关注和怜惜在他的创作中时有体现,使他的诗歌显得冷静深厚、不事张扬,
27、充满悲悯意识和普世情怀。 四、对生命的热爱和歌颂: 顾城曾说,我觉得,艺术的重要性不在于述说生活的黑暗,而在于述说生命的美丽。 他对真善美有着奉若神明的热爱,坚信生命中真诚的交流和善良的对待,例如我变成一支情歌去爱雪去爱纯白的大地让那舒畅的寒冷去中和热恋的火(世界和我八十五首),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我想画下风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画下大海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当我和道路消失之后将有几片绿叶从荒地中醒来在暴烈的晴空下代表美代表生命(我耕耘)。这些诗句生动活泼、热情洋溢。 对生命的热爱和歌颂在
28、他的创作中引航导向,使他的诗歌显得有声有色、健康明朗,充满仁爱光芒和生命愉悦。 五、总结 对童年的陶醉和怀恋、对生活的敏感和感伤、对弱者的关注和怜惜、对生命的热爱和歌颂,这四种情感在顾城的诗歌中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是其艺术感染力的深层原因所在。 第四篇:顾城诗集读后感顾城诗集读后感 4-3刘梦章 初次接触顾城的诗是因为他的那首一代人,当中的句子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打那以后我便知道有这样一位朦胧诗人。浏览过顾城先生的许多照片时,我略感惊讶,他总是戴着一顶用裤脚改成的帽子。依照他的解释,是为了避免尘世污染了他的思想。因为他的灵魂告诉我们,他的诗歌告诉我
29、们,他眼中的世界总会蒙上一层层薄薄的灰尘,而他的高洁却是与生俱来的。一顶帽子,让他远离了世界,也亲近了世界。 正是这样一位如荷花一般诗人,让我感到他就像一位纯粹的艺术家,有着自己非比寻常的灵魂。顾城诗集中当我阅读顾城诗集之时,我依旧十分钟爱一代人,并非因为我听到的最多,也并非因为它最有名,短短的两句诗将黑暗与光明对立统一在了一起,十分潇洒地跨越了这之中棘手的樊篱,黑不是色彩,没有了光的反射便是黑,带有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而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正是一种叛逆,一种反抗,是一代人渴求吸收一切光明的象征。从中我也看到了顾城澄澈的内心,这是他的自我阐释,经历了“十年浩劫”他用诗歌道出了一代青年人坚
30、定的内心。我相信,能够写出如此诗句的诗人定会拥有一颗无比向往光明的心。我愈发认为,他的高洁,与生俱来,由内而外。 而当我读到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的时候,便想到形容他的那句话:“当代仅有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虽然很矫情,却又很妥帖。 诗中这句“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描述了他的一生,正是任由自己的想法,固执地编制自己的梦,这是顾城的执着,也是顾城的魅力。在纷繁、肮脏的成人世界里,诗人情愿“闭上眼,世界就与我无关了”。他甘愿守住的是自己心中的世界,他要“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着没有污染的远方出发”。这让我想到年少的自己,也固执地这样想过。现在也会偶尔想一想,但大多数,也只是偶尔。没有
31、办法,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至少现在还没有办法去守住自我编织的小世界。 我可以从他诗中感受到他丰富而温柔的内心。很多时候,他的诗让我感到他就像是一个孤单而又笨拙的小孩,正是这样一颗心让他写出了不同于别人的诗句。不论是野草中略带寂寞的“无名小花”,又或是远和近中因为爱情而苍凉的心思,还是结束中悲壮的“被上帝藏进浓雾的砍残的月亮”,都看得到他如同晶石般在不断低吟,呐喊的心。 就算扣上手中书本,也扣不上和诗句一同律动着的我的心。 有关顾城资料的感想 4-3刘梦章 我曾经写过篇名为麻雀的作文,老师在评语中写到“颇有些顾城的味道”,那是我第一次好奇顾城是谁。后来读到了一代人、远和近才算真的与顾城的诗有了接
32、触。但大多都是朦胧诗。 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顾城并不单单创作朦胧诗。所以在这里我更想说说朦胧诗外的顾城与顾城本身。 在走了一万一千里路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存在于我记忆之外的顾城。这是一本用来纪念的书。每首诗旁都影印着顾城手抄的诗稿,上面还会有些他随性画下的图案,许多诗后都附上了顾城姐姐的注解,或是校正词句,亦或是描述弟弟写作时的心情、背景,这些都很好地勾勒出了记忆的味道。 这本新的诗集带给我的是另一个顾城,一个写着古体诗和寓言叙事诗的顾城。他的不少古体诗会让人惊讶,“才高凌天庭,狂歌万世行。自嫌天地小,却到山海空。”“词若清泉酒,命如黄花消。尘世葬千回,诗魂总轻飘。”。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子同李
33、白一般的飘逸与洒脱。仔细看来,发现写作时间大多在他少年时,开始大量写朦胧诗后,古体诗变得少了,也依然断断续续地写着,味道却和他晚期的现代诗一样,有一种澄清的悟性。 书后半部的寓言诗,诗写得非常生动,想象丰富又鞭辟入里。在手抄诗集的扉页上有这样一段话,“讽刺多有点荒诞,于一时一事,及至真荒诞,便成大讽刺,已不是对某些不存在的事,而是对存在本身了。”有人说“这话说得很透彻,用在他自己的寓言诗上是再恰当不过了。”而我到现在依旧是似懂非懂。 顾城认为“诗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天国的门”,去表现“纯净的美”。这种诗观,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现实世界的不可弥合的
34、分裂,不和谐的痛苦将在诗观中得到解决,以实现人的心灵的“绝对自由”。他在用稚气的理想拯救天地,他要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悲凉又崇高,崇高又圣洁。一语洞悉了大世界的斑驳,用孩子般的梦想诉说这一切大概比成人的呐喊更具震撼。北岛呼喊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时,顾城却在执著的画着“笨拙的自由”,他让小河快乐,让“长满淡淡的茸毛的丘陵相爱”。他没有诅咒黑暗,而是把自由和光明搬进诗中,就像一场暴风雨后,一切都非常平静,世间甚至没有一星半点的尘埃飘动,受了洗礼般变得干净,心也不染风尘。在物欲横流的人寰世界里,会出现一个非常无辜的小孩,便是顾城。 我很
35、长一段时间无法理解顾城最终杀妻后又自尽的行为,我父亲说正是顾城到末了也没有看透人情与世故,才没有舒婷一样的超然与恬淡。现在想来顾城大概是看透了的,但最终也无法接受,妥协。正是看透了,所以黑暗更加黑暗,正是因为与生俱来的高洁才更加憎恶丑恶吧,终究是无法容忍了,于是有了精神分裂的结局。这样的顾城变,脆弱的内心一触即发,而做出了最后令人诧异的行为,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 对于顾城最后的做法,虽然我不知道自己的理解对不对,但无论如何我都不能认同。这样的高洁过于极端,过于偏执,而导致最后精神上的分裂。虽然是因为心中所向往的,编织的世界过于干净纯洁,而面对世俗的心里落差也就越大。顾城的结局就像海子的卧轨自
36、杀一样,让人万分遗憾。 第五篇。顾城的诗1.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 2.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顾城 3.你拒绝黑暗却不被光明收留-北岛 4.而夜里发生的故事就让它在夜里结束吧-北岛 5.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6.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麦地与诗人/答复-海子 7.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四姐妹-海子 8.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秋-海子 9.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37、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北岛 10.在这个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个人. 11.在那错误的年代,我产生了这样的“错觉”。 -顾城 12.
38、我象孩子一样 紧拉住渐渐模糊的你 徒劳的要把泡影 带回现实的陆地 -顾城 13.他变成了浮雕 变成纷纭的故事 今天像恶魔 明天又是天使 -顾城 14.远远的小柳树 被粘住了头发 它第一次看见自己 为什么不快乐 -顾城 15.只有影子懂得 只有风能体会 只有叹息惊起的彩蝶 还在心花中纷飞. -顾城 16.绿地上、转动着, 恍惚的小风车, 白粉蝶像一片旋涡, 你在旋转中飘落, 你在旋转中飘落. 草尖上,抖动着 斜斜的细影子, 金花蕾把弦儿轻拨, 我在颤音中沉没, 我在颤音中沉没. 呵,那触心的微芳, 呵,那春海的余波, 请你笑吧,让我哭吧, 为到来的生活。 为到来的生活。 -顾城 17.多少语言和往事 都在微笑中消溶 我们走进了夜海 去打捞遗失的繁星 -顾城 18.我不该写信 不应该,请你不要读它 把它保存在火焰里 直到长夜来临 -顾城 而不是狂欢 -顾城 20.如果你跟我走,就会数我的脚印; 如果我跟你走,就会看你的背影。-顾城第26页 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