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收看十七大开幕式胡总书记报告后的讲话 党的十七大今天隆重开幕,这是我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人民日报社论写到“举国关注、举世瞩目”。所以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十七大精神,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今天上午我们几个班子坐在一起,收看了开幕式的实况,听取了总书记的报告。同时,四个班子的同志作了中心发言,谈得很好,言简意赅,为我们下一步全市的深入学习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带头作用。昨天和如垠书记沟通别的事情的时候,如垠书记特意谈到十七大这段时间的学习问题,要求全市上下要认真对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使我们全市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有一个良好的开局。下面就
2、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切实提高认识,努力增强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自觉性,迅速在全市掀起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 这次会议,是在新世纪之初,我们党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同时,也是我们国家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关键的会议。今天上午的开幕式,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可以说旗帜鲜明,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高瞻远瞩。社论上也讲了,报告回顾了十六大以来,五年间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又科学分析了今后一段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并且阐述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同时,第二部
3、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因为现在有些问题还是有争议的。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旗帜,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可以说,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个政治宣言,是引领我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继续奋斗的行动纲领,也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同时也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各项工作的思想武器。我觉得学习好、领会好、传达好、贯彻好、落实好十七大精神,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对于我们XX市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我们市委七次党代会和八届人大一次会
4、议确定的今后五年大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推进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要从我们各级领导做起、从我们班子做起,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带头贯彻,身体力行,做出表率。这个不能走过场,这是一次重大的政治活动,我们要精心组织,在全市掀起学习的热潮。这是我想谈的第一点。 第二,要精心组织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天上午开幕式所作报告的精神实质,努力把全市党员和干部的行动统一到总书记讲话精神上来 全市各级党政组织、社会各界,要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迅速行动,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加强督查,保证把学习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学习十七大精神,重点是学习胡锦涛总书记
5、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在开幕式上所作的报告。组织广大党员认真研究报告的原文,从总体上把握精神实质和思想内容,同时要系统地钻研和理解贯穿其中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动向。刚才有同志讲到,特别是要牢牢把握住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开始讲到的,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通篇报告的主题。举什么旗。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除了这个主题以外,在学习过程当中,中央、省委、市委可能还会有部署。在初步的学习当中,第一个就是要深刻理解报告中提到的“四个坚持”的重要思想观点。一个是坚持解放思想,一个是坚持改革开放
6、,一个是坚持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第四个是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认为这对我们下一步落实十一五规划、落实我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宏伟蓝图,非常有意义。第二个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旗帜的重要思想观点。这是总书记在报告当中几次讲到,开始讲到、最后也讲到的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中国现在的实际,强调与时俱进。第三个要深刻理解报告关于改革开放是我党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一场新的伟大历史活动的重要思想观点。这是在第二个问题、从1978年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到现在的历程中讲到的。第四个要深刻理解、牢牢把握社
7、会主义基本国情的重要思想观点。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总书记讲到,科学发展观不是我们妄自菲薄,是我们国家高速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存在着城乡差别等很多的问题,所以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第五个是关于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观点。就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第六个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思想观点。就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最后提到民主法制建设。确实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理念。第七个要深刻理解全面加强、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观点。要以改革创新的理念改进和加强我们党的建设。这里一共是六个方面,包括反腐倡廉,就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
8、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这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第八个要深刻理解三个“一定要”的重要思想观点。总书记在最后结束的时候讲到“要奋斗,就会有困难、有风险,我们一定要戒骄戒躁,一定要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一定要精诚团结、顾全大局”。这是三个“一定要”。最后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和团结在党的周围。我讲的就是我们在组织学习的过程当中,要把握住要点,把握住精髓,不断引导我们全市上下党员干部群众对十七大精神、对总书记报告有深入地、全面地理解。整个宣传由宣传部安排,也包括机关工委,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迅速地做出学习部署,安排党委中心组的理论学习、讨论,召开不同层次的学习座谈会,畅谈体会,统一思
9、想。同时,把收听实况、专题学习、座谈研讨、理论辅导、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昨天,我看几个省市已经提前宣传、部署这一重大政治活动。这是第二点。 第三,广泛宣传,深入报道,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收听收看十七大有关新闻,做到十七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我们市里各级宣传部门,包括新闻媒体,对十七大的宣传报道要尽快做出一个细致的安排。前一阶段已经做了一些准备。昨天我看有一些省市已经做了安排,中央和省里也有这个要求。另外,新闻单位要保证整个大会期间传输信号的安全,及时转播相关报道和大会盛况。还要把我们全市上下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做法,像座谈、研讨,进行适时地报道。同时,要注意报道中央和省里的要求。要
10、报道十六大以来,XX市经济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对待十七大精神,学习的态度是不是严肃、是不是认真,是对我们各级党政组织、各级党员干部的一个政治上的检验。所以,如垠书记昨天也讲到,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精心组织,联系实际,认真学习,不能走过场。这是我的第三点想法。 第四,要紧密结合实际,坚持以十七大精神、胡锦涛总书记报告为指针,着力抓好我们当前的各项工作 方才,我们几个班子同志都讲到了,我们全市上下的各级组织,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结合我们战线、部门、地区的实际,一边学习、一边研讨,集思广益,对照总书记的讲话,结合我们现在的工作,包括明年工作的安排,按照中央的要求,抓好十七大期间和后一
11、阶段的工作。在12号上午的常委会上,如垠书记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再重复强调一下盖书记提出的要求,一个就是安全、信访和社会稳定工作,就是我们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几个班子,包括班子负责同志,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特别是在中央和省、市里挂牌的信访案件,包保的领导和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把它做细,确保十七大期间,我们大庆社会方方面面要保持稳定。这是一个事情。第二个就是要高度重视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尤其是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落实好保障和救助的政策。这是第二件事情。第三个要做好今年工作的收口和总结。我们现在到年末工作的时间只剩55天,去掉我们学习十七大的时间
12、,可能有效的时间更有限。特别是我们年初市七次党代会和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要圆满收口。另外,就是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对照十七大的精神,超前调研、谋划、明年的工作。时间很紧张,十七大结束之后,省里面的会议可能还有很多,咱们在家的时间有限,要超前地把明年工作调研、谋划好。元旦前后,我们市里面可能还要开全会。我们超前做好工作,也可以为盖书记报告作素材。最后一个就是要组织我们全市上下分战线学习十七大的精神。这是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相关的部门要高度重视这件事情。宣传部看上面有什么具体要求,对学习做出具体安排。我分析中央和省委要发通知,咱们提前做好准备。机关工委对我们市直机关、各个支部的学习也要做
13、出安排。另外,对全市上下的学习宣传情况,我们政府督办室,包括宣传部门要加强跟踪。关键是组织,不仅我们党员干部要学习,基层群众也要学习。昨天我看到有些省的农民都组织深入地学习、深刻地领会。 第二篇。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科学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作了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
14、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一、抓住经济发展关键环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经济发
15、展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开始凸显。主要表现在: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压力不减;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耕地正在逼近18亿亩红线;缺水威胁着400多个城市,水污染问题也在步步紧逼。同时,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等。上述情况表明,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因此,十七大报告提出,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对我国发展在经济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报
16、告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报告在上述要求中强调四个方面的协调:一是翻两番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二是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以及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形成;三是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尤其要
17、突出消费;四是发展动力的协调,决不能仅仅依靠投资拉动,而要更多强调改革和自主创新的推动。这四个协调,最终是要求速度、质量、效益的相互统一。 2.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首先,深刻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对实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指导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针,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报告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
18、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蕴涵着丰富的内容。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好地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就经济增长本身的投入1 产出而言的,而经济发展方式不但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经济结构、资源环境和经济成果分配等,要求结构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在此基础上实现增长。用发展来代替增长,有利于统一大家对发展的认识,统一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好地体现了从根本上解决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要求。就转变增长方式而抓转变增长方式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用发展来代替增长,必须从本源上抓好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调整,抓好自主创新能力
19、的提高,不断增强消费的需求、服务业的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解决科学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好地体现了发展的目的性要求。我们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其次,全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十七大报告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提出了5项战略任务。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
20、续发展能力;五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十七大报告就此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和决策。 十七大报告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比如,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文明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
21、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形成节约消费光荣、挥霍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比如,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是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正式使用这种提法。十七大报告将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这一目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均gdp更能反映居民在经济发展中分享的成果。在综合国力提高的同时,人均gdp提高,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的提高,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
22、000年中国人均gdp为7078元,按当年汇率折算约为856美元。如果2020年实现翻两番,那么到时候人均gdp应该达到3500美元左右。到去年底,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美元。这一人均gdp翻两番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出的。未来几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趋缓,人均gdp的基数不会增加太多,这有助于翻两番目标的实现。 比如,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近年来,一个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新的农村政策体系正在形成之中。取消只针对农业和农民的4项税收和其他负担,与1999年相比,2006年共减轻农
23、民负担1250亿元;对农民实行多项生产性直接补贴,2006年补贴309.5亿元,2007年的补贴科目和金额将继续增加;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发展农业水利、农村交通、电力和沼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政府新增的这方面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在全国范围普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着力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和农民工等特殊人群的权2 益。 3.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实现十七大的部署和要求,关键还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
24、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为此,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三项重大任务,即: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十七大报告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比如,十七大报告关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提出,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平等保护是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物权法的核心内容之一。这部法律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
25、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所有制经济形成的市场主体都在统一的市场上运作并发生相互关系,各种市场主体都处于平等地位,享有相同权利,遵守相同规则,承担相同责任。如果对各种市场主体不给予平等保护,就不可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可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对国家的、集体的和私人的物权给予平等保护是有机统一的。在财产归属依法确定的前提下,作为物权主体,不论是国家、集体,还是私人,对他们的物权也都应当给予平等保护。十七大报告强调把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比如,十七大报告指明了完善宏
26、观调控体系的方向。报告在阐明未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具体任务时强调,要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这意味着我国未来将进一步强化财政、货币两大政策组合拳联动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报告对完善宏观调控的具体内容做了原则性规定,指明了我国未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方向和根本原则,将更加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比如,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报告用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这12个关键字定位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27、会的宏伟目标,含义深刻,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特点、新趋势。 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对我国政治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十七大报告在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五项新要求之一,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更加丰富、更加完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广大人民
28、群众对社会主义民主有了新的更高的期待。十七大报告紧扣社会脉搏,顺应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新情况,进一3 步深化了对人民民主的认识,把人民当家作主界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2.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 十七大报告明确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一个方向、一个根本、一个目标,即: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报告进一步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29、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十七大报告提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民主道路,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历史、国情和国际环境。我们搞民主政治建设,一定要考虑我国的历史和国情、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文化社会状况和面临的主要任务及当前的国际环境。历史条件不同、面临的任务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民主的道路、民主的实现形式就会有所不同。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及政治体制改革不能简单地模仿和照搬西方的民主政治模式,我国的历史与现实条件、我们的价值追求都不允许我们走
30、西方的路,而必须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十七大报告提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努力与我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后作出的重要决策,也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迫切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应该同时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发展民主、加强法制、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
31、开、精简机构等任务比以往更为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这一切,迫切要求我们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十七大报告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亮点 十七大报告提出,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报告从多个方面提出一系列新举措,要求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报告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必将消除选举中的城乡差异,进一步扩大广大农民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扩大他们在国家权力机关中的发言权。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这意味着,我国立法机关和行政
32、机关的决策过程将更透明,只要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重大政策,百姓将拥有更大的参与权、发言权。报告首次提出公民意识一词,强调增强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撑。 十七大报告强调发展基层民主。报告引人注目地提出,基层民主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进一步凸显了基层民主的重要性,让人们对未来基层民主发展充满了期待。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并要求推进厂务公开,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
33、衔接和良性互动。根据十七大报告的要求,政府公权力的范围有望被进一步界定;政府管理越位、缺位、不到位的状况有望进一步改变;不属于政府行政管理范畴的社会生活、社会事务都由4 群众自治,从而扩大群众自治范围,以更好地发挥村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有效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十七大报告提出,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这一导向性论述,指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报告对发展党内民主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
34、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等等。引人关注的是,报告还突出强调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党员主体地位这一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对未来的党内民主、党内生活充满期待。 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报告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要求,概括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提出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35、,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报告作出了未来一个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部署。引人关注的是,针对我国行政管理领域广泛存在的部门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等问题,报告鲜明地提出了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这是进一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行政效能的重大举措,为未来政府机构的进一步科学整合与设置、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指明了方向。 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的目标并作出具体部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权力运行上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坚强决心。报告提出,
36、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了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报告提出了若干具体措施: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等。报告还要求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同时突出强调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三、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37、、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报告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对我国文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十七大报告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高度,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这就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从这一高度出发,报告特别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
38、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2.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观点新论断 5 十七大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从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需要出发,从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出发,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观点新论断。一是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向全党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二是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上作为重要任务提出来。三是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些新观点新论断的提出,充分表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
39、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文化建设摆上了空前重要的位置;显示了我们党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决心和信心;展示了我们党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勇于和善于吸收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的开放心态和博大胸怀。 3.适应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要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要准确把握时代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自觉遵循文化艺术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全面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从以下5个方面努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 一是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确立社会主义核
40、心价值体系在多元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工作、文化建设最为重要的任务,融入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文艺创作、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各方面工作实践当中。二是大力繁荣文艺创作,推出更多的艺术精品,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十五
41、期间,中国投入4.8亿元在农村开展文化共享工程,实现了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的目标。过去5年,中国着力推行的文化体制改革推广到全国;针对短腿的公共文化事业,中国以年均增长22.5%的速度累计投入580.82亿元,其中有超过1/4投向农村。国家还首次颁布了文化发展专项规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三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全面规划并抓紧建设国家、省、市、县、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乃至行政村六级公共文化设施,争取十一五期间基本建成,使全国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明显改观。四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42、我们要站在新的起点上,用更宽广的视野来谋划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五是积极谋划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扩展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对我国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十七大报告适应国内外形势
43、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6 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报告强调,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
44、享的生动局面。 按照上述新要求,十七大报告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出了6项战略任务,这就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围绕这6项任务,报告作出了一系列部署。 2.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们着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推进教育公平。为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
45、起学、上好学,国家免除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的家庭普遍减轻了经济负担。完善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多种助学方式,每年约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职学子受益。努力扩大就业。中央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就业问题的新政策,努力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消除零就业家庭。如今,社会就业总量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优化。2003年到2006年,年平均新增城镇就业人员近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3%以内。 完善社会保障。近年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
46、体系日益健全,各级政府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积极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保参保人群不断增多,覆盖面不断扩大。仅2006年,全国养老、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增幅均在千万人以上。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着眼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党和政府提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全国财政用于卫生投入的增幅年均在20%以上。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行医药分开等改革,构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长效机制。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到全国80%以上县(市、区),参合农民达7.2亿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开始试点,将用3年时间在全国全面推开。同时,党和政府还深化收入
47、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下大力气狠抓煤矿、交通等行业的安全整治和管理,加强对食品、药品、餐饮等行业的监管;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积极解决教育乱收费、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和环境污染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3.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关于改善民生的若干新举措 十七大报告提出,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工作,近年来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7年3月,全国累计审批国家助学贷款人数306万人,银行累计审批合同金额266亿元。为确保经济困难家庭
48、新生顺利入学,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按照规定开通了绿色通道,2006年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新生约33万人,占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总数的44%。按照这个资助政策体系,以后每年用于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资助的经费,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学校的支出加在一起超过500亿元。每年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受到资助的学生人数要超过2000万人。这样的体系,主7 要是给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资助办法。资助体系形成之后,将保证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这是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制度之后又一个保证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 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当前我国就业压力依然严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字表明,虽然2006年城镇安排就业人数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