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严三实心得三篇 下面是我们文秘114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三严三实心得三篇供大家参阅。 【一】 “三严三实”是修身之本,修身的核心是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修身的过程既要始终贯穿从严要求,又要实实在在反省历练,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陶冶道德情操和生活情趣。 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在修身律己中的不严不实现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信念动摇。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缺乏信心,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和严峻斗争缺乏清醒认识,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态度暧昧,对错误思想和言论不敢亮剑;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和知识更新,理论著作、党报党刊成了摆设,导致主观世界改造不够,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2、不强。二是德不配位。守土有责、守土负责的职业操守不够,履职上热衷于争权夺利,不能完全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谋事少、谋人多;宗旨意识不强,对群众口大气粗、高高在上,对基层指手画脚、颐指气使;个人英雄主义,独断专行、自以为是,做出一点成绩就刻意渲染,飘飘然、昏昏然。三是情趣庸俗。放纵欲望,追求个人享受,习惯跟风,习惯赶时潮,对各种诱惑缺乏足够的免疫力;热衷于应酬赶场、灯红酒绿,不能够静下心来陪陪家人、读读好书。四是守纪不严。对应当遵守的纪律不了解或不以为然,心无敬畏、手无戒尺;不守政治规矩,该请示的不请示,该汇报的不汇报,欺骗和对抗组织,拉帮结派、团团伙伙。修身律己就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博学增识、静
3、俭养德、克己奉公”上下功夫。 博学增识,把理论武装放在首位,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解和认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广泛学习历史人文和哲学社会知识,增强客观思辨、辩证分析和换位思考的本领,提高把握方向、明辨是非和抗干扰、耐腐蚀的能力。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的战略布局和各级党委的安排部署,不断提高察大势、观大局和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组织权威的敏锐感和主动性。坚持多读书、读好书,既要读“有用”的书,努力学习各种业务知识,为成为工作的行家里手打好理论基础;又要读“无用”的书,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
4、,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静俭养德,发扬安下心来、专心致志、迷恋至深的“安专迷”精神,继承节俭、朴素的传统美德,在淡泊宁静中修养心性,在俭省朴素中陶冶情操。“安”,就要做到安心、安身、安业,安定心神、摆正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任何事情都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更加理性地对待成长进步,用自己的良好表现取得组织的认可;“专”,就要做到专注于工作、专注于职责,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主动钻研业务,不断打磨和提升自己,在沉淀中坚守信念、稳步前行,在积累中把握机遇、赢得成功;“迷”,就要迷恋工作、执着追求,夙夜在公、勤勉敬业,全身心投入而无怨无悔,用工作价值体现人生价值。要自觉养成节俭朴素的好习惯,崇尚
5、简单生活,不追求纸醉金迷、灯红酒绿,自觉做到寡物欲、忌挥霍、不贪占,积极参加各类健康有益的活动,培养健康的情趣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克己奉公,把约束自己、自警自律作为重要的人生修养,努力使思想、言论和行为符合纪律规矩和规范要求。做到克己奉公首先要心有所畏。要敬畏法纪,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带头做学法守法尊法用法的楷模;敬畏组织,常念组织培养之恩,不欺骗组织,不抱怨组织,不做影响组织权威和形象的事;敬畏群众,始终把群众作为衣食父母,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敬畏职责,把工作当事业,把事业当使命,把岗位当职责,始终做到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其次要言有所戒。面对从严要求、从严管理的新常态
6、,少说风凉话;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和成长进步的不如意,少说牢骚话;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少说丧气话;面对不明情况,不说随意话,坚持说实话、说真话,说有分寸恰当的话。再次要行有所止。管住自己的手,不该伸手的不伸、不该插手的不插,自觉净化朋友圈、生活圈、社交圈,不搞江湖义气;管住自己的腿,行正道、不走邪路,不该去的场所不去,不该参与的活动不参与,不拉帮结伙搞小圈子,切实做到洁身自好、一心为公。 【二】 “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提出的。我们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其成为全省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人人具备的修养、人人遵循的准则、人人养成的习惯;成为辽宁的文化基因、价值导
7、向和社会风尚。 不久前,我省全面启动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这是延展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的重大举措,更是给我们提供了一次进一步加强全省党员干部“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教育的重要契机。这次调研,我们要紧扣主题,切实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严”和“实”的要求,就像省委常委会提出“八个带头、八个自觉”那样,坚持从自身做起,体现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改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的坚定决心。 人们常讲,没有纪律的部队是不可能打胜仗的,同样,一个没有严明纪律和规矩约束的组织,必然是一盘散沙。从严治党,必须抓纪律。从全省情况看,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8、少数干部阳奉阴违,政治观念组织观念不强,不担当不作为;有的地方、单位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一些地方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讲关系多、讲原则少,等等。 管好纪律才能看住手中权力,遵守规矩才能保持政治定力。事实证明,作风问题和腐败背后都是不守纪律、不讲规矩。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敬畏纪律、严守纪律,让纪律成为防止以权谋私的“紧箍咒”,秉公用权的“护身符”。讲规矩是讲党性、讲政治的具体体现。全省党员领导干部要强化遵守党章意识,统一思想和行动,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权威,做到令行禁止。 人无信不立。领导干部要讲诚信,做到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对党忠诚老实,
9、对群众忠诚老实,绝不能让“忽悠”成为文化,要让忽悠没有市场,让忽悠者没有前途。 在今年省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我讲到“政府绝不能忽悠老百姓”,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我在想,大家为什么鼓掌。说明干部群众对不讲诚信、不懂规矩、不守纪律,是深恶痛绝的。一个地区,只有诚信成为风气、政治生态清朗、社会风气清正,客商才愿意投资兴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情才能被点燃。 良好的风气,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持之以恒、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要害在于做到知行合一。就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建设来说,选人用人是关键。要在一次又一次选任干部的实践中,把正确的用人导向树立起来
10、。从现在起,每一批次、每一个岗位的干部配备都要让广大干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感受到省委旗帜鲜明的用人导向。要把对党忠诚、德才兼备、干事干净、敢于担当、群众公认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把“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体现到用人导向中去。 【三】 践行“三严三实”必须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党员领导干部就应该“干”字在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集干净与干事于一身、勤政与廉政为一体 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重要论述,直指作风建设现实问题,顺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进一步明确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是深入抓作风转作风的行动指南,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实践遵循。
11、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奋力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尤其需要建设一支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全面过硬的执政骨干队伍。中央强调,践行“三严三实”必须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全省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合到党性修养全过程,贯穿到为官用权各方面,体现到干事创业实践中,以实际行动树标杆作表率。 坚持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为人的基本遵循,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为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长期执政条件下,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少了,但信仰和意志的考验无时不在,党员干部更要注重修身为人,补足精神上的“钙”。修身首要是立德,不仅立个人品德,还要
12、立信念大德,始终对党忠诚,做到讲政治、讲党性、讲规矩、讲大局。讲政治,就要历练“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情怀,坚守“永不动摇信仰”的执着,保持政治定力,坚决维护中央权威。讲党性,就要牢记党员身份,以党员标准约束规范言行,始终听党话、跟党走。讲规矩,就要严守党的各项纪律,时时以“七个有之”为鉴戒,在心中划出“不逾矩”的红线。讲大局,就要以人民利益为重,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全局利益的关系,凡事出于公心。 坚持把“三严三实”作为为官用权的警世箴言,做到遵纪守法、个人干净。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为了人民,这是共产党人的权力观。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责任,必须严以用
13、权、为民行权。正确为官用权,最基本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守住个人干净这条底线,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法治意识,习惯在法治的轨道上行权用权,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坚持把“三严三实”作为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做到奋发有为、敢于担当。党员领导干部就应该“干”字在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集干净与干事于一身、勤政与廉政为一体。“严”与“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检验从严要求最终要看务实干事。主政一方、主管一线,几年下来山河依旧、面貌不改,就是不合格的领导干部,也没有资格继续当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必须把肩上的担子挑起来,该干的事情顶着压力也要干,遇难不畏难、迎着困难上,在攻坚克难中抓落实干成事,坚决反对精神不振、不思进取,坚决反对思想保守、因循守旧,坚决反对不敢担当、无所作为,踏踏实实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