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家庭教育的精神密码有感 XX县区小学科学成长者团队读书体会 读家庭教育的精神密码有感 拥有这本书,是源于一个讲座,关于孩子学习能力及阅读能力的培养。讲座的老师很有水平,听了感觉茅塞顿开。很早之前,就有这样的概念,学生的学习能力很重要,如此,他们可以学得轻松,而且有效。拥有阅读的能力,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很重要,孩子会自我学习了。我们教育的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是希望孩子学会自己学习,最后发展为自主学习。 在讲座之后,我拿到这本书,接下来的阅读,是连续的,里面的很多内容都让我受益匪浅,很多的方法和案例,都可以现学现用。整本书共分九个章节,道理都讲得很透彻,从根本的理念上改变了自己许多错误的观念,所以我认
2、为这是一本好书,值得一看。下面就自己感触较深的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于疼痛的学习的问题 今天的孩子,需要学会终身学习。别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疼痛的学习中,要培养孩子快乐的学习。 思考。自己是一名教师,而从书中调查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孩子都不喜欢家教。千万别让自己成为变相的家教,而且是24小时全天候的,孩子没有了放学的时间,学校一群老师,家里一个家教老师。而且仗着自己是老师,专业知识过硬,不能听取孩子及家人的意见,强制执行的情况很多。可能很多时候,孩子会是服从的,但是孩子的喜欢或者说是对学习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也一点一点地消失殆尽了,虽然很多老师已经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但是那份强势
3、和气势,还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很多教师的子女往往不是那么优秀,或是暂时优秀,到了大学或是相对宽松的环境,就再也不想学习了,据调查的数据显示,孩子们是由于疼痛的学习而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一想到学习,就是疼痛的精神和肉体的刺激,而这种损伤是很难被修复的。 该让孩子主动学习了,放低自己的姿态,顺势而为但不强加,孩子还是需要自我成长的空间,呼吸的空间,否者一旦窒息,终身学习之火将不复再燃。 关于语言的破坏力不可被忽视的问题 我开始审视自己和孩子的交流。我发现自己对孩子说话,正是以前自己讨厌父母跟自己说的,发现自己常常用一种连自己都不喜欢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在哪些毫无效果的话里,一边充满了批评和指令,另一
4、边全是否认和争辩,而我原本没有想搞成这样子啊。我想,这种无效的沟通不是因为缺少爱,而是缺乏相互尊重。(主要是缺乏对孩子的尊重);不是缺乏知识,而是缺乏认知。因为我们大多数父母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它能轻易地在自己和孩子之间筑起一道交流的屏障,一旦我们走不进孩子的世间,又该如何帮助他成长。 用智慧的语言。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教育孩子时,智慧的重要性。花更多的时间唠叨同一件事情,没有效果,还不如用这些时间想个办法,用智慧解决问题,效果更佳。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部经典的书叫曲礼,他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而生智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一直保持一种恭敬的态度。所谓毋不敬。一草一木
5、,一桌一凳,一粥一饭尚需恭敬,更何况对人呢。尤其是对一个人格需要塑造,对自己一生影响都很深远的人呢。恭敬慎重地对待,又是多么有必要啊。这种恭敬之心不光光是在行动上,主要还是在观念上,对我们的教育对象做好君亲师:以身作则,那个最爱他的人,事无巨细地有智慧地教导,持之以恒。言语,其破坏力确实不容小看。弟子规中也教导话说多,不如少,言多必失。我们往往对别人,对大人,言语上会谨慎一些,对家人就会随意一些,那么对作为家人的小人呢。总是有那么多的提醒和指责,时时伤害着没有任何防备的孩子,而且是自己的孩子。这样来看,孩子真的是弱势群体,可是,他确实是一个独立的人啊。 记得有一个事是这样说的。在古时候的一个学
6、堂里,孩子们的家长选择好老师后,自己带着礼物拜见老师,还亲自带着孩子对老师行三跪九叩礼。坐在上面的老师,没有思毫的高兴,而是感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孩子看来,自己所尊敬的父亲都如此尊敬这个老师,自己怎么能够无理,对老师怎么能不恭敬呢。孩子在课堂上,老师认真教导,孩子下了课,老师在课间也没有休息,时时关注着这个孩子有没有把上课教的东西落到实处。所以因为有这份恭敬心,从来就没有轻慢的言语,当然也就不会出现破坏力的语言,若孩子没有做到,反思自己教育的智慧是否够,而不是习惯性指责孩子。所以这样的老师说得很少,说出的大部分都是有效果的。 关于不给孩子贴标签的问题 把贴在孩子身上自私、永远不好好吃饭、不
7、知上进、真是个讨厌的糟孩子等等,这些标签,狠狠地撕下来,以后也不要给孩子贴任何类似的标签,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给某个孩子下这样的定论,要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很可能把这些话当真,因为他们是依靠他人(特别是父母)来告知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进取,就要利用每个机会强调他积极地一面,而不是用贬低性语言来激将。做一个老师又何尝不是该这样对待学生呢。 我深深地愧疚。因为很多时候,我都在做这样的事情,无数次地、深深地伤害那个纯真无邪的小生命,那个宽容的孩子,让我都觉得自己没有错。但是今天我终于了解到,自己确实是错了。再次提醒自己,谨慎对待孩子,不再给他贴负面的标签了。 如果你看了我的描述,也有一些感触,那么推荐你看一下这本家庭教育的精神密码,相信对你会有启发的。 楼迪波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