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创新读后感范文11篇 微创新一书由德鲁bull;博迪/雅各布bull;戈登堡所著,是一本讲述创新方法论的图书,大家可以借鉴一下。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大家可以进来看一看。 篇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十九大报告 现单位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全面创新,全员创新的活动,可作为一名收费员,如何挖掘创新素材,提高岗位技术含量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我了解到微创新这本书,才渐渐地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微创新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去创新的书。它颠覆传统创新思维,认为创造力不是个别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不是来自天马行空的发散思维,而是一种任何人都能通过学习去掌握的技能。作者告诉我们在
2、熟悉的领域通过一些固定的规则和方法就能获得比框架外更精彩的创新。那么这些规则和方法是什么呢。 好的创新来源于框架内的思考,创新点就在我们的手头或者身边。我们始终在苦苦思索某个问题要如何才能创新而无果,但若是反过来呢。我们提出很多千奇百怪的想法,然后再去思考适用场景,建立一个从答案到问题的创新思路。形式为先,功能次之,这就是系统性创新的重要原则。所以,创新的关键或许就是先用方法找各种可能的创意,然后再思考把创意用在什么地方,用这样的方法产生的解决方案往往是出乎意料并充满创造力的。 作者提供了寻找创意答案的五大工具,即减法策略、除法策略、乘法策略、任务统筹策略和属性依存策略,通过一些简单的增减组合
3、手段达到质变的效果。比如,把博客的文章从不限字数减少到140个字,产生了微博;电视上多一个画面,产生了画中画功能;自行车多两个轮子,出现了儿童安全自行车,等等。 创新就像杠杆,总能撬起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对于我来说,现在还只是停留在一个理论的学习阶段,若要实现创新,仍需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去实践。同时坚持每日创新三问:如果不创新,我们会是怎么样;如果不始终坚持创新,我们会是怎么样;如果不把创新成果转化作为一个检验标准,我们又会是怎么样。我们不能将创新工作流于口头,停于书面,不能只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踏踏实实,对本职工作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瞄准降本增效这个中心,积极参与到全面创新
4、,全员创新的活动中,为高速事业做出货真价实的贡献。 篇二 本书主要是讲框架内的创新,所谓框架内,就是通过身边的资源来找到创新的素材,很多时候,创新往往来自于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作者认为,最好的创新就是从身边去寻找。 创新分两种,分别是传统创新和微创新。传统创新,强调跳出框架,利用发散思维去寻找创新的点子,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头脑风暴。但这种发散式的创新,其实是有问题的。一是效率低下。二是效果不理想。效率低是因为要找很多人来提出观点,但最好收集观点的方式,是要有不同背景的人,效果才好。正如二战时英国破解德国密码时,图灵在布莱切利庄园时,都是一些不同领域的人,只有这样才会有所突破。但我们现实工作中
5、,要找到不同背景的人,太难实施。据统计,通过头脑风暴得出的结论,其实跟一个人想出的效果差不多。正是这两个原因,作者不认为传统的发散创新方式可行。所以,作者提出微创新的理论。这种创新,恰恰跟传统的创新方法相反,它所追求的是非发散式。另外,作者认为,这种微创新的能力,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习得,并非天赋,只是一种技能,谁都能学会。但能学会的前提是在框架内创新,其实有套路的,只要遵循作者提出的五个方法就可以。 既然微创新谁都能学会,但为什么很多人学不会。主要原因是:思维定势。也就是说一般人被习以为常的定势固定了思维,作者称这种情况叫固着。我们只有跳出这种固着,才可以消除这种思维定势。对策是重新审视你要解决
6、的问题。用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要创新的东西。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年美国和苏联竞争太空技术,后来美国人看到苏联宇航员可以在太空写字,觉得很奇怪,他们通过什么技术解决,在没有大气压力的情况下写出钢笔字。他们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还是没有解决方案。最终他们发现:原来苏联人只是用了铅笔。美国人为什么总是想着钢笔呢。这就是人的思维定势,如果没有消除这种定势,只会把问题越搞越复杂。还有另外一个例子,之前深圳一场大雨,一位女司机的汽车被淹在天桥的隧道,最后死在车里。主要原因是汽车熄火,无法启动引擎,无法打开车门和车窗,最终女司机憋死在车内。其实这位女司机一直认为,汽车是用来开的,思维定势。但实际上,座驾头枕架,可
7、以拆下,从而自救。我们理所当然地看待某事物,这导致我们不能用新的视角看待创新这件事。 其实,创新有两个方向。一是从问题到答案。二是从答案到问题。从问题到答案是传统方向,我们先发现存在的问题,或者用户的痛点,再来想办法。其实我们可以反着来,先思考我们做出来的东西,能用在哪里。这种先从答案再到问题的创新方向,作者称之为先形式后功能的原则。你要做的是想办法先找到或想到大量的创意,只有当创意足够多时,才有选择的余地。所以,当你想到比较好的创意后,想想这个创意,能用在哪里。我举个例子,之前有人发明了一种物质,随着温度不同,会变不同的颜色。这个发明有什么用呢。最终他们应用到检测奶瓶温度上,让妈妈省心,因为
8、宝宝冲奶的温度要适中。这就是先形式(可变色),后功能(用在奶瓶)的例子。我们也听过3m公司的便利贴吧。这个产品只是一场意外,他们本来想做强力粘贴的,但这是一个失败的产品,因粘性太弱,不符合公司要求。但有人就思考,这个粘性很弱的东西,有什么市场机会呢。结果,全球流行的3m便利帖就出现了。太多类似的例子,如当年可口可乐公司,其实想做止咳水的,又是一个失败的产品,最终却变成了今天的可口可乐饮料。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个创意,想想这个创意,是否有其他新用途,创新往往来自这种微小的观察,只要你改变一下看待问题的角度。 现在我们讲下微创新的方法。主要有5个方法,我们分三大类。如下: 第一类,元素改造。方法有3
9、个,分别是减法策略、除法策略和乘法策略。这3个策略,都要求:1)先列出组件的组成,看看一个东西由多少部分组成;2)删除或复制某部分;3)想想删除或复制后的产品形态;4)思考这个新东西是否有价值。5)思考可行性。只要按照这个步骤。就可以利用好这个元素改造的方法。以耳机为例,先列出耳机的组成,它们分别有听筒、话筒、接线头。我们假设删除接线头,再想想如果一个没有接线头的耳机什么作用。想想如果用蓝牙是否可行。之后,你想想一个用蓝牙连接代替接线头的新耳机。再进一步想,如果听筒去掉,是否就变成了麦克风。再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博客,但博客是以长文章的形式,太专业,门槛太高。后来,有人思考,能否限制文章长度,
10、把文字限定在140个字。有时候限制,反而是好事,让用户使用的门槛变低,不管你是专家,还是普通人,他们之间的差距就是140个字的区别。以上就是减法策略的一些例子。我们再说一下除法策略,这个跟减法策略很像,但除法策略,更彻底。它可能就把某个部分,单独变成一个新产品。如飞机自助值班机,就是把原来柜台购票的功能,做成一个独立产品,跟原来主体(柜台)分离,创造新的东西。这个有点跟atm机类似,它把原来银行的取和存的业务,完全分离,做成新产品atm。乘法策略,恰恰相反,它是把某个部件复制更多,如自行车,我们假设再复制两个轮子,有什么作用。这不变成了儿童学骑单车了吗。一个电视画面,再多一个画面,有什么作用。
11、不就变成画中画功能了吗。诸如此类,你可以发现很多创新的地方。 第二类,找新用途。步骤如下:1)列出内外部元素(注:这里包括外部元素);2)给某个部件新用途;3)思考新产品的用途;4)是否有潜在优势;5)是否可行。例如,滑轮和李行箱组合,就变成滑轮式李行箱。滑轮与李行箱,本身是两个不同的产品,组合在一齐,就可找到新用途。另外,电话和打印机组合,就变传真机。我们要找到新用途,以传真机为例。你要问自己,打印机,只能用来打印文件吗。是否可组合其他产品用。从而思考出它的新用途。之前有这样一个实验,给受试者一盒图钉和一支蜡烛,问受试者如何把蜡烛靠在墙上,结果很多人没有想到办法。原因他们认为那一盒图钉只是图
12、钉,被限定在固有的思维中,如果你跳出来想:难道这盒图钉,只能当图钉用吗。,答案显然不一定。其实,你可以把图钉倒出来,变成一个空的盒子,盒子本身就是一个支撑的托架,就可以用剩下的图钉把盒子钉在墙上,蜡烛就可以利用这个托盘。 第三类,建立新联系。像上面说到的变色奶瓶就是一个例子,本身变色与牛奶没有任何关联的,在创新时,可以想想两种甚至多种本无关系的东西,能否通过某种联系,建立起一个全新的产品呢。我们也听过白加黑,也是这种创新。白色和黑色,本身并不代表白天和黑夜,但这个产品通过这种联系,把它们与感冒的使用场景结合越来,让人感觉很直观。 篇三 首先,该书翻译成微创新不合适。这是为了迎合国内用户。原书名
13、叫insidethebox:aprovensystemofcreativityforbreakthroughresults 繁体版的翻译叫:盒內思考:有效創新的簡單法则。虽然长点,但符合原书含义,信达雅至少做到前两条。 书中的观点有一定道理和可操作性。创新并不是某些眼高手低的人用于掩饰自己无能的神秘魔法,而是有迹有理可寻。类似于美术设计,并不是个人随性创作,而是在有目的性的传达和优雅的传达。 书名的box,暗示书中提到的框架,脱离上下文,这个框架其实很难明确定义和理解。作者从科学的角度,研究创新这一不可捉摸和神秘的思维结果。作者提出出一个抽象的界限,叫做框架,这个框架不是针对创新本身的框架。而
14、是类似问题和问题答案之间的界限。 说到问题,类似于产品设计领域的术语需求,但不一定完全一致。但我们可以大概把问题等同于需求去理解。那么这就存在了2种解决问题或者说满足需求的方式: 1.从问题本身出发; 2.从解决问题的答案出发。 为什么说从问题的答案出发呢。因为我们存在于一个已经存在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从零创造的世界。我们很难有机会发现新能源,新物质。同样,当前商业世界中的产品也都大部分已经满足的人们需求。 但是人们世界(这里特制商业产品领域)仍旧会涌现不断的创新。 这种创新如何出现: 1.是从客户需求本身出发。 2.还是从满足需求的现有产品出发。 我个人的观点是都可能,但我同意作者的观点。从现
15、有产品(解决方案)出发更容易,和行之有效。 篇四 今天在得到中听到的第二本书,名字叫做微创新。 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传统观点中认为创新就是要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并不正确,天马星空毫无目的的肆意跨界只会造成思维的混乱和效率的低下。创新应该是在一个框架中进行了,这个框架指的是思考者本身以及周围的时间空间要素,学会有机的将这些要素打散再整合,行为过程本身就构成了创新。 显而易见,本说所说的框架和传统意义的框架并不是一个意思。传统说法中的框架其实指的是思维定势,即人们习惯用固有的惯有的思维去看待事情,比如汽车就一定要有论坛,电视机就一定要有屏幕,比如手机就一定要有按键(虽然现在触摸式手机已经告诉我们这是不
16、对的)。人们也总是习惯带着问题去找答案,这样就容易陷入到定势的思维模式中。例如,如果想要一碗米饭,人们总会想着哪里去找筷子,这样就没有创新力。反之,如果我们有一双框子,通过一些简单的加工,可以让她成为支架等东西,就是创新。这种创新是人们心里很少见到的,也被定义为创新。 对自己而言。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多想想一件东西的多种用法,让它适应到更多更多的场景当中。根本就是要抓住问题的本质,让不同属性物品之间产生关联,一个一个的微创新就会融聚在一起,成为大的创新。 比较有意义,值得思索。 篇五 这本书是听书听完的,有时间重看一遍。听的时候常有惊喜,那种aha的体验相当的棒。举几个印象深的小例子: 1,d
17、eduction.的成功就是没有电话功能的iphone,有人不看好,结果大卖(想了解现在还大卖么。) 2,multiplication.searstower这座当时最高建筑的设计,远看是一堆圆形的建筑叠加起来的,这样可以更好的抵御横向的风力,并且保持足够的支撑。 3,unification.那个火鸡做降落伞的例子实在太绝了这得多有想象力才能想到这个妙招哇。 4,timeconstraints.那位大牛设计师,为了在自己的作品上同时留下自己的名字,精心设计,可以使得自己的名字在几百年后风化的作用下显现出来。 当然有人会说,这种事后总结出来的原则根本没用,因为正如书中举的例子,会根据牛奶温度而改变
18、颜色的奶瓶的设计,听起来简单,很多人觉得不以为然,遵循的设计原则也相当简单,不过总结原则比让你想到一个原创的产品的点子可容易多了。不过思维的路径就是这样,擅长总结的人遵循的是一种皮层路径,要想能比较容易想出有创意的好点子,那是另外一种路径。看书看的是原则,给的是启发,真正用起来,还是绝对要靠大量的练习。可以先从观察身边的例子着手,进一步总结,深化理解,然后在碰到问题的时候有意识的使用这些原则思考解决方法,或是即使有现成的解决方案,但也乐意在自己脑子里多掰扯一下子,想想有没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放在我手边的ipadmini,外面的套子既可以做防护的cover,又可以做支撑。这显然也是使用了uni
19、fication这个法则。有如手边的blink的眼药水,虽然是有防腐剂,但是光分解的,就解决了既可以长期保存而降低价格,又能让使用者免于防腐剂的困扰。坚持这种思维方式,一定能养成创意的肌肉,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篇六 微创性一书从实用主义者的角度,归纳了5种用户商业产品创新思维方式。 作者令人信服的给出了这5中思维方式的实战案例和使用方法。无一不给人很大的启发。 无论是产品经理还是做生意的人,都可以从中发现可以优化我们目标的地方。重要的是,所有这些方法所利用的资源工具实际上都是我们传统流程中司空见惯的,在框架内进行微创新才是创新力量的来源。 书中的观点,虽然违反我们的直觉,但是的确
20、实用。也在需要的地方给予观点学术研究的例证。的确难能可贵。 篇七 微创新这本书几乎将所有的重点放在了创新技巧之上,这是和前两本书最大的不同。它介绍了最最朴实的创新技巧。很多人认为创新不能够通过训练获得,triz大师根里奇.阿特舒勒告诉我们创新是可以通过思维的训练和学习来获得的。我十分赞同这个观点,但这也微微的让我有一些不舒服。 微创新首先告诉我们的就是不要迷恋于跳出框架,在框架内的创新才是最具有价值的创新,并列举了很有意思的几个事例。它将创新划分为减法策略(去掉一部分构造)、除法策略(分而治之,克服结构性固着)、乘法策略(复制并赋予差别)、统筹策略(一专多能)、属性依存策略(相关性)。文章的最
21、终章告诉我们要去破解矛盾的弱联结。 虽然很多时候看了本书会有一种创新原来如此简单的感觉,但是实际上真正的创新仍然会让人后知后觉。这正是说明我们所需要的是不停的去思考熟悉这一套框架,而且要能够灵活运用才可以。我比较好奇的是,triz的大师们以及对于微创新已经自认为应用的炉火纯青的人们是不是可以做到成为发明家呢。 微创新的理论和论点算是具有比较强的说服力,它告诉我们小小的改变可以做出伟大的产品。但是真正天才性和可以给社会带来的发明,却被其抛出在外。我们思考一下我们能不能用微创新去造出纸,是不是可以造出指南针,亦或是香浓的信息论。这些原生的最本质的创新才是真正给社会带来进步的钥匙。当然这里没有批判它
22、作为指导企业家和产品经理的作用。但对于真正的科学来讲,微创新是远远不够的。 这里需要额外一提的就是阿特舒勒的triz创新方法。triz类的书籍相比微创新而言,要晦涩的多,主要是涉及到了各种类型的专业知识。对于希望锻炼自己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读者来讲,会是不错的选择。另外本书最后所提到的心理模拟训练让我备受鼓舞,如果说我们仅仅经过脑内的模拟就可以获得真正创新相当接近的相似度,那么模拟思考和创造力的关系甚至会像健身与我们身材的关系一样,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就可以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创造者。 这本书让我会去想想自己从出生以来最有创造力的时刻。我想一定是在初中时代,那个时代的自己天马行空,无拘无
23、束。到了高中之后开始纠结于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乏味的东西呢。没有一个引路人在前面告诉我,这些是做什么用的,所有学科的老师都在强调着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拿到高分,考上大学。碌碌无为的考上了大学,自己也不知道接下来该去做什么,唯一知道的就是不想要就这样结束自己的学生时代,于是考上了研究生。这个时候的我开始渴望自己能像以前一样驰骋着想象力去创造未来,然而现实开始如潮水扑面而来。 儿时的我们总有一个当科学家的梦想,不知不觉就被淹没在这滚滚红尘中。 篇八 为什么微小的改变就能够带来伟大的创意,微创意是如何产生,应用并发挥巨大的价值。 微创意是一种框架之内创新。这也是本书带来的一个新颖的观点。 过去媒体渠道和众
24、人的口口相传的创新之法,包括哪些培训管理人员的大师,传授经验,都是教他们如何去跳出框架去思考:要创新,就得跳出框架。 但是通过研究调查,作者试图告诉读者,其实跳出框架的思维方式与创造力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框架内的思考是要求向内看,而非向外,从已知向未知区域推动前进。 书中例举了一些简单示例,如何利用框架内的思考创新解决问题。 同时也对头脑风暴这样一个典型的跳出框架找创意手段,进行了检讨。也是相当值得玩味。 通过对头脑风暴方法的研究比较,对比起优劣势。 1)在人数相等的情况,进行头脑风暴与各自解决问题相比不具备任何优势 2)头脑风暴小组提出的建议数量少于以个人形式提出的建议数量 3)头脑风暴小组
25、提出的建议创新性少于以个人形式提出的建议(个人持保留意见) 4)头脑风暴小组最佳参与人数为4人,并非人越多越好。 问题在于。人多,干扰也多,思维会有影响;部分人只会做壁上观,贡献很少;人们最后不清楚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场合尽管鼓励畅所欲言,但时没人愿意做被攻击的靶子,即便是在头脑风暴这样的开放自由的氛围里面,参与者的想法也并非是充分施展。 框架内的思考不一定是最高明的,但是在框架内利用先有的条件进行突破,却往往是解决问题成本低廉的选择。 框架内的减法 框架内的除法 框架内的乘法 框架内的任务统筹 框架内的属性依存 以上五条是框架内通常的创新方法策略,只是将减法,除法,乘法,任务
26、统筹以及属性依存等放入到框架内思考这个模式之下。 在如今聪明人太多,大大小小市场都被挤占,几乎任何idea都是迅速的被那些聪明人提前自己实现实践。似乎跳出框架外创新越来越难,那么我们不妨试试本书所提倡的,根据书中的栗子进行思考,我们能在框架内做出一个了不起的创新呢。 篇九 距离读完微创新已经半个月了,迟迟没有下笔做笔记,确实是因为书写特别好,因为这意味着必须认真消化。所以零零散散花了近一天的时间才弄完。 什么是微创新。概念是相对于大多数人脑海里对创新的固有想法,即创新必须要跳脱原有的思维框架。而微创新则相反,它提倡读者从框架内突破,对原产品的功能或服务进行微小改动(易位/缩小/复制/剔除等)从
27、而达到和原产品完全不同的方法。 读完后收获颇丰,但是思来想去,最重要的收获反而不是创新的方法,而是创新的本质:不知旧物不可言新。 之前读郭德纲的过得刚好时,里面郭老师对于创新有个对相声创新非常有趣的比喻,他说:相声更像一个后母戊大方鼎,在地底下埋了好多年,刚给刨出来了这儿短一角、那儿磕一瘪儿、带着泥、带着树枝、带着动物血hellip;hellip;天津的很多相声就是直接把它摆在那儿,告诉你:这是国宝,是好东西。的确是好东西,原汁原味,可是这不叫陈旧叫什么呢。我们北京的一些同行呢,就建议把这个挖出来,冲洗,打磨,把四个腿儿都锯了,外边电镀、抛光,再喷上几个外国字,都弄好了,上边镶块儿水晶,前边弄
28、一喇叭,后边搁两块电池,然后说:我们这是先进的东西,是新相声这也是扯臊。你毁了它了。应该做的是什么。应该先清洗它,然后把它打磨干净了。那儿少一腿儿。要想怎么能给它补上。这儿有一窟窿。要想怎么能给它弄好了。等到都弄好了,配一金丝楠的好架子,铺上好平绒,铺好了,上边弄几个射灯一打,摆在国家博物馆里,你才能说:哎,这是好东西。 在尚不知事物基础组成的情况下,擅自创新只能说是在偷懒。借着别人也不懂,戴一个创新的高帽,其实是大忽悠。也就是说,很多情况下我们连手头现有的工具使用方法都没摸透,就想着再创造,走都还没学会就开始想跑了。放到生活中最明显的就是我所说的说明书效应。拿到一件物品直接上手,遇到问题了就
29、开始吐槽,线上求助,其实大部分问题都被官方考虑到并写在说明说中。只是我们为了求快,反而忘记了这些最基础的。 除了不知旧物不可言新,还对以下几点有了不同的体会: 1.创新来源于受限,是从悬崖下落生出的翅膀 大多创新的起源其实是悲剧,例如缺乏人手、资金不够、先天条件不足.在种种限制的条件下导致创新者无法使用常规的跳出框架思考,因为跳出框架意味着借用资源和更多消耗。 这样看来,微创新提倡的框架内思考就显得更有意义。它指导我们不要一遇到困难就想要折中,试试微创新,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2.属性依存,万有逻辑 我常自诩是秩序守护者,原因就是我特别注重规矩和仪式感,而秩序的来源则是逻辑。通俗的说就是,我不
30、管你做了什么事,但是你要把你为什么做这件事的逻辑说清楚,一针见血。 在第五章提到的属性依存策略让我豁然开朗,同时坚信做事逼逻辑的这条路是对的,因为万有逻辑。我们写文档时,为了明确标题和正文,用不同字号;为了区分正文和注释,用粗体和斜体等等都是一条条隐藏的逻辑。 所谓的用户体验,其中之一,我想就是顺从逻辑罢了。 3.大部分矛盾是假矛盾 这句话最大的启发在于它对现有的认知提出了质疑。我们斩钉截铁的现成经验是否合适。我们遇到的困难是不是真的没有解决办法。我们遇到的种种困难到底是真困难还是假困难。 同事间的聊天,常常会变成一场吐槽大会,而听到最多的词可能就是没办法。一个词就能掩盖所有懒惰和思考,怪不得
31、这么多人用。 所以在你想要脱口而出没办法的时候,想清楚,你真的没办法了吗。 篇十 创新的书实在太多了。在这个不创新就会死的时代,作为一个创新力为负的24k纯屌丝,感觉压力巨大。还好一大堆创新专家告诉我们,创造力是可以学习培养的,多少抚慰了我绝望的心。但每当看到专家们煞有介事地告诉你X¥*%hellip;hellip;amp;就能创意无限的时候(比如,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要善与挑战假设,要有超前思维,balabalahellip;hellip;)我的脑电波通常会自动打出:阿油k丁,这还用你说。 说好的可操作性呢。说好的人人学会都能用的呢。骗纸。 然后我看到这本书。微创新。 在前言中,作者说他自己也
32、走过一段弯路,曾被一位创新顾问忽悠,帮这位顾问将一套所谓的创新体系推销给了强生公司。结果强生花了100万美元,就换来5条微不足道的建议,高管们在10分钟内听完汇报后,就将这些建议扔进了垃圾桶。这让作者倍受打击,此后一直潜心研究创新的可行性,终于用这些方法解决了无数个现实的商业难题。 然后。作者的重点来了。以下是我觉得最有收获的几点。 1、创新需要框架 作者首先推翻了一个创新界的常识想创新就要不断发散思维,打破约束。他提出来的原则是,反其道而行之把自己框在问题的框框里。 不明觉厉。 但后来全书看下来,我深刻意识到它的厉害之处,而找框也是我从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他不仅是一个方法,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
33、创造力源于对思维的约束,而非放任。要简化一款产品,比如冰箱,跟你早上吃的鸡蛋灌饼、在创意活动室丢飞镖、打桌球没多大关系。你要把关注点集中在跟冰箱密切相关的要素上面制冰格、压缩机、灯泡等等,以及冰箱所在的厨房,而这就可以被看成这个问题的框框。 当然没这么简单。只有熟练掌握了框的含义,才有可能在遇到问题时,清晰界定你的框在哪里。巧的是,这个框框思维法上个月正好派上了用场。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为一个套装产品设计了一个礼品手提袋,当当定制版。但问题来了:直接把东西装进手提袋来发货,运送过程中手提袋一定会破损;要是东西和袋子分开,就需要整体塑封,而这两样加起来又超过了机器能塑封的最大尺寸。hellip;
34、hellip;一个办法就是,再制作一批纸箱,把东西和手提袋都放到箱子里,打包,发走。但平白多出一大块成本,着实让人头疼。 我就开始想框框里各个要素我们(发货方)、印厂(制作方)、库房(仓储、打包)、物流(运输)hellip;hellip;我突然发现,应该还有一个要素,就是收货方当当。当当在配送给客户的时候,还是要再装到他们的专用纸箱里的。能不能把当当纸箱先调到我们库房,打包装箱,这样不就省掉我们重复制作纸箱了。 这个点子,像我这样的英语渣也要甩出一句。amazing。虽然后来由于其他原因,没能实现,但想到这个主意还是让我兴浑不已。 2、先做出形式,再想功能 改变惯常思路从问题到答案,变成从答案
35、到问题,即先想形式,再看它可能有什么功能。后记里,作者讲到他将这套创新方法带到了学校,孩子们在学习后纷纷开始在现有器具上展现自己的创意。一个孩子根据乘法策略,在雨伞的伞尖儿上又加了一个伞把。 谁会需要这样一把雨伞呢。 孩子沉思片刻,大声叫道。我知道了。要是大风把你的伞吹翻了,你只需要调个个儿,拿住另一个伞把就可以继续用了。 3、上干货:框架内创新的5个模板 以上两点是思维原则,这一点是具体方法。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属性关联(详见二、三、四、五、六章)。风靡一时的walkman、风头正盛的twitter、微博,便携装薯片、健身脚踏车、变色奶瓶hellip;hellip;各行各业的畅销品,背后
36、都有这5种模板的英姿。 这部分你可以当成案例,也可以当成好看的商业故事。作者的叙述非常生动。p71作者到通用公司去讲授创新方法,通用的高级工程师们对作者,从嗤之以鼻、火药味十足,到慢慢被带动着开始思考,七嘴八舌献策献计,再到几年后独立冰柜的诞生。别人看到的可能是这一条完整的思维链条,而我一直关注的是作者被围攻时一身又一身的冷汗。哈哈哈 4、思维误区:真矛盾,假矛盾 很多难题我们觉得束手无策、别无选择,是因为我们从开始就做出了一个错误假设,错误的关联,所以后面的矛盾都是假矛盾(详见第七章)。而识破了这一点之后,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概括来说,这本书就是教你。遇到问题怎么找框、在框内怎么找解决办
37、法。方法具体,案例直观,简直居家旅行必备良方啊。强烈推荐小伙伴们都来感受一下,巴扎嘿。 篇十一 基本原理 1.所谓的创新,是把产品或服务内部的组成部分拆解出一个个单位,依次尝试着删减一个单位,重组若干个单位,赋予某个单位多个功能,多复制某个单位,和外部成分联系起来。 2.例1,从传统耳机中拆解出连接线这个单位,删减它,创新出无线耳机。 3.例2,从日常盒装牛奶中拆解出吸管和口味这两个单位,重组它们,创新出有口味的神奇吸管。 4.例3,从电视中拆解出画面这个单位,复制多一个,创新出画中画功能。 5.例4,从酒店服务中拆解出前台这个单位,赋予它更多功能,并与外部成分出租车司机联系起来,创新出前台识别老顾客的服务。(具体做法如下,出租车司机接送顾客来酒店的时候打听好情报,给暗号给前台) 新旧知识 1.创新是先有一个答案,再看这个答案能解决什么问题。读书是先有一个知识,再看这个知识能应用到什么领域。 应用领域 1.日常生活锻炼大脑。 2.具体创新产品或服务。第23页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