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柏拉图对话集》读后感.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426052 上传时间:2024-12-08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7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柏拉图对话集》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柏拉图对话集》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柏拉图对话集》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柏拉图对话集》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柏拉图对话集》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柏拉图对话集读后感 “可是,亲爱的欧悌甫戎啊,如果神灵喜爱的和虔诚是一回事,那么,如果虔诚的是因为虔诚而被喜爱,神灵喜爱的也就是因为神灵喜爱而被喜爱;而如果神灵喜爱的是由于神灵在喜爱它而成为神灵喜爱的,虔诚的也就是由于它被喜爱而成为虔诚。现在你就要看到,这二者是对立的,因而必定彼此完全不同。”还有好多,不想打了开始这种如线团一般的逻辑思维,很快就把我绕在里面了。反复的读反复的看,才真的读到苏格拉底想要表达的表层意思。虔诚,是神灵喜爱的,但神灵喜爱的却并非只有虔诚。就如同数字与奇数的关系,数字涵盖奇数与偶数,正如此我们不能说奇数就包涵数字,虔诚便包涵一切神灵喜爱的。 这段对话并未透彻虔诚二字背后

2、真正的意义,而是在欧悌甫戎匆匆离去而结束。我存在的一个疑问,在刨开虔诚之后,苏格拉底延伸,或者叫正视提出问题:“祭祀是像神灵送礼,祷告则是像神灵索取。虔诚则是与神灵送礼与索酬的知识。”而他们那时所得到一切美好东西皆属于神灵的恩赐,可人类送给神灵什么。他试图想追问欧悌甫戎,你如何得知你给神灵如尊荣、崇敬等那些你认为神灵满意的,便是神灵想要的,是对神灵有利的事情。他带有隐晦地攻击性言语,预想引导欧悌甫戎解刨的到底是什么。其实说探讨虔诚,而虔诚的对象“神灵”,雅典人所信封的神灵,与他们之间的有如契约一般的背后,这似乎是苏格拉底想要追问的答案。会是什么。 刚开始认为苏格拉底是个钻牛角尖,不懂得待人的人

3、。之所招来控诉后被处死,其实归根结底,是他与他人探讨哲学,寻求智慧、真理,所屡屡得罪人招来的杀身之祸。看到这里令我想到孔子的一句话:可与言而不与之言者,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者,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第二篇: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读后感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读后感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阶级,师从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的伟大思想家,柏拉图的思想影响到西方的一切精神领域。引用评价莎士比亚的一句话“他不但属于一个时代,而且属于所有时代。”其著名论著文艺对话集蕴含了丰富的文艺理论思想是希腊文学中一个卓越的贡献。 读了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你会发现,其中存在着许多矛盾的观点。他的一般美学思想都是从维护贵族政治的基

4、本立场出发,神是永恒的理式,而最接近理式的只有贵族阶级中文化修养最高的人,这些人才能统治国家,才能达到“正义”。因此,他轻视劳苦大众的生产实践,轻视肉体式的情感欲望,轻视观照以外的实践活动。 首先,关于文艺对话集值得提及的是其灵感说。在伊安篇中,谈到伊安副长于解说荷马的本领并不是一种技艺,而是一种灵感。认为是有一种神力在驱遣他,就像磁石不仅能吸引吸引铁环本身,而且把吸引力传给那些铁环。并且认为高明的诗人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灵感,有神力凭附着。并且说大诗人们都是受到灵感的神的代言人。所以,对于文艺才能的来源,柏拉图的解释是不是锻炼积累出来的技艺,而是神灵赋予艺术家的

5、独特的灵感,就像无形中有一只上帝之手推动着艺术家去创造。“上帝之手”给予艺术家以灵感,艺术家又通过灵感创作出作品感染无数观众。他将灵感与理智对立起来,认为“不失去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很显然,柏拉图把灵感和理智区分开来,形而上学地对艺术家的创作、对灵感加以不科学的解说。关于灵感一论,其否定了技艺和理性。而在斐德篇中他又提出来与之相矛盾的观点,文学家要有的三个条件中,他把知识和训练列为第 二、三点。总的来说,他强调艺术通过灵感创作而富有感染力,但是又轻视劳苦大众的实践,否定了艺术的真实性。反理性的思想为基督教所利用,埋下了颓废的种子。 在文艺的社会功用方面,柏拉图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他

6、在理想国卷二至三里提到要把阴间讲得好看一点,不能丑化神,要把神写得完美,要让儿童听了敬神敬父母,并且互相友爱。“不把一位血统和神很近的国王描写成哀求他所有的战士。”也就是说诗和艺术在“保卫者”或统治者的教育里要教育公民成为保卫城邦的“正义”者,可以勇敢地为城邦献身,其目的还是在于维护贵族的统治。另外,在理想国卷二至三中他还提到,只有城邦保卫者可以说谎,目的是为了国家的幸福,普通公民说谎可以颠覆国家。强调了统治阶级的权威性。对于荷马史诗、悲剧、喜剧的看法,柏拉图认为,认为内容把英雄写得满身缺点,会使青年人丧失美好品质,不能成为理想的保卫城邦者。“摹仿勇敢,有节制,虔敬,宽宏之类的品德,可是卑鄙丑

7、陋的事就不能做,也不能摹仿。”摹仿好的方面,才能培养出适合保卫城邦的勇士,他们应该专心保卫国家,不能对软弱的人和事进行摹仿,以防他们单纯的性格遭到破坏。再者,他还强调,作为城邦保卫者就要学会节制,一方面要服从于贵族的统治,另一方面也要节制“饮食男女”的本性。在该卷的最后还提到歌曲要美,就要实现歌词与节奏和乐调的和谐,以表现“好性情”,即心灵的尽善尽美。也就是说,文艺创作要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和谐,才能表现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另外还值得提及的是,柏拉图在理想国卷十中关于“理式”的思考。他认为荷马谈品德与理式隔着三层,“从荷马起一切诗人都只是摹仿者,无论是摹仿德行,或是摹仿他们所写的一切题材,都

8、只得到影像,并不曾抓住真理。”他把事物归类所得的概念绝对化了,没有看到一般与特殊的辩证统一关系,将概念孤立起来了。同时还认为,“工匠制造每一件用具都按那件用具的理式来制造。”“吹笛者才知道笛的好坏,把他的知识告诉制作者,制笛者就按他的话去做。”因此每件工具的制作都围绕工具的概念来进行,制造桌子,就要符合桌子的概念,不能把桌子做成床,而画家所画的桌子又是根据工匠的作品来进行的摹仿,看到的只是一个侧面,不能完全地把它表现出来,更加不真实,所以和原来的概念理式,隔了三层,同样,诗人对于事物的描写也只是“摹本的摹本”。所以他认为,理性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关于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一直以来就存在着争议,我

9、们不能片面地看待,纪要认识到其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又要看到他对西方美学产生的强烈影响,辩证的对待,才能从中获得体会。总的来说,柏拉图在西方美学史上的地位不可撼动,其文艺对话集也是经久不衰值得我们反复研习的著作。 第三篇: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读书笔记姓名:李远航 学号:201317330114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读书笔记|第七周 1柏拉图在第二篇中,主要谈论的是文艺教育观的问题。在现代人眼中,孩子的早期教育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考虑到幼年时是接受事物、模仿事物能力最强的时候,家长们往往会为孩子报各式各样的班,以期将孩子塑造成他们所想的样子。但不得不承认,在几千年前的雅典,柏拉图能提出早期教育这样的理念,

10、其思想性无疑是超前的。 柏拉图构架了一个理想的王国,以及一套理想的社会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他同样重视音乐与体育的教育,而所谓音乐,又是包括了文学在内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柏拉图所认为的音乐教育,实质上就是文艺教育。音乐教育能培养人威严、礼仪和勇敢的品质,因此城邦要建立严格的音乐审查制度。在柏拉图的文艺教育观里,主要有以下两个观点:音乐具有教化作用,因此对于音乐的选择应该明辨是非;加强音乐的影响可以提高人的爱智能力。这里所讲到的爱智能力,停留在最后一句“音乐应该归宿到对于美的爱”,在柏拉图看来,音乐培养的是人的爱智能力,而体育培养的是人的勇敢与激情,两者同样重要。正如毛泽东所说“文明其精神,野

11、蛮其体魄”,倒是印证了中国人常说的“文武双全”。同样重视文艺教育与体育教育,方能拥有勇敢、智慧、节制、正义等品质。X2在谈到早期教育时,柏拉图反复强调了统治者对于文艺教育内容的审查,要求建立严格的音乐审查制度。这不由得使人发问:政府规制对于教育的介入究竟是好是坏呢。 诚然,我们必须承认,在幼年时期儿童的世界观正在形成的时期,一切加之于他的事物都可能使他留下印象、长成性格中的一部分,父母甚至社会,有义务对于他们的成长做出引导,使他们尽可能少地接触恶,尽可能多地感受美。 然而,在我看来,与其隐藏恶,不如揭示真,引导他们客观真实地去面对这个世界。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一项行为的做出往往是认知、产生态度

12、到实施行为的一个过程,思想观念的输入固然会影响行为,但统治者们真正应该做的不是在认知这一环节进行“堵”,而是在产生态度这一环节去“疏”。这个世界本来就有多重性,生老病死、贪嗔痴恨爱恶欲也是常态,即便是神也会因这些缺点而使人物形象更饱满。对话中经常用到“勾销”这个词,勾销应当是一种从有到无的状态,既然这些是无法避免的存在,或许就不应该硬生生地勾销。罗曼罗兰是这样定义英雄主义的:这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世界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所以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或许是带着他们看清世界的真相,看清原来除了真善美,这世间还有这么多的贪嗔痴,看清最好的榜样也有最坏的习惯,看清最好的故事也有最坏的

13、结局,告诉他们,然而这并不可怕,然而这只是必历的过程。一个勇于面对真相的统治者或许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X3当柏拉图谈论教育、谈论文艺时,不由得会令人联想到中国历史上一位同样伟大的思想家。统治者的文学音乐教育或许和孔子思想中的“礼乐”有着一定的契合,他们的教育观之间有着相通又互相区别: 他们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同样重视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然后孔子认为礼乐的影响应当是贯穿人生的整个阶段的,柏拉图则更加强调音乐教育的学前教育阶段; 他们同样重视音乐德育教化的社会作用;柏拉图认为正是因此立法者更应发挥其社会功能对音乐教育的内容进行审查; 两者在对音乐教育的评价标准方面存在差异;孔子重内容与形式,认为礼乐应

14、当“尽善尽美”,柏拉图则不单单把音乐当作审美对象,而是用审美特征培养人的能力。 综上所述,比较柏拉图与孔子的音乐教育观,我认为孔子更多的是在强调要顺应礼乐,姓名:李远航 学号。201317330114“礼崩乐坏”则“名不正言不顺”,即法律的制定应在礼乐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而柏拉图更多地是强调礼乐的工具作用,即音乐是在法与制度之下的,法律可以限制音乐的内容。X4站在一个法科生的立场上来看这几篇对话,我认为这更像是一场哲人的“制宪会议”。讨论护卫者的教育时,苏格拉底就开始提醒阿德曼托斯,“你我都不是作为诗人而是作为城邦的缔造者在这里发言的”,在随后讨论统治者的立法工作时,苏格拉底再次强调了他们作为城

15、邦缔造者的身份,与之相应的是经常出现的对于他们立法者身份的强调。 让我们从立法者的角度重新思考理想国的创造意图和核心命题。理想国的核心主题是灵魂正义,城邦仅仅是作为类比而被引入,因此这场“制宪会议”旨在为灵魂设定尺度,因此教育成为最大的立法。诗歌与哲学之争,本质上是立法权之争,哲学家取代诗人,成为终极立法者神的代言人。在这个意义上,理想国本身即为一部完整的法典。 事实上,立法者或者国家的统治者少有哲学家,柏拉图在这里进行哲人之间的“制宪会议”,其实质目的或许是为了教化,即基于城邦与灵魂的类比,这场哲人的“制宪会议”表面上看是在为城邦立法,但实质上是在为灵魂立法。如果说整部著作就是一场“制宪会议

16、”,目的是为灵魂立法,那么教育就在本质上承担着立法的功能,为灵魂设定尺度。X5 第二、三卷与第十卷同样是在讲文艺,其思想却有巨大差异。诗人的罪状看似对文艺进行了批判,与第 二、三卷具有矛盾性,实际上用否定文艺的特殊方式有力地确立了文艺的地位。 首先,他对文艺的否定建立在承认文学的魅力与影响力上,批判即代表着强烈的关注。其次,文学因有强大的力量,本来就存在两面性,有扭曲的危险。一旦文艺偏离了正轨,就极可能败坏世风、毒害心灵。他对文艺的批判仿佛是一个竖满警示牌的框架,使后世的理论家和文学家们为了反驳他,不得不关注文学自身的价值所在,促使其向健康方向发展,而非停留在摹仿表象和满足欲望上。再次,柏拉图

17、用伦理或政治标准否定文艺,通过与哲学的比较否定文艺,正是为了给文艺正名,后代学者才尽力在这些标准之外另寻标准,探求文艺的特殊价值和接近真理的特殊方式。 第四篇:柏拉图读后感柏拉图的理想世界 摘要: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设计了一幅正义之邦的图景:一个规模适度、分工有序、和谐统一的政体。他推崇哲学王的统治,为人们描绘了一个他眼中的理想世界。关键词:政治体制差异国家 abstract:utopia,platodesignapictureofajusticeofthestate:amodestscale,thedivisionoflaborandorderly,harmoniousandunifiedpo

18、lity.herespectedtheruleofthephilosopher-king,forpeopletodescribeanidealworldinhiseyes.keyword:politicalsystem differencescountry 柏拉图一生著述颇丰,理想国是他的代表作,此书成书于他不惑之年,被称为是哲学家的宣言书和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它以辩论对话体裁写成,书中人物性格鲜明,场景生动有趣,语言流畅明晰,论证严实细致,内容深刻丰富,达到了哲学、文学、政治学和逻辑修辞学的高度统一。 柏拉图眼中何种政体才是好的。柏拉图首先说明了寡头政体的弊病,很形象的把寡头政体下

19、的人形容为“叫花子”。进而通过对金钱追求例子来展开辩论,最终确定为:那些吝啬无比的、只想攥钱而不花钱的人,和国家的寡头政体相类似,寡头政体应该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专政政体,在这种体制下,只有这个寡头会拥有的愈来愈多,他的任何方面都没有限制,从而对国家产生危害,于是我们必须消除寡头政体,并找到一种适当的体制取而代之。于是,人们转向了无政府主义,冰过上了他们的自由生活,那真的自由了吗。言论也好、行为也好、都可以随心所欲了吗。这样的日子不是很美好。于是每个人随心所欲的过上自己锁认为的美好生活,自由成为这个国家的总称,他包括了一切制度,于是一切就将混乱,本来的罪犯会成为可爱的代名词柏拉图对这些进行了深刻的

20、批判:从表面上看是很迷人的,很快乐的,很自由得,殊不知因此也充满了变化和混乱。因此可以说这是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它无法区分人的平等与不平等。由此可见,这种制度虽然有宽容精神,但缺乏建设理想国家得原则,这种状态是人类社会的倒退,因此,寡头政体和无政府主义都不是我们的追求。 在他所构建的国家里,集体主义色彩及其浓重:“当前我认为我们的首要任务乃是铸造出一个幸福国家的模型来,但不是支离破碎地铸造一个为了少数人幸福的国家,而是铸造一个整体的幸福国家。”他认为只有国家的幸福才能得到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而集体主义是要以牺牲个人的权利为代价的,所以苏格拉底要求公民绝对服从国家的秩序。在这个国家里有严

21、密的阶级划分: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苏格拉底希望公民都安分守己人们安居乐业并依照各自的身份、受教育程度、天赋来从事各自的职业。在他看来,国家政权最重要的不是强大、富饶,更不是什么民主、自由、平等,而是达到一个团结、统一的和谐体。 柏拉图坚信人的天赋、能力、地位都有极大差异,否认绝对的平等。这可比现在鼓吹口号的西方更有意思。人类从来就存在着不平等的现象,永远都是一小部分人统治者大多数人。苏格拉底的言辞之间对众人颇为不屑,他对于大多数老百姓都是持以一种“群氓何能”的态度。在他看来,正义、善的概念根本就不是绝对的民主、平等的口号,而是一种各自找到各自位置、众生和谐的状态。他的阶级论也不是绝对的,各

22、个阶级亦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而变化,达到了一种另外意义上的公平。不可否认,在哲人王卓越地统治下,这个国家确实是变得完美理想了。柏拉图的理想国的结构建立在人类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尽管被民主者指责,但我认为这个理论是成立的,自然界的规律就在于其差异性,因为人的天赋、奋斗不同那么所得的话回报也理应不同,只有这样才能激起人类的努力与奋斗以此增进人类主体的发展。尽管这种思想在当时是一种理想,但对后世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伦理有很深的影响。现代考试、议会选举其实就是在对人类进行分类,然后经过竞争根据不同的能力分管不同的工作,尽管存在瑕疵,但大致上做到人尽其用。 在细节上,苏格拉底构建了一个没有真正的父母、儿女的国

23、家,以达到人人亲如一家的目的。父母、儿女、兄弟姊妹都只是一个存在于周围载体的模糊概念而已,这样才能得到人心的高度统一,这其实很想我们先秦墨子,视人如己、天下一家的尚贤、尚同思想。 由以上便可以得知他对于统一的一种极度强迫性的向往,甚至已将蔓延到了家庭之内。尽管柏拉图这样做的理由很多,比如增进后人的集体意识,是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但这显然忽略了人类的情感成分,如果按照柏拉图的设想,那你会发现整个国家就会像一部巨大的机器,而人就变成了零件。 参考资料: 【1】 理想国 柏拉图 第五篇:柏拉图对话录之斐多柏拉图对话录之斐多 序言 柏拉图对话录之斐多篇的内容是哲人苏格拉底在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讨论正义

24、和不朽,以及服毒而死的过程。在西方文化中,论影响之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能与斐多相比。因信念而选择死亡,史上这是第一宗。 苏格拉底生在动荡的时代。伯罗奔尼撒的故事,令现存的价值观受到了怀疑。从业石匠的苏格拉底,在雅典的市集内牵引市民参与讨论:什么才是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方法,后世称为“接生法”:苏格拉底并不作长篇大论,而是提问,在往返之间令对方渐渐自缚于矛盾,而从困境中获得新见地。他在公元前399年在雅典受控被判死刑。从柏拉图对话录之辩护中,我们得知他的罪名是误导青年、颠倒是非黑白,以及否定希腊传统神祇的存在。事实上,恐怕嫉妒和毁谤才是他被控的主因。 苏格拉底本人不曾留下文献

25、。可想而知,柏拉图对话录中苏格拉底所说的话,不尽出于其口,其中有不少应是柏拉图借老师的口说话。理想国内最脍炙人口的意志论即是其中一例。苏格拉底的风韵神态令门徒心仪,倒是显而易见的。而这种风韵和他的相貌无关,纯粹是灵魂的外发力量。从另一对话录酒会中可以得知,他又胖又矮、相貌奇丑、酒量惊人、充满反讽,而且能言善辩。 在斐多中,苏格拉底予人的印象最为活泼而深刻。如果他要苟且偷生,大可以逃往其它城邦,或答应从此保持沉默,不再到雅典街头与人论道。但他拒绝背叛他的信念。即在今日,他在就义前从容不惧,与门徒侃侃论道的情景仍令人惊叹向往。 苏格拉底一再呼唤他内在的“灵祇”,指引他正直的途径。我们可以说,在西方

26、文化中,苏格拉底第一个发现了个人良知。对他来说,这个内在的声音并不限于个人,而是指向一个更高的层次,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哲学既是对智慧和正义的热爱,也就是团结人类社群和宇宙的义理定律。由此观之,哲学是幸福快乐永不枯竭的源泉,因此能战胜死亡。 苏格拉底的审判和他最后时刻的描述,至今还是西方伦理学的基础。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中,自然有不同的传统,但与西方文化也有很多相通之处。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我们都应该感谢杨绛先生把斐多译成了中文。推动中 西思想和意念的回合与交流,斐多实在是一本最适当的经典著作。 德国莫宜佳(博士、教授)敬序 史仲仁译 译者前言 我这篇翻译根据勒布经典丛书版(theloebclass

27、icallibrary)柏拉图对话集原文与英译文对照本(英国伦敦1953年版)第一册192-403页斐多篇英语译文转译。英文译者是法乎勒(haroldnorthfowler)。 我的参考书有以下几种: 哈佛经典丛书(thehavardclassics)收藏家版本(collectorsedition)美国格洛列企业公司(grolierenterprisecorp.)1980年版柏拉图对话选的斐多英语译文。译者叫约威特(benjaminjowett); 柏拉图的斐多篇(thephaedoofpla-to),附有序言及注解,盖德(w.d.geddes)编,伦敦及爱丁堡1863年版; 柏拉图的斐多(p

28、latosphaedo),附有评注分析,瓦格纳(williamwagner)编,克莱门(willardk.clement)修订波士顿1894年版; 柏拉图斐多篇(thephaedoofpla-to),附有序言及注解,威廉逊(haroldwilliamson)编,伦敦麦克密伦出版公司1924年版。 人名地名等除了个别几个字可意译,一般只能音译。一个名字往往需用许多字,这一长串毫无意义的字并不能拼出原字的正确读音,只增添译文的涩滞,所以我大胆尽量简化了。不过每个名字无论简化与否,最初出现时都附有原英译名。 本篇对话是苏格拉底(socrates)服刑那天,在雅典(athens)监狱里和一伙朋友的谈话

29、;谈的是生与死的问题,主要谈灵魂。全部对话都是参加谈话的斐多向伊奇(echecrates)讲述的。讲述的地点在弗里乌斯(phlius),因为伊奇是那个地方的人。 注解是我为读者加的(本文中已省略)。在场人物 伊奇(echecrates)斐多(phaedo)阿波(apolloderus)苏格拉底(socrates)齐贝(cebes)西米(simmias)克里(crito) 监狱的坚守人(原译为“十一名裁判官的仆人”,中译简称“坚守”) 伊奇。斐多啊,苏格拉底在监狱里服毒的那天,你和他在一起吗。还是说,那天的事是你听别人讲的。 斐多。我和他一起在监狱里,伊奇。 伊奇。那么我问你,他临死前说了什么。

30、他是怎么死的。我很想听听。因为最近没有一个弗里乌斯(phlius)人去雅典,弗里乌斯也好久都没有外地人来。没人清楚那天的事,只说他服毒死了,所以我们没办法得知详细情况了。 斐多。你连审判都没听说过。审判怎么进行的也没听说过。 伊奇。听说过,有人讲了,不过我们不明白为什么他已经被判了死刑,却还迟迟没有处死。斐多,这是为什么。 斐多。伊奇,这是一个重要的机会。雅典人送往得洛斯(delos)的船,恰巧在他受审前“船尾加冕”。 伊奇。这是什么船。 斐多。据雅典人传说,从前悌修斯(theseus)等一伙十四个童男童女到克里特去的时候,就乘的这条船。他救了自己,也救了同伙的性命。据这个传说,当时雅典人对阿

31、波罗发誓许愿,假如这伙童男童女能保得性命,雅典人年年都会派使者到得洛斯去朝圣。从那时起直到今天,他们年年都去朝圣。按雅典律法,出使得洛斯的船在往返期间,城里该是圣洁的,不得处死囚犯。这段时期有时很长,因为船会遭遇逆风。阿波罗的祭司为船尾加冕,就是出使的船启程了。我不是说吗。那条船是在苏格拉底受审的前天加冕的,所以苏格拉底被判死刑以后,在监狱里还待了很久才处死。 伊奇。斐多,他临死时发生了什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他的朋友和他在一起吗。还是监狱的监管人禁止他们在场,所以他孤单地死了。 斐多。不孤单,有很多朋友和他在一起,好几个呢。 伊奇。你可以把当时的所有情况仔细地告诉我吗。要是不太忙的话。

32、 斐多。我现在不忙,我会试着尽量仔细地讲给你听。因为,无论是我自己讲,还是听别人讲,借此能想起苏格拉底,永远是我莫大的快乐。 伊奇。好啊,斐多,我的心思正和你一样,希望你尽量仔细地讲。 斐多。对我来说,陪他在监狱里的时候,感情很特殊。如果我看到一个朋友快要死了,我心里一定是悲伤的,可是我并没有。因为看他的态度,听他的说话,他是毫无畏惧的,而且很高尚地在等死,我觉得他是快乐的。所以我想,他即使到了亡灵的住处那里去,也不会没有神灵的呵护,当他到了那里时,他的境遇也一定是好的,因为他是个好人。就因为这个,我并不像到了丧事场合而自然地满怀悲悯,我没有这种感觉;不过我也不能感到往常听他谈论哲学时的快乐,

33、而我们那天却是在谈论哲学。我的心情很奇怪。我想苏格拉底就快死了,我感到的是一种异常的悲喜交集。当时我们在场的一伙人心情都很一致。我们有时笑,有时哭。尤其是阿波,你认识他,也知道他的性格。 伊奇。我当然知道。 斐多。他简直不受控制了。我也和别人一样,都很激动。 伊奇。斐多,当时有哪些人在场。 斐多。有几个雅典的本地人。除阿波之外,有克里和他的儿子以及贺莫(hermogenes)、艾匹(epiganes)、依思(aeschines)和安悌(antisthenes)。皮阿尼亚(paeania)区的泽西(ctesippus)也在,还有梅内(menexenus)和另外几个雅典人。不过柏拉图(plato)

34、不在,我想他是病了。 伊奇。有外地人吗。 斐多。有底比斯(thebes)人西米(simmias)、齐贝(cebes)和斐东(phaedonides)、麦加拉(mcgnra)的尤克(euclidcs)和忒松(tcrpsion)。 伊奇。什么。阿里(aristippus)和克琉(cleombrotus)不在那儿。 斐多。不在。听说他们俩当时在爱琴岛(aegina)。 伊奇。还有别人吗。 斐多。我想已经全了。 伊奇。那么,你们谈了些什么呢。 斐多:我试着给你从头讲起。此前我和他们一伙就经常去探望苏格拉底。监狱附近就是他受审的法庭,天一亮我们就在那儿聚会;监狱开门不是很早,我们交谈着直到开门;门开了我

35、们就进监狱去探望苏格拉底,一天的多数时间都和他在一起。最后一天的早晨,我们集合得很早,因为前日黄昏,我们离开监狱时,听说开往得洛斯的船回来了。所以我们约定清晨就到老地方会合。我们到了监狱,往常应门的监守出来拦住我们,让我们等他来叫我们。他说,“因为这时那十一位裁判官正为苏格拉底卸下锁链,并指示今天怎么处他死刑”,过了片刻,监守回来叫我们进去。我们进了监狱,看见苏格拉底刚卸掉锁链。任姊(xanthippe),你知道她的,她正坐在苏格拉底身边,抱着他的小儿子。她见了我们,就像女人惯常的那样,哭喊着说:“啊,苏格拉底,这是你最后一次和你朋友们的交谈了呀。”,苏格拉底看了克里一眼说:“克里,叫人送她回

36、家”,她捶胸哭喊着被克里家的几个佣人送走了。苏格拉底从他的卧铺上坐起,拳起腿,用手抚摸着,然后说:“我的朋友们,所谓愉快,真是个怪物。愉快总是莫名其妙地和痛苦连着。看上去,愉快和痛苦像是一对冤家,谁也不会同时相逢。可是谁要是追到了这一个,就势必会碰到另一个。愉快和痛苦像是同一个脑袋连着的两个身体。我想啊,假如伊索(aesop)想到了这一对,一定会编出一个寓言来,说神灵设法调解双方的争执却没辙,就把两个脑袋拴在一起,所以这个来了,那个跟脚也到。我现在正是这种情况。我这条腿被铁链锁得好痛,现在痛苦走了,愉快就跟着来了”。 这时齐贝打断说。“嗨,苏格拉底,我真高兴,你这话提醒了我。你把伊索寓言翻成了

37、诗,又作诗颂扬阿波罗,许多人问起这事呢。前天,艾凡(evenus)就问我,你从未作过诗,怎么进了监狱却作起这些诗来了。他一定还要问呢。等他再问,假如你愿意让我替你回答,你就教我怎么回答”。 苏格拉底说:“齐贝,你就把真实情况告诉他。我作这几首诗,并不想和他或他的诗媲美,因为我知道这并不容易。我只是想试验一下我做的某些梦的意义,并确保自己没有忽视责任。我说说我的梦吧,我过去常做同一个梦,梦是各式各样的,可是说的总是同一句话,它说:“苏格拉底啊,创作音乐。培育音乐。”,我以前以为这是督促我、鼓励我钻研哲学。我生平追随的就是哲学,而哲学是最高尚、最优美的音乐。梦督促我的事,正是我一直在做的事,这就好

38、比观赛者用加油声来鼓励参赛者,可是现在,我已经被判了罪,因为节日而缓刑,正好有一段闲余的时间。我想,人们通常把诗称为音乐,说不定梦里一次次叫我创作音乐就指作诗,那么我就该照做,不该违抗。我是个就要走的人了,该听从梦的吩咐,作几首诗尽尽责任,求个心安。所以我就作了一首赞美诗,歌颂这个节期的神。然后我想,一个诗人,如果是真的诗人,他不仅把文字造成诗句,还该创造故事。我不会创造故事,就把现成的伊索寓言改成诗。齐贝,你把这话告诉艾凡吧,说我和他告别了;并且劝告他,假如他是个聪明人,尽快跟我走吧。看来我今天得走了,因为这是雅典人的命令”。 西米说。“什么话呀,苏格拉底,给艾凡捎这种话。我和他很熟,据我对

39、他的认识,我敢说,他除非万不得已,绝不会听你的劝告”。 苏格拉底说。“为什么。艾凡不是哲学家吗。”。 “我想他是的”。 苏格拉底说。“那么,艾凡会听从我的劝告。任何人如果对哲学真有爱好,都会听从我的劝告。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不该自杀。据说,这是不容许的”,苏格拉底说着,把双脚垂放下地,此后他一直这么坐着。 齐贝就问他说。“苏格拉底,你既然说哲学家愿意追随死者,为什么又说自杀是不容许的呢。” “怎么,齐贝。你和西米都是费洛(philolausus)的学生,你们就没听到他讲过这个问题吗。” “苏格拉底啊,我们没听到他仔细地讲”。 苏格拉底说。“我也只是道听途说。不过我不反对把我听到的话再说一遍。现

40、在也正是时候了,因为我就要到另一个世界去了。讲讲那里的事,想想我们的看法。因为从现在到太阳西落,我还能做什么事呢。”。 齐贝说。“那么,苏格拉底,你告诉我,到底为什么自杀是不容许的。我和费洛同住一个城里时,我听他讲过和你刚才一样的话,也听到别人说过一个人不能自杀。可是没人给我讲过那些道理”。 苏格拉底说。“你得有勇气,也许你会听到些道理的。不过你也许会觉得奇怪,惟独这条法规绝对严格,不像别的事可以有例外,尽管有时人宁愿死了也不要活着;也许你会觉得奇怪的,一个人到了生不如死的境地,善待一下自己就成了不敬神明,却非得要等别人来善待他”。 齐贝笑着说出了方言。“天知道那是怎么回事”。 苏格拉底说。“

41、这话照我刚才那样说,好像很不合理。不过,还是有些道理的。有人私下里有一套理论,把人比作监狱里的囚犯,囚犯不得擅自越狱。我觉得这套理论很深奥,不易懂。不过,齐贝啊,至少我相信是有理的。我们有神灵守护,神灵是我们的主子,我们是神的财产。你相信吗。”。 “对,我相信”。 苏格拉底说。“那么,假如属你的财产,未经允许就自我毁灭了,你不生气吗。假如可以的话,你不就要惩罚它吗。”。 “当然”。 苏格拉底说。“那么,一个人不该自杀,该等神灵的命令,说来也不是不合理的。像我,就是神灵在召我了”。 齐贝说。“似乎是有道理的。不过,苏格拉底,你刚才说,哲学家应该心里早就有准备,情愿地去死;你现在又说,我们有神灵守

42、护着,神灵是我们的主子。假如你现在的话是对的,那么你刚才的那句话就怪了。正因为神灵是最好的主子,神灵守护着我们呢。一个聪明的人,不会离开自己的好主子。聪明人决不以为他一旦获得了自由就能自己照管自己,比神灵照管得还要好。傻瓜也许会这么想,以为他应该离开主子,就不想想自己不该离开好主子,能跟他多久就跟多久。所以傻瓜会没头没脑地逃走,而聪明的人总是愿意和比自己更有智慧的主子永远在一起。苏格拉底啊,我们这话和你刚才说的恰好相反,可是我们这个看法好像是对的。因为聪明人面临死亡该是苦恼的,傻瓜才会高兴”。 苏格拉底看齐贝这么认真,露出赞许的神色,看着我们说。“齐贝总爱叮着问。不管是什么人,说什么话,他始终

43、是不肯信服的”。 西米说。“哎,苏格拉底,我觉得齐贝这次说得很好。因为真正聪明的人,凭什么要离开比自己更有智慧的主子呢。而且我觉得齐贝正是在说你。你自己承认,守护我们的神灵是好主子,你却又要急着离开我们和守护着你的神灵”。 苏格拉底回答说。“你说的有道理。你认为我也该像在法庭上那样回答你们的谴责吧。”。 西米说。“就是”。 苏格拉底说。“那么我得想想怎么先给你们一个好的印象。我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时,我给法官的印象很差。按说,我临死不觉得悲苦是不合理的。可是我深信,我正要到善良智慧的神灵那儿去;那边还有已经去世的人,他们比这个世界上的人更好。反正你们可以放心,我到了那边会碰到好人,尽管这一点我并

44、不敢肯定。不过那边的神灵都是好主子,这是千真万确的。所以有关主子的事我不用愁苦,而且我大有希望,人死了还有一份储藏等着他呢。照我们的老话,好人所得的,远比坏人的好”。 西米说。“哎,苏格拉底,你打算抱定自己的主张上路了,你那主张就不该让我们知道吗。你说的好人所得的好,我觉得我们大家都有份呀。而且,你如果能说得我们信服,你也就是回答了我们对你的谴责”。 苏格拉底说。“我会尽力让你们信服的。不过克里好像有话要说,他等了好一会儿了,我们想听听他的话”。 克里说。“没什么,苏格拉底,只是那个照管给你服毒的人一直在跟我唠叨,叫我警告你,尽量少说话。他说,话说多了,身上发热,影响毒性发作;有时罪人要是说话

45、太多,毒药得喝个两遍,甚至三遍”。 苏格拉底说。“别理他,叫他尽责,准备给我喝两遍药,如果有必要,就喝三遍”。 克里说。“我简直料定你会这么说的。可是他跟我唠叨好一会儿了”。 苏格拉底说:“别理他。你们现在是我的审判官。我现在正要回答你们的谴责。我要跟你们讲讲:一生真正追求哲学的人,临死时自然是轻松愉快的,而且深信死后会在另一个世界上得到最大的幸福。西米和齐贝啊,我就将这番道理给你们讲个明白”。 “很多人不懂哲学。真正的追求哲学,无非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他既然一生只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一旦他认真学习的死到了眼前,他却苦恼了,这不是笑话吗。”。 西米笑着说。“嗨,苏格拉底啊,虽然

46、我现在没兴致笑,你却招我笑了。因为我想到世上无数的人,如果听到你形容哲学家的话,一定会说你这话很对;我们家乡人对你的话也会完全同意,说哲学家追求的就是死;他们还会加上一句,说他们看透了哲学家,哲学家就是该死的”。 苏格拉底说。“西米,他们说的也有道理,但是他们看透了哲学家这句话不对。因为他们并不明白真正的哲学家怎样要求死,怎样该死,哲学家要求的死又是怎样的死。不过这话我们先搁置一下,让我们说说,我们认为世界上有死亡这回事吗。”。 “当然有啊”。 苏格拉底说。“我们认为死就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处于死的状态就是肉体离开了灵魂而独自存在,灵魂离开了肉体而独自存在。我们不就是这样想的吗。死,不就是这样

47、吗。”。 “不错呀,就是这样”。 苏格拉底说。“好,我的朋友,我还有个问题要听听你的意见。如果我们意见一致,我们当前的问题就能说得更明白。你认为一个哲学家会一心挂念着吃喝玩乐这类的享乐吗。”。 “苏格拉底,他绝不会的”。 苏格拉底说。“对爱情的快乐呢。他在意吗。”。 “绝不在意”。 苏格拉底说。“好,还有其它种种自身的享用,比如购买华丽的衣服呀、鞋子呀、首饰呀等等,你认为一个哲学家会在意吗。除了生活所必需的东西,他不但漫不在意,而且是看不起的。你说呢。”。 “照我看,真正的哲学家看不起这些东西”。 苏格拉底说。“那么,你是不是认为哲学家不愿将自己贡献给肉体,而尽可能避开肉体,只关心自己的灵魂呢。”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