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心得:国家的发展进步需要“愚公精神” 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在有限的人生中活出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最能体现生命的分量。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用一生时间践行自己入党时的誓言,回答了付出与获得、物质与精神、名利与奉献等人生命题,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宗旨和理想。(6月13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看了媒体对李保国教授的几份报道,无不为之动容,他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35年如一日扎根山区艰辛工作,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献出58岁的年轻生命,换来140万亩荒山披绿,10万农民脱贫致富,被称为太行山上“新愚公”。也许会有人对此不屑一顾,也许会有人认为不值得为此付出生命,也许还会有人认
2、为这样做有点傻,但是,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坚守和信仰。笔者认为像李保国教授这样的党员干部一直矗立于道德的前沿,精神的高地,他们刚直不阿的强大内心坚不可摧,他们是我们年轻一代永远的学习榜样。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深水期和攻坚期,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后五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性五年。笔者认为,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不但需要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还需要不怕苦不怕累的决心,更需要坚持不懈奋斗的恒心。身为离老百姓最近、最贴近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基层工作人员,更是应该以李保国教授为为榜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永葆共产党员本色,时刻把老百姓装在心里,敢于创新、敢于干事、敢于担当,为广大老百姓能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而 努力。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教授“造山”,“移山”和“造山”都是为了让黎民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无论古今,我们的社会都需要“愚公精神”。国家的发展需要时代楷模,民族的进步需要学习榜样,社会的繁荣需要树立典范,而像李保国教授一样新时代的“新愚公”就是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新希望。如果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社会多一些这样的“愚公”,“两个百年目标”一定会实现,“中国梦”将不只是“梦”,“中国梦”一定会变为现实。第2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