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员干部“四个全面”学习心得 2月25号起,人民日报连续刊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系列评论,文字激扬,气势磅礴,全面权威地论述了习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思想,预示着四个全面必将成为中国新一轮发展的理论支撑,行动指引。 一、对四个全面的总体认识 细细研读,充分认识到四个全面既定目标又明举措,既揽全局又指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常态下治国理政的科学战略布局。四个全面不是并列、割裂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着严密逻辑的辩证统一体。全面建成小康是总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布局中占统领地位,另外三个是三大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驱动,是全面
2、建成小康的根本路径和强大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关键所在。笔者将前进的中国看做一列飞驰的火车,改革是动力引擎,法治是行进的铁轨,党的领导是火车头,小康社会就是下一个美好的站点。 二、战略布局必然性和意义 为什么以全面建成小康为总目标。我觉得习近平当选为总书记后,在第一次记者见面会上说的一句话,给出了最好的诠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小康一词出自诗经,古代就用来描绘未来的理想社会。1979年,邓小平首次用小康表达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三十多年来,不断顺应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虽然经过不懈
3、的努力,小康社会已如那轮朝日喷薄欲出,但是却到了步履维艰,攻坚克难的阶段。人民有向往和期待,现实有不足和差距,这就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总目标的科学性和必然性。笔者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现阶段最需要把握两点,一是不以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如果一个地区的平均数很高,平均数以下的个数却很多,可能只能说明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发展的不平衡;二是不以经济总量代替生活质量,没有gdp的生活一定不会幸福,仅有gdp的生活也不美好。除了物质经济的富足,人民在生态环境、精神文化、公平正义等方面的向往和期待同等强烈。 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动力和保障。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首先要认清
4、目前的形势和困难,然后采取措施、取得突破、谋求发展。经济建设方面外需疲软、内需不足,人口红利风光不在;政治建设方面,基层政权自治推行多年,积累经验的同时也突显很多问题,部分人民代表不一定能真正代表广大人民,也不是全部代表都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行使国家权力,决策、执行与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尚不健全;文化建设方面,伴随中国经济多年高速发展而来的是功利和浮躁,重扬中华文化,重塑中华文明,任重而道远;社会建设方面,医患矛盾突出、教育公平堪忧、社会保障不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环境污染饱受诟病,最直观地反映出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要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失去全面深化改革
5、这一动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停滞不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能是黄粱一梦。而全面深化改革以及为建成小康社会所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公正司法。我们高速行驶的列车不能信马由缰,必须受轨道的约束。只有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确保改革有序推进,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这也是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失去动力列车停滞,冲出轨道则人仰车翻人亡。 战略是要靠人来实施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惟有依靠中国共产党带领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才能全面建成小康,而这个党必须始终保持其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担当起这一历史重
6、任。塌方式腐败等事实的揭露,充分表明当下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总目标三大举措的根本保证、关键所在,只有通过从严治党,使核心力量壮起来,各级领导班子强起来,当好火车头,牢牢把握列车行进的道路和节奏,风调雨顺时加速、爬坡拐弯时减速,列车才能稳步接近远方的车站。 四个全面之所以迅速地深入人心,激起党员干部的决心,树起人民群众的信心,就在于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直面困难和矛盾,战略举措切中要害。四个全面作为战略思想系统阐述和宣传还不到一个月,但早已付诸实践。全面深化改革60条已在各领域稳步推进;法治犹如一根红线贯穿刚刚闭幕的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以制度治行,以信念治心的全面从严治党如火如荼。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已经在中华民族奔向小康的道路上,引领方向、推动前行。 作为一名企业中层党员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个人本领、做好本职工作,在奔向小康的列车上,做一颗锤炼合格的螺丝钉,贡献微不足道却也不可或缺的力量。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