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群工作的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422792 上传时间:2024-12-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群工作的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群工作的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群工作的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群工作的心得体会 四群教育是对做好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一项深入抓落实的教育活动,以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为主线,抓好“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个点,从认知到实践再到方法论,形成一条完整、严谨、规范、科学的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链条,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知行合一”。 一、知是行之始,群众观点是首要环节,解决的是党员干部的心。筑牢群众观点,是党性修养的底线,是对党员最基本的要求。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民服务,这就决定了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纵观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群众路线不断成熟和深化的历史。实践告诉

2、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在于我们的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员干部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才能真正住进群众的心里。脱离本心的一切行为再如何施舍恩惠,都将成为作秀行为,群众不会感恩。只有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做好群众工作。 二、行是知之成,群众路线是关键环节,解决的是党员干部身体力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绝对不是简单的走到群众中些许两句嘘寒问暖,或是浅尝酌饮两杯小酒的形式主义,而是党员干部要饮水思源,怀

3、有感恩之心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彻底沉下身子、放下架子,学会与群众平等相处,交朋友谈感情,建立彼此信任关系,自觉地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想办法,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才能准确掌握和了解社情民意。要时刻做到心系基层办好事,履行职责带好头,群众面前做榜样,在繁杂、琐碎的生活中解决群众的每一件小事。真心实意的帮扶形成的感情远比胡乱砸钱搞政绩建设来的可靠,咱们老百姓过日子,就喜欢实实在在。 三、知之真笃即是行,群众利益是中心环节,是所有问题的牛鼻子。维护群众利益,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归宿。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期、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利益格局的调整期,很

4、多矛盾纠纷的根源就是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员干部要自觉地把党的群众工作体现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具体行动中,坚持发展为民,支持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维护群众的合法权利,落实好党的惠民政策。多到矛盾一线走一走,多到艰苦困难地区看一看,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既要着眼当前,切实解决好与群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更要立足长远,从找准发展路子、制定脱贫计划、扶持主导产业等方面出主意、想办法,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利益。 四、行之明察即是知,群众工作是重要条件,是党员干部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在做好群众工作同时,要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群众工作方法。要注重提高宣传政策、组织发动群众的能力,以制度保障落实群众工作常态化,实行领导蹲点联户、部门挂钩联户、干部结对联户、建卡经常联户等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另外,对群众矛盾纠纷共性问题要深入思考,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部署;对群众矛盾纠纷个别案例要深入研究,分析发生原因,从群众的意见中来反思改进工作,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确保群众工作取得成效。第3页 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