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说课稿正式版.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421663 上传时间:2024-12-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稿正式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说课稿正式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说课稿正式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植树问题御营小学 董文一、教材内容:植树问题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第117-118页的内容二、教材分析:本部分知识主要教学两端都栽和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教材以生活实际问题引入,充分体现了数学问题产生、解决的现实性。本节课学习对学生的价值在于: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需要探索规律,能用联系的眼光看待数学问题;初步形成解决复杂问题可以从简单着手的思想,培养学生抽取实际问题中数学模型的能力三、学情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学生已经有了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经验。能够通过用画图的方式来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2、题的能力。四、设计思路: 在设计这节课时,从“呈现情境,引出植树问题; 独立尝试,解决问题;交流方法,产生分岐 ; 探究规律,得出正确方法与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寻找生活原型;规律推广,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一个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在此过程中知识层层推进,步步加深,让学生自身积极地、主动地去探求获取知识,推理能力慢慢地达到一定的高度。初步培养学生抽取数学模型的能力。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探索,发现两端都栽和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尝试探索、实验、直观演示、观察、讨论等方法

3、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环保主义教育。六、教学重难点: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并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七、教学过程:(一)、开放导入 提出要研究的数学问题 师:我国北方地区每年都要遭受沙尘暴的袭击,(出示情景图)看到这些场景你想说什么?预设:保护环境,不乱砍乱伐树木;发出倡议,全民植树。师: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揭示课题。(二)、以植树问题为例,研究探讨规律。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出示例1。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2

4、、学生独立解答,老师并联收集方案。预设方案一:1005=20() 预设方案二:1005+1=21()3、回应:观察这两种算法,怎样检验这个结果是否正确?预设:画图,或摆小棍。预设:利用手边的工具进行验证,能不能深入一点用画出线段图的方式验证呢?.(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促进:你画的某一条线段是什么意思?,有多少个间隔?多少棵树?促进:检验的方法有两种.!但这些方法方不方便呢?4、促进:这道题中,100米数比较大,不便于检验。我们能不能从简单情况入手,在短距离路上来研究这类植树问题的规律呢?。你打算选多长的距离?(板书: 从简单情况入手)设计理由:真实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不同学生所生成的

5、基础性资源为师生有效互动提供了丰富的“互动性资源” 5、学生自主探究,小组交流。老师提探究要求巡视并收集学生资源。提出探究要求:第一先选路长,每隔5米种一棵;第二,在表格中作好探究记录:第三、填完表格后,可以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1) 教师提示:孩子们,你可以用画线段图或示意图的方式来帮助思考。(2)老师并联呈现学生资源。用结构化的方式来体现。(表格呈现)路长(米)图示种树棵数(棵)间隔数你发现了什么?152025(3)我刚才还发现有的同学选了其他的路长,我们一起看一看。(4)老师促进:请认真观察表格,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学生汇报规律:棵数=间隔数+1。(数学化的方式呈现。)设计理由: 1、

6、通过教师的倾听、捕捉、点拨和组织,使学生向着有效、高质量的目标“互动深化”,实现有效的回应反馈;2、通过学生画一画来举证、讨论、总结提炼等活动使学生的思维逐步完善、条理化进而得出正确方法同时建立数学模型。6、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应用规律,解释前面例题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应用规律,解决118页植树的问题。应用规律:棵数1=间隔数设计理由:这样能够巩固刚发现的规律,使学生认识到植树问题规律的灵活运用。三、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1、出示例2,让学生将它例1对比观察。师:你发现例1,例2的不同之处吗?预设(1):发现1:路两边都要栽;发现2:路两端反而不栽。(2):若学生没发现路两端不栽。教师跟进

7、:小路两端都是场馆,还需不需要栽树呢?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师:你能用例1的方法去探究这种情况的植树问题中隐含的规律吗?预设:棵数=间隔数13、交流汇报,得出规律。4、将知识进行数学化压缩,提升思维水平。师:例1例2有什么联系?促进:在解决这两类植树问题时,你觉得要注意什么? 设计理由:应用“长程两段式“教学策略。学生用学习例1的方法结构自主探索。发现两端都不栽树是的规律,利用规律完成例题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1、师:你能不能举出生活当中这样的例子?2、完成119页做一做。第一题让学生循发现探究的模式,利用已知规律解决

8、问题。第二题将锯木头问题归类为求两端不种树的问题。3、开放的延伸。师:前面学习了两端都栽或两端都不栽的情况。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只有一端栽树的情况。棵数与间隔有有什么关系呢?设计理由:通过梯次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使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结论解决问题。五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植树问题教学反思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我执教的这节课整体是成功的。但最成功的是我应用了“长程两段式“教学策略。在例1中我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遇到复杂问题时从简单情况着手去探究规律。培养学生抽取实际问题中数学模型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结构。 在例2

9、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能自觉运用所形成的“知识结构与方法结构” 探究两端都不栽树的规律。利用规律完成例题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通过“教结构、用结构”获得的数学模型推广到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事件,如锯木头的事件,路灯的事件,都含有与植树问题相同(或相近)的数量关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它,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但也有不足之处。几堂课下来,感觉在课堂上,在教学中对不同学生的收放,还不能很好地去掌控。,总觉得,有些还可以更放的,没能到位。很多学生已经或者能够理解的知识,一个学生讲了,我总是要去重复一下,担心别的学生不能理解,这样就少掉了给师生、生生之间的汇报交流机会,我觉得以后可以在这方面多去放一放,多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以达到学习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