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413126 上传时间:2024-12-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1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兆麟初级中学2015-2016(上)期中考试  初三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K:39 Mn: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元凶。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 A.出门多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 B.为了减小PM2.5对环境的影响,停止冬季家庭供暖 C.雾霾天出门戴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0.1微米左右) D.为了身体健康,少吸或不吸烟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4.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微粒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 B.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 D.属于金属元素 5.家庭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消毒用的碘酒中的碘 B、餐饮用的可口可乐 C、调味用的加碘食盐 D、炒菜用的铁锅 6. 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相符的是 ( ) A. 2H 2个氢原子 B. N2 2个氮原子 C. Mg2+ 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a 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7.下列化学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放出大量的热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D.铁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8.下列物质中:①可吸入颗粒物 ②臭氧 ③二氧化碳 ④一氧化碳 ⑤氮气  ⑥二氧化硫 ⑦稀有气体 ⑧二氧化氮,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为 (  ) A.①②④⑥⑧ B.②④⑦⑧ C.②③④⑥ D.③④⑥⑧ 9.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与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氮气可作保护气 B.氧气用于气焊 C.稀有气体可充霓虹灯 D.氦气用于磁悬浮列车 10.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以下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可以使水软化 C.用肥皂水区别不开硬水和软水     D.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 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符合题意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 A.氧化汞受热分解       HgO2   Hg + O2 ↑       分解反应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4P + O2  2P2O5   氧化反应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    Fe3O4    化合反应 D.镁在空气中燃烧  Mg+O2 MgO2 化合反应 12.苹果中富含苹果酸,苹果酸的化学式为C4H4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苹果酸分子中含有12个原子  B. 苹果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1.4%  C.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2 D.苹果酸中C、H、O三元素的质量比为4:4:4  13.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事实 解释 A 在阳光下,湿衣服容易晾干 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B 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 分子之间间隔遇热变大 C CO有毒而C02无毒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D 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 mL 分子间有间隔 14.依据所学知识,区分下列各组物质,其方案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区分的物质 空气和 二氧化碳 氮气和 二氧化碳 水和 过氧化氢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实验方案 取样,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取样,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 取样于试管中,分别加入二氧化锰,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取样,观察颜色 15.在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 ( ) A 7:2 B 11:7 C 3:4 D 11:4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40分) 16. (5分)回答下列问题: (1)净水装置中活性炭的作用 ; (2)食品包装中充氮气的目的 ; (3)稀有气体作霓虹灯的原因 ; (4)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气体的化学式为 。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7.(5分)(1)金属铝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它不但能与酸反应还能与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铝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分别是② 。 (2)用化学用语填空:2个亚铁离子① ;硫酸铁② 。 18.(3分)下图是在一定条件下,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请在B图中补充相关粒子的图形,使其表示正确; (2) 结合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 ; (3)该化学反应中氢气、氧气的计量数之比为 。 19.(5分)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 (1)根据组成将下列物质平均分为三类:铁粉、氧化铝、食盐水、空气、硝酸铵、汞 选出的一组物质的化学式是 ①  ,该组物质归为一类的根本依据是② (2)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化学反应也可以分为不同的反应类型。 A. Fe+2HCl===FeCl2+H2↑ B. CaCO3+2HCl===CaCl2+CO2↑+H2O 观察两个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升降的是① (填序号),其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② 。  (3)像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化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下列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水与双氧水 B.红磷与白磷 C.氧气与臭氧 D.汞与水银 20. (7分)实验台上有高锰酸钾、石灰石、过氧化氢溶液、稀盐酸、火柴以及下列仪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补充一种实验用品① ,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② ; (2)所用到的仪器为③ (填仪器序号)。 (3)请你将没有绘制完的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补充完整。 (4)实验完毕,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是④ ;如果操作失误,会造成下次使用酒精灯时灯帽难以打开,原因是熄灭酒精灯后,灯帽内温度降低,⑤ ,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难以拔下灯帽。 21.(5分)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 相同的两种化合物,丙是单质;甲、乙在常温下均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 条件已经略去)。则: (1)丙的化学式为 ; (2)甲转化成乙和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乙转化为丙的实验现象 。 (4)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22.(5分)小强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一鱼塘边时,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鱼塘中顿时产生大量气泡,经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请你与小强共同探究。 (1)为研究鱼塘中大量气泡是何种气体所致,小强使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① 。由此可知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过氧化钙的目的是②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强认为过氧化钙与过量水反应还应产生某种含有钙元素的产物。小强假设该产物为③ 或④ 。 (3)小强通过实验证明了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确有氢氧化钙生成,请写出过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⑤ 。 23.(5分)实验室需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现将29.4g氯酸钾与5.6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5.4g.回答: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3)求生成氯化钾质量(X)的比例式为 ; (4)剩余物固体中各成分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按照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比)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共6 页 第5页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共6 页第6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