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色童话读后感 红色童话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真实的取材,以及在朴实俏皮的语言中,传递出的真实历史的心酸和无奈。因为之前就看过该书作者王小平作者任编剧的刮痧,所以看起红色童话来,同样有一种中美文化强烈碰撞的冲击感,只不过,这次的背景更为特殊文革时期。 中美恢复邦交后,三个红小兵肩负着组织的重任和“革命”的嘱托,远赴美国进行语言学习,开始了懵懂的留学生涯。但这一批小留学生太与众不同,年龄小分别在初中一年级与小学五年级;时代特殊他们配有专门的思想辅导员,来积极灌输所谓的红色革命理论,避免在资本主义世界里迷失;性格迥异热情开朗的苏五月,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热情似火,从小就具备着“干部”特点的林朵朵,平时似
2、乎招人讨厌,但在遥远的美国,竟也和苏五月成为了好朋友,年龄最小的赵杰凯,也是唯一一个男孩子,没有主见,却显得楚楚可怜。 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要数他们三个的思想辅导员郝阿姨,这个所谓的老师或阿姨有她的苦楚,在资本主义国家,她要监督着三个小孩的思想,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不能让小留学生被资本主义污化腐蚀,所以她一板一眼,严苛得不可理喻,任何事情都要上纲上线,连圣诞节小孩子收到的帽子围巾都要求统统上交,孩子饿肚子时一个炸土豆也会让她暴跳如雷,要求孩子们反思“国内的艰苦状况”这样的小心翼翼和胆战心惊让她显得尤其惹人讨厌,但这并不是她一个人的悲哀。我不由得想到近两年看到游客赴朝鲜游览后的游记,他们送给小
3、孩子的礼物会在他们离开后被要求上交并平分,这是一种极端的平均主义和共产主义,在现在的朝鲜仍然盛行,那么当时的中国,也不难想象。 整本书没有大起大落,仅仅是三位中学生的留学生活,仅仅是琐事小事,却能把读者牢牢抓住。即使是在现在,我们会想起六七十年代中国,那段岁月里,我们也许不怕拷打不怕污蔑,但是我们怕的是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丧失了活力,木讷又呆板,怕那个时代夺去了孩子的童真和本性,怕民族失去希望。读这本书时也是这样,书本并没有讲述到未来,但我还是能看到苏五月的成长,看到她不放弃的努力学习另一门语言,看到她即使是在富裕的家庭中生活也不沉迷,是她在郝阿姨的打击下不仅不消沉,反而更阳光更自信。 这就是苏五月,五月阳光一样暖人和煦,自信坚强。也许,这不仅仅是苏五月,这是一个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多数人,是我们的父辈。第2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