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性突发事件心得体会 基层干部必须掌握应对公共性突发事件的本领 近日,我参加了*年*市党政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培训,于10月14日观看了领导干部战略思维系列讲座第3辑之“公共性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的讲座。感受最深的是马小军教授讲的危机管理理论,明确指出,公共性突发事件的处置事关国家安全。我身处在最基层政府机关,也处理过不少突发事件,但从未有过这样的认识。听了马教授的讲座后,我深深地体会到:加强对公共性突发事件的管理,应该是我们基层干部必须掌握的本领,也是我们基层干部必须认真履行的职责。 一、正确认识,积极应对,公共性突发事件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大局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历史就是人类在同各种灾害的斗
2、争中不断成长的历史。我们炎黄子孙在长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宁可有备无患,不可有患无备”、“闲时挖得千条渠,忙时泄走万里洪”等古训,给我们以宝贵启示。进入现代社会,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产业、人口、财富大量向城市集中,风险也向城市集中,大城市变得越来越复杂,现代社会比以往更体现出了它非常脆弱的一面,突发事件危害、影响显著增大,世界各国都在着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应对突发事件,始终坚持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预防和努力减少各种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2003年抗击非典的案例给我们以深
3、刻的启示: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一条腿长、社会发展一条腿短的问题;必须在全社会建立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从民生出发,以人为本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当前我国进入突发事件高频发生的社会转型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及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不断上升,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对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民生命财税安全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必然要
4、求。 二、全面了解我国突发事件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一案之制”。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等四级。 我国实行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组织体系包括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地方机构及专家组。这些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及预案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构成一个统一指挥、分
5、级负责、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联动体系。 应对突发事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安排事前、事中、事后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对应急管理运行机制作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预防、预测预警、信息报告、信息发布、应急响应和处置、恢复重建等六个环节。马小军博士特别指出,社会重建更应该注重灾后的心理重建。因为当代社会条件下,心理重建比物质重建更重要。 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广泛动员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为了明确界定各方的权力、责任和义务,有必要按照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健全应急管理和危机管理法制,依法规范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共同行为。 三、切实有
6、效地提高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本领 按照马小军博士的危机管理理论,作为国家最基层的政府工作人员应该如何提高自己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呢。我认为是三个必须。 第一是必须树立危机意识。突发事件发生前并非没有迹象可寻,这些突发事件必然有一个矛盾累积、激化,直到爆发的过程,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平时看似细小的问题,如果解决措施不当很有可能引发大的矛盾。对突发事件的预防比“应对管理”更重要,防范的核心是“居安思危”。 第二是必须沉着冷静应对。面对突发事件,必须冷静、理智,不可一味地针锋相对,一时冲动往往会导致矛盾更激化,错过妥善处理的最佳时机。要使各方都能够冷静下来,防止突发事件扩散,就要做到认真倾听,神情真诚可亲,细致耐心地说服、教育,同时必须按应急处理方案及时报告。 第三是必须敢于承担责任。处理突发事件容不得半点拖延,在这种情况下作出决策和采取措施的思考和准备时间非常有限,带来的处理结果难以预测,具有一定的风险,可能突发事件没有得到处理,有时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有时采取的措施本身就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