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7∕T 1207.5-2023 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 第5部分:鹅场(山东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40641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9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T 1207.5-2023 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 第5部分:鹅场(山东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37∕T 1207.5-2023 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 第5部分:鹅场(山东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37∕T 1207.5-2023 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 第5部分:鹅场(山东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37∕T 1207.5-2023 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 第5部分:鹅场(山东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37∕T 1207.5-2023 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 第5部分:鹅场(山东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11.220 CCS B 40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1207.52023 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 第 5 部分:鹅场 Biosafety specification for scale breeding farmsPart 5:Goose farm 2023-12-28 发布 2024-01-28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1207.5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37/T 1207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的第5部分。DB37/T 1207已经

2、发布了以下部分:第 1 部分:蛋鸡场;第 2 部分:肉鸡场;第 5 部分:鹅场。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DB37/T 1207.52023 II 引言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疫病传播渠道的不断增加,规模化养殖场的生物安全问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因此,为更有效控制规模化养殖场疫病的发生与传播,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制定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规范规模化养殖场的生物安全管理。规模化养鹅场目前还没有生物安全体系标准,极大阻碍了养鹅业的健康稳

3、定发展,致使疫病防控无法有效进行,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无法有效保证。因此,有必要制定规模化养鹅场生物安全规范标准,用以指导提高我省规模化鹅场生物安全水平,促进养鹅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证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水平,以期提高我省养鹅业在全国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件制定后,作为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的一部分,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拟由以下部分构成:第 1 部分:蛋鸡场;第 2 部分:肉鸡场;第 3 部分:水貂场;第 4 部分:狐狸场;第 5 部分:鹅场。本文件作为规模化养鹅场建立生物安全规范要求的依据,即可用于场区规模化建设,也可完成鹅场生物安全自检,确定整改方案,与其配套的标准共同构成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

4、全体系。DB37/T 1207.52023 1 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 第 5 部分:鹅场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鹅场的场区建设及布局、引种、饲料与饮水、媒介生物控制、废弃物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人员出入管理、疾病防控、清洁消毒、物料器材管理、周边区域信息管理、生物安全评估等基础生物安全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规模化养鹅场的生物安全管理与评估。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85

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682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NY/T 1952 动物免疫接种技术规范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T 5038 无公害食品 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 NY 5266 无公害食品 鹅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场区建设及布局 场址选择 4.1 4.1.1 总体要求 鹅场场址选择总体应遵循NY/T 682中的选址要求。4.1.2 其他要求 4.1.2.1 应建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水源充足卫生、排水方便的地方

6、,不应在流动性河水中饲养。4.1.2.2 鹅场周围环境应安静,符合防疫要求,场址周围 500 m 内无水源污染、药物残留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的污染源,鹅场周围环境应符合 GB 18596 要求。场区布局 4.2 DB37/T 1207.52023 2 4.2.1 总体要求 场区的布局及鹅舍的建设应服从生物安全的需要,应遵循NY/T 388中布局要求。4.2.2 具体要求 4.2.2.1 整体布局上应包括办公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生产生活区、生活管理区 5 个功能区,应配备无害化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系统。4.2.2.2 各功能区间应有一定的距离和隔离条件,可用绿化隔离或围墙隔离,围墙高度应

7、超 2 m。4.2.2.3 生产区、销售区、行政管理区和职工生活区应严格分开,宜将生产区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相互独立并有一定距离的小区或者分场,以便防疫措施的正确实施。4.2.2.4 生产区门口应设置消毒池,进出人员及车辆应严格消毒,区内净道和污道应严格分开。5 引种 鹅场应坚持自繁自养,一般从其他场引种。5.1 必须引种或调入种鹅时,应严格检疫并隔离饲养,隔离时间应达到 30 d 以上,确实健康无病时方5.2 可合群,不应在疫区或发病鹅群中引进鹅苗和种鹅。成年鹅群中应仅存在引种所必须的公鹅,且不应将展览鹅及样品鹅带回鹅场继续饲养。5.3 种鹅养殖场应对可通过垂直传播的传染病进行检疫,采取净化

8、措施,建立健康种鹅群。5.4 引种及配种应建立完整详细的档案。5.5 雏苗购入要求:5.6 a)雏苗应选择正规、经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过关的孵化场;b)雏苗装车前,应对运送车辆及运雏箱进行彻底清洁消毒;c)清楚亲代鹅及雏鹅出壳时的免疫情况,并对其母源抗体进行检测;d)雏苗入场时,应对运雏箱等进行严格消毒。6 饲料与饮水 饲料 6.1 6.1.1 饲料来源 饲料原料应来自水源、空气、土壤无污染的地区;饲料的卫生指标应符合GB 13078要求。6.1.2 营养需要 不同阶段鹅饲料的参考配方参见附录A。6.1.3 贮存 饲料贮存设备(料塔)应密封良好,隔绝水、鸟和老鼠;库

9、存饲料应定期检查、监测以确保无虫害、霉变或其它污染;严格控制有毒药品的管理,不应与饲料和饮水接触,以防中毒。饮水 6.2 6.2.1 水源要求 水源充足,能满足生产、生活和消防需要;水上运动场应定期消毒、换水。DB37/T 1207.52023 3 6.2.2 水质要求 鹅群饮用水水质应符合NY 5027畜禽饮用水标准。7 媒介生物控制 杀虫灭鼠,消灭中间宿主。可采用毒饵法或机械等方法防鼠、灭鼠;可用化学药物法消灭吸血昆7.1 虫和中间宿主。实行专一生产。不应同时饲养鸭、鸡、鸟类、家畜等。7.2 8 废弃物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 废弃物 8.1 鹅场粪便、污水或垫料等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NY/T

10、5038规定。病死动物 8.2 病死及病害鹅和相关产品等的处理见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号)。9 人员出入管理 外来人员 9.1 9.1.1 限制外来人员入场,避免不必要的来访。9.1.2 当外来人员为养殖人员或类似身份时,应设立严管入口区域;制定外来人员进入场区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隔离、消毒、更衣等程序后方可入场。9.1.3 进入生产区时,应为外来人员提供干净的靴子、隔离服及相关用具。9.1.4 入场后应限制外来人员在养殖场范围内的不必要移动。车辆 9.2 9.2.1 应避免不必要的车辆入场。9.2.2 当来访车辆来自于养殖场或其它动物相关场所时,设立严管入口区域

11、;制定外来车辆进入场区的管理制度,在场外进行全面消毒,不应进入生产区。9.2.3 限制外来车辆在养殖场区内的不必要移动。9.2.4 本场车辆驶出本场再返回,应彻底清洗及消毒。生产区内运输工具不应离开场外,使用前后均需要严格消毒。各场区运输工具不应交叉使用。9.2.5 销售肉鹅时,应对进场车辆、装鹅笼具进行彻底消毒。员工 9.3 9.3.1 制定场区员工进出守则,员工应严格遵守守则,无特殊情况不应外出。9.3.2 不应在其他养殖场工作或兼职。9.3.3 员工家中不应饲养禽类或鸟类。9.3.4 外出返场的员工应严格执行隔离、消毒、洗浴、更衣等程序后方可入场。9.3.5 销售时,运输车辆司机及抓鹅人

12、员应换上场区配备的消毒衣物和鞋。DB37/T 1207.52023 4 10 疾病防控 免疫 10.1 10.1.1 疫苗选用应符合 NY/T 5030 的规定,同时应对疫苗进行记录。10.1.2 根据本场实际情况,按 NY/T 1952 制定免疫程序,建立免疫档案。参考免疫程序参见附录 B。10.1.3 应根据周边及本场疫病流行情况、抗体水平监测结果,适时调整免疫程序。疫病监测 10.2 10.2.1 疫病监测应符合 NY 5266 要求。10.2.2 应配合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疫病监督检查。10.2.3 养鹅场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同时应立即上报

13、当地主管部门,以便采取必要措施。兽药使用 10.3 10.3.1 兽药使用应符合 NY/T 5030 的规定。10.3.2 应合理使用预防性药物,注意休药期以防止耐药性的产生。定期驱虫 10.4 10.4.1 鹅群驱虫宜在出现症状前进行,可两个月进行一次驱虫。10.4.2 应定期对场内环境中的寄生虫进行驱杀。加强饲养管理 10.5 10.5.1 应保证营养需要、减少群应激,健壮鹅体,增强鹅体抵抗力。10.5.2 应加强制度管理,实行全进全出制,样品鹅或屠宰不合格的鹅只不应送回场内再饲养。11 清洁消毒 进出口 11.1 11.1.1 场区门口 消毒池应宽于大门,深度不低于20 cm,及时更换并

14、保持消毒液新鲜有效,同时配备高压消毒冲洗设备,对进入车辆进行彻底清洗消毒;进入人员应更换鞋靴并严格消毒。11.1.2 人员进出 进入生产区,工作人员应消毒、更换工作服进入,非工作人员不应进入。11.1.3 进入鹅舍的消毒 非本舍饲养管理人员不应进入鹅舍,进入人员应消毒鞋靴等。鹅舍 11.2 11.2.1 空舍 DB37/T 1207.52023 5 排空鹅舍用具棚架等移除室外浸泡和清洗消毒清扫灰尘、垫料和粪便清水冲洗消毒剂消毒安装饲养用具空置15 d20 d通风,准备下一轮饲养。11.2.2 带禽消毒 鹅只入舍后的整个饲养期内,应定期使用有效消毒剂对鹅舍环境及鹅体表喷雾,杀死悬浮在空气中及体表

15、的病原微生物。场区及环境 11.3 11.3.1 鹅场的清洁消毒 鹅场产生的任何垃圾应及时进行清理,并对道路及地面进行及时消毒;同时应定期对鹅舍外墙、道路、地面进行清扫,定期消毒。11.3.2 空气环境消毒 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后,应对鹅场场区外围及场内的空气环境进行消毒处理。12 物料器材管理 场区内应有固定配套的器具,不应与其他饲养场流通使用;不同栋舍配备固定器具,不应流通使用;物料进入养殖场前应进行严格消毒处理。13 周边区域信息管理 利用围栏或地理特征应设立安全的养殖场边界,及时检查养殖场边界,确保其处于安全的状态。13.1 应与周边养殖场保持联系,互通信息有无,降低疫病传播的风险,或减少

16、由疾病等带来的影响。13.2 14 生物安全评估 对规模化养鹅场生物安全进行量化评估参见附录 C,按百分制判断风险等级。其中14.1 A/B/C/D/E/F/G/H/I/J 是规模化种(蛋)鹅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评分项;A/B/C/D/E/F/G/H/I/J 是规模化肉鹅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评分项。依照得分情况重点对养鹅场内相对低分生物安全措施项进行整改优化。14.2 DB37/T 1207.52023 6 A A 附录A (资料性)不同阶段饲料参考配方 不同阶段鹅饲料的参考配方见表A.1。表A.1 鹅不同阶段饲料参考配方 阶段 参考配方 雏鹅 精料与青绿饲料配比:1:1 中鹅 精料与青绿饲料配比

17、:1.0:1.5 精料配方:玉米 63%,豆粕 27%,麸皮 3%,油脂 2%,矿物质、维生素以及其他添加剂 5%。肥育鹅 精料与青绿饲料配比:1:1.5 精料配方:玉米 66%,豆粕 9%,棉粕 8%,油脂 2%,石粉 10%,维生素以及其他添加剂 5%。后备鹅 精料与青绿饲料配比:1:2 精料配方:玉米 60%,豆粕 20%,麸皮 9%,石粉 6%,维生素以及其他添加剂 5%。种鹅 精料与青绿饲料配比:1:2 精料配方:玉米 66%,豆粕 22%,石粉 7%,维生素以及其他添加剂 5%。DB37/T 1207.52023 7 B B 附录B (资料性)参考免疫程序 养鹅场参考免疫程序见表B

18、.1和表B.2。表B.1 种鹅、蛋鹅免疫程序 日龄 疫苗 接种方法 剂量/羽 1 小鹅瘟抗体 肌内注射 0.5 mL 7 小鹅瘟活疫苗 肌内注射 0.5 mL 14 鹅副黏病-流感(H9N2)灭活疫苗 胸肌注射 0.5 mL 21 禽流感(H5+H7)灭活疫苗 胸肌注射 0.5 mL 6070 鹅副黏病-流感(H9N2)灭活疫苗 禽流感(H5+H7)灭活疫苗 胸肌注射 胸肌注射 0.7 mL 0.7 mL 160 种鹅用小鹅瘟疫苗 肌内注射 1.0 mL 180 鹅副黏病-流感(H9N2)灭活疫苗 禽流感(H5+H7)灭活疫苗 胸肌注射 胸肌注射 0.8 mL 1.0 mL 190 种鹅用小鹅

19、瘟疫苗 星状病毒疫苗 肌内注射 1.0 mL 270280 鹅副黏病-流感(H9N2)灭活疫苗 禽流感(H5+H7)灭活疫苗 胸肌注射 胸肌注射 1.0 mL 1.0 mL 320 种鹅用小鹅瘟疫苗 肌内注射 1.0 mL 表B.2 肉鹅免疫程序 日龄 疫苗 接种方法 剂量/羽 1 小鹅瘟抗体 肌内注射 0.5 mL 7 小鹅瘟活疫苗 肌内注射 0.5 mL 14 新流腺三联苗 肌内注射 0.5 mL DB37/T 1207.52023 8 C C 附录C (资料性)规模化鹅场生物安全量化评估方法与分级 规模化鹅场生物安全量化相关评估方法和评估分级见表C.1和表C.2。表C.1 规模化鹅场生物

20、安全量化评估方法 评分比例 生物安全内容 总分 评分方法 得分 外部生物安全 60%A 场区建设及布局 12 养殖场位置完全独立,得 2 分;与主要交通干道、生活区、屠宰场、交易市场有效隔离,得 2 分。本场在建设规划上明确划分出洁净区和污染区,得 1 分;养殖场内生活区、生产区及粪污处理区严格分开:场区内生活区、生产区及粪污处理区均分开得 2 分,部分分开得 1分,否则不得分。养殖场内有独立的病鹅隔离区,且位于生产区的下风向,得 1 分。入口有消毒池,生产区入口有消毒设施设备:场区入口有消毒池,生产区入口有人员消毒设备设施,得 1 分;消毒池及消毒设施设备及时检查更新处理,得 1 分。生产区

21、内,不同饲养阶段的鹅舍保持一定的隔离距离,得 1 分。场区内贮料罐及无害化处理设备、污水处理系统完全按净、污道位置设置:贮料罐建在净道一侧,无害化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系统建在污道一侧,得 1 分。B 引种(种/蛋鹅场参考)13 种(蛋)鹅场坚持自繁自养,得 1 分;种鹅亲本信息完善,得 1 分。种(雏)鹅购自有经营许可证、管理严格、净化彻底、信誉度高的规模化鹅场,得 1 分。引种程序规范,符合国家规定的建议要求,得 2 分;经过认真检疫办齐一切检疫手续,得 2 分;技术资料齐全,得 1 分。引种时,进行严格的隔离饲养,得 1 分;隔离时间在 1 月以上,得 2 分,2 周之内,得 1分,不隔离,

22、不得分。定期对种鹅进行检疫净化,得 1 分。建立完善的引种、配种档案,得 1 分。b 雏苗购入与屠宰(肉鹅场参考)13 鹅苗是购自正规的、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检验过关的孵化场,得 2 分 雏苗装车前,对运送车辆及运雏箱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得 2 分。清楚亲代鹅及雏鹅出壳时的免疫情况,得 1 分;对其母源抗体情况进行检测,得 1 分。雏苗入场时,应对运雏箱等进行严格消毒,得 2 分。销售肉鹅时,对装鹅的笼具、车辆进行彻底消毒后才能进入场内,得 1 分。运输车辆司机及抓鹅队应换上场区配备的消毒衣物和鞋,得 1 分。销售鹅只,抓鹅工作 1 次完成,得 1 分。样品鹅或屠宰不合格的鹅只不再送回场内饲养,得

23、2 分。C 饲料和饮水 8 精饲料具有饲料合格证,得 1 分;饲料是鹅专用料,且按饲养时期不同进行合理配制,得 1 分。饲料贮存设备(料塔)密封良好,能隔绝水、鸟和老鼠,得 1 分;库存饲料进行定期检查、监测确保无虫害、霉变或其它污染,且有虫害、霉变和其他污染的饲料不再进行饲喂,得 1 分;饲养员经过专业培训及训练,具有专业的饲喂知识,得 1 分。DB37/T 1207.52023 9 表 C.1 规模化鹅场生物安全量化评估方法(续)评分比例 生物安全内容 总分 评分方法 得分 外部生物安全 60%C 饲料和饮水 8 水源保证清洁,无污染物得 1 分;水上运动场定期消毒、换水,得 1 分。定期

24、对饮水的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且微生物超标时及时进行处理,得 1 分。D 媒介生物处理 4 场区内有特定的防鼠、灭鼠方案,且按期执行,得 1 分;有特定的防虫、杀虫方案,并按期执行,得 1 分。场内实行专一性生产,只饲养鹅一种动物,得 1 分。场内杂草及废弃物应及时清理,得 1 分。E 废弃物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 7 场区内有完善的病死鹅、污水及废弃物处理设施,得 2 分;粪便处理过程中,净道与污道严格区分,得 1 分。病死及病害鹅和相关产品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话处理技术规范严格处理,得 2分。生产废水严格按照要求处理达标后再行排放,得 1 分。在处理病死动物时,工人有严格的保护措施,佩戴保护

25、手套,或穿着特用隔离服,处理完毕后,及时进行洗手消毒等,得 1 分。F 员工及来访出入管理 14 应严格遵守员工进出守则,无特殊情况应禁止外出,得 1 分;外出返场时严格执行隔离、消毒、洗浴、更衣等程序,得 1 分。员工无外场工作或兼职情况,得 1 分;家中未饲养禽类或鸟类等,得 1 分。访客在进入场之前进行详细信息登记:对生物安全高风险的人员进行身份确认,得 1 分;与高风险人员进行交流,详细解释场区内相关规章制度,得 1 分。访客更换防护服并进行个人清洁:访客进出场严格消毒,得 2 分,访客仅进场消毒,得 1分;访客未经消毒,不得分。进入生产区时,为外来人员提供干净的靴子、隔离服及相关用具

26、,得 1 分。用明确的“允许进入区域”标识对访客及车辆在入场前进行引导:入场后根据相关标识限制外来人员在养殖场范围内的不必要移动,得 1 分。避免不必要车辆入场,得 1 分。当车辆或设备来自于高风险区域时,或本场车辆外出返回时,确保进行完全彻底的消毒:严格进行车辆及设备的消毒,2 分,对车辆及设备消毒不完全,得 1 分,未消毒,不得分。限制外来车辆在养殖场区内的不必要移动,得 1 分。G 周边信息管理 2 及时检查养殖场边界,确保其处于安全的状态,得 1 分。与周边养殖场保持联系,互通信息有无:及时与周边养殖场沟通动物健康状态,得 1 分。内部生物安全 40%H 疾病控制情况 16 制定科学合

27、理的免疫程序,完成免疫并确保免疫有效: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得 1分,确实执行免疫活动并监测为有效免疫,得 2 分;免疫而未评价免疫效果,得 1 分;未免疫,不得分。免疫疫苗选择的是正规厂家生产的精制疫苗,得 1 分。制定合理严格的饲养管理制度:饲养人员遵循严格的饲养制度,保证鹅群营养供应,得 1分;每日观察鹅群健康状况,并严格登记记录每日存栏与死亡淘汰情况,得 1 分;严格遵循全进全出制度,得 2 分,售卖不合格鹅只,不会回群再饲养,得 1 分。严格遵循说明合理使用预防药物,得 1 分。定期对鹅群体内及体表寄生虫进行驱杀,同时定期对环境进行杀虫处理,得 1 分。DB37/T 1207.5

28、2023 10 表 C.1 规模化鹅场生物安全量化评估方法(续)评分比例 生物安全内容 总分 评分方法 得分 内部生物安全 40%H 疾病控制情况 16 当群内出现少量病鹅时,将病鹅与健康鹅隔离饲养,并将病鹅饲养于患病动物隔离区,得 1 分。疫情发生依照规定上报:重大疫病发生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得 2 分。对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进行处理:依照国家要求执行处理病害动物及其产品,得 2 分。I 清洁消毒情况 18 养鹅场大门的消毒:门口设有消毒池,池宽大于大门,得 2 分;配备高压消毒冲洗设施,对进出车辆及人员进行养鹅消毒,得 2 分;消毒池内消毒液及时更换,新鲜有效,得 1分。进入生产区消毒:非工

29、作人员禁止进入生产区,得 1 分;工作人员经洗澡、消毒、更换工作服后进入生产区,得 1 分。进入鹅舍的消毒:固定鹅舍由固定人员管理,禁止串舍,得 1 分;进入鹅舍前消毒鞋靴,得 1 分。空鹅舍消毒:有固定全面的空舍清洁消毒程序,得 1 分;器具及舍内经清洁后在进行彻底消毒,得 1 分;消毒结束后要空置一定时间再进行下一轮饲养,得 1 分;下一轮饲养前对空舍得消毒效果进行评价,得 1 分;评价不合格者重新消毒,得 1 分。带禽消毒:定期进行舍内带禽消毒,得 1 分;定期清洁消毒舍内饮水、喂料设备,得 1分。鹅场内产生的垃圾及时清理,并消毒,得 1 分;鹅场的道路、外墙等定期进行清扫,消毒,得 1 分。J 物料器材管理 6 场区内配备固定的器具,不与其他饲养场流通使用,得 2 分。物料器具再进入养殖场前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得 2 分。不同鹅舍配备固定的器具并做有特殊标记,得 1 分;不同鹅舍之间的器具不串用,得 1分。空栏期各舍内的器具经过严格的清洁消毒处理,得 2 分。合计得分 表C.2 规模化鹅场生物安全量化评估分级 分值(总分为 100 分)生物安全级别 60 分 差 60 分80 分(含 80)中 80 分 优 DB37/T 1207.52023 11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2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