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践论读后感多篇合集 第一篇。我读了毛泽东的实践论让我深刻的了解到,实践论是毛泽东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在马克思辩证维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的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关系。 实践论中说道“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用来指导实践的,而实践是用来检验理论的。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偏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不管是开展工作还是认识自然都是由点到面,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结合理论,用实践来积累自己的经验认识,用自己的直接实践经验再结合别人的经验(学习来的知识)来对事物进行判断,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客观的认识事物和开展
2、工作。 我们要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通过接受外部信息,通过主动观察,形成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即感性认识,再积累一定资料的同时对其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便会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规律。形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这才到了理论层面。当然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认识都具有其时代局限性。 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
3、实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单独认识,不能被某一句话阐述,因为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第二篇: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
4、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
5、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
6、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
7、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rarr;认识rarr;再实践rarr;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
8、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大学生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关于正确、深刻
9、的认识来源问题。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比如说游泳、骑自行车,一个人因为不会而不去游、不去骑,总在一旁看别人做,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会。又比如说我们学英语,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说好英语。许多事物,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关于真理的绝对与相对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哲学问题。
10、“没有绝对真理”,这句话如果是正确的话,那这句话本身是否看作是绝对真理呢。这似乎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实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单独认识,不能被某一句话阐述,因为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
11、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第三篇:实践论中说道“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 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而实践是用来检验理论的。这并不是说我们需要否定一切,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就必须要有“否定”这样的精神,或者说是“批判的接收”。就拿一个例子来说,我们的观音平台爆破,景观设计公司给我们原来的设计方案中爆破面是垂直的,理论上是行的通的,但是当我们去现场实地考察了后发现,这种理论是不被支持的,因为岩层结构不能支持、因为爆破技术不能完全达到标准、因为安全因素不能支持。等等等,这些东西在图纸上是看不出来的,在办公室里是看不出来的,必须要到工程现场
12、去看去感知。 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偏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不管是开展工作还是认识自然都是由点到面,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结合理论,用实践来积累自己的经验认识,用自己的直接实践经验再结合别人的经验(学习来的知识)来对事物进行判断,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客观的认识事物和开展工作。 而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实践论中说,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得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也就是说,我们要正确的认识事物必须要经过这么几个阶段,“感觉之解决现
13、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在工作的实践中不断调整对工作内容的认识,并逐步修正和丰富自己的感观认识,从而形成理论指导。 在21.9米锻铜观音的签约过程中,从一开始各个合作伙伴的报价以及对方对自己报价的解释给了我们一个感觉上的认识,而这只是一个现象,要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就必须要通过实践来提供真知灼见。为了挤出报价中的水分,我们必须了解从泥塑、制模、锻造、安装整个环节及流程;我们就必须了解在这个过程中么哦个环节所涉及到的人工、材料、仓储、运输等市场行情,有了这些实践的经验才能对我们所感觉上的东西做出合理的判断。而自己亲身经历的实践经验将成为后期类似工作的理论指
14、导,有了这些理论指导后又会在新一轮的工作实践中得到再次检验并得到新的知识与理论。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任何工作,要想得到客观的真理就必须要亲身实践。 中国有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园区的铺张及雕塑是园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亮点,也是建设资金一个大量的流动方向,通过对比与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从工艺上各个区域不同的差别;从价格上由于市场规模、产地、量产等因素而产生的巨大差别。就是源于我们对所需要的物料做了实地考察,并做了客观对比才得到了这些重要的信息资料。我们肯定不能做“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我们通过实践得来的“真知”并不是一尘不变的,当一个
15、过程从某发展阶段推移到另一个发展阶段,这些实践的认识也会随之而变化的。再拿我们的准提观音铜材做比喻,铜材最高时曾经达到80000多一吨,而因为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金属市场行情也随之而变化,我们必须要掌握这些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来及时调整我们的方案和预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真知”。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认识、学习、提高,最终达到对事物的准确把握,更好地开展工作,完成我们的既定目标。 我用实践论里的一句话作为我的结束语“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第四篇:说实话毛主席的文
16、章读得不多,这次因为要上公开课,才读了实践论的节选内容,今天又上网搜到全文。读得过程很“艰辛”,读后却有很大的收获。实践论是一篇讨论认识与实践关系的文章,写于1937年7月,虽然时光流逝,可这个话题却依然是如此新鲜,值得我们讨论。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总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理论。这种丰富和发展,主要表现在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地概括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表现在实践第一的观点、认识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以及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思想等等的提出和展开。这些思想和观点,从理论上再现了中国革命的辩证发
17、展过程,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首先,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界定实践的内涵和范畴。实践就是人们能动地变革现实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自觉的能动性”。实践最基本的形式有三项,这就是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在这三项基本形式中,生产斗争又是最基本的,“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首要地位,从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和目的四个方面揭示了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实践始终处于首要的、决
18、定的地位。这是因为:其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其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其三,实践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其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其次,关于认识发展的两个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就是我们常说的“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
19、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是第二个飞跃。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最后,认识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过程。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于是,我们得出
20、,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rarr;认识rarr;再实践rarr;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在阅读这篇论文中,我还可以明确感受到毛泽东渊博的知识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他在文中引经据典,不论是马列主义的著作,还是古籍如汉书资治通鉴等都有引用。而且论文中例证丰富,言语直白、生动,这些语言是老百姓都能看懂听懂的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常之近,毛泽东用活灵活现的语言向人们
21、诠释了深奥的道理。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是20世纪的历史巨人。他不但以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的实践,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而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的创造,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毛泽东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又都和他投身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和他一生刻苦的读书生活分不开的。他在哲学这个领域花了很多功夫。他读了很多哲学著作,西方的以及我国古代哲学家如老庄等人的一些著作。毛泽东正是在大量阅读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把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写出了实践论、矛盾论这两篇划时代的哲学著作。矛盾论和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两篇代表性著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它们分别从辩证法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哲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认识论。第12页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