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习黄大年心得体会七篇
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留住黄大年的报国初心,下面是七篇学习黄大年同志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帮到您
(篇一)
黄大年同志说到,“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他做到了。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黄大年同志始终忘我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鞠躬尽瘁。通过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有力的激励了我们每一名党员要有爱国之心,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全部的炽热情怀。
一、作为一名党员要学习黄大年同志的担当精神。黄大年同志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在他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更感受到了以身许国的义不容辞和义无反顾,为我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共筑中国梦树立了榜样,让我们每一名党员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和工作的目标。
二、作为一名党员要学习黄大年同志恪尽职守的精神。黄大年同志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始终把目标定在祖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人才需求上。他治学严谨,因材施教,努力为学生们开启与世界交流的“窗户”,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用行动阐释了师者之行、之德,是我们每一名党员和在本职岗位上奋发进取的一面镜子,我们要以他的精神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三、作为一名党员要学习黄大年同志忘我拼搏的精神。“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黄大年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争分夺秒推动科研进展、人才培养,在我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征途上躬身前行。他把自己一生奉献给了祖国,把生命最绚丽的部分奉献给了他所钟情的事业。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带动性和感召力,必将激励和鞭策我们每一名党员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篇章中砥砺前行。
(篇二)
响应单位的号召,学习了黄大年同志的感人事迹,使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种超凡于世的精神,总能引发万千心灵的共鸣。
黄大年同志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他从国外回到祖国,成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年1月8日,黄大年同志因病不幸去世,年仅58岁。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赞扬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强调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我将通过以下几方面,学习他的伟大精神,指导我砥砺前行。
一是学习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不计得失、甘为人梯的伟大精神。他只争朝夕、刻苦钻研,带领科研团队勇于创新、顽强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为了国家事业奋斗至生命最后一息。他58年的生命历程,始终澎湃着“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爱国之情,践行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报国之志,在我心中树立起一座巍然屹立的精神丰碑。
二是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是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在很多时候我们总在过分计较个人得失,缺少甘于奉献的精神,我将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对标先进,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让敬业奉献成为价值追求,我更会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将属于自己的工作干实、干好,使群众满意、放心,在实现项目管理高水平、高标准的新征程上奋力前行。
四是学习他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黄大年面对得与失的考量、进与退的抉择,毅然以身许国、无怨无悔,用毕生奋斗回答了人生的价值坐标应如何定位,标明了人生的道路方向该怎样把握,在给我产生强烈心灵震撼的同时,也带来了深刻的思想启示。我对标这样的先进与优秀,不仅扪心自问,我与他的距离究竟有多远。也使我进一步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与渺小,黄大年是我辈的灯塔,我当以此为镜,砥砺前行。
见贤思齐,贵在行动。我将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以黄大年同志的崇高精神为镜,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为我区的建设工作添砖加瓦
(篇三)
最近看了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之后,我决定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黄大年同志为我们基层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化悲愤为力量,把报效祖国作为共同价值追求,要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更应该将黄大年同志的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基层工作当中,学会淡泊名利,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如何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如何更好的服务群众,如何更快的让贫困人民脱贫致富中去。每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学习并坚守这样一种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也同样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不凡的贡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走出振兴发展新路的战略思想,实现决胜全面小康、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黄大年精神。我们要在基层进一步掀起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的热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无私奉献。我们的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黄大年同志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和鞭策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习近平主席说过,要把我们国家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干一番大事业,就要有这种眼界、这种魄力、这种气度。尊重、关心、爱护人才,不仅要有刚性制度政策的支撑和保障,还要有柔性服务的投入和关爱。近年来,随着组织专家人才体检,为人才提供健康保证,让专家人才到风景优美、自然条件优越的名胜景区休闲度假等一系列柔性服务措施的实施,为人才提供了更多人性化的关怀,柔性关爱进一步激发了人才强国的内生动力。
(篇四)
“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黄大年同志说到了,也做到了。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充分展现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统一,彰显了一名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格,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肝胆许国终不悔。回顾黄大年同志的人生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是一个至诚无私的爱国者,始终以祖国的需要为最高追求;他是一个目光高远的科学家,始终瞄准国际前沿创新创造;他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教育者,始终用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培养凝聚高端人才;他是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始终忘我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鞠躬尽瘁。斯人已逝,他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大力弘扬。
我们要学习黄大年同志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全部的炽热情怀。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安逸生活,成为东北地区第一批“千人计划”归国者,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洪流。黄大年同志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必将感染和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实现强国梦的伟大事业中。
我们要学习黄大年同志创新创造、不懈追赶国际前沿科技的可贵担当。他在科研上始终是一个被追赶者,回国后,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在所从事的领域“开疆拓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男儿自以身许国”,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更感受到了以身许国的义不容辞和义无反顾,为我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共筑中国梦树立了榜样。
我们要学习黄大年同志恪尽职守、为国家培养凝聚人才的高尚风范。他常说,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是一名教师。他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始终把目标定在祖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人才需求上。他治学严谨,因材施教,努力为学生们开启与世界交流的“窗户”,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用行动阐释了师者之行、之德,是我们在本职岗位上奋发进取的一面镜子。
我们要学习黄大年同志忘我拼搏、为实现中国梦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黄大年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争分夺秒推动科研进展、人才培养,在我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征途上躬身前行。他把自己一生奉献给了祖国,把生命最绚丽的部分奉献给了他所钟情的事业。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带动性和感召力,必将激励和鞭策我们不忘初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篇章中砥砺前行。
(篇五)著名海归科学家黄大年2017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他以实际行动诠释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为新一代科技人员树立了楷模,他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操是激励海外学子的一盏指明灯,激起了年轻学者、科研人员回国报效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
2009年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在海外18年里,他密切关注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在情感上“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回国7年里,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成为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直至生命最后一息。他坚守爱国主义精神、矢志刻苦学习、奋力创新创造、促进对外交流,从未辜负党和国家对留学归国人员的期望。
李克强总理说。万事民为先、做官先做人、为政守清廉。要做明是非、知廉耻、晓荣辱,心地清静、品行端正的人,做为民、亲民、利民,心系群众、乐于奉献的人,做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人。由此可见,奉献精神,是一种忘我的、大公无私的精神。当前,全社会都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奉献精神,黄大年同志就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者。
黄大年在毕业纪念册上写下的“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这句话催人奋进。他在‘师夷长技’的同时,不忘归国报效,也无疑掀起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他以崇高理想为支撑,排除万难、沉住气做科研的精神和实际行动都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留学人员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无论身在何处,都要有一种爱国精神、报国信念。有了这种精神和信念,时时刻刻都会把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热爱和眷恋,转化成不断前进的动力,做到心无旁骛、不忘初心,为祖国和人民,乃至全人类作贡献。
鞠躬尽瘁,任劳任怨,舍小我顾大我精神,对于海外留学生,尤其是新一代的科研工作者起到了指引作用。他以实际行动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祖国‘两个一百年’的伟大事业中去,激励着更多留学人员,唤起了他们回归祖国、报效祖国的赤子之情。在海外求学的中国学子及科研人员,纷纷表示,作为当代留洋学子、科技工作者,应当学习他这种矢志报国的情怀,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在学成归国后将自己的青春投入到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去。黄大年生平事迹令人动容、催人奋进。各界人士在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感触颇深,甚至难以成寐,并纷纷表示,身为科学家,都能体会到黄大年为追逐世界科学高峰锲而不舍、只争朝夕的精神。他身上表现出的是一位卓越科学家必有的素质,其忧国忧民、为国家富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难能可贵、令人敬佩,是值得海外莘莘学子学习的楷模。
在人生和理想中,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我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努力做有理想、有担当的一代,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忘初心,以至诚报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篇六)
黄大年,一个以身许国的爱国者,一个成就卓越的科学家,一个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他身上有多个标签,多重身份。每个身份他都做到极致,尽善尽美。然而,斯人已逝,魅力永存,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不断弘扬。学习他从一而终,倾心为国的爱国之情。对于黄大年而言,爱国不仅仅是挂在嘴边的泛泛而谈,海漂多年,依旧对这片故土爱的深沉。内心的这份赤子之心让这位世界级的地球物理学家,毅然放弃英国高端的科研环境,优渥的生活条件,选择回到母校,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在他的心里,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穷尽一生践行着毕业时的报国之志。而他的爱国之情,也感召了一大批海外科学家和商业精英,源源不断的投身到振兴祖国的洪流。学习他迎难而上,勇于攻坚的克难之勇。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和首席科学家,他身先士卒,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向深空深海深地进军,创造多个“中国第一”,填补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多项技术空白。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他用行动,为我们诠释了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之勇。学习他真抓实干,甘于奉献的敬业之心。“拼命黄郎”是同事给黄大年取的雅号。从早上八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早上八点又重新出现在办公室,周而复始。他曾三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即使住院治疗期间,他每天还在病房中与团队师生研究项目,布置工作。归国七年,他昼夜不停,生怕自己稍微慢了就落后了。最终,他将生命也奉献给了他所挚爱的国家,热爱的事业。黄大年,一个用学术魅力、人格魅力筑起的巍峨丰碑,他用短暂的58年岁月,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纯粹的爱国之情、克难之勇、敬业之心。我们需要汲取黄大年同志的精神力量,立足岗位,不畏艰辛,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七)
黄大年,一个让美航母舰队后退100海里的人,一个让掌握“地球之门钥匙”,让地球更“透明”的战略科学家,一个让中国多领域达到或超过国际顶尖水平的“千人计划”专家等等。然而,天妒英才,黄大年的生命定格在了58岁。
黄大年从长春地质学院毕业时,写给同学一句寄语:“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2011年,黄大年在海外早已蜚声国际,成为知名战略科学家,他依然选择了回国。7年前的那个冬日,他顶着纷飞的雪花,从英国归来,大步流星走进这里的时候,震动海外。有外国媒体报道说:“他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
7年中,在这座科学的宫殿里,他就像一枚超速运动的转子,围绕着科技兴国这根主轴,将一个又一个高端科技项目推向世界最前沿,直至58岁的节点上戛然而止。正如黄大年所说的:“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黄大年用毕生努力实现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展现了一名新时期海外归国人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格。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将永远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国梦书写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辉煌篇章。
第12页 共12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