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三维技术的唐三彩女俑服装结构仿真实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9653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92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三维技术的唐三彩女俑服装结构仿真实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基于三维技术的唐三彩女俑服装结构仿真实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期(总184期)辽今殖绸技术应用基于三维技术的唐三彩女俑服装结构仿真实现刘瑞琪王宇宏(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辽宁丹东118003)【摘要】以唐三彩女俑服装为研究对象,通过二维制图软件进行服装的结构图分析与绘制,利用CLO3D软件将其 进行虚拟仿真试穿,从而实现唐朝女装的结构仿真实现。【关键词】唐三彩女俑;三维技术;服装结构复原;虚拟试衣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671-3389(2023)0 2-1 4-0 21唐三彩女俑呈现的服饰文化唐代女俑的类型丰富多样,以女坐俑、女立俑、女侍 俑、乐舞俑、骑马俑、贵妇俑为主。初唐的女俑服饰造型 较为纤瘦,色彩也比较单一不够艳丽,但也体现出初唐

2、独有的温婉气质。盛唐时期的女俑服饰华贵艳丽,人物 体态丰腮,这一时期的“铅釉陶”制作工艺是广为人知 的唐三彩。晚唐时期皇陵规模缩小导致女俑数量骤减,女俑服饰造型大多表现为衣衫宽大的特点,体现出衰 颓有失活力的气质。不同时期的女俑造型特点各有不 同,传递了唐代人民的精神状态和不同的时代特征,极 具研究价值。2唐三彩女俑二维结构图 2.1服装尺寸与二维款式图绘制笔者以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唐三彩女坐俑为例,参照簪花仕女图中仕女的头身比在1:6.50-7.50,以 图像比例分析法测量出女俑的头身比约为1:6.40,是 典型的亚洲女性的身材。据相关研究发现,中原地区女 性在唐代平均身高为1 58.39c

3、m,与现当代女性的平均 身高1 60 cm相近。I图1三彩女坐俑与服装款式图唐代仕女身着半臂襦裙,半臂襦裙继承了襦裙的形 制基础构成,它的形制组合分别包括半臂、上褥和下 裙。半臂的领口分为许多种,有V型领、U型领等。袖口 多为齐口袖,有齐口窄袖和齐口广袖之分。衣身分为对 襟式和套头式。上襦的领形较为多样,有圆领、直领、方 领和鸡心领。根据袖口的不同分为窄袖无袖缘襦衫、广 袖有袖缘襦衫。下裙有单一颜色的底色裙还有间色裙,唐三彩女坐俑身着袒领半臂、有袖缘窄袖上襦和单一 底色裙,上面绣有均匀的花式纹样,款式为高腰,上身 最里层以窄袖短衫作为内衣,领口为圆领形状,袖长至 手腕,袖口为窄袖,宽度大约是半

4、臂袖口的二分之一,款式图如图1所示。2.2服装二维结构图绘制唐代半臂襦裙是由襦裙发展而来的一种服饰,它在 襦裙的形制的基础上发生了改变,半臂在结构上是平面 的结构,衣身的前后中心线和袖肩线构成了十字的形 状,衣身的前片与后片连肩,没有袖身分割,但衣身的前 片长度与宽度大于后片,腰身与胸围的维度差距不明 显,衣身顺滑平直,下摆围度稍稍外扩,袖肥宽大。上襦 是穿着在半臂里面的服饰,它的形制与半臂形似,衣身 前后片无袖身分割,上襦袖偏窄。下裙是八破裙的结构,以成衣尺寸腰围70 cm为例,具体数值如图3所示。图2服装结构图图3 CLO3D展示14技术应用辽字莹翔第2期(总184期)3基于CLO3D技术

5、的唐三彩女俑月踐虚拟仿真3.1 CLO3D功能介绍在CL0 3D软件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将2D平面服装 裁片进行二次设计与绘制,并且以三维可视的画面展 示服装各个部位的衣片缝合,完成二维裁片向三维立 体服装展示的转化,即平面向立体的转化。软件的主页面第一行大体分为三部分,从左到右依 次是主菜单栏、用户名以及不同的展示模式。模式分为 模拟模式(创建板片模拟3d服装)、动画模式(进行录 制动态)、印花排放模式(确定花纹排放)、齐色模式(实 现多个不同颜色的设计)、面料模式(计算生成面料的 物理属性)、模块化模式(将服装拆分成多个部分并进 行新的组合形成新的块式)。页面最下方的三个按钮依 次是2D与3D

6、窗口同时显示、只显示3D窗口隐藏2D 窗口、只显示2D窗口隐藏3D窗口。3.2唐三彩女俑服装虚拟仿真参数设置3.2.1女俑模特的参数设置本次研究模特身高为1 60 cm,人体维度方面采用平 均适中的数值,模特人体净尺寸如下:胸围85cm,腰围 68cm,_t臀围80 cm,下臀围90 cm,颈根围34.99cm,大 腿围56cm,手臂围26.3cm;前中的领口点腰线长度为 32cm,后领腰线长度为36cm,后颈点手腕长度为 72cm,肩点胸点长度为24.3cm。3.2.2虚拟试衣展示一、二维制图的导入。首先将富怡CAD内的二维制 版以DXF格式导入CLO3D软件文件内,选中切割线与 缝纫线互换

7、包括剪口(将毛样转化为净样,同时将 剪口复制到净样裁片上面),并将裁片依次在2D窗口 内按人体中心线排列好,再将设置好参数的模特导入 进3D窗口内。二、服装板片的摆放。在2D窗口内将二维裁片摆 放在人体四周,在2D窗口内单击选中所要安置的服装 裁片,并在3D窗口内拖拽所选中的裁片。三、显示安排点确定服装位置。在垂直工具栏内选 中显示安排点来确定服装裁片的位置,选择合适的安 排点,可以呈现出服装裁片成弧形包裹在模特周围,左 键单击空白处裁片包裹完成。通过滚动拖拽或是2458 等快捷数字键分别呈现模特正前方、侧方、上方以及后 方的视角,调整服装裁片的位置。四、对服装裁片进行拼合。选择线缝纫工具,单

8、击两片 需要缝合的裁片的缝纫线,完成多组缝纫线并保持刀口方 向一致。最后打开模拟使板片自然垂挂在模特身上。襦裙 的下裙底色为绿色,每片裙片上绣有宝相花纹。4结论本文通过研究唐三彩女俑的服装结构,并结合唐代 服饰变迁的情况,以唐三彩女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 考察与文物观察,分析唐朝女装的款式结构特征,并借 助先进的三维试衣技术仿真古代服装,利用CAD二维 制图软件和CLO3D软件将三彩女陶俑的服饰进行结构 的复原和再现。在本文中所展示的服装款式图、服装二 维结构图以及服装3D展示图,都是此课题研究结论的 内容,用现代的数字化科技绘制出清晰明了的款式图、结构图以及3D服装展示图,让唐三彩女俑的服装

9、款式 清晰地展示出来,填补了中国传统服装数字化研究的 空白。通讯作者:王宇宏参考文献1赵畅.盛唐妇女常服服饰造型研究叨.北京服装 学院,20 1 9.白雪.基于敦煌壁画研究盛唐时期服饰文化精髓 叨.西安工程大学,20 1 5.(上接第37页)感,也呼应了新中式女装的包容性。色彩上为了呼应新 中式服装风格含蓄、统一的特点,采用灰蓝色、白色为主 色调,灰色作为辅色,黑色作为点缀色,色彩饱和度较 低,整体为偏浅色系,显得典雅、亲和且具有古典韵味。4.兼葭”山水纹样在新中式女装中的应用效图3效果图四、结语中国山水水墨画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是中国文化元素的代表之一,而山水元素也越来越 受到服装设计师们的青睐,通过创新表现出不同的服 装艺术效果,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拓展,可促进中国 服装品牌和中华文化走向更为广阔的舞台。通讯作者:温兰参考文献1王红燕.禅宗思想对唐代水墨山水艺术的影响J.才智,20 1 6(33):21 6-21 7.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