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7课时)
教学内容:
《2013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
P23例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感受出发在生活
中的作用。
3.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用除法知识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明确平均分的两种分法的联系与区别。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2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我来分一分。
(1)把12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块?
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代替糖)
师:怎样列式?(12÷3=4)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是把12平均分成了3份,求一份是多少?
所以用除法计算。)
(2)把12块糖,每份分4块,可以分几份?
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代替糖)
师:怎样列算式?(12÷4=3)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是求12里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
2.看图说话列式。
算式:□○□=□
引导学生表述图意:8个,每2个一份,可分成几份?
引导学生表述图意:8个,每2个一份,可分成几份?
算式:□○□=□
3.揭题: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和“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都是用除法计算,这节课我们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1.教学例
3左图
(1)读题,找出数学信息(师: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所求问题是什么?(生:每个纸盒放几只?)板书:每个纸盒放几只?
师:你怎样来解决?请你来画一画图。
(2)画图理解题意。
学生画图理解题意(教师对画图有困难学生进行指导)
小组交流所画的图,理解题意。
请学生代表汇报:
从图中可知:将15只蚕宝宝平均放在3个纸盒里,求每个纸盒放几只,
就是将15平均分成3分,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3)在课件中出示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请学生结合图再说一说。
(4)列式解题。
师:你能列式解答吗?
生:15÷3=5(只)。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
师:请你说一说
15、3、5分别指什么?(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5)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师:我们的解答正确吗?
请学生画一画进行验证。
请学生回答,进行集体交流验证(课件显示验证过程)。
“每盒放5只,3盒一共15只,上面的计算结果正确”。
2.教学例
3右图(1)读题,找出数学信息,(师: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所求问题是什么?(要用几个纸盒?)板书:要用几个纸盒?
(2)画图理解题意。
师:你怎样来解决?请你来画一画图。
学生画图理解题意。小组交流。
三、总结评价,谈谈收获
请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