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全旗脱贫攻坚工作的讲话稿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我的发言题目是关于全旗脱贫攻坚工作的建议。多年来,旗委、旗政府将脱贫攻坚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来抓,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做好下一步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委员批评指正。 一、工作现状 我旗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多年来,*旗将脱贫攻坚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常抓不懈,深入分析致贫原因,积极对接上级政策,努力探索有效措施,不断加大扶贫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十二五”期间,全旗8.11万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8%下降到7.3%。但由于我旗地处干旱半干旱农牧业生态脆弱区,立地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
2、弱,自身财力和脱贫能力有限等因素制约,导致全旗贫困化程度相对较高。目前,全旗仍有重点贫困嘎查村99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5万人,约占全区的5%、全市的16%,是全区贫困人口最多的旗县。 二、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扶贫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筑牢。在下乡入户过程中发现,部分地区群众存在一定的“以贫为荣”现象。由于扶贫资金、项目、政策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一些“懒汉”,部分群众千方百计都要去争当贫困户,不想丢失政策扶持的这块“大蛋糕”。而这种“以贫为荣”现象的出现,导致部分群众 “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干事创业的勇气,成为阻碍大多数贫困户脱贫的最大内在因素。 (二)脱贫资金仍
3、需优化整合。由于历史原因,基础设施欠账较大,贫困户急需灵活的项目支持,急需发展生产的启动资金,更急需因病、因灾、因学产生的债务偿还资金。虽然整合了较大量的项目和资金,但大多数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费,与贫困村及贫困户的发展生产、消除债务、增加收入的直接需求和期望值相差较大,现阶段难以精准地满足所有需求。 (三)贫困地区持续增收的产业,短期内难以发挥作用。一些产业是近期才发展起来的,短期内很难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贫困群众短时间内很难受益。同时,一些产业的利益连接存在风险,一些项目没有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即使实现了所谓的短期分红,但这是建立在大量政府补贴基础上的,一旦遇到市场风险,其资金风险、社会风险
4、、法律和道德风险都难以预估。 (四)非贫困村与贫困村的工作推进不平衡。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之财力有限,在短时间内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投放到贫困村,形成了集聚效应,一些社会资金项目也纷纷落地,这给当地群众带去了重大利好。但是,这在客观上压缩了其他非贫困村获得资源的空间,非贫困村成为了各类投资的死角,政府资金和行业部门的资源相对投入的较少,有的甚至基本没有,加之社会资金也投入的少,这部分村自身又没有资金投入,导致部分非贫困村的脱贫工作发展不够平衡。 三、对策及建议 (一)抓好教育引导,转变社风民风,增强脱贫信心。一是要重视宣传动员工作。注重通过会议动员、入户引导、参观学习等形式宣传政策,发动群
5、众,使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增强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志气和信心,激发老百姓的内生动力。二是要重视精神扶志工作。做好扶贫工作,不仅仅是物质经济方面的发展,更要注意精神层面的帮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用本地的事,身边的人,通过自身艰苦努力创业致富的案例,引导贫困户树立“人穷志不能穷、贫困可耻、致富光荣”的观念,振奋脱贫斗志,实现标本兼治。同时,要完善对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体制,探索组织引导社会保障兜底户,根据自身能力实施力所能及的产业项目,培育其自食其力的能力。三是要努力引导贫困户转变就业、择业观念。要避免,一方面在就业上急功近利,哪里门槛低,来钱快就去哪,不考虑安全,不顾长远,
6、有的打了小半辈子工,老了还没学到一技之长;另一方面避免择业就业好高骛远,长期无法就业的问题的长时间存在。 (二)创新机制,增进共识,形成合力。一是建立学习培训机制。建议开展对旗、乡、村干部精准扶贫工作的专题培训。首先培训要开宗明义,着重解决对精准扶贫工作内容和要求理解不透,无从下手的问题;其次是通过培训增进共识。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工作队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它需要全旗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精准扶贫工作目标任务才能实现。建议依据全旗“十三五”扶贫规划,细化和落实相关部门责任。落实主要领导重大问题亲自研究、难点事项亲自协调、任务落实亲自过问责任制,切实把扶贫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形成
7、旗乡村协调联动,行业部门相互支持的工作格局,从根本上杜绝各吹各号、各唱各调的问题发生。二是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考核机制是推动工作的“方向标”。建议要制定更具操作力、具体化的考核措施,对农户实行星级化管理,让老百姓自己管理自己,相互评比打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三是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一方面,持续推进“回头看”工作,以村民组为单位,按照倒排序的方式进行评选;另一方面,利用民政、社保与扶贫部门数据对接共享平台,细化贫困村和贫困户识别标准,对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坚决剔除,确保实现精准扶贫。通过对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全面掌握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贫困程度、致贫原因。采取“453”挂图作战和“415
8、1”工程,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将贫困群众落实到“五个一批”当中。坚持“帮扶联系卡”帮扶机制,明确帮扶责任单位、帮扶责任人、帮扶对象,确保“一站式”对接,达到“保姆式”脱贫服务要求,确保如期稳定脱贫。 (三)因地制宜,助推产业,促使产业为精准扶贫“造血”。一是围绕产业发展建好基础设施。我旗多数贫困村属于区域性贫困,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发展产业更是难上加难。因需要扶持的贫困人口多,各级帮扶资金无法满足贫困地区建设需求。建议协调上级大幅增加扶贫资金投入,继续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围绕产业发展,着力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进一步利用好国家安全部、XX县区定点帮扶和上级领导帮扶及社会扶贫
9、有力契机,争取更多的帮扶资金及项目,不断强化我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脱贫步伐。二是坚持市场导向找准优势产业。扶贫过程中,应根据帮扶地区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情况,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有利于贫困农户增收致富的产业项目。农业资源丰富的地方,重点发展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小米”、“*荞麦”等品牌优势,突出特色杂粮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深入推进“一村一品”,逐步做大规模、做响品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养殖资源丰富的地方,采取“小规模、大群体”模式,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生猪、蛋鸡、肉驴五大产业。三是提高贫困户自身发展积极性。长期以来,扶贫项目补助标
10、准偏低,需要农户自筹资金过多,使得绝大多数贫困户无力自筹而不能享受扶贫政策。因此,提高贫困户项目补助标准,转变其发展观念,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其发展积极性就变得尤为重要。同时积极发展合作互助扶贫模式,培育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组织,利用“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组织贫困户以土地和农机具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提升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程度,实现资金、技术、生产、加工、销售等互动合作,建立企业,合作组织,金融机构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更好地参与产业发展,更多地受益于产业发展。 (四)加大资金投入,发挥资金效益,增强扶贫效果。一是要建立涉农资金整合统筹机制。当前,涉农资金多头下
11、达,零打碎敲、平均用力、“撒胡椒面”的现象仍然存在,尽管旗里在整合统筹涉农资金上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一些尝试和探索,但受限于体制性障碍,成效有限,急需从更高的层面,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加以解决。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涉农资金进行科学规划和统筹归并力度,推进“三到”资金等涉农资金整合统筹,集中财力办大事,做大扶贫资金总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要建立金融扶贫引导机制。要出台激励措施,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引导“强龙贷”等金融信贷资源向贫困村倾斜,加大对贫困户的信贷支持。三是要建立受扶企业和“大户”帮带贫困户考核机制,夯实企业和“大户”帮带责任。大力推广企业嫁接扶贫模式,实现企业为养殖户提供全
12、程技术指导,降低养殖户的养殖风险。企业为养殖户反担保,扩大饲养规模,增加养殖效益;企业保护价回收,养殖户收入更有保障。进而筑牢企业、“大户”与贫困户之间利益链接链条,使贫困户能够从多渠道,广范围得到帮扶。四是要加大对现代农牧业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采取企业流转,反租倒包等形式,根据贫困户生产能力反租倒包给贫困户,引导农户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格局,促进贫困户产业发展、效益提升。五是要制定出台帮扶贫困户发展的到户扶持政策,明确与贫困户自身能力相适应的项目规模和扶持标准,针对贫困户经济实力弱,生产能力差,管理水平低的现状,建立小发展小补,大发展大补的激励扶持机制,调动贫困户发展生产源动力,解决贫困户难以享受到产业发展扶持的问题。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