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 化学平衡
考纲解读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
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4.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预习提纲
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1.可逆反应
(1)概念
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表示方法
约定采用“”表示,把从左向右的反应称作正(向)反应,从右向左的反应称作逆(向)反应。例如:SO2和H2O可表示为SO2+H2OH2SO3
(3)特征
可逆反应发生的条件相同,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反应物不能实现完全转化,且反应体系中,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各种物质共存。
2.不可逆反应
有些反应的逆反应进行程度太小因而忽略,把几乎完全进行的反应叫不可逆反应,用“===”号表示。例如:Ba2++SO42—==BaSO4↓
二、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的建立
如果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装入密闭容器,其反应过程如下:
(1)反应开始时: 反应物的浓度最大,正反应速率最大.
生成物的浓度为零,逆反应速率为零.
(2)反应进行时: 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减小,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生成物的浓度逐渐增大,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3)最终在某一时刻,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不再变化,生成物的浓度也不再变化。上述过程用图示法表示如下
2.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恒定的状态。
3.特征
(1)“动”——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并没有停止。
(2)“等”——v(正) =v(逆)>0。
(3)“定”——条件一定时,反应速率一定,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一定。
(4)“变”——当条件改变时,平衡一般要发生改变。
4.影响因素
(1)浓度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注意: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
(2) 压强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在有气体参加反应的平衡体系中,增大压强时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使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3)温度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反应体系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4)催化剂
由于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因此它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没有影响,但是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
5.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
(1)概念
化学反应体系的平衡状态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温度、浓度、气体反应的压强)而发生的变化,简称平衡移动。
(2)实质
外界条件改变时,正、逆反应速率变化的程度不同,从而导致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破坏了原平衡状态。
(3)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会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这就是勒夏特列原理。
典型例题
【例1】在某容器中充入SO2和只由18O原子组成的氧气(18O2),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则18O存在于( )
A、只存在于O2中 B、只存在于O2和SO3中
C、只存在于SO2和SO3中 D、SO2、SO3和O2中都有可能存在
【例2】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C生成的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生成3n mol B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例3】下列说法可以说明在恒温、固定容积的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B、SO3的生成速率和SO2的消耗速率相等
C、SO3的生成速率和SO3的消耗速率相等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例4】X、Y、Z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和b mol 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Y2Z.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n(Y)=n(Z),则Y的转化率为( )
A、×100% B、 ×100% C、×100% D、×100%
【例5】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HI,在一定温度下2 HI(g) H2(g)+I2(g)达到平衡时,有30%的HI发生分解,则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是( )
A、4 mol B、3.4 mol C、2.8 mol D、1.2 mol
【例6】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SO2和O2起始时分别为20 mol和10 mol,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80%.若从SO3开始进行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与前者相同,则起始时SO3的物质的量及SO3的转化率为( )
A、10 mol和10% B、20 mol和20%
C、20 mol和40% D、30 mol和80%
【例7】(2005年广东)对可逆反应4NH3(g) + 5O2(g) 4NO(g) +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 = 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 = 3v正(H2O)
【例8】在密闭容器中,反应a A(g)+b B(g) c C(g)+d D(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增加一倍后,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平衡的的0.6倍,则( )
A、原平衡向正向移动 B、A的转化率减小了
C、a + b < c + d D、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例9】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气)+B(气) C(气)+Q达到平衡后,根据下列图象判断:
A. B. C. D. E.
(1)升温,达到新的平衡的是( ) (2)降压,达到新的平衡的是( )
(3)减少C的量,移向新平衡的是( ) (4)增加A的量,移向新平衡的是( )
(5)使用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是( )
【例10】下列关于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生成物用平衡浓度
B、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恒定值
C、平衡常数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无关
D、从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推断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
【例11】(2007·海南)PCl5的热分解反应为:PCl5(g)PCl3(g)+Cl2(g)
(1) 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2) 已知某温度下,在容积为10.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0 mol PCl5,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内PCl3的浓度为0.150 mol/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同步练习
1.确认能发生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
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
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
2.在可逆反应中,加入催化剂的作用是( )
A、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但改变程度不同 B、提高反应物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
C、缩短到达平衡所用的时间 D、提高生成物在平衡体系的质量分数
3.若向平衡体系3NO2+H2O2HNO3+NO中加入NO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平衡不移动 D、硝酸浓度增大
4.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一致的是( )
A、2NO2N2O4+Q B、H2(g)+I2(g) 2HI(g)+Q
C、NH4HCO3NH3+CO2+H2O—Q D、Cl2+H2OHCl+HClO—Q
5.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3H22NH3(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催化剂,v正、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加压,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倍数大于v逆增大倍数
C、降温,v正、v逆都减小,且v正减少倍数大于v逆减少倍数
D、加入氩气,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倍数大于v逆增大倍数
6.氙和氟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如下平衡,Xe(g)+2F2(g)XeF4(g)+218kJ下
列变化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升温 B、加压 C、减压 D、适当降温
7.溴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Br2+H2O HBr + HBrO,若要使溴水橙色褪去,可加入( ) A、AgNO3溶液 B、盐酸 C、NaOH溶液 D、溴化钠溶液
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下列反应达到平衡:aA(g)+bB(g)cC(g)+dD(g)如果升高温度或降低压强,则C物质的量都增大,试判断下列各组中关系正确的是( )
A、a+b<c+d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a+b>c+d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a+b<c+d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a+b=c+d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9.m A(g)+ n B(g) p c(g),在同一压强下变化如图,叙述正确的是( )
A、T1>T2,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T1<T2,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T1<T2,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T1>T2,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10.在温度相同,压强分别为P1和P2的条件下,A(g)+2B(g) nC(g)的反应体系中,C的百分含量(c%)与时间t的曲线如图所示,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P1>P2,n<3 B、P1<P2,n>3
C、P1>P2,n>3 D、P1<P2,n<3
11.(2000·上海)对于反应2SO2+O22SO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体积SO2和足量O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SO3
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右移动
C、平衡时,SO2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生成速率的两倍
D、平衡时,SO2浓度必定等于O2浓度的两倍
12.在反应2SO2+O22SO3建立的平衡体系里,加入催化剂,效果是( )
A、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加快
C、可以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
D、使SO2转化率提高
13.把3molA和2.5molB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g)+B(g)xC(g)
+2D(g),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容器内的压强变小,已知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1min—1 B、平衡时,C的浓度为0.25mol·L—1
C、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20% D、平衡时,容器的压强为原来的0.8倍
14.对反应A(g)+2B(g)2C(g)+Q,达到平衡后,降低气体混合物的温度,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速率变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变大,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15.N2O5是一种白色固体,加热升温时,可迅速气化,并可发生分解反应;N2O5(g)
N2O3(g)+O2(g),N2O3(g)N2O(g)+O2(g),在0.5L密闭容器中,将2.01molN2O5加热气化,并按上式分解,且在该温度下达到平衡,经过实验测知氧气的平衡溶度为4.4mol/L,N2O3的平衡
浓度为1.6mol/L,试计算:
(1)N2O的平衡浓度; (2)N2O5的分解率; (3)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16.(2007·宁夏)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SiO2+□C+□N2□Si3N4+□CO
(1) 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在方框内);
(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其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知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其反应热DH________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若使压强增大,则上述平衡向_______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
(6)若已知CO生成速率为v (CO) =18 mol/(L·min),则N2消耗速率为v (N2) =_______mol/(L·min)。
17.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FeO(s)+CO(g) Fe(s)+CO2(g)-Q其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c(CO2)/c(CO) 。已知1100℃时,K=0.263。
(1)温度升高,化学 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内CO2和CO的体积比值_____,平衡常数K值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1,c(CO)=0.1 mol·L-1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______________,此时化学反应速度是v正_______v逆。
参考答案
【例1】D
【例2】AC
【例3】AC
【例4】B
【例5】A
【例6】B
【例7】A
【例8】BD
【例9】(1)B(2)C(3)E(4)A (5)D
【例10】CD
【例11】[答案](1)K =。 (2)K = 0.45。
同步练习
1.C 2.C 3.A、D 4.D 5.D 6.B
7.A、C 8.A 9.B 10.B 11.B、C 12.B、C
13.D 14.C
15.(1)1.4mol/L (2)75% (3)51.43
16.(1)3,6,2,1,6 。 (2)N2; Si3N4。 (3)K =。
(4)小于;减小。 (5)逆。 (6)6。
17. (1)增大 增大 (2)否 v正>v逆
7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