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 皋 市 江 安 镇 滨 江 初 中 微 型 课 题 研 究 材 料专题复习:物质的鉴别一、教学设计思想物质的鉴别题在中考中通常出现在选择题或实验题中,难度系数较高。学生往往对物质鉴别的思路、原则、常用的方法理解不到位,导致失分,继而产生畏惧心理。复习课上,通过适当的试题练习帮助学生归纳已有知识,总结常用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动手绘制思维导图,将知识点、常用的解题思路及方法以导图的形式呈现,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思想,也是教学的目的所在。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归纳物质鉴别的解题思路、设计实验方案的原则及常用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适当的题目练习,根据学生讨论归纳的过程,将物质鉴别的思路、原则及常用方
2、法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体现出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物质鉴别相关知识的讨论,引发学生关注实际鉴别过程中的成本、可行性、环保性等。三、教案设计专题:物质的鉴别学习目标掌握物质鉴别的解题思路、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及方法。画出相关的思维导图。学 案学习目标: 掌握物质鉴别的原则、方法及思路。活动一、感受物质鉴别方法的多样性现有以下药品:氨水和CaCO3、NH4NO3、NaCl、NaOH、Na2CO3、无水CuSO4、NH4HCO3、磷矿粉等固体药品需鉴别。某同学的鉴别方案如下:1通过观察,就可鉴别出氨水和磷矿粉。(小组思考合作抽查小组5号或6号展示)2嗅闻其余样品气味:可鉴别出NH4HCO3 。(小组
3、思考合作抽查小组5号或6号展示)思考:该同学依据什么性质辨别?3取其余样品加水溶解:可鉴别出无水CuSO4、CaCO3、NaOH、NH4NO3思考:该同学依据什么性质辨别?4对NaCl、Na2CO3两种药品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鉴别:分别取两种药品的溶液,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即可区别思考:该同学依据什么现象及性质加以辨别?若滴加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或无色酚酞试液能否辨别?请说明理由。小组讨论后归纳出对物质进行鉴别常用的方法:活动二、感悟物质鉴别应遵循的原则1下列对物质进行鉴别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请评价 方案:点燃,观察火焰颜色,鉴别出H2和CO两种气体2鉴别炭粉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的如下方
4、案,谁更合理。 方案一:取样分别置于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且溶液变成蓝色的是氧化铜。 方案二:取样分别置于试管中,通入氢气后加热,有亮红色物质出现的物质是氧化铜。 3判别暴露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的方案如下: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部分变质,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则全部变质。 请你对上述方案进行评价:活动三、根据以上讨论及知识的归纳,完善物质鉴别的思维导图活动三、巩固练习1、鉴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用振荡试剂瓶的方法可鉴别出浓硫酸和浓盐酸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C用灼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情况和灰烬的方
5、法鉴别羊毛、棉花和涤纶D用酚酞试液鉴别纯碱和烧碱2、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是()A酒精、蒸馏水、氨水(闻气味) B高锰酸钾、氧化铜、五氧化二磷(观察颜色)CCa(OH)2溶液、NaOH溶液、MgSO4(稀盐酸) DKOH溶液、稀H2SO4、NaCl溶液(石蕊试液)3、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硝酸钡 硝酸银 氯化钠 氯化铜四种溶液,鉴别出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帮助老师配制稀盐酸、CaCl2溶液、Na2CO3溶液时,因溶液在装瓶后没有及时贴上标签,结果无法识别了。信息:CaCl2溶液呈中性为鉴别这三种溶液,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方案一
6、现有药品:K2CO3溶液、Ca(OH)2溶液、NaCl溶液,选择其中的 溶液分别与三种待测溶液反应,根据实验现象一次性鉴别出现 现象的是CaCl2溶液;出现 现象的是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Na2CO3方案二小红提出通过两步实验也能鉴别出这三种溶液:(1)分别取少量三种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滴的酚酞试液能使酚酞试液变 色的是Na2CO3溶液。(2)再取少量Na2CO3溶液分别滴加到另外两种溶液中,出现 现象的是稀盐酸,剩下的一种即是CaCl2溶液。方案三小明同学进行思考后提出,这三种溶液不另加试剂也能鉴别,将三种溶液分别编号(A、B、C)后两两混合,记录实验现象如下: AA+BAA+CBB+C现象无现象产生气体生成白色沉淀则A是 溶液,C是 溶液。反馈答案1.D2.C 3.4.方案一:K2CO3溶液 沉淀 气泡方案二:红气泡方案三:稀盐酸Na2CO3溶液勤 学 善 学 乐 学 博 学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