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2、了解时代背景,3、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教学方法 诵读法 合作探究法二教学过程1导入课文2字句检测解释下列词语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所之既倦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解释以下句子(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知人论世,学生汇报王羲之生平思想及两晋社会风貌4朗读课文,探究作品,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1) 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三个字(2) 小组讨论:乐因何而生?痛由何而来?悲缘何而发?5把握创作意图,深入理解作者痛、悲后蕴藏的深沉情感6拓展延伸 (1)这种千古同悲,对生命、生死的体验和感悟,其他的诗文中你还能举出例子吗? (2)用一句话总结你的感悟三 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2)写一段你对生命、生死的思考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