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让人类文明幸福有序一、法律是人民有尊严幸福生活的保障。温家宝总理曾提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其实,人民幸福、社会公正、和谐社会已经是人人皆知,也是在社会生活里经常见的词语。其间,“尊严”二字,真真的引起了内心的震动。一个宪法学教授指出,“尊严”是宪法的核心和最高价值。宪法保障的不仅仅是公民生存的权利,而且是要有尊严的生活,尊严的基础是权利。宪法是国家大法,宪法中的公民权利是基本权利,是作为一国公民应有的底线权利。比如09年的重要的事件,“被”字句横行,被就业,被幸福、被增长等等,这些体现的都是公民权利之弱,公民无奈之多。社会公平事
2、关公民尊严,社会和谐事关公民尊严,还有住房、医疗、教育等也事关公民尊严,处理好国家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的关系事关公民尊严,司法保障公民权利也是事关公民尊严。只有进一步步健全法律体系,人民有尊严幸福生活才会充分的保障。二、敬畏法律,既是对他人权利的尊重,也是对自身权利的珍惜。权利本系天赋,每个人皆可自由行使其权利以发展自身,但同时为避免权利之滥用,法律也勘定了权利自由行使的界限,每个人在行使自身权利时均不得侵犯他人之合法权利,他人的合法权利构成了自身权利行使之天然边界,越界即为违法,即构成对他人权利的侵犯,将遭受法律的严惩,其自身权利也将不保。就如同药家鑫,如平日里能多一些敬畏法律之心,或许他就不
3、会轻易举起那把夺取他人生命同时也夺去自己性命的凶刀。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价值失范导致人们规则意识和责任伦理的普遍缺失,使得一些人对于法律缺乏必要的敬畏之心。从成都“孙伟铭醉酒驾车”案到杭州“胡斌飙车”案,在肇事者漠视公众生命和公共秩序的背后,凸显的其实是对法律的无知无畏!近年来网络言论侵权案的一再发生,也表明一些人其实并不清楚言论自由的界限,随心所欲而对法律毫无敬畏之心!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国家,虽然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却总是有一部分人想凌驾于法律之上。2010年一句“我爸是李刚”,让大家看到了这个社会里的特权者。开车肇事在电视上假哭一场,就可以逃避处罚。某地一官员酒后驾车,撞死了一名学生后
4、仓皇而逃,当学生家长前去有关单位哭诉后,该官员竟气势汹汹地对该家长说:“在地,老子就是法!”类似这样的事情当然不是一件两件了。再譬如胡长清、成克杰之流收受贿赂、徇私舞弊、贪污腐化,他们绝对不是不懂法律,他们对法律的了解程度可能要远远高于一般公众。那么,为什么这些官员敢如此目中无法呢?有人说,我们的官员对法律太缺乏敬畏了,以致为所欲为,为非作歹。真可谓一语中的,说到了要害。敬畏法律。从根本上讲,干部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具体地讲,干部的权力是由法律赋予的。法律不仅是一种制度、更重要的是法律本身隐藏着一种公正的价值,代表了一种理想信念和文化力量。法律在赋予干部的权力的同时,也赋予了干部的责任。敬畏法律
5、不仅应成为官员的职业特质,也应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因为只有从内心敬畏法律才能真正崇尚法律。敬畏法律才能使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得到尊重。三、依法办事应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达。党章明确指出,党员必须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党员干部依法办事,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 一些违背党的宗旨、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件,往往与不依法办事有关。近年来,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城市管理等过程中,之所以发生一些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违规操作、粗暴执法甚至滥用强制手段是重要原因。应该看到,在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6、,一方面,群众法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的水平;另一方面,身处社会转型和矛盾凸显期,只有运用法律手段才能广泛凝聚共识,并从根本上预防和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把依法办事作为行为准则,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越是工作重要,越是事情紧急,越是矛盾突出,越要坚持依法办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让依法办事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就要大力增强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意识,强化法律法规政策知
7、识培训,督促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准确掌握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提高法律素养,让执法守法、依法办事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没有程序正义就没有实体正义。”让依法办事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就要大力推行依法行使权力,确保各级党政组织和党员干部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协调利益、化解矛盾,防止权力滥用。“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让依法办事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就要大力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把严格依法、按政策办事贯穿工作各个环节,正确处理各种问题,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证法律法规和政策得到正确实施。“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让依法办事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
8、准则,就要大力实施各项公开制度,加强和改进包括舆论监督在内的社会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对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行为的有效监督,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防止违法行为发生,防止群众利益受损。依法办事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党员干部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就一定能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稳定和谐。法律是国家权力部门制定的、要求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是有效地震慑犯罪、减少犯罪、保证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的重要利器。如果
9、有某种势力凌驾于法律之上,那么,人们就不会对法律有敬畏之感。法治也就会遭到破坏。所以,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遵守法律,任何人都不得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所有公民都必须对法律保持高度的敬畏,共同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在社会现实中,一些公共权力部门还没有严格做到依法行政,少数领导干部、执法人员知法犯法,以身试法。受封建思想残余和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在一些老百姓心中,相信权大于法的也大有人在,使法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受到了严重挑战。苏格拉底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普遍的对法律的敬畏,人人自保,公民将丧失社会责任感,社会生活将陷入动荡不安,国家将濒临分崩离析,后果将是非常危险的。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安定,让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自觉敬畏法律吧!只有敬畏法律,信仰法律,一切以法律为准绳,社会才会是一个法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