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能力教学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7406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能力教学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能力教学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能力教学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46美眉 2023.06 下教研与美育信息技术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能力教学分析肖艺(辽东学院,辽宁丹东118001)摘要: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非常关键,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经建设。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能力教学迎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学校方面要抓住机遇,并且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直面挑战,加速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为他们的个人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关键词: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机遇;实施策略一、”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机遇(一)国家顶层扶

2、持新时期,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关注,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国家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强,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创业机遇。就现实情况而言,政府部门在”互联网+”时代就业压力与日俱增、高质量人才队伍市场供需失衡的双重压力驱动下,出台了大量保障机制,以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从而营造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生态。与此同时,国家亦结合”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颁发众多优惠政策,通过拓展优惠政策、构建扶持政策体系加大互联网产业支持力度,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进程。例如,国家管理部门以降低大学生房租金额、减免大学生管理数额、优化大学生创业税收制度等举措为关键,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进行有力扶持,最大限度打破大学生创

3、新创业资金周转困局。这一顶层部署层面的战略扶持,使得大学生可以切实摆脱后顾之忧,心无旁骛投入到创新创业领域。此外,政府管理部门也通过开通便捷办理通道、建华行政审批流程等方式,显著提升创业办理效率,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良好审批环境。(二)课程多元化的支持在创新创业能力教学方面,学校是教学主体,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相应课程体系的变革和完善,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学,需要实现多元化课程。这在显著提升大学生基础素养、增强大学生全面发展水平的同时,也有力提高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生在院校多元课程体系的有力支持下,成为创新创业发展的主力军与先行者。作为创新创业人才的专

4、业孵化基地,院校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根本内容进行教育管理,以科学化、个性化引导原则为基准设定多元化课程体系,有效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水平。详细而言,院校以校企合作为核心,联合相关部门,借助”互联网+”时代下的智能媒介资源组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保障。同时,院校以互联网平台为中心,在优秀校友企业家的大力支持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通过分享一线实践经验助力大学生优化创新创业方案,并对优秀提案予以资金支持,为大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夯实基础。也就是说,”互联网+”时代下的各大院校以多元课程体系为基础,为大学生提供充足教育资源与实践平台,以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力展开。247美眉 202

5、3.06 下教研与美育信息技术二、”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挑战(一)缺少高质量项目缺少高质量项目,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难题,对于大学生而言,优质的创新创业项目是其激发创业热情、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核心所在,能够让大学生在投入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后获得较大收获。但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多停留在理论讲解层面,致使学生难以充分获取优质创新创业项目。这使得大学生更注重于理论学习而非社会实践,从而导致其难以参与到优质创新创业项目中。加之部分学生未能充分认识创新创业项目,使得其存在盲目乐观心态,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时难以适应市场竞争与”互联网+”时代变化。受此影响,大学生在尚

6、未切实掌握产业发展、资金运转与风险评估层面的变动趋势时,便评价自身浅薄认知展开创新创业活动,致使其难以妥善应对创业风险,从而导致创新创业项目质量难以有效提升。除此之外,”互联网+”视角下部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存在一定针对性,使得创业成功经验难以具备普适性,导致优质创新创业项目成果难以借鉴,为大学生创新创造造成困扰。例如,”同程旅游”项目具备良好发展前景,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一大选择,但由于该项目前期需大量资金支撑,而这一条件对于大学生而言极为困难,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难以有效展开。(二)创业定位缺乏精准度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拓宽了创业信息渠道。但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由

7、于缺少对于自身创新创业发展的清晰定位,导致其在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时存在诸多缺陷,使得创新创业效果差强人意。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在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时多将重心聚焦于电商创业领域。然而,由于资金实力匮乏、人脉资源狭窄等影响因素限制,大学生创新创业时难以应对诸如”美团”、”淘宝”等企业竞争压力,致使自身容易陷入社会资源占比低下的困局。该种情况下,学生极有可能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遭遇严重挫折进而形成自我否定心态,影响其自身健康发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造成极大困扰。受此影响,大学生极易因自身定位不清而陷入消极情绪,使得创新创业项目半途而废或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这种现象反映出大学生缺乏对于创新创业的精准定

8、位,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下创业型市场经济发展诉求,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效不显。三、”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实施策略(一)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为了解决大学生创业项目匮乏的问题,相关管理部门需结合”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打造智能实践平台,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优化创新创业育人制度,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一方面,各级教育部门应以”互联网+”技术嵌入走向为依据,联合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相关主体,组织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从而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平台,构建国家创新创业发展格局。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鼓励大学生积极投入于比赛活动中,助力创新创业项目提质增

9、效。此时,大学生可基于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参加各项比赛项目,在提升自身创新创业水平的同时,形塑”互联网+”经济发展业态,为开发优质创新创业项目有效赋能。另一方面,各大院校应以”互联网+”人才需求为导向,立足自身人才培养任务与学生就业目标,着力优化完善创新创业育人制度,通过打造大学生实践交流平台,营造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环境。”互联网+”时代下,各大院校应以社会发展诉求为核心,在对学生展开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完善创新创业育人制度,以深入提升大学生技能实践能力。一是丰富创新创业知识。各大院校应基于”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将创新创业知识深度内嵌于教育教学领域,通过先进、前沿的知识讲解优化创新创业育人制度

10、。二是培养自信自立意识。各大院校应立足”互联网+”时代背景,将自信自立意识有机融入于教育教学环节,通过鼓励、激励等措施打造学生自信心,为其开设创新创业项目筑牢根基。(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养着眼于大学生精准创新创业定位缺失的现实境遇,各大院校应以”互联网+”时代发展为内核,运用信息化媒介资源平台,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养。首先,提升大学生风险应对素质。”互联网+”背景下,院校应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困境为核心,组织开展培训疏导,通过开展创业培训提升学生风险应对素质,使其在面对创新创业困难时练就坚忍不拔的意志。其次,提升大学生信息应用素质。基于”互联网+”视角,院校应以

11、优化创新创业效果为内驱动力,对学生进行互联网信息资源获取、整合、分析与研判等教育培训,在切实强化项目决策成效、提升信息应用素质的同时,进一步瞄准大学生创新创业定位。最后,提升大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立足”互联网+”时代,院校应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其展开实践教育。具体而言,各大院校应结合”互联网+”时代下的市场人才需求情况,加强学生技术技能培养,为大学生明晰创新创业定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创造条件。(三)加强创业扶持力度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外界的有力扶持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互联网+”时代衍生出的新兴概念,大学生创新创业展现出智能化、多元化等特征,成为新发展形势下推动经248美眉 2

12、023.06 下教研与美育信息技术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创新国家的根本要义。借助”互联网+”技术的经济发展新动能、产能活力新引擎等优势,国家应以院校、政府与社会企业为着力点,通过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力度,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水平。首先,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教学育人功能,以”互联网+”信息资源为媒介对大学生展开系统化创新创业培训教育。其次,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统筹引领作用,以”互联网+”时代发展诉求为核心为大学生提供全面性创新创业政策扶持。最后,社会应充分立足自身人才供给需求,以”互联网+”市场变动趋势为导向为大学生营造宽松化创新创业发展环境。通过院校、政府与社会多方协同发力,大学生可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13、中获得一定容错空间,为大学生抓住”互联网+”时代发展机遇、实现高质量创新创业提供切实保障。(四)打造专业师资团队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只有强化教师的专业素质,才能确保教育的全面落实。打造专业师资团队需要考虑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多维度关注教师的教学情况,立足于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提高教师教学的专业素养。一方面,高校应强化教师的理论知识,给予广泛的学习空间,接受最新的创业理念,并将专业知识深入浅出,活跃课堂氛围,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另一方面,高校应给予教师广泛的实践空间,创新创业教育贵在可行性,只有确保学生在实践创业中行之有效

14、,才能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效率。具体可以鼓励教师前往企业学习,将理论知识践行在实际工作中,在践行过程中反思问题,重新整合教育资源,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与综合性。此外,高校可以邀请相关人员来校举办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主要用于激发学生的创业的积极性与弥补教师的课堂教学短板。(五)开发信息化创新创业课程基于”移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应开发新时代教育资源,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化创新创业课程。关于开发信息化课程高校可以从下述三方面寻找突破口:第一,借助直播拓展教学路径。直播是现阶段青年群体常用的一种社交软件,高校可以邀请名师开设直播讲座,学生在线上观看即可,加之直播的互动功能也能给予学生发言空间

15、,学生对于质疑的内容可以在评论区互动,直播人员则可以立足于学生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第二,借助网络平台推出公开课、慕课、微课等形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新知识的灌输,对于有质疑的知识点可以反复观看,扎实学生的基础。抑或者借助新时代最受关注的短视频传递知识,学生可以在观看短视频期间接触更多的知识,如此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确保学生学习兴趣较高。第三,高校可以将线上课程、作业纳入学分,与线下课程相互结合教育,引导学生更加重视创业知识的学习。基于”移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开发信息化创新创业课程,加大教学力度,提高学生创业思路。(六)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软件互联网给予高校

16、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广泛的空间,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工作中应立足于互联网资源开发服务软件,提高培训效率。在开发教育软件时,高校之间可以相互联合,加强线上创业,如网络直播、创业资源共享、创业咨询互动平台、创业项目展示等等,在实践创业培训中持续开发,提高服务软件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在线上平台,学生可以与企业投资人、同学、教师、专业人员等积极互动,在互动中展示自己的创业项目,咨询自己的创业中遇到的问题,拓展学生的创业知识,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尝试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咨询、反思、改进、应用,在良性循环中促使自己的创业体制更加完善,创业思维更加开拓。服务软件对于学生的影响力远高于教材,高校在互

17、联网视域下应充分开发创新创业教育服务软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捷。四、结束语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但给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更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学生基于网络平台创新创业成功,甚至上市的都不乏存在。在”互联网+”时代,更多更广泛的各类大学生抓住”互联网+”创业风口,在一定意义上也促进了就业率的提升。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在这个培养过程中,要使学生能够善于抓住科技前沿、社会热点,利用所学专业教育,结合自身特长,把握社会需求,挖掘创新创业契入点。参考文献:1 陈路.“互联网+”背景下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J.科技与创新,2021(20):164-165.2 基于“互联网+”校企合作视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探讨 C/.2021 年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期).,2021:64-67.3 王裕,桑姝丽,李常英,张静静.“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研究 J.长江丛刊,2020(17):34+37.4 徐国斌.基于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管理体系改革研究 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04):185-186.作者简介:肖艺,1981 年 10 月,女,汉族,山东盖县,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学、市场营销、创新创业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